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本质
文:德不罗意 编:先知书店店长李强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00年前,白银是流通货币
800年前,黄金也是流通货币
3000年前,甚至贝壳也是货币
…………
以上物质因为1.稀缺性2.可分割(贝壳易于计数)3.衰变期长(难氧化)而成为天然货币。
可现在很多人一谈到货币,首先就认为货币是国家信用象征,没有国家暴力作为后盾的货币就不是货币。其实你们说的是纸币(法币),并不是货币。
那货币是什么?
  货币,曾经是一只自由的鸟
货币并不是天生就有国界的,我们以白银为例。
白银作为货币主要形态,在宋元以降跨度近1000年的世界货币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和西班牙以白银为媒介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一个繁荣盛世,中国古人的货币价值观并不简单。
不仅仅只有这两个世界强国接受白银,当时日本人将本国白银大量运往中国,兑换黄金回国,倭寇为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流通全世界白花花白银吸引。
葡萄牙人为了能够从世界市场差价中获得白银,曾从澳门把中国丝绢运到东亚售取白银。利润每年达20万余两白银。
太平洋对岸的美洲人,则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商人发起自己的货币交易。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用的也是白银,当时每年白银交易额达40万余两(据《白银资本》)。

那时候的白银,像只自由的鸟儿,在全世界自由飞翔。
其实不仅仅是白银,黄金同样如此,它们是全世界的硬通货,比现在的USD更让人神往。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是金银天然是货币。它们成为国际货币,是因为其天然属性。
而现在,我们一谈到货币,只记得300多年以来的暴力法币,但忘却了3000年来的货币本原。
  法币滥发,吸食成瘾的“经济鸦片”
纸币是在16世纪末开始兴起的。
因为便利性,人们用纸币替代金属,但纸币并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券,相当于银票。
那个时候,仍然是以黄金、白银和实物财富作为锚定。
到了19世纪,拥有铸币权成为政治家的永恒梦想。
通过权力手段的干预,同时加以财富诱惑,纸币逐渐成为人民口中的法币。握有权力的一小部分人完全掌握了财富的分配权,他们成了权力+经济的中心节点,没有谁可以制衡他们了。
当货币发行不受天然限制,成为部分人的权利游戏的时候,噩运随之而至。
随便举几个例子:
德国1923,物价每两天翻倍。
匈牙利1946,匈牙利法币最大面值1000一年后变成100,000,000,000,000,000,000。
秘鲁1991,货币(索尔)价值涨了3亿倍。
津巴布韦2009,月通胀率为百分之一百三十亿。
塞浦路斯2013,储户人人自危,争先把本国货币换成比特币。
阿塞拜疆2015,宣布实施浮动汇率,货币马纳特单日贬值近50%。
……
特别是在1971年,美国宣布终止美元和黄金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民族国家法币彻底进入熵+世界,金本位被抛弃,“法币之熵” 时代来临。
以美国为例,政府开始花钱的时候,他的兜里并没有钱,政府通过银行系统,利用债务货币化来创造新货币。华盛顿的“印钞厂(美联储)” 7x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地印刷新纸币。所有这些凭空创造的货币,都是通货膨胀。
这方面,中国情况也不妙,虽然整个国家的GDP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M2总值从2002年的20万亿到2017年的170万亿,持有纸币的普通民众,货币价值已经被稀释。
现代国家的金融体系为什么如此脆弱,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法币的“印印印”。
法币只是凯恩斯主义特殊时期的止疼药,长期服用必然成瘾,但没有几个国家能够自我控制,最终成为“经济鸦片”。
千疮百孔的SWIFT货币结算体系
法币的发行体系很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法币的清算体系从技术层面讲也有很多问题。

成立于1973年的SWIFT系统(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负责向全球银行金融业提供金融电讯服务。11000家金融机构在使用,覆盖200多个国家。全球银行每天数万亿美元资金交易都使用SWIFT银行结算系统,这样一个巨无霸为什么没有银行联合起来干掉它,它后面的靠山就是美国,在这里不细讲美元货币霸权。
SWIFT可以理解为银行间收发电报的中心,是不是听上去很古老。
不错,现在法币的国际清算,技术本质上就是基于19世纪30年代英美发展起来的电报系统。
这也是为什么国际间的货币清算要在3~5天才能完成的原因,现在叠加了互联网技术,速度有所提高,但改变不了它落后的技术本质。
速度跟不上,成本还很高。
世界银行统计,目前跨境汇款的成本高昂,平均每个汇款人所承担的手续费率达7.68%。老旧的SWIFT还有很多安全隐患,2017年发了近70亿份金融电文,平均费率达10%。
而且SWIFT系统的安全性也饱受质疑。
2013年,索纳莉银行被盗25万美元;
2015年1月,厄瓜多尔银行被盗1200万美元;
2016年2月5日,孟加拉国央行被盗8100万美元。
......

在信息的传递都到了区块链时代,货币价值传递居然还在沿用电讯老办法。

  哈耶克和他的“货币自由”理论
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认为,如果美国政府以4%-5%/年固定比率进行货币扩张,纸币其实还是个不错的东西。
天真可爱的大师缺乏对人类天性的认识,到哪里去寻找这么善良的政客?
美国2017财年预算赤字6657亿美元,你不让它发国债刷货币,任性的特朗普只怕早不干了。
弗里德曼的货币观点在这个日益沉沦的世界,完全是小王子的梦想。
另一位经济学大师哈耶克就要冷酷得多,这位奥地利学派著名“怪胎”在《货币非国家化》中发飙:废除美国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这个竞争过程将会发现最好的货币
他认为政府铸币权对经济造成了破坏,法币制度是政府收敛财富的手段。货币非国家化是货币发行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各种货币应该在任何国家不受限制自由竞争,最终在货币领域也实现真正的“自由贸易”。
货币必须是自由的,货币天生是自由的。
然而在美元霸权时代,别说取消中央银行,就连恢复金本位都几无可能。

1992年,人类天才哈耶克郁郁而终。然而,他的“多元货币竞争理论”却埋下了火种。
  互联网“加密货币”应运而生
2018年,加密货币和哈耶克,两者严丝合缝。
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世界,3000多种货币正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竞争。
当然,其中产生了无数ICO泡沫,甚至还有更多的传销骗局。
但从核心理念来讲,现在的加密货币正在执行哈耶克的理念。
第一是自由,第二是回归货币本质。
加密货币的主要特点:
1.去中心化。传统货币发行,无论是民族国家的纸币,还是互联网公司游戏币,都有中央大神的存在。但加密货币发行只受算法控制,算力即权力,代码即法律。
2.减除通胀。任何一种加密货币,在它的发行过程中,一定会考虑到货币通胀问题,并且对发行者自我限制。
3.公开透明。通过技术产生,交易过程透明,交易成本低廉。
4.全球流通。只要你接入区块链节点,不受地域限制,无障碍支付。
现在的加密货币还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达到哈耶克设想的那么理想化,然而解决了“双花”问题和“拜占庭将军”两大问题的加密货币,它们有回归货币本质的倾向。而发行这些货币的主体,很多就属于个人。
在这里,我们很难判断“去中心化”货币就优于“中心化”货币。更不能说个人货币就会好于民族法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给人类多了一种自由选择的机会
   货币是否天生而自由?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劈头盖脸一句:人生而自由,却时刻生存在枷锁之中。
那货币是否同样如此:
货币本来生而自由,到了今天却被地域束缚

在讨论货币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从货币本质谈起,到底什么才是信用根源?
我们再反思下:
鸟儿可以从一个国度自由飞翔到另一个国度。

河流可以从比特牛斯山流往伊比利亚半岛。
白银可以购买明朝瓷器也可以交换西班牙斗牛。
…………
那货币的自由迁徙,是不是一种天生权利?
货币天生而自由,如今却已经被束缚。人类的货币史基本上全是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许多乌托邦主义者声称:大萧条和资本主义制度密不可分。但实际上大萧条源于政府妨碍私人企业自由活动、阻止私人企业提供某种能保证市场稳定的货币所致。
哈耶克说:货币市场没有自由竞争,质次价高的货币就会流毒人间。但在今天,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已经见证了哈耶克的远见卓识。 美国经济学教授杰夫里·伍德说:“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要把政治上的不可能,变成我们可以把握的可能。
为此,先知书店有幸携手海南出版社,让哈耶克这部《货币的非国家化》再版问世。本次再版,编辑团队自知责任重大,在原来第一版的基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原书中哈耶克增补的内容,用星号做了标注,逻辑论证的关键之处,也都用黑体标出,使这本奥地利学派经典著作读起来逻辑清晰、畅快淋漓。并且,还邀请了国内研究哈耶克及数字货币的专家学者导读本书。
近年来,本书也成为区块链领域的热门书籍,在最高点时,二手书价格曾高达千元。目前,先知书店独家珍藏版售价69元,会员价48元,新会员还可使用优惠券,首单仅需38元。

延伸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