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国学,《弟子规》是经典吗?
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用典》节目将《弟子规》作为国学经典推荐。
然而,社会上反对学习《弟子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很多人也认为:《弟子规》只是清朝一民间秀才所作,其思想并不完全符合圣贤之道。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著名文化学者鲍鹏山教授说,“判断一个国学班是否是专业的,还是忽悠人挣钱的,就看它是不是教《弟子规》。”“拿《弟子规》教的人就是典型的不专业。

《弟子规》 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它的内容都是全称判断:我只规定你必须这么做, 它是毋庸置疑的, 不用讨论、不用思考。
任何一个真理,任何一种价值都有它的边界,但当它变成全称判断的时候,它就没有边界了,没有边界的价值会践踏其他的价值。比如《弟子规》里有一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亲叫孩子做事情, 孩子就要马上答应一点都不能耽误。这就有问题了:假如一些家长经常打麻将,也不管孩子正在旁边写作业、读书,让孩子给他端茶倒水的。我觉得这个时候孩子就可以不给他倒水。
像这样比较绝对的话,虽然《论语》里也出现过,比如《论语·学而》里面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句话里有个成语是 “犯上作乱”,是贬义的。
但我们只要从生活的角度稍作理性的判断就能发现:“作乱” 可能具有普遍的负面内涵,但是“犯上” 不是,如果人人都不犯上,到最后不就是唯权力论了吗?那还有真理吗?先贤诸子讲究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不能 “犯上” 可不行。
但是没关系,因为《论语》虽然在这个地方这么说,在另一个地方对相同的问题又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其实就是 “从仁不从师” 的意思。再比如,子路向孔子请教事君的问题:老师,我们怎么侍奉国君?孔子直接告诉他:“勿欺也,而犯之。” 你看,《论语》可以自我平衡, 不会那样武断。
再说,有子虽然是孔子的学生,但他的观点也不是不能批评,因为“曰” 只是表达而非命令,可以有讨论,有商榷。孔子还鼓励别人反驳他,他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yuè)。” 大意是:颜回对我的话完全悦纳,这样对我没有帮助,我是不喜欢的。可见《论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所以说,《弟子规》 和 《论语》完全不一样。《弟子规》 最多是个小学生守则,根本就不是经典,我从没有把它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有时候跟家长说,你八九岁的小孩读完《论语》和读完《弟子规》是完全不一样的。二十年以后,孩子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很小就把一本《论语》读完了,但是一个成人他不好意思说,我把《弟子规》读完了,是不是?
还有,我们做学问的,写文章引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那是非常权威的,有说服力的。但是如果我写论文,引用《弟子规》、《三字经》,就变成笑话了。
老师,你真敢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