明于机数者,可作于新也。
很多人,都在预测中国互联网消费时代的没落趋势。
其根本依据,无外乎是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量空间,已经到了难以攀升的天花板。由此,存量竞争的必然,成为中国互联网消费时代,最后的余晖。
但人们没有看到的是,横向的消费增长陷入停滞,但纵向的多元化消费趋势,正在产生。
这意味着,新消费时代,正在到来。作为互联网消费渠道与供应平台,电商正迎来对供应链与消费链进行深度整合和优化的结构性调整机遇期。
拼多多,显然率先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5月22日晚,拼多多(NASDAQ:PDD)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拼多多营收65.41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4%;GMV达11572亿元,同比增长达108%。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整体增速放缓并趋于稳定的拼多多活跃用户,在第一季度得到了强劲增长。截至2020年3月31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增长至6.28亿,单季度增长了4290万。
财报无疑表明,拼多多以其新消费模式,来为自身的新消费公司属性,进行着更充分的市场确证。
疫情之下逆市上扬 
4300万新增用户用鼠标投票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拼多多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却逆势上行,获取了近4300万的新增用户。
与此同时,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4.87亿,较2019年同期增加1.98亿,增长68.51%。
这一增长,远超预期。财报发布当日,拼多多股价大涨14.5%。
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曾说,当(新冠)这个微小的病毒进入人类世界时,它就像试管中的催化剂一样,加速了新世界的形成。过去世界的某些维度在被重构,一些规则也在被改写。
这其中,囊括了人们消费方式的深化变革和电商逻辑的再升级。
疫情期间,人们的的线下交易行为,被迫中断。
不过,这并不能抑制人们对于强需或刚需产品的消费诉求。居家抗疫,正好为线上购物的深度普及,创造了条件。
拼多多副总裁David Liu坦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加上拼多多的一些营销补贴的刺激作用,二月以来,平台每天的下单数有5000万。”
另一方面,尽管黑天鹅事件的搅动,加速了拼多多获取线上用户的步伐。但在不可控因素之外,则是拼多多增长必然的阶段性爆发呈现。
首先,这种完全脱离了社交平台流量池的高增长态势,表明拼多多内在的自有流量的稳定性,以及平台用户拓展机制的健全性和成熟性。
同时,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拼多多活跃买家平均年度支出金额达1842.4元,同比增长47%,呈现出高粘性和高复购度的消费习惯轨迹。
这一方面,是拼多多的低价优势,形成了对消费者心智建构的天然吸引力。另一方面,则是拼多多自身的新消费模式,适应了用户的普遍诉求和购买意愿。
而在疫情期间,拼多多主动继续降低商家在平台上的营销成本,并将大量的免费流量资源优先给到了用户最需要的医疗用品,来缓解商家及用户的眼前困境。
同时,拼多多本身在技术、产品和商品直接补贴上,持续加码。在直播投入、百亿补贴中,拼多多也没有丝毫懈怠。
这些及时有效的商业策略,尽管带来了一定的亏损扩大。
但亮眼的用户、ARPU、GMV等数据增长,无疑让资本市场确定,一时的亏损数值,在拼多多抢占的市场份额和高速增长面前,可以忽略。
而在复工阶段,随着市场不断复苏,中国数字经济也同步加速。
5月以来,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已超过6500万个,较2020年3月的5000万个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劲增30%。
可以预见,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拼多多仍呈现出罕有的高速增长曲线,这已然是其无法忽视的固有优势。
从两亿人到六亿人
“拼”模式引领新消费
现在,正是世界萌发新生,重新构建的时候。
拼多多的核心,无疑是紧紧围绕着消费者的,用户是拼多多的主阵地。
2019年10月4日,拼多多在“三只松鼠的回应”中率先提出了“新消费”概念。
招商证券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称,拼多多消费链路的设置为,以消费者重视价格为逻辑起点,平台提升价格权重,从而打造出高性价比的商品卖场。这使得拼多多的页面展示,往往是来自于消费者真实行为反馈的结果。
这种算法技术,像是专业买手一样,不断地触达和接受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按照这一模式推荐当下情境中,用户最可能感到满意的商品。
这种以客观计算模拟真诚连接的平台调性,使得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上的复购率,更容易产生叠加激励的正向循环效应。
为进一步改善消费者心智模型,使得拼多多成为真正的全民普惠式消费平台,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计划,也成为电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以较少的费用,撬动了近千亿的品牌销售额。当前,拼多多在一二线城市的交易占比已经达到27%左右。
可以说,补贴品牌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一二线的消费群体,塑造了拼多多引领新消费潮流的市场口碑。
同时,该活动将拼多多的性价比心智,更多地聚焦在了货品的品质上,而不再是单一的低价和优惠。
从效果上看,百亿补贴对拼多多的意义,更为贴合和有力,对于拼多多的上行渠道打通,也提供了较强的底层驱动。
不只是3C品牌等新潮商品,对于大众商品和农货需求的上行,拼多多更是溯源至供应链和产业带,进行深度整合与多元渠道拓展。
在地方,拼多多与政府合作,下沉到更低线的农村市场。
2019年,拼多多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364亿元,同比上涨109%,并连续三年保持三位数增长。这也使其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自二月以来,拼多多不断通过“市县长直播”等新兴方式,推动农货上行。
2月19日,衢州市市长汤飞帆(右一)化身主播
现场演示椪柑的快速剥法,两小时卖出30万斤椪柑
拼多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拼多多“市县长直播间”累计售出助农产品超过8.5亿斤,新入驻“外贸转内销”企业达到11.3万家,产业带订单成交额超过58.9亿元。
在制造业帮扶方面,拼多多先后联手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16个省份政府及企业,深入推进“产业带复工大联播”。
通过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外贸转内销”的转型升级,拼多多直接带动相关成交额超过58.9亿元。期间,平台新入驻外贸转内销企业超过11.3万家。
另一方面,这两年,拼多多在用户主战场战果累累。
从“两亿人都在拼”,攀升至“六亿人都在拼”,拼多多只用了10个季度。其7.3%的季度环比增长率位居行业前列,这让拼多多在用户端的未来,仍然具有极大的想象力。
这无疑是拼多多的胜利,更是拼多多引以为傲的新消费路径的上行体现。其背后则是拼多多不断深潜和挖掘产业带的电商消费新模式。
黄峥认为:“无论我们多么固执地渴求着对称和永恒,时间总是在不断制造着世间种种的不对称和不可逆。”
对于拼多多来说,新消费模式已然是不可逆的行业路径,其寻求的正是对于存量互联网时代,消费结构非对称性的不断优化和协调。
新物种和新生物,必将诞生并茁壮成长。
黄峥4月20日在股东信中称,“我们假设每个物体的过去的所有历史,都已经被其当前状态所完全包含,并且每个物体都是独立的,但疫情开始让人怀疑这一假设是否正确”。
一切都被加速打破,而一切又都在被加速重塑。
2019年,拼多多借助社交拼团、市县长直播等模式创新,并通过独创的百亿补贴活动,直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而持续提升品牌及商品的丰富度和用户复购率。
现在,入股国美的拼多多,开始加码线下和家电市场。同时,直播、“秒拼”业务的发力,也在推动其不断抢占享有6亿用户的心智。
横空出世的拼多多,一直在创新探索,从产业链的重塑、商家生态的升级以及消费者心智秩序的布局等方面,多点全方位地加速电商行业的变革,从而为用户提供消费升级的产品服务,为行业尽力拼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砥砺前行的拼多多,正在敲响中国的新消费时刻。
本文作者:遊人
版式设计:甸甸 小野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可能你还感兴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