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妈妈一样,因为孩子爱上了摄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希望具备一种神奇的魔力赐予我们——随时拿起镜头,记录下不可复制的爱之瞬间的能力。
就这样,为了这份初心,2018年跟着小妍老师,Angela老师,爱的镜头构图课,P52,和每一位女神老师和全才同学们开始了挂机365日拍摄的Program。
最近我们从寒冷的波屯短期回到了大祖国的怀抱。以前没有娃回国,无论是出差or度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琳琅满目的吃吃吃中度过了,手机相册里全部都是吃货自拍&饕餮大餐。
成为妥妥的拍娃党以后,这次短途浪迹回国,除了一拖一随身携带一岁半熊孩子一枚,还要坚持自己的365日拍摄,深切体会到了在繁华热闹的大祖国做拍娃党,和国外环境的诸多差异。很感恩爱的镜头的邀约,有机会让我梳理自己在这两个月里一些浅浅的拍摄感悟,分享给喜欢拍照的妈妈们。
   在阴雨雾霾天气里捕捉美
众所周知,国外很多地方常年阳光通透,光影效果无论是光比,还是色温变化,都更多更突出。而回到国内,类似我生活在四川盆地里的成都,常年被雾霾笼罩,阴雨天居多,就算有阳光,也不是每次都有通透感,雾蒙蒙的浓纱感强烈。幸运的是,任何天气都能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最美的一面,那么如何利用阴雨天、雾霾的优势来为妈妈们心目中的表达加分?个人心得有几点,善加利用便可在阴雨天气中拍出漂亮的照片。
光线:雨后初晴的空气非常通透,很适合拍摄有远近景延伸线的照片,可以看到透视线清晰地伸向远方。阴雨天充当了天然的柔光罩,让孩子抬起头,会有温柔的光线均匀照亮孩子的脸庞。除了适合拍摄孩子,也适合拍摄风景和花卉等静物。
情绪:雨后的积水是孩子喜欢的玩具,百玩不厌。让孩子在积水潭中踩水,记录下孩子开心玩水的笑容,与阴郁沉闷的背景形成强烈的情绪对比。例如让娃穿上亮色的雨衣雨靴,通过透明雨伞的天然反光板作用,使整个阴雨天的画面鲜亮和快乐起来;利用雨中水塘或木地板的反光倒影作用,换一个视角记录孩子在雨天开心的场景。就这样形成了我个人特别喜欢的照片,在Instagram上拿到了feature(关键词热门推荐);以及阴天小区湖边的天鹅与茶馆中散步的孩子。
阴天湖边的天鹅与茶馆中散步的孩子
   在嘈杂的背景中突出主题
很多妈妈回国之后都会遇到同样的烦恼:人流密集,背景繁杂。原因是显然的,美国大农村地广人稀,无论是在自家屋子前后草坪拍孩子玩沙戏水,还是在步行范围随处可见的开阔小公园与playground拍孩子奔跑跳跃,镜头里常常只有孩子和空旷的背景,很容易分离前后景突出主题。与之相反,国内的室外活动场所匮乏,孩子们撒欢儿的地方多是各种商场里的室内游戏中心,很多孩子聚在一起玩闹。这当然给照片增加了很多活性,但也让“突出主题”这一基本要求变成头疼的难题——孩子们都聚在一起,繁杂的设施让前后景连成一片,如何拍出照片能让读者第一眼就关注到我们想拍的主题?
01
   寻找繁杂环境中人少的角落
我家娃Orlando刚满19个月,小月龄宝宝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总喜欢四面八方胡乱奔跑,很难要求他们站着保持姿势等人群散开。所以我们需要带着孩子去寻找人少的角落。事实上,虽然我家熊孩子回国一天看见的人流和车流是他出生后一年多来在波士顿看到的总和,但只要我们肯耐心寻找,任何密集的环境都会有人迹罕至的角落。带着孩子到这个角落里,发挥你们构图的看家本领,就能拍出主题鲜明的照片。
例如我家附近的商场人流密集,但远离中心区的一个卫生间通道少有人至。我们带着孩子走到这个通道里,选择了纵向拍摄机位让通道两侧的绿色管道构成对称的引导线,引导孩子来回奔跑,等到通道没人的时候按下快门,最终得到了下面这张照片:充满几何线条美感的通道管线将观众视线强烈地引向画面中心,中心点的孩子朝着镜头跑过来,头顶上的灯光恰好洒下垂直的影子。这个画面兼有外围框架的平衡稳定和奔跑孩子的动态,没有一点多余的元素,当然也没有烦人的背景游客。我个人很喜欢这张照片,在Instagram上拿到了feature(关键词热门推荐)。
游泳池拍摄时如何避开其他孩子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一方面是考虑到别的孩子的隐私,不能在未经家长允许的情况下拍到别的孩子的泳装照。另一方面是希望画面尽可能干净简洁,以便视线集中在主体上。
这张照片拍摄时有五六个孩子一起挤在10平米见方的小泳池里,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拍摄只有Orlando的照片。我趁着爸爸带着Orlando走到泳池角落休息的机会,快速在另一侧池边来回移动,利用长焦头找到一个角度,让拍摄线从其他孩子的缝隙中“穿”过去。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好像是Orlando的专属无边泳池似的,没有任何别的孩子的痕迹。
02
   通过同一色彩避免繁杂
环境中的背景元素是另一个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干扰项。若因为环境的客观条件或者因为构图的需求,无法避免和减少背景元素,就有可能让观众的视线难以集中在拍摄主题上。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背景元素的颜色相近或相同,就能像数学中合并同类项一样降低它们对视线的干扰,获得相对干净的照片。
Orlando在商场里玩串珠桌,身边的元素包括桌子(前景)、身后的墙壁(中景)、远处的天花板(后景)等。这么多元素,加之Orlando自身衣服上带有多种颜色和花纹,很容易让观众的视线被干扰,难以聚集在拍摄主体孩子身上。我把机位放低,用墙壁遮挡了身后的人群。使得画面中只出现桌子、墙壁和天花板。幸好,占据桌子元素的大面积的桌腿、身后墙壁的花纹、天花板,恰好都是同样的低饱和绿色。使得这三个元素巧妙地被合并,看上去就像同一类元素似的,在照片的上部和下部构成了绿叶一般的烘托,引导观众把视线集中在画面中部颜色饱满而温暖的孩子身上。画面结构显得稳定简洁而清晰,契合孩子专注摆弄玩具的安静神态。

海洋球池也是很多妈妈喜欢拍摄的对象。但繁多的元素常常阻碍我们拍出干净的照片。当Orlando躺在海洋球池里时,我们仍然通过低机位低角度回避了远处巨大的玩具架上色彩缤纷的玩具。前景的海洋球和中景的鲸鱼都是低饱和的蓝白色调,看起来浑然一体,并不显得distractive。这帮助我们顺利地引导观众视线集中到画面中央的孩子身上。
但如果环境元素的颜色多变,难以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减少干扰,又该如何呢?例如,上图的海洋球池中的蓝白色球如果换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球,前景就会显得非常凌乱,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此时可以考虑转黑白,把不同颜色的背景元素全部转化为灰阶,强行合并为同一“颜色”,以达到减少干扰元素的目的。例如下图,滑梯及其附属装饰本来有很多颜色,我们把它们的颜色都抹掉,保留了孩子身上衣服的颜色,使得观众的视线可以迅速被引导到画面中心的孩子身上。这张照片里表现出了多彩的孩子衣服和黑白的背景元素的对比,大大的滑梯和小小的身影的对比,朝向镜头的滑梯“大嘴”与背对镜头的孩子背影的对比。
03
构造浅景深以分离前后景
很多妈妈都知道通过浅景深可以分离前景与后景,让背景元素虚化从而降低其干扰。获得浅景深的方法不外乎大光圈和长焦距。在浅景深照片中,只有拍摄对象孩子具有清晰的线条,其余背景元素全都变得模糊,即所谓的“如奶油般化开”,从而让观众的视线集中在孩子身上。
我们带着孩子在楼下绿地里吹泡泡。他专注地看着泡泡,我则端起相机走到稍远的位置,用70mm焦距拍摄他目不转睛望着泡泡的瞬间。他和泡泡处于同一焦平面,都清晰地合焦。而远处的高楼、树木、人流等背景元素距离焦平面很远,都被高度模糊化。另一方面,我们寻找到阳光洒在地面上的明暗边界,让孩子在边界的亮侧活动,镜头从亮侧拍向暗侧,从而把背景隐没在阴影中。清晰与模糊的对比,明亮与阴影的对比,让这张照片的前后景分离得更好。
国内的游泳池拍摄一向是困难的任务,因为总是像下饺子一样挤满了孩子。为了获得干净的构图,这张照片通过后期zoom in(镜头焦距35mm,后期裁剪后等效焦距约100mm)避开左右的其他孩子,使用F1.4的大光圈获得浅景深,将背后的柱子虚化。虽然高速快门(1/320s)下在ISO上略损失了一些精细的质感,但总体来说这张照片很好地凝固了爸爸和孩子在泳池中心戏水的瞬间,尽最大可能减少了环境元素的干扰。
04
   换个视角俯拍和仰拍以避开干扰
条件许可的时候尝试换个角度俯拍和仰拍,可以很容易避开与孩子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干扰元素。不仅如此,俯拍和仰拍,拍摄局部和放大细节,本身也是不常见的拍摄角度,能给照片带来新鲜感。
仰拍:孩子站在室内活动中心的玻璃地板上,我钻到地板下面仰拍他踏步奔跑的样子。周围的小朋友统统不见,背景中只剩下黑色的天花板和白色的日光灯带,很有太空舱的画面感。镜头注视着孩子,孩子也注视着镜头。
俯拍:孩子处于画面下方,爸爸的手处于画面上方。通过俯拍局部,完全避开了其他孩子的干扰,让画面很容易聚焦在孩子与爸爸握球互动的手。
在重复的环境中寻找新鲜的疏离感
01
   挖掘常见元素的新角度
司空见惯的场景,换个角度和距离,就能有不一样的感觉。例如,街道上奔驰的汽车,本是常见的背景,了无新意。我们抽身远离,从31层家里的飘窗看下去,街上的汽车顿时变成了火柴盒一样大小。我们把Orlando的玩具车整齐地摆在飘窗内侧,好像和街道上的汽车并行。大小悬殊的汽车和玩具车,通过远距离的透视作用,变成了大小接近的车子。我让Orlando随意摆玩他的玩具车,立即抓起相机,在街上汽车整齐排队等红灯的时候站在Orlando身后的沙发上俯拍,就好像街上的汽车和手上的玩具车都是Orlando手中的玩具,仿佛上帝站在空中摆弄汽车一样。这张被我戏谑称为“上帝之手”的照片在Instagram上拿到了feature(关键词热门推荐)。
倒影也是常见的构图元素,尤其是孩子注视着自己的倒影,或者注视着倒影中的镜头,就会有强烈的互动感。有一天雨后初晴,我带着Orlando在楼下拍摄水中的倒影,他饶有兴致地又站又蹲,欣赏着自己脚下的影子。我挑选了他抬头看天的照片,上下颠倒过来,让倒影正立在照片中,而人物倒立在照片中。这就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我站在地面以下拍摄他一样。
城市森林中随处可见的玻璃幕墙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镜像拍摄素材。只要让孩子站在玻璃幕墙旁边,就可以拍到孩子与镜像同框的有趣景象。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镜面本身的畸变所带来的不和谐效果,最好能选择拍摄角度垂直于镜面。而这样很容易让摄影师本人入镜穿帮。下面这张照片中,我巧妙地选择角度,使得我的镜像恰好被玻璃幕墙的一条棱所挡住。我让玻璃墙的框架构成三分切割的框架,由娃爹引导孩子互动。充满竖直框架线条美感幕墙框架将父子俩散步驻足以镜像三分分割的构图展现出来,镜中反射出来的光线通透,好似一幅画中画。
02
寻找身边不常见的元素
户外广告牌是提供疏离感的好道具。它们通常具有很强的设计感,让读者一眼看去就知道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把孩子放进完全由广告牌构成的环境中,能让我们捕捉到暂时远离熟悉生活的瞬间。我家附近商场的装修外墙上有几处颜色饱和度非常强烈的半圆图形。下午的强光透过街边的树杈在墙上映出斑驳的光影,给纯色的背景增添了繁复的树影。这就像在街边搭起了一个临时的舞台,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小人儿放进舞台中。我让娃爹引导孩子在广告牌前反复奔跑,我抓着随身的50mm定焦头站在较远的街边辅道上,等着没人没车经过的时候抓拍。这张照片的构图删去了半圆图形以外干扰因素,让半圆填充了整个画面,就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而孩子和娃爹就在这个太阳一样的舞台上肆意奔跑。
   在互动中寻找故事感
01
寻找与环境的互动
楼下的公园草地户外活动地儿,是我日常遛娃的必选之路。某一天夕阳时分出现了丁达尔现象——耶稣光,云层叠叠里的每一条光线都很通透,在阴雨雾霾的盆地里偶尔遇到,简直是惊艳。就迅速兴奋地抓起相机,为了留下整个云层和光影的全景,我选择完全趴在草地上的低机位,由于是逆光,云层很厚的时候才会有丁达尔现象,很适合拍剪影。云层乍一看也有父子拥抱的画面感,所以立即请娃爹把孩子抛起来,让人物和环境有更好的互动呼应。后期增加了对比度,降低了下层光线的亮度,让画面看起来更通透,并且勾勒出明显的光线轨迹。于是得到了这张“耶稣光下的父子”。 在Instagram上拿到了feature(关键词热门推荐)
大小反差是个很有趣的画面,常常被称为“反差萌”。我们让Orlando在城市广场上奔跑,空旷场地上小小的身影构成前景。硕大的ChengDu字母构成中景,林立的摩天大楼构成后景。前景中景后景的尺寸相差巨大,不同量级大小却被强行放进同一张照片,产生了大小强烈反差的对比效果。
02
元素复制的妙趣
让孩子与类人的玩偶做出同样的姿态,能在画面中构造出奇妙的重复感。例如某日见到Line熊门前的大型玩偶,我让孩子站在玩偶旁边,引导他模仿玩偶做出踢腿的动作。我抓下了这个瞬间,孩子和玩偶就像复制镜像一样,充满互动的童趣。
类似的,孩子与大人以同样的姿势入镜,也有复制的效果。明明是一大一小的体型反差,却又表现出同样的姿态,这种不和谐的对立又统一,会让读者觉得有趣。例如让娃和娃爹一前一后地走在天台的木板步道上,或是背对镜头并排走在水面上,都构成了这样差异又同步的有趣画面。另一方面,有大人陪伴孩子,容易引导孩子情绪,给整张照片增添爱意和温暖,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我娃年龄小,无法听从指挥摆拍,需要有人带着玩,避免分分钟就扑向了正举镜头的妈妈。 
03
   与家人互动
孩子与家人的互动时刻总能让照片充满温馨的故事感。无论是街边司空见惯的建筑和雕塑,或是大大小小的商场和活动中心,甚至家里平常的沙发一角。只要能捕捉到孩子与家人的互动,就能瞬间给平凡的场景添上生动的气息。
孩子与奶奶隔着字母雕塑玩捉迷藏。孩子躲在雕塑的一侧,奶奶在雕塑的另一侧找他。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他躲得非常好。可是从相机的角度看过去,孩子的小小心思展露无疑。这个特别的角度展示了孩子和奶奶玩捉迷藏的情绪。
孩子在家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玩拍手游戏。我选在拍手游戏的最后一秒钟按下快门,此时爸爸爷爷奶奶都伸手指向孩子,构成对视线的多重明确引导。孩子大笑着举起双手,像是对爸爸的手感到害羞,又像是舒展身体接受亲人善意的触碰。画面整体紧凑而充满张力,记录下我很喜欢的瞬间。
04
   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互动
画面中有一个以上孩子的时候,孩子之间的站位可以有很多的组合,或镜像对称,或错落有致,制造出不同的情绪效果。我们可以把孩子们放在不同的光影中以突出对比,利用框架构图来突出主从,通过虚化后景来突出层次。
迪斯尼拱桥下,两个孩子望着不远处的妈妈们。一左一右,一近一远,一明一暗,一实一虚,让画面显得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两个孩子并排站在一起,形成几乎镜像的背影。我于是选择了非常端正的机位,让近处的长椅和远处的树林合力构造了对称构图,使得这张照片就好像左右折叠一样完全对称。而两个孩子衣服颜色具有强烈的明暗冷暖对比,又提醒着读者这并不是左右镜像。这种反差的不协调让我觉得颇为有趣。
两个孩子,一坐一站,一高一低,一个亮色一个暗色,一个有帽子一个没帽子。孩子们构成了强烈反差,但画面并不显得孤立,因为画面右侧孩子看向画面左侧的孩子,而画面左侧的孩子专心看着手上的玩具。目光构成了互动,让两个反差的元素有了紧密联系。
两个孩子一个正面,一个背面,一个奔跑,一个站立,一动一静,奔向彼此的互动与形态反差的对比形成了有趣的故事画面感。
三分线的三个小朋友。如果三个小朋友都同样坐着看书,那么如前所述具有重复元素的童趣。而这张照片中最右侧的小朋友稍靠前,稍蹲下,离开了左中两个小朋友形成的规律,消解了读者的惯性期待,给画面增添了一点不安定的动感。
05
扩大生活半径 挖掘新的拍摄元素
要摆脱千篇一律的日常环境,更直接的方法是走出去,去没有去过的地方,把娃放进全新的空间里。
国内短途旅行的选择其实很多,各种道路建设,高铁发展速度嗖嗖,但在大部分公共场所的体验设计仍然对一个人带娃的妇女儿童还不够kids-friendly:最大的租车公司都不能租赁儿童安全座椅,没有足够的儿童推车走道,地铁出入的直梯上下总是找不到,看着你抱着娃依旧推搡插队的情况处处可遇到。妈妈既要照顾孩子出行安全,又想要拍照留下孩子探索世界的美好,确实很有挑战。要想能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腾出手来摆机位选角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选亲子酒店、主题公园等kid-friendly的地方,可以放心地丢孩子在有限范围内独自安全玩耍,另一方面也要挑选旅游目的地的冷门角落,人迹罕至,既保证了孩子安全又提供了干净构图。
最近我一个人带娃去上海迪斯尼乐园玩,众所周知这儿人流密度高,跨着单反,背着妈咪包,一手推车,还要时刻圈住乱跑的孩子,想想都要奔溃。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我就专门在园区里挑被大家忽略的角落。在园区里有一处演职人员出入的大门,每天两场的大型游行就是从这个大门粗发,它隐藏在园区很不起眼的角落。路过时我就看上了这个地儿,迪斯尼经典的撞色,而且超级适合中心对称构图。反正人少,我选好机位后,就把镜头放在推车里,开启自拍模式,引导和娃一起奔跑,最后形成了这一张照片。
到杭州我们也没有涌去时刻人满为患的西湖,而是挑了同样能体现江南之美的西溪湿地住着。亲子酒店就在景区里,一个人拖着娃大包小包粗门也不用走太远。湿地里有一处很不起眼的水上露台,站在湖的对面望去,有一种绿荫、水影,隐居士的静谧感。赶紧让娃爹引导孩子,两个人随性坐在亭子里,最后形成了这张超有电影镜头感的照片:西溪湿地里相视而坐的父子,颇有静谧归隐的感觉。
西溪湿地酒店的一条走廊里,竹木制成的高墙洒下斑驳的阳光,让孩子的脸庞呈现奇妙的竖条纹。我端着相机静静地等待,看着孩子小心翼翼又充满好奇地推开活动墙壁,好像推开了一扇通往阳光的窗口。
拖着娃去了高晓松坐镇主场的网红公益书店:晓书馆,没有选到处都是游人看书的室内拍到此一游,而是挑了超有设计感之大屋顶建筑的楼梯来拍。最后形成了以下这张照片:头顶倾泻下来的日光勾勒出强烈的明暗对比,屋顶柱子和楼梯构成锐利而稳定的几何图形。在这张堆砌硬朗线条的黑白照片中央,赫然出现了一个圆润的、舒展的、动感的小人儿形象,产生了有趣的不和谐感。
开车浪迹到几十公里外的成都近郊之锦城湖,记录下波光粼粼的春江水暖下,孩子看见彩虹的欣喜。
文末特别要感谢我家队友全心全意支持我踏上拍娃党之路,一有空就帮我看娃,留给我足够的时间学习摄影;半夜修片儿睡太晚,早上代替补瞌睡的我盯娃。爱的镜头之后有家人满满的爱与陪伴,我和我家孩子很知足。
作者简介
Danqing
曾经是北漂帝都八年抗战,互联网创业工作狂一枚,现在是坐标波士顿的全职妈妈一枚,随身携带19个月能量爆棚的男孩orlando 。陪伴孩子成长,用爱的镜头表达,我很enjoy这个过程。
Instagram:sillysnailmm
wechat:1099020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