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万港漂都在这儿
香港最近的局势
,让某个
富豪
走到了风口浪尖。

都知道是谁啦
而最近的事情,还让另一个富豪被人们重提,就是他——霍英东
曾经有人提问:李嘉诚和霍英东谁更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然是香港第一富豪李超人更牛逼。
霍英东,大多数人记住的是他孙子霍启刚,和孙媳妇郭晶晶。
但接下来本帅要说的故事,可能会完全打破你的认知。
0
1
富豪里最苦逼的
香港赫赫有名的富豪,大多都是白手起家。
而所有白手起家的富豪中,霍英东可能是最苦逼的那一个。
霍英东出生起就和四个兄弟姐妹,一家七口生活在一艘小破船上。因为家里穷,到7岁前他连鞋子都没穿过。
这种出生的人,在香港通常被称为“疍家仔”,意思是水上的一只蛋壳,随时都可能被风浪吞噬。
果然,7岁那年,一场台风两个哥哥没了,几个月后,父亲也染病身亡。没钱的霍家人,只能草草把父亲埋在一块荒坡上......
之后,霍家剩下的四口,带着伤痛离开了小甲板,却搬进了更苦的贫民窟,在一间20平的小房间里,竟然住了50多人!
好在霍英东争气,13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皇仁书院。
这个学校多有名?要知道何东、利希慎、何鸿燊、孙中山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这就读。
旧时皇仁书院
总之霍英东潜心学习,以为可以靠知识改变命运,谁知日军一来香港沦陷,所有都变成一场梦。
霍英东被迫走向社会,煤矿工、火夫、打铁工、机场苦力,什么脏苦的差事他都干过。跟开车师傅做学徒时,他还因为偷学开车遭日本人毒打。
霍英东觉得自己天生不适合给别人打工,于是开始创业,做回父亲的本行海上运输。
经过几次死里逃生、亏本、被骗,霍英东逐渐闯出一点名堂,这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0
2
与内地的第一次情缘
1950年,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全面禁运,内地民众和援朝部队物资严重短缺。
这时,霍英东站了出来,他冲破禁运,暗中运输物资到内地。
后来有人酸霍英东是“有利可图才给内地运物资”,但多数人不知道,做这个生意他并没有赚很多钱。
他载一船货到内地只赚几百港币,做一年才赚了1万多。
当时也有人看准这个时机,偷运过期的西药、假药到内地大赚“人血钱”,但霍英东自始至终说:“发国难财,肯定不!
不赚钱,相反,当时偷运是很危险的。
霍英东有一只货船被港英政府盯了很久,一开船政府就追,并用机关枪扫射……运输中转澳门时,还常遭江湖人士的威胁和抢掠。
更重要的是,霍英东因为帮助内地,被港英政府盯上,美国政府后来也把霍英东的公司列入“黑名单”。
在当时,帮中国内地就是公然向联合国挑衅!很多人只看到了霍英东因此赚了钱,却看不到他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代价。
0
3
港英政府的报复
1950年前后,一种新兴行业开始在香港隐现——地产。
霍英东审时度势,决定把自己的钱全部押上大干一场。
如今香港大多数富豪,也都是那时买地皮建楼逐渐发起来的。霍英东虽也是如此,但他更牛的是什么?
他首创了“卖楼花”“楼盘说明书”。         
没错,如今全球地产行业都在用的“商品房预售”“楼盘宣传册”都是霍英东发明的!
这种卖楼方法一推行,整个香港从上到下都卷入了房地产的旋风。
往上,何鸿燊、杨志云、郭得胜等一批商人一拥而上,纷纷开始做地产。
往下,普通老百姓买楼的积极性爆涨,霍英东的新楼盘只要在报纸上开售,往往一天内就订购告罄。
1955年,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17层的蟾宫大厦落成,老板是霍英东,那一年他才32岁,但他已经是整个香港房地产行业的绝对领军人物。
但是……树大招风,当年港英政府的报复很快就来了。
最开始只是有谣言说“霍英东战时走私”,惹得很多市民拿着“楼花”要来退楼。
但霍英东底子厚,实力摆在那,这点谣言伤不了他。
后来港英政府明目张胆开始挤兑霍英东。
1965年,港英政府拿出海军船坞这块黄金地盘出来拍卖,但当时没人敢竞标,除了霍英东,可港英政府知道后突然收回地盘取消拍卖。
再后来,港英政府限制中资企业在香港发展,而霍英东因为将自家星光行的铺子租给了中资,又一次被针对,惹得最后没人敢租霍英东的铺子,星光行被迫贱卖。
更过分的是,买星光行的英资地产竟然开出了一张2000万的欠条(承诺票据)做结款!
霍英东损失惨重,在香港的发展处处受制,他回忆起那段历史时曾说 :
“在香港,没有哪一个富豪在发家后,像我一样如履薄冰地生存。
霍英东因此萌生淡出香港商界的想法,也正因为这样,李嘉诚、李兆基等一票后起之秀才渐渐崛起。
左二霍英东,左三李嘉诚
如果不是因为封杀,现在的香港首富、地产龙头,或许根本不是李嘉诚。
0
4
与内地再也分不开
淡出香港,霍英东跟内地越走越近。
1978年,一次霍英东回家乡番禺,内地出动了代表最高礼遇的红旗牌轿车接送。
可霍英东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到回乡沿路全是旧茅屋......霍英东感慨万千:原来家乡还很落后,同胞仍在受苦,我能做点什么?
很快,时机来了。1979年改革开放,霍英东是第一个投资内地的港澳商人。
他第一笔投资,在中山建了个温泉宾馆。
很多人疑惑,按内地当时的经济,老百姓肯定消费不起啊,这笔生意岂不是亏?
建成的温泉宾馆
但霍英东从没把这笔投资当生意,他要做的是以实业带动地方经济。
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必须有适宜的食宿地,留得住人。而且他希望建一个标杆,促进中国的旅游服务业。
商讨建温泉宾馆
于是在温泉宾馆建成后,霍又投资2700万在周围建了中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还陆续建了购物中心、舞厅、儿童游乐场等。
果然,后来温泉宾馆成了海外侨胞和外国人旅游、投资建厂、谈贸易的中转站,中山也很快发展成广东经济的“四小虎”之一。
现在的中山温泉宾馆
几乎同时,霍英东又投资2亿,建了34层高的广州白天鹅酒店。
那栋突出最高的就是广州白天鹅酒店
这是内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英国女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老布什等都曾下榻于此。
没错,接待外宾,彰显国力,从而吸引更多外资来中国,这才是霍英东想做的。
霍英东与英国女王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
于是搞完酒店霍英东又跑去建了番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沙湾大桥和广珠公路上的4座大桥……总之什么有利于经济发展,他就搞什么。
教育也是霍英东发展的一个重点
霍英东曾说:
“我在内地多方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愿尽我之所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办些实事。” 
0
5
看阅兵,他哭了
1964年,霍英东第一次受邀参加国庆15周年阅兵。
那时,他背着一个大行囊,里面装着炉具和食物。因为他知道那时内地贫困,因此不想给任何人增加负担。
1984年,霍英东再次受邀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并且第一次被安排到城楼上观礼。
站上城楼,霍英东看到了巨型导弹、新型坦克…..眼泪顿时哗哗直淌。按霍英东后来的自述,他一辈子没哭过几回。
1984年阅兵
香港回归时,霍英东也在主席台就座,那一刻他热血沸腾,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并生存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
霍英东是第一个在全国政协、全国人大这两个国家机构任职的香港人之一,也是香港首位全国人大常委。
如果大家有印象,去年11月,中央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先锋” ,霍英东的名字赫然在列!
当时还有港媒疑惑“为什么不是李嘉诚”,可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了吗?
0
6
为中国体育奔走
霍英东在内地做过太多,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体育。
霍英东曾说:
“我出身贫寒,少年时因过早为生计奔波营养不良,尝够了体弱多病之苦。懂事后见国家贫弱,人民多难,更深感如果不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民族难兴国家无望之理。
从此,霍英东为中国体育不断奔走。
霍英东自身也很爱体育运动,尤其足球
上世纪60年代,香港在亚洲体坛地位颇高,霍英东更是众多国际体育组织的领导人,而中国,仍被许多体育组织排斥在外。
于是霍英东动用各种关系和资本,全球奔波,多方斡旋,先后帮助中国重新加入国际足联、篮联、羽联等各种组织。
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左)曾说,如果不是霍英东极力斡旋,中国重返国际足联的日期有可能被押后。
1990年,中国拿下11届亚运会举办权,但在建亚运场馆时资金紧张。霍英东二话不说,马上拿出1亿建亚运游泳馆。
后来看到亚运没有高级宾馆接待外宾,霍英东又拿出2.3亿建了“贵宾楼”,还特意建成传统中国风格,目的就是让世界感受到古老的东方文明。
1993年北京申奥,霍英东多次私人宴请萨马兰奇(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还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捐了100万美元给国际奥委会建博物馆。
霍英东和萨马兰奇
没错,中国举办奥运会,是霍英东毕生心愿之一,所以当年他亲力亲为,多次游说,就是想拿下这个主办权。
只可惜,北京最后以2票之差输给了悉尼。霍英东伤心欲绝,当时甚至有谣言,说他要自杀……
申奥失败时刻
等到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奥终于成功,霍英东高兴得整夜睡不着,半夜跑到九龙公园和香港市民一起狂欢。
随即,霍英东就给“水立方”捐了2个亿。
反正,凡是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霍英东都带头捐钱。
就像很多学校都有一栋逸夫楼,内地很多城市也有一个英东体育场。
这些年算下来,霍英东在中国体育上已经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和心血。
84年起霍英东设立体育基金,给每个拿金牌的选手奖一枚重1000克的纯金金牌和8万美元(亚季军也都有)。
霍英东爱国至诚,爱港至深,正如他晚年时曾说:
“回首往事,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果人生的满分是100分,我要给自己打100多分。
0
7
国葬中离世
2006年,霍英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国家以领导人规格为他举殡,在遗体返港时,霍英东的灵柩上盖着国旗,由董建华、李兆基、何鸿燊等数十人为他扶灵。
霍英东成为香港殡仪馆有史以来设灵最多花牌的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小市民都来送花圈以表敬意。
很可惜,霍英东终究没有亲眼见证2008年的北京奥运......
最终,大家在“国葬”中告别了他。
那一天,刚好是10月28,13年前的今天。
参考文献:《霍英东全传》作者冷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