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疫情,担心安全,也担心孩子受歧视,不如国内读书来的安耽。
虽然已经拿到了心仪美高的录取,杭州妈妈Betty内心显然是有些犹豫的。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计划,眼看着英美等国确诊人数不断上扬,142万留学生滞留海外,学校纷纷关门停课;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地方封城封国,人流和物流中断,持续了30余年的经济全球化,突然被按下暂停键。
△在川普发推特表示“禁止移民入境”当天,只有27%的读者表示依旧坚定要去美国留学
“当前形势下,还要不要出国留学?”
这个问题在准留学生和家长圈中引发热议,也引起了“爸爸真棒”小伙伴的关注。
  • 有多少人家庭放弃或延缓出国计划?
  • 有多少人更加坚定了?
  • 他们各自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为此,升本君与若干小、中、高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在“爸爸真棒”国际教育读者群发起了《疫情之下的留学路》问卷调研,共搜集了有效问卷622份(其中18.4%的家庭孩子已在海外留学,6.9%今年拿到录取,剩余74.7%均未留学,属于准留学生家庭),结果发现:
1、绝大部分家庭,依旧计划送孩子出国读书
填写问卷的准留学生家庭中,七成家庭选择“仍然确定会送孩子出国读书”;在已经出国留学的家庭中,选择“继续留学”的也占了78.9%
在另外三成“不确定出国留学”的家庭中,“坚决不出去”的仍然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处于犹豫中的家长。
2、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时间,或有延迟
虽然大部分的家庭还是计划出国,但其中不少打算“推迟送孩子出国的年龄”。比如原本计划高中出国的,现在考虑本科,甚至到了研究生再送出去。
3、影响是否出国的三大因素:歧视、疫情和经济
在影响出国决定的因素中,排在第一的竟是“担心对华人不友好”,在访谈中,也有家长多次提及“排华”、“排挤”、“种族歧视”等关键词。其次,由疫情引发的“安全、停课、标化考试一再取消”等,以及衍生的“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等因素,也影响了家庭的留学决定。
△参与此次调研的以双语和小留家长为主,也仅代表这部分家长的观点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如今国际形势之下,真放弃出国留学的家庭不多,犹豫不决的确实不少。
01 。
海外小留纷纷“逆流”回国读书?
回国党不足9%
“美国疫情一再升级,都不知道9月还能不能开学,想回国给孩子在上海找个双语学校就读。”在“爸爸真棒”读者群里,有一些小留学生的家长在给孩子寻找plan B,也有部分表示“后悔送孩子出去读书了”。
在参与问卷的622位家长中,有115位家长的孩子已经在国外留学,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等,43位已经拿到offer,处于“箭在弦上”的两难境地。
从这158位家长的整体数据上来看,计划“让已经出国的孩子转回国内读书”的比例其实并不大,占8.8%。
可见,绝大部分已经走在这条出国路上的家长,还是不会轻易“逆流”的,尤其是孩子处于高年龄段的家庭。
“已经决定走留学的路,只能往前走,最多的犹豫就是选择什么国家,英国还是美国,欧美还是东亚地区。”一位已经拿到美本offer的家长说。
另一位美高家长也非常理性,是坚定的“赴美留学派”。他给出的理由是,“孩子是偏学术的理工娃,科研方面,不论是顶尖教授还是硬件设备,美国仍然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在时代不确定性下的教育选择,更需要具备“从孩子本身出发”的理性考量。留学不是目的,接受更适合的教育才是目的。
02 。
是否继续出国留学?
3成家庭或推迟出国计划
对于还未出国留学的家庭来说,“犹豫是否要出国”的比例就更大了。
在507位未出国的家长中,也有23.1%的家长态度犹豫。值得注意的是,“坚定不出国”的仅占5.1%,属于少数,而且以低龄家长为主
有一位北京低龄双语家长表示,已决定不让女儿走出国路线了,准备转回体制内。“主要是目前学校外教质量层次不齐,再加上女孩子出国安全问题,还是担心。”
比起“坚定不出国”,“推迟出国计划”成为了更多家庭的选择。在选择“仍然计划留学”的586位家长中(含已出国和未出国),有32.4%选择了“延后出国计划”,超过了三成。
由于孩子年龄段的不同,家长也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延后留学”决定,最多的还是“原计划高中出国,现考虑本科出国”,占39.5%。
K同学原计划在今年9月赴英国UWC留学,并在两年后申请美本。由于海外疫情不断升级,父母对于他高中出国的态度更谨慎了,“害怕英国会不管我的死活,万一感染了怎么办”。因此,他目前还是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再来作出决定。
目前孩子在某IB学校就读11年级的家长,也在考虑“推迟”:“没有(理想的)标化,缺少活动,11年级的学生只能努力提高IB成绩来申请了吗?2020届已拿到offer的准留学生,能否顺利出国?2021届的招生计划是否会影响?是否需要Gap一年?”
除了学生和家长,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杜克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也已经通过官方邮件向学生表示,“如果因为疫情原因而无法出行,可以考虑Gap Year(间隔年)”。
如果能在Gap Year里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探索自我的话,延迟未必是坏事。
03 。
是什么动摇了出国的决心?
首要原因竟然不是“疫情”
那么归根究底,到底是什么动摇了家长出国的决心呢?答案有些“出人意料”:担心对华人不友好。
在影响出国理由里,有61.5%的人选择了“国外疫情不明朗”,但仅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的是“担心(留学国)对华人不友好”,有66.5%的人选择。
可见,比起新冠病毒本身,疫情所引发的部分欧美民众的反华情绪和民族主义浪潮,是更值得担心的。
△在问卷留言中,“排华”、“歧视”等关键词出现频率高
在“爸爸真棒”的一篇留学生投稿中(详见:夹缝中的留学生有话说),作者小海墨也提到,“比起疫情前,美国反华情绪确实更高涨了,在美华裔的处境正在变糟。在微信群中,听说被喊‘chinese’的频率在上升,也有人因为戴了口罩而被骂‘virus’。前几天出门采购食品,总感觉行人在看自己,不知道是否是错觉。”
此外,“经济不景气”、“全球就业形势差”,以及“出国后留学性价比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出国决策。
除了“留学还是回国”等硬性问题外,许多家长还给我们留言,说出了他们对于目前形势的担心和疑问,我们也挑选部分放在文章中:
▷歧视与反华
“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担心会对孩子在美的求学带来更多社交上的歧视,甚至敌视。”
“国外不确定因素太多,反华势力越来越强烈,人身安全和平等对待都得不到保障,出国的路太艰辛,为申请学校而挖空心思做的活动折腾人,性价比低,还是觉得国内安全。”
“并不担心病毒本身,更担心类似于亚裔被歧视、中西方文化隔阂等次生问题。”
▷疫情与安全
“安全问题是最大的担忧,还有东方和西方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需要长久的时间去磨合达到共识,一碰到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动荡,总感觉国外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及制度,有很多中国人不太适应的地方。”
“担心九月开学英国疫情还没控制好,担心机票不好买。”
“健康和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国家体制有利有弊,国内也有优势,除了学业,健康快乐也是很重要。”
▷标化与录取
“担心标化考试不能如期而至。”
“主要担心标化考试、学科竞赛时间受疫情影响取消,影响升学安排。也担心留学后的就业问题。”
“疫情多长时间能过去,是当前最关心的。今年的标化考试SAT和托福是不是还能举办?高二下半年就要申请了,美国大学的申请政策都变化了吗?申请难度会不会增加了?”
但也有部分家长尤其理智,表示危机时刻更要“以不变应万变”:
“没有任何担忧,即使晚点开学也无妨,迟早会解决,不是一家孩子,全世界那么多留学生,我对美国留学有信心。”
“形势一直在变化,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孩子有能力面对这些变化。”
“真没有担心,既然选择出国留学,就是已经深思熟虑,留学这几年,就是把孩子和留学的国家绑定在一起了。”
04 。
疫情给中国家庭冷静思考的时间
也挤掉了“留学泡沫”
“这次疫情让我想通了一件事儿,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了。如果未来真的能力达到了,自己希望出国,家里肯定也支持,如果孩子想要留在国内,留在本地读大学,我也能接受。”一位初中生家长说。
持有如此观点的家长还不止一个。
那些认为考不上“四大名校“就要出国读美高的,那些幼儿园开始规划爬藤的,那些准备卖房也要去留学的,都开始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如果没有想好,就不要一股脑儿把孩子送出去。”
确实,疫情让不确定性增加的同时,也给了家长和孩子更多思考的时间:
  • 我的孩子真的适合出国留学吗?
  • 适合去哪个国家留学?是英美还是东亚?
  • 他自己想要出国吗?
  • 哪里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呢?
回到文首的杭州妈妈Betty。
她说,“出于老母亲的担心和挂念,自己确实不那么支持孩子老远去读书。但如果未来疫情稳定了,学校可以正式开学了,家人还是会支持他去追求理想”。
世界不会因为疫情而崩溃,未来总留着点什么,给对它抱有信心的人。
本期福利
关注“爸爸真棒”,后台回复:【报告】,领:
《2020关注国际化教育家庭报告》
《2019国际化学校在读家庭调查报告》
《全国TOP100国际化学校海外大学升学榜》
《中国孩子K12英语学习解决报告》
《中国孩子K12数学学习解决报告》
👇扫码进后台👇
变局之下的教育抉择
-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阅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