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难当前,勇者上
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我的岁月仍然静好。宅家的日子,雪天可以看着雪景,烹茶品茗;雨天可以听着雨声,拣字作诗;风和日丽的日子还可以出门去林间走走……我似乎正过着先祖“五柳先生”描绘的世外桃源生活,那可是我一直向往的。
可是,我怎么做得到不闻不问疫情!事实上,所有人都在关注。疫情正在肆虐,确诊人数天天都在飙升。一行行死板的数字后面关系到的是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

转发一条昨晚朋友圈里的消息:

“傍晚,接到儿子的Facetime。他哽咽着告知我们,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因为新冠病毒感染,今天在西雅图过世了,年仅25岁。上周还听儿子说起他,高烧40 度进了急诊室。两天后追问说是新冠测试阴性,我们也就松了口气。却不曾想,仅仅一周有余,他就永远地走了。二次测试是阳性,第二天就……记得在UCLA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那天,经儿子介绍,阿姨和你有一面之缘。已经无语凝噎,愿逝者安息!”

朋友说这孩子是在医院一个人孤零零地走的,父母在国内。一条25岁的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嘎然而止,心疼!

大难当前,勇者上。当得知好朋友的女儿,一个实习医生,请缨加入新冠诊所时,我落泪了。这是一个非盈利专为低收入群体服务的诊所,病人多是没有医疗保险或保险不足的。低收入群体很可能是那些营业员,那些清洁工,那些送外卖的……即使在疫情中,他们也不得不在外谋生,所以是相对更高危的群体。父母问女儿为什么主动要求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女儿说这是医生应该做的,学医就是要帮助别人;还说她比其他实习医生同事们更合适去,因为她没负担,其他人或是家有小孩,或是正在孕期。

姑娘这周一已经开始在新冠诊所上班了。就已知的统计数字来看,医护人员的感染率远高于普通老百姓。为了保护父母不被感染,姑娘只能通过Zoom和父母一起吃饭。身在同城,却不能相聚。朋友两口子眼下能为女儿做的就是,四处寻找严重短缺的防护装备,甚至按照教学视频自己动手制作。除此之外,他们只能在家里,时时刻刻等候着女儿报平安。昨天才得到消息平安无事,今天又会开始担心。日复一日。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早日结束,女儿平安回来!

几天前看CBS的“60 Minutes”(60分钟)节目,采访Brené Brown,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当红作家。访谈内容是关于Vulnerability and Courage(人性的脆弱和勇气)。感触良深。原来
脆弱是人的本性,勇气却来自脆弱。勇敢的人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了却因为责任感仍然要去做。中文有一个词叫“担当”,担当的本义是担负、承担;但现代流行的用法已将这个词的意思延伸包含了勇气和责任感。故我以为“担当”这个词应该是最能诠释、最接近这层意思的了。

我理解朋友为什么说让我不要把她女儿写成一个英雄。但我认为这个我看着长大的,甜甜的嗲嗲的丫头就是英雄!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英雄情结;只有一颗简单、干净的心,肯定还有害怕;但却挺身而出去一线,巾帼不让须眉!她是我们下一代的典型代表,有良心,有担当,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希望!我把自己又写哭了。

前面的第二篇杂记比第一篇收获了更多的好评,好些失去联系的老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读者,都找上来要求我继续写。但文章最后的跟评里那句“该死的美国佬”,让人如鲠在喉。这世界何时多出来那么多的恨?
经济的全球化,让全人类的命运早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如果病毒真消灭了美国佬,中国人是不可能安然无恙的!每怀恻隐之心,不为别人,更是为你自己。

有些人甚至迁怒于我们在美的华人,认为我们当初为了个人前途出国,祖国建设没有我们,现在美国疫情严重又想投奔回去。想说明的是,我们现在没有想回去!这时候也确实不应该回去,中国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疫情。事实上,现在回国的都是家在中国的小留学生。再换一个角度思考,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当初我们的出国,事实上是给国内的同龄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而且不光只是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也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和你们的孩子在国内竟争,而是在美国打拼!况且,海外华人或直接或间接地还是对中国的建设有贡献的。

我始终坚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看周围,朋友们通过各种渠道为一线的医护人员,为疫情中遇到困难的同胞,捐款捐物。虽然朋友们多是殷实人家,但都不是大富大贵。我们这一代华人,很多方面仍然改不了节俭的生活方式。比如好友家,一方面自己清理杂树,辛苦忙活好多天,省下来钱;另一方面却慷慨捐款,当初捐给湖北,现在捐给当地。这其实也是很多美国人的价值观。我们的好朋友都捐款了,我们家也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那天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了那个非盈利诊所的募捐书。没想到一位远在Rhode Island(罗德岛州)的杭大校友看见了,也捐了款。我可爱的学姐,你用行动书写了“大爱无疆”,我替明州人谢你了!!

美国已经是全球的重灾区,纽约则是“震中”。全美至今25万感染病例将近一半是在纽约州,纽约州感染病例超过一半又是在纽约市,而我的儿子就在纽约市的曼哈顿上。大小伙子一个人被困在小小的公寓里,那日子想想都不好过。不要说为娘担心,很多朋友都纷纷表示关心。当朋友们知道我儿子没有口罩时,有要从中国寄去的,有要从外州寄去的,更有明州好友一早发微信要送到我们家来。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友好和支持,是我们可以赖以抵御疫情中焦虑的强大力量。

行文到此,容许我在结束前换上轻快一点的笔调。

因为新冠,有幸在网上欣赏了莫斯科大剧院的芭蕾舞《天鹅舞》和《睡美人》。那可是世界顶级的演出,平日里根本不可能转播。如梦如幻、扣人心弦的美,让人暂时忘了身在何处,忘了疫情,算是这段日子以来最大的享受。我多希望就像《睡美人》中王子吻醒公主那样,会有救世主来唤醒正在噩梦中的人类啊!

这几天天都不错。我们除了走路,老公已经开始骑自行车,引起群里几位讨论。好玩!

甲:“请大家骑车时注意,要和自行车保持6英尺的安全距离!”
乙:“6英尺做不到!但下次骑车时,两手不碰把手,屁股不沾坐垫,就两脚蹬!”
丙:“我们家走路都保持安全距离。”
甲:“我们家吵架也保持安全距离。”
乙:“你们真文明,吵架还分得那么开。”

郁闷的日子里,但愿也可以逗你一笑。

你若安好,即是好天!渐渐绿染的草坪,终于冰释的小池,还有池子里依旧不知愁滋味、逍遥游弋的鱼儿,都是在预报春的消息。美好的春天终究会到来!

2020.04.02

(四)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白衣天使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感。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家和国家的战争,是人类之间的大战。而这次则是人类和病毒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9个国家参战,第二次有61个国家;这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席卷了全球,无一净土。来势汹汹的敌人肉眼看不见,却更加狡猾,更加难以防御,将来不及准备的人类打了个措手不及。中国的抗疫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世界却陷入了苦战。而美国,正在激战。


非常时期,非常战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白衣天使。


想知道疫情中我们的白衣天使们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什么?让我带你走近他们,我们明州的华人医生、护士们。


首先,明州华人医生协会(AMCP)成立了“Covid 19 Relief Fund”(
新冠抗疫基金)
。医生及家属们身先士卒,慷慨捐款,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募捐、采购防护用品,送给明州的医院和诊所。同时,医生们仍然在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抗疫的前沿,治病救人。


4月6日,医生协会现任会长神经专科李英杰医生、上一任会长心脏专科李大元医生,亲力亲为,将1万只医用口罩送到了告急的M Health Fairview诊所。


随着疫情日趋严重,各大医疗系统纷纷成立了新冠诊所,专门诊治新冠病人。扈卫宁,MD-PhD (医学博士),一个内心和外表一样美丽的儿科大夫,即志愿报名了她所在系统CentraCare的新冠诊所。因为报名医生太多,她没有被批准。然后因为同科室医生抽调去新冠诊所,造成原来诊所医生紧缺,她又报名了加班。我上礼拜六找她聊天,那个上午她就在加班,看了10个小小朋友。扈大夫的诊所还没有护目镜,有一次她被一个小病人迎面连着喷了2个喷嚏,幸好最后没事。


分享一件扈大夫的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贴的好人好事。这是当年“学雷锋”活动中的常用词,我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为了鼓舞特殊时期中同事们的士气,扈大夫特意自掏腰包为整个诊所二、三十位医务人员订了午餐;并在上班前一早跑去 Sam's Club,为爱吃零食的护士小姐们加买零食。去收银台排队时,队伍前面的一位美国白人妇女看见穿着医生工作服的扈大夫,马上就说:“谢谢你们正在做的,你到我前面吧!” 大家随之纷纷让道。扈大夫因为时间确实紧,故不好意思地一边结账,一边解释:“这段时间大家压力都很大,我给护士们买的。” 那位妇女一听,马上掏出现金,硬塞给收银员:“我坚持要付这笔费用,我们非常感谢医生护士们……” 
突如其来的疫情唤起了无数凡人的善举。

(扈卫宁医生)
王培薏是Allina的内科医生。学生时代一路学霸的她,平日里非常低调。我因为时不时和她会有小聚,才了解一点。疫情中,却常常看见她在群里出现,百忙之中和大家分享一线疫情,传授防护知识。Allina一直到三月中旬才成立新冠诊所。这以前,疑似病人都是找王医生这样的内科医生或家庭医生看病的。王医生的病人里就有新冠阳性者,她的压力可想而知。那些日子里,她每天半夜都要上网查看预约第二天来看病的病人情况;发现可疑的,马上要通知有关医务人员,让大家可以提早作好防护准备。新冠诊所成立后,王医生涉及疫情的工作变成了筛查疑似病例。但病人对新冠的恐慌,让她仍然压力不小。有病症较轻不符检测条件却非要检测的,有骂美国CDC(疾病防控中心)不得力的……王医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当心理医生。


王医生除了本职工作,晚上回家还要解答朋友们的有关问题,休息日都要打电话查询病人状况。有一位患有白血病、哮喘病的老人,咳嗽、发烧、气喘,却死活不听王医生的建议,不肯去新冠医院;王医生只好每天2个电话查询情况。王医生还长年坚持主持医生协会诊所的义诊。这些都是无偿付出。她用人心换得人心。疫情中,有怕她太忙没空买菜,送菜上门的;有怕她缺口罩,至今不知是谁将一包口罩挂在她家门上的;有约了网诊不为看病却是来问需不需要口罩的;有直接将一整盒口罩送到诊所的……当她把华人送给她的口罩分给医护同事们时,那些美国人都感动得大赞:“你们中国人真好!” 
我们华人正用实际行动在树立我们群体的正面形象。
(王培薏医生)
冯晓是我新结识的,一接触就感觉如沐春风,非常舒服可亲。她是HealthPartners的家庭医生。HealthPartners的抗疫工作相对算是井然有序的,比较早地成立了新冠诊所。冯医生所在的诊所不是新冠诊所,加上疫情期间其他病人少了,故诊所容许部分医生在家上班,用电话或视频看病人。冯医生选择了继续去诊所上班,把在家上班的机会留给了那些长者或孕妇医生。她还志愿报名了HealthPartners周末的新冠电话门诊,已经连续加班三个周末了,每个周六周日上午都在电话上。周末新冠电话门诊特别忙,比如上个周六4月4号那天,他们电话门诊量有350多个。


冯医生想让我转达给读者,不要恐慌,我们明州的医生已经准备好了迎战更大规模的新冠病毒。她和其他志愿医生已经接受过训练,随时准备增援Urgent Care(急诊诊所)和医院住院病房。但愿疫战早日结束,不需要冯医生和更多的医生为我们冲锋陷阵。
(冯晓医生)
医生们在疫情中坚守着各自的岗位,尽心帮助各种病患者。癌症放疗专科王鑫大夫,他的病人必须每天来医院接受治疗。癌症病人免疫力低,让他们面临新冠病毒时比常人更加脆弱。有一位病人因为买不到口罩,病人和家属都急得在王大夫面前哭了。病人没有口罩当然不是王大夫的责任,他却感到惭愧,最后把自己的口罩转给了那位病人。而他自己口罩也不够。他们那儿几十个医务人员,每天每人只给发一个。不得已,王大夫在向医生协会求助。
恻隐之心,仁也。医者仁心,说的就是王大夫这样的医者。

还有一位医院住院部主治医生,在过去几周,一直参与新冠病人的诊治工作。令人高兴的是,病人们都康复出院了。她也想让我转告大家,明州的医院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未来几周可能来临的疫情高峰期。这位医生不愿透露姓名,再三说这是她的工作,是应该做的份内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几乎是所有医生们的共性。

我还想写一下护士。护士是疫情中的高危群体,是最先、最多接触患者的。刘雨花是North Memorial Health的医院手术室护士。他们医院有不少新冠病人,而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却一直奇缺。到现在手术室还只是麻醉医生、护士才备有N95口罩。手术护士和手术器械师都没有,只有一般手术口罩,而且每人每天只有一个。气管插管时是最危险的时候,雨花和其他医护人员得暂离手术室,等插管完了再进去,很不安全的措施。可怜楼上新冠病房的护士,连帽子都没有!雨花和其他手术室护士们就把自己收藏的各色帽子找出来,送给新冠病房护士。


因为疫情,很多不是太急迫的手术都被临时取消了,手术总数减少了,手术室护士人员过剩。医院让手术室护士选择,可以继续上班;也可以在家休息,工资一律照旧。雨花选择了继续上班。当我问为什么这样选择时,她说孩子大了,家里没什么负担,又有经验;还说医院里她这样情况的,都是和她一样的选择。漂亮可爱的雨花,好有担当!
(刘雨花护士)
我很想写医生协会的主席,美丽、能干、善良的李英杰医生,她为这次疫情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可她坚决不让我写,恭敬不如从命。太多有关医生、护士们的感人故事了,篇幅有限,就写到此吧。管中窥豹,疫情中白衣天使的所作所为可见一斑吧?


谁是这场疫战中最美丽的人?就是他们—— 那些在前沿工作的医生、护士、医务人员们,那些仍然在为我们提供服务的营业员、邮递员、送货员们;那些在为抗疫研发试剂、药品的科技工作者们;那些在加班加点生产抗疫物资的工人们……

最后引用白衣天使王培薏医生常告诉病人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吧, 
“也许你的感觉就像在隧道里,见不到光亮;但别怕,我会握着你的手,领着你走出黑暗!”

2020.04.08
- 本文内容首发于美国华兴报公众号 -
【编者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关于俄州亚太联盟公众号
俄州亚太联盟公众号是APAPA Ohio在俄亥俄华人协会(OCAA,OhioCAA.org)的支持下办的公众号,旨在为俄亥俄的亚裔群体、尤其是华人群体提供一个分享、交流、互助的平台,宣传APAPA Ohio 、OCAA和其他亚裔团体的活动,促进亚裔社区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体育艺术、教育、法律等的了解。APAPA的全名是Asian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Public Affairs Association (美国亚太联盟),是在美国联邦政府注册的501(c)(3)非营利组织。网址:APAPA.or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