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两篇文章,获得了比预想更多的关注。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在当下关于中美问题的讨论中,这两篇文章所引述及提出的观点和论据在国内是比较新颖的。
这两篇文章的准备时间超过4个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我最近十年的阅读和思考。准备这两篇文章,最初是因为去年读到Ray Dalio的分析报告,其中关于美国中下层的情况令我十分意外,既而又读了J.D.Vance的《乡下人的悲歌》,冲击更为强烈。为什么美国中下层的真实情况没有及时传递回中国?
我想可能两个原因:一是今天在美的将近500万华人移民(以大陆移民为主),尤其是最近二十年的新移民,大多属于世俗意义上的“精英”或其后代,他们赴美追求的是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从地区分布来看,他们大都工作和生活在大都市圈,处于中上阶层的位置。这也是今天美国民众对华人的基本认识,没人再相信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二是赴美留学、研究和旅游的中国人,基本上也在美国的大都市,看到的仍然是美国繁华的一面。所以他们传递回来的,都是十分正面的信息。但其实,相比美国3.3亿人口,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和留学旅游人士,是极少数。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留美学生数量众多,给中国的科技文化进步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就是过度单方面的关注美国的观点、美国的判断和美国的经验。我们要知道,即便早在日本明治时期,乃至中国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吸收外来文化都是没有国界限制的。我们今天如果去读当时的文献,既会有美国的译著,也会有大量的欧洲和日本译著。所以今天中国民众对美国的态度是很趣的,一方面是老百姓对美国偶有不满,另方面是知识阶层和商业阶层其实处于一种只知美国而不知他国的氛围中。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情况都会略知一二,但对欧洲主要国家乃至领国日本、韩国,除非个人很感兴趣,通常都不太了解。
去年到日本中部地区,那里是曾经日本的主要工业区,相当于美国今天的铁锈地带。虽然日本面临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但在日本这些本该成为铁锈地带的地区,除了人少以外,一片祥和宁静,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市容整洁,医疗教育条件不要说比美国的铁锈地带,就是比很多大中型城市都不会差。日本有日本的问题,但日本的社会保障网应该是比美国目前更有效的。那国内经常讲的,所谓日本“失落的二十年”究竟是哪些方面呢?是某些经济数据?还是中上层的利益?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需要只从书本了解世界了,我们可以直接去到想要了解的地方,去验证书本上的观点是否正确。即便我们不能一下证明什么,但经常还是可以证伪很多。
这些年我尝试找一些欧洲、日本经济情况的资料,中文译著非常少,中国学者有水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战后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资料,在中国仿佛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我曾经努力找过关于德国经济史方面的资料,英文版非常少,中文版更少。这是很有意思的,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国,我们竟然想了解它却很难。我们可以去德国旅游,但我们想了解它更多的时候,却没有途径。去年因为写过一篇关于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的文章,使我对德国的金融体制很感兴趣,但竟然找不到任何资料。后来我又想,难道我们就真的了解美国的金融体制吗?在读伯南克《行动的勇气》时,我才明白美国银行业体系异常复杂,连美联储主席都非常头疼,而监管分散正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当我们引入一些其他国家制度的时候,我们真的那么了解这些制度吗?并且,在引入这些制度后,是否都应该建立一个观察和评估机制,有一个评估期,对一些考虑不周的方面,能够及时予以调整?无论经济还是社会方面,任何政策的施行都需要给目标群体以清晰的预期,否则在全球化的时代,资本和人才都可能随时抽身就走。
一些读者在公众号后台提出希望建群交流。但我的确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并非科研工作者,平时有实务工作,所有文章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全球化这两篇文章所引用的著作类资料,都是前期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通过kindle手机版阅读完成的。之所以用了超过4个月时间,主要是为整理Fortune 5001955年至今的数据,这些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材料准备完成后,真正写作其实只用了两天业余时间。
我们要感谢这三五年有那么多优秀的编辑和译者,开始将大量的海外著作引入国内,这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未来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著作,我们根本无法了解各国的历史和现状。至少在十年前,我们能够读到的关于战后各国发展情况的中文资料仍然非常少,这几年弥补了一些,但仍然不够。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译者,他们翻译一本著作耗费大量的精力,应当予以制度性的奖励,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对各国资料的引介工作中去。政府层面的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情报分析数据,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向全社会公开,这样将有助于学研机构的研究和企业做出决策。
我们的学研界不能靠猜和一知半解的解读来了解全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研是一个国家政策制定的智力依据,如果我们的研究滞后,连对方所思所想是什么都不知道,连对方运作模式是怎样都不知道,很多对策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研必须跟实务紧密结合。一线实务的信息如果学研界不能深入细致的掌握,只是泛泛的了解,空谈一些理论和概念,学研成果必然与现实需要脱节。不少中国学者要放得下官架子,要首先成为终身学习的表率。今天一些仍然堪称主流的学界人士,将维护自己的学术观点视为最重要,为了捍卫自己的学术观点,无视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还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政策,这是非常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果不是因为很多时候看不下去这样的情况,我这个民科可能也不会花时间去写这些文章。
我没有受过专业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或历史学训练,一直从事实务工作。这样或许正好使我能够摆脱学科束缚,尽情吸收各家观点。当然这也意味着极大的局限。我写作的目的,一是记录自己的思考,当没有现成的观点能够解答我的疑问时,我希望把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记录下来,这些都是一家之言、一时之言;二是希望推动更多人去思考、写作和分享。我认为互联网最伟大的地方,是知识的广泛传播。每个人都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好处理信息,而不是迷失在信息中。
我们今天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宏观、遥远,其实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甚至下一代、下几代。不要认为今天的职位再高、财富再多就能例外。今天中国大多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其实都不明白自己成功的深层次时代背景。毕竟,自工业革命后,中国再次进入全球化也就才短短四十年时间。无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我们都应该有足够的问题意识,去思考、研读和找寻答案。
我们可以选择用最流行的观点来满足自己思维惰性的需要,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不努力和不思考所导致的结果,一律归结为他人的错误所致。企业家可以指责政府不作为、乱作为,官员可以指责企业家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老板可以指责员工不勤奋上进不知管理者的不易,员工可以指责老板只知996不知劳动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一味指责,这些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吗?
中国是一个东方的大陆国家,在我们这么多年过多的受到了原子个人主义的影响后,早晚会回归到自己的历史。如果我们放眼全球,会发现原子个人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只是少数人类短期的选择,在包容协同中实现个人价值才是全球更为广泛、也更符合历史和人性的选择。
我们首先要达成的社会共识是思想观念上的共识。我们要学会以现实去证伪观念,而不是通过坚持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扭曲对现实的理解。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不是把20岁、30岁或者40岁所了解的观念去套用终身。我们无法寄希望于在思想观念上尚未达成共识的时候,就以法律或者指令来实现观念上的一致。制度都是人来制定的,人类社会没有完美的制度,如果没有思想观念上的自愿一致,任何制度都会成为空中楼阁。社会共识的达成,必须是社会中的每个群体、每个人都放弃指责对方,要放弃通过对立来分割利益,要尝试去理解对方,然后再找到相互能够接受的方案。这个方案未必是当下经济上效率最高的,但一定必须是能走得更远的。谋长远比谋一时重要千百倍。
我认为很多重要的话题,不应该由我这样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写作。我希望有一天我所有的疑问都能有现成的答案。但如果没有人能提供这些答案,我们每个人也不应该放弃独立的思考,我们应当更加主动的去影响这个世界。我没有见过不经努力就可以收获的情况,对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更是如此。挫折是常态,没有经受反复挫折的企业和个人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个国家和社会也是如此。我们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原子的个体,我们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成员之一。如果我这样一个民科都能通过这个公众号,以微小的个人力量去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和看法,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只要愿意有所付出,也能做得到。
我们应当对这个时代表示感激,并充满希望。
以上。
(提示新读者,本号一个月以上不更新是常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