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的关于纪录片《剩女》的一些看法。没想到留言炸了锅。
一些读者涌来,有说我挑起男女对立的?有说我一竿子打死所有男性的?有说现在高校里女生人数都大于男生,不告诉女生要放低标准找配偶,就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还有说我在伊朗要被枪毙的?
这些读者应该完全没看懂那篇文章。文章通篇都只在讲“单身羞辱”,没有鼓吹只有单身好,只是说单身不是不好。也没打压所有男性,甚至连一个男性也没打压,男女对立就更谈不上了。
看不懂也没关系,看不懂就看不懂吧,尊重人类多样性。
但我想我不能白担了这个虚名。
今天就讲一部真正和女性主义有关的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改编自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
里面的两个女主角,放在女性看场足球赛都会被判刑的国度里,可能真会被“枪毙”。
她们出轨、抗拒做母亲、离婚、对男权世界里单要求女性的贞操观不屑一顾。她们同时还被家暴、性侵、背叛、物化利用……
说这部剧是“女性主义”其实有点太标签化了。虽然第一部书在宣传的时候,打出过这样的广告语:“只有你身为女人才会知道这些丑陋的秘密”。
但看过全书后,发现作者通过两个女性50年的友谊,真正要说的,其实是人性里的晦暗和复杂,不论男女。
不能理解、尊重女性的人,其实也不能理解、尊重真实的人性。
两个庶民女孩,因为不甘心重复上一辈人的命运,终生都在抗争,都在力求上游。这是这部书和改编电视剧最震撼我的地方。
HBO2018年推出了《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豆瓣评分9.3分,烂番茄新鲜度97%。对原著做了神一样的还原。
给还没看过第一季的朋友简单交代一下背景。
二战结束后,莉拉和莱农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个贫穷的社区。她们是小学同学,在学校里同时表现出不同的天赋。
莉拉漂亮、聪明、尖锐,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对人,都有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莱农内敛自卑,她善于观察和坚持,成长中不断自我剖析和反省,从而不断进步。
她们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彼此信任、理解,又暗暗较劲。互把对方视为镜子,用对方的优点激励自己。
小学毕业后,鞋匠的女儿莉拉没有再读书,为了上学,她和父亲争执,却被父亲从窗户中扔了下去。此后只能在鞋店里帮忙,16岁就嫁了人。
看门人的女儿莱农被允许继续上学。正因为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她才最终走出了贫民窟,改变了命运。
苦等了一年多,第二季终于播出了,没有让人失望,评分比第一季还高,豆瓣已经到了9.6分。
第二季开始,莉拉结了婚,莱农还在读高中。
莱农原本非常羡慕莉拉有了丈夫,在她度蜜月回来后,去看她,结果看到了满脸伤痕的新娘,听到了可怕的故事:她被丈夫殴打、强暴,还一直被质问为什么还不怀孕。
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一个男人凭自己心情随意驱使你,强迫你,只是因为你已经成了他的人,还会有爱情吗?还会有尊重吗?
莱农受莉拉丈夫的委托,想说服莉拉像其他女人那样,顺从丈夫的意志。莉拉和她争吵起来。
高中生莱农没有莉拉天才般的直觉,还不能深刻感受到真实生活中女性的处境。莉拉的话,让她重新审视周边的女性。
她走在街区上,看到了哄着孩子不哭的母亲,脸上紧皱的眉毛和深刻的皱纹;
看到了年纪轻轻的女孩子,一手抱一个孩子;
看到了追着孩子大骂的母亲,面目狰狞;
看到了一个老头子假装有趣地对着两位中年女性说着什么,女性也假装有趣地附和甚至谄媚地笑……
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依附男人而生的女人,唯独不是她们自己,或者说,她们已经没有了自己。常年的消耗下,她们渐渐失去了女性的身体和心理特征。
这是莱农第一次真正有了女性独立意识。
莱农和莉拉的命运从第二季开始,出现了根本的分歧。
莉拉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他的丈夫、父兄、母亲站成一排看着她。每个人都看到了她脸上明显的伤,但没人为她说话,包括她的母亲——一个认为顺从丈夫理所当然,又说自己只为了儿女而活的女人。
莉拉的父兄还把家暴行为轻描淡写成“闹别扭”。嗯,他们自己也都打老婆。
比家暴更可怕的,是对家暴的冷漠、习以为常的态度。
莉拉在婚礼上发现,丈夫婚前骗了她,请来了她最痛恨的法西斯、黑社会索拉拉一家。
索拉拉家的长子追求过她,父亲看中了对方的钱,逼迫莉拉答应,莉拉为了摆脱索拉拉,才选择了街区里的另一家有钱人斯特凡诺。
斯特凡诺婚前答应莉拉,不会请索拉拉,也不会和他们合作生意。但在婚礼上看到索拉拉那一刻,她明白了,她只是斯特凡诺利用来和索拉拉一家建立联系的“物品”而已。
莉拉看到索拉拉后,哭着看向莱农,只有莱农明白她此刻的绝望。
莉拉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明白了一个道理:嫁人并不能帮你改变命运。你的命运只是从父兄手里交到了丈夫手里,依然不被你自己掌控。
在去度蜜月的路上,两人一直在争吵。莉拉躲在酒店的卫生间里不敢出去,斯特凡诺的脸隔着卫生间的玻璃门,变形成丑陋可怕的恶魔。
莉拉明确表示不想和他发生性关系,于是被打,被强奸。
她开始了漫长无望的婚姻生活。
我之前看原著四部曲的时候,就觉得第二部是最压抑的一部。
两个女孩来到了少女时期,她们已经或观察,或亲身经历了女性困境,虽然力量薄弱,但从来不甘于庶民身份,不甘于重演母亲的一生。她们一边抗争,一边流血。
这个阶段的莉拉,最激烈的反抗形式,就是勇敢追爱。
她爱上了诗人的儿子尼诺——此人在后两部会越来越渣,但此刻还是高大英俊文艺范儿青年。
两个人在伊斯基亚岛度假时遇到,陷入热恋。虽然已经结婚有段时间,还流过产,但这其实才是她的初恋,她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真香。
莉拉飞蛾扑火一样要和尼诺在一起,她直接告诉丈夫要离开他,他像平常一样又要打她,不过他此时也出轨了别人,并不那么注意她了。
莉拉收拾东西私奔了。可惜尼诺在他们同居了23天后,就跑了。他受不了莉拉比他聪明,受不了没钱,也害怕耽误自己的前途。
莱农则继续用学习来改变命运。
她从小就暗恋尼诺,从小学到高中,尼诺都是她的白月光。但是在尼诺面前,她总是自卑,不敢表达,也不敢承认喜欢他。在伊斯基亚岛上,莱农见证了莉拉和尼诺爱得昏天黑地,没人知道莱农此时心碎一地。
尼诺和莉拉第一晚过夜的时候,莱农去了另一个地方,遇到了尼诺的诗人父亲。这人几年前性骚扰过莱农,当时莱农只有15岁,不敢反抗,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能偷偷地哭,然后匆匆离开。
几年后又遇到他,又赶上这个时刻——莱农想像莉拉一样体验性爱,也想像莉拉一样,不那么循规蹈矩,顺心而为。
诗人又黏了上来,莱农很自然地和他发生了关系。
这段播出时,有中国观众表示受不了,说莱农被一个猥琐老头拿走了初夜。
但在莱农看来,她只是此刻想要性体验,而身边刚好有这么个人。我需要,旁边有,我就用了。诗人只是她完成这件事的工具人而已。
女性和男性一样,同样可以有性需求,同样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在莱农的思维中,只要两厢情愿,就不存在谁被谁“拿/夺走了”“给/奉献出了”什么。
这里不评价两种价值观孰对孰错。只把多年后,莱农的内心独白放上来,看看她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莱农和诗人发生关系后,穿上衣服就走。诗人还误以为是自己的才华迷住了少女,要和少女约下一次。莱农严词拒绝,让他永远不要来找自己。
莱农居高临下,月光照着她的身体,她第一次如此严厉地表达态度。
这之后回家,她开始铆足劲学习,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还要去比萨考大学。她妈妈反对她读大学,说没有钱再让她上学了,莱农没有像以往那样吓得不敢说话,她第二次大声说不:我一定要上大学,以后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
莱农坐上了前往比萨的火车,这是她第一次离开那不勒斯。火车带着她前往自己选的,自己想去的人生。
第二季还没有播完,就不给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剧透后面的部分了。
少女时期是莉拉和莱农人生最灰暗的时期,总想反抗什么,却力量薄弱。但她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她们从来不服输。
两人互为对方的“天才女友”,她们最“天才”的地方,其实不是智商或者才华,她们也都不是完美的圣母。她们的“天才”在于能早早意识到女性的困境、庶民的困境,意识到困境的根源是什么,并敢于从困境中挣脱出来。
在后面的部分,她们走向成人。小时候,鼓励莱农读书的老师告诉她,她一定要走出这个贫民窟,莱农做到了。
莉拉也不是前面描述的恋爱脑,她会参与到60年代末开始的意大利工人运动、女权运动中去……欸,怎么又剧透了……
总之继续追下去,你会有种感觉,好像它在触摸你本性中隐藏起来的晦暗的,充满矛盾与张力的那部分,那是真实的人性。
原著和电视剧,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这里只选了其中一个角度,远不是全部。
最后放一段,第二部小说中我非常喜欢的一句原文,送给所有看到这里,并且看懂了的朋友:
这个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生死未定,都充满了风险,
那些不接受风险的人,那些不了解命运的人,
在角落里日渐衰落。
· 好文推荐  | 你应该还会喜欢 · 
如果有个尼诺渣你,
你顶得住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