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今天跌停,毫不奇怪。
周五晚上,趁周末蓝思科技抛出一个定增案,定增150亿,重点投向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D触控功能面板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这几个方向。
按说是布局5G新基建,搁15年那种疯牛,没准来个涨停,结果周一开盘市场的反应是一字跌停。
不能说市场没有道理,现在市场越来越成熟了。
今年资本市场搞活,定增新规把再融资这头猛虎放出来了。定增,其实本来性质属中性,是公司的一种融资手段,通过分享股权来筹集资金。融资分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加杠杆,特点就是必须还本付息,债务是刚性的,近年来万达、航海等很多企业陷入债务泥潭,就是债权融资的杠杆过于凶猛,错配了。股权融资的好处就是不必还本付息,所以当年中国能开设股市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为“国企脱困”,因为领导认为借银行的钱必须还,借股民的钱不用还,改革派正是利用这一点才说服了体制内顽固的左派势力,才有今天的大A股。所以,A股打娘胎里的根子就不太正,这也是长期饱受诟病的“融资市”、“圈钱市”的由来。
所以,定增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再融资是否合理,关键看股权的估值和所投项目的收益率。定增股价越高,意味着融资成本越低;所投项目收益率高,属于利用杠杆提高公司的收益率。
一般来说,美股港股这种成熟市场是厌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认为管理层爱玩资本游戏,稀释老股东的股权,只要宣布增发大都以跌为主。像股神巴菲特,对公司再融资和扩大资本支出,深恶痛绝,他最钟爱的公司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都是像茅台这种,无需圈钱和资本支出,疯狂制造现金流供他去投资。打个比喻,就像养一头牛,吃得草越来越少,产得奶越来越多,这种牲口当然人见人爱。
A股比较奇葩,因为散户市,思维比较特殊,定增意味着有大资金进来,有新题材,很多时候是当利好来炒作,尤其是牛市之时。但不能吃相太难看,最典型的第一个反例我都不好意思说,其实是现在赫赫有名的大白马中国平安,没错,当年定增案圈钱太猛把二级市场给吓崩了。2008年,刚上市的平安趁着股价高估,一举抛出1600亿公开再融资案,直接把A股带进了大熊市……当然后来天量定增案流产了,平安知耻近乎勇,开始注重股东回报,开启了凤凰涅槃的重生之路。
现在A股越来越向美股港股靠拢,二级市场对定增的态度是,吃可以,但不能吃相太难看。今年资本市场搞活,定增新规把再融资这头猛虎放出来了。2月宁德时代推出200亿定增预案,预计该定增加发债合计扩产97GWh,相当于再造两个宁德时代,因为赶上电动车的热潮,股价相对平稳,后来下跌也是随疫情的大势下跌。今日蓝思的150亿定增预案,占市值的五分之一,市场终于hold不住了。
第一,天量定增反映出大股东对股价的判断
定增一般发生在牛市,平安当年天量定增是赶上07年大牛市,创业板定增潮是在15年疯牛市,因为牛市中公司估值较高,股权融资成本低,大股东有圈钱动力;机构看多后市,也有送钱的冲动。
大股东舍得大手笔定增,稀释股权,隐含的前提的是她判断股价过高,不必珍惜股权了,其实相当于变相减持。例如蓝思的大股东周群飞,持股比例高达70%,定增如果按计划全部完成,每份股东权益相当于按比例稀释到77%,这不就是大股东变相减持嘛!何况融来的资金仍然在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体内,在大股东的掌控之下,公司还是自己的公司。
第二,公司是豪赌5G的未来
从基本面来讲,是大股东的一场豪赌,这时候敢融150亿上项目,成了会所嫩模,败了巨亏ST。目前受全球疫情冲击影响,苹果产业链以及特斯拉产业链均存在不确定性,此时属于逆势扩张,而且是巴菲特深忌的巨额资本支出,资本支出会导致固定资产激增,公司的重资产模式越来越重,ROE越来越低,未来就是两种:赌赢了,碾压对手,量价齐升,增强产业链议价权;赌输了,产能过剩,又会面临巨额的资产减值损失。
天量定增,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结果不确定,就是一场豪赌。小股东的局面就是你陪不陪大股东一起下注。
第三,会短期压制二级市场股价
定向增发对于股价的影响比较复杂。定向增发在A股就是定向利益输送,给机构投资者和大户一个低价入股的机会,在二级市场获得割韭菜的特权,定增新规给机构的折价空间更高更灵活了。一般来说,定增前股价会有压力,因为利益输送需要压低二级市场价格;定增之后股价会有支撑,因为定增价是机构买入的成本价,机构的估值能力相对靠谱,大股东为了以后继续圈钱也不敢只做一锤子买卖,在定增解禁前会不断释放利好维持股价。甚至有一种投资策略就叫定增策略,类似于跟庄,因为机构都是明牌,股票成本一清二楚。最典型的就是美的集团,定增后资产注入、治理优化、业绩释放,股价也随之走出长牛,甚至实现了对老对手格力的逆袭。
定增150亿元,不超过13亿股,发行期首日的前20个交易日均价为14.43元,折扣可以前20日均价的80%,这个价格成为二级市场定价的下限,相当于2个跌停板。如果公司执意定增,在定增落地之前,二级市场的股价是受定增价压制的,不会太有起色;如果大市不逆转,定增之后可能会重新炒一波。
第四,最大的问题是管理层不让人放心
蓝思以前发可转债融资有过劣迹,本以为会向平安一样知耻后勇,引以为戒,现在天量定增表明还是本性不改。女性老板一旦狠起来,比男人更凶猛,想一想吕后、武则天。
再融资之前,搞出一堆利好,市值管理,维持股价,其实就让人感觉会有猫腻。今年你看董秘的平台问答,一直在强调公司满单满产,订单排到下半年,产能供不应求。通常一季度是消费电子的淡季,然而蓝思却交出了一份淡季不淡的超预期一季报,净利8.79亿-8.84亿元,增长300%以上。
一连串利好之后,必有大招,现在图穷匕见了。
有意思的是,我不由得联想起今年万科。万科正相反,蓝思是尽力释放利润,万科是玩命隐藏利润。2019年万科年报的营业收入20%以上,净利却只有15%的增幅,增收不增利,利润都跑哪儿去了?
这是三月份万科出年报那天与粉丝的对话:
万科用了很多财务手段,隐藏利润,为啥呢?除了与大嘴王石的“泄密”撇清之外,是为了“活下去”,疫情带了房地产的不确定,这时候隐藏利润,为次年留够空间,平滑业绩,不至于大起大落,还有就是尽量把宝贵的资金留在公司体内,做低利润就可以减少分红。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后面剧透。
万科是怎么隐藏利润的呢?
一是计提土增税准备金。2019年万科的税金及附加增幅为41.98%,远高于营收增长比例。其中2019年,万科应交土地增值税清算准备金的余额为367.8亿元,2018年只有148亿元。一般来说,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准备金是在项目竣工清算后再计提的。但是万科“为了反应公司的利润情况,预先计提了一部分土增税准备金”,这也就直接导致净利润的降低。
二是计提存货减值准备。2019年万科已售未结金额增至6091亿元,净增长784亿元,同比增长14.8%。万科基于审慎的市场策略,对仍存在风险的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9.9亿元。此次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影响本报告期税后净利润11.4亿元,影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亿元。

三是利息资本化。报告期内,本集团实际利息支出合计139.6亿元,其中资本化的利息合计56.9亿元,2019年万科的资本化利息占整个利息费用的比例才38%,在整个行业是比较低的。
四是调节合同负债和结算周期。房地产的模式是“销售在前,结算在后”,营收和利润会滞后销售1.5年-2年。万科2019年的收入和净利实际上反映的是2017年的销售,17年是房市的大年,万科销售金额增幅是45.3%,但结算的净利增长只有15%。在签约时,房企不能将预收的房款计为收入,只能计做负债,预收款负债就是房地产公司调节业绩的“蓄水池”。2019年,万科的合同负债为5770亿元,同比增长14.3%,而销售收入增长只有1.8%,意味公司继续在增厚合同负债这个蓄水池。
在这些财务手段共同作用之下,万科19年净利增速下滑就不难理解了,那么管理层做低利润最大的动机是什么呢?
年报之后不久,我们就看到了这份公告。虽然不能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管理层,但瓜田李下,也不能吃相太难看吧?!上一次管理做低业绩,压低股价,自买股票,被野蛮人趁虚而入,差点翻天覆地,这些人看来是依然没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
一个是科技股龙头,一个是地产股龙头,蓝思释放利润,万科隐藏利润,形异而实同,都是与民争利,其实共同暴露出A股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中国到底有没有值得信任的管理层?

不要总给股东端上一杯瑞幸咖啡,告诉我们:好人寥寥!
【利益关系声明】作者持有蓝思和万科仓位。蓝思18年末建仓,依然感谢期间公司带来的丰厚收益,但决定不再加仓,处于减持周期;欧菲光继续持有;万科继续持有。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