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 第1800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净土与纯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中·
编者首语:
最近,全球的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留学生这一群体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
疫情之下,各国的情况如何?
留学生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围绕这些问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纷纷现身说法,在此与读者分享。

紧急通知!
中国驻美大使馆
2020年4月6日发布
关于包机优先安排小留学生乘机回国息
中国驻美大使馆网站 4月6日发布《关于就搭乘临时包机意愿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要点如下:
为妥善安排相关事宜,经驻美使馆和各总领馆协商,现就搭乘临时包机意愿进行摸底调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安排原则:根据公开、透明、公平原则,首先面向全美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留学生开放登记。如安排临时航班和包机,将根据可能的航空运载量,从保护弱小原则出发,按照登记人员年龄从小到大顺序排序,优先安排小留学生乘机回国。
二、条件和要求
(一)年龄未满18周岁(以登记日为准)、父母未陪伴在旁、长期或短期在美留学的中小学留学生。
(二)机票和回国隔离费用自理。
(三)自愿承担回国过程中的各种可能风险,并自觉接受乘机过程及抵达目的地后的各项检疫安排。
(四)除未成年留学生外,监护人等其他人员不能陪同乘机。
三、请符合上述条件的留学人员尽快通过微信登录链接,填写在美未成年中国留学生搭乘临时包机回国意愿登记表,截止时间为美东时间2020年4月6日晚6时(北京时间4月7日晨6时)。
驻美国使馆专线电话:
+1-202-495-2216(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202-830-9551(涉疫情协助热线)
+1-202-848-4007(涉疫情协助热线)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
关于就搭乘临时包机意愿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通过下面链接,可以抵达:填写在美未成年中国留学生搭乘临时包机回国意愿登记表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lszj/zytz/t1766425.htm
编者语: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全球疫情下的“危”与“机”。
这里先讲一个刚刚发生的故事——

这是前几天自己在其它群分享的:
“紧急求助:朋友(北京)的儿子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读书,两周前开始出现憋气症状,去看了医生拍了片子说没事儿;三天前又发作医院还是没有检测新冠也没有收治;刚才(今天夜里)又明显感觉不适。已经买了明天早上飞旧金山的机票(那里有朋友答应照顾一下)。
现有两个问题,1)如果可以买到旧金山明晚回北京的机票,转机、头等舱均可接受,最为理想;2)如果滞留旧金山,那边的新冠检测政策如何,医院的救治情况如何?当然如果有其它的好办法也请提出,朋友现在心急如焚。”
是因为娃妈之前一边哭一边请我帮忙,我也没有特别的办法就在十几个群里发了上面的帖子求助。结果很快得到三类答复:

1)这个症状不像新冠,实在不像……;
2)有症状了还做飞机,不合适吧?……
3)帮忙联系机票、远程问诊平台、提供电话号码……其中一位清华同门师姐在湾区做专业心理咨询,由另一位清华师姐拉了一个小群,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帮助这个孩子。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许猜到了,这孩子到旧金山以后又去了急诊室,大夫查了一大圈说他是个非常健康的男孩,把他赶回家了,今天他已经乘机回国。

我给大家讲这个例子是想说
很多留学生现在心理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一方面大家要懂得寻求帮助(精神与身体都需要帮助,not only physically, but also mentally),另一方面也因为经历这些而使自己成长很多。这种内心的历练是一路坦途的学生生涯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以大家反而要抓住这些特殊时期锻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成长一把。“人生没有遗憾,若是美好,那叫做精彩;若是糟糕,那叫做历练",会让你成长。
“求助”的能力非常重要
张老师:
袁老师说的“求助”这个能力非常重要。我在工作过程中经常要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去问一句“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对方才会提问,如果我不问这一句,很多时候这个不清楚的点可能就过去了。这个也许跟我们一直都在的学习体系有关,比如以前上学时候老师是不是鼓励提问,或者跟家长提问的时候家长怎么回应。值得大家反思一下。
我作为老师和曾经的留学生吧,也想从另一个角度说一句。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求助”一定要敏锐。在学生发射求助讯号之后第一时间管住自己的脾气,不要责怪,不要急,先解决问题再骂。有时候作为学生,当我们在外面闯了祸,或者就是运气差,怕家长担心怕责骂,就会下意识先瞒着,等到瞒不住了就已经拖成大事儿……
(编者:张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家长一定要沉得住气,尤其是留学生的家长,远隔重洋,遇事一定冷静。
其实疫情这个期间我体会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儿就是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我之前看好多家长讨论应不应该回来。觉得应该回来的和不应该回来的,分别发出各种倡议,试图说服对方,自己这个选择才是理智的。
正好我这个月在读《正义之心》,讲的是群体心理学,我就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很多人都在寻求其他家长的认同,把这个当做去看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
比如有一个特早就决定回来的女生,大一,自己,她说她看着学校三天内停课,美国学生都走了,食堂空了,图书馆关了,宿舍也没什么人,留学生都分布在各个宿舍楼,她特别害怕,所以想回来。我觉得特别能理解。
另外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女生从面上看也是自己,说宿舍楼就只剩她自己了。但是其实她是去找了她的男朋友,俩人一起有宿舍有厨房,整栋楼没人反而没有交叉感染。而且她和男朋友从高中16岁就在一起,四年了,我真的觉得他们在一起就算不回来,两个人也有“家”的感觉。她的镇定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编者评论:我刚才说的那个麦迪逊的男孩,也是因为楼里没人了,又怀疑自己得了病,死了都没人知道,后来几天一到晚上就特别“难受”,其实就是吓的)
那么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外看起来都是自己一个小女孩在外面,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选择,以及他们的家庭做了不同的选择,都是非常合理的。
所以真的是要因人而异。跟上学时候做什么活动,怎么学英语,怎么考试,是一样一样的,不是说大家都一个步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殊情况。不能盲目。
还有就是给做不同选择的人一点尊重和理解吧。已经够难的了,就不互相制造焦虑了。
疫情下各国(留学生们)的情况
① 美国
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干什么事儿得要打个提前量。作为家长,不论孩子是在那儿留学还是在国外工作,我们所能做的主要是要关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平时沟通很重要,平时跟孩子有充分的沟通就不会存在孩子把事瞒到最后瞒不住的情况。
我们家孩子在纽约,考虑到纽约人口密度这么大,疫情来了有控制不住的可能,所以我们是三周以前就叮嘱孩子要去超市买各种东西,要做好一个月的准备。我们要求孩子买口罩做好准备,并且在地铁上就戴口罩,不要管西方人怎么看。
现在纽约下单买东西让人送过来,周期就很长。网上口罩也买不了。
美高妈妈的分享:
其实经历差不多的,寄宿学校这次看来有宗教背景的学校更有爱心!
比如有的学校,基本都是春假前因为担心疫情,学校积极主动联系家长安排孩子们在学校或寄宿家庭(收费标准不一,有收费的有没收费的)。
但随着疫情发生变化,春假推迟一周,并告知家长春假结束开始上网课至4月中旬。这种通告就像国内的海关入境政策,天天变化,仅仅2天学校又通知事态发展严重,学校无力负担孩子们的安全,学校的餐饮服务也会有困难,学校要封校,劝中国孩子尽快回国,家长们一是考虑孩子在美国的去处,亲戚朋友家能否帮忙,帮多久?二是孩子回国后的学生身份有效性问题,学校国际部老师给孩子I20签注一年有效期,美大使馆也发消息解释此事。
陆陆续续一多半孩子买机票回国了,我家孩子算最后离开学校的一批,因为我在当地给孩子找了监护人(2月底3月初刚签约),监护人可以安排孩子安全的生活、学习!
可能是周围同学影响,或孩子自己的考虑,他坚决要求回国,我为了安抚孩子,赶快去查看票情况,毫不犹豫并立即定了回程机票!订票后到启程还有5天时间,但学校已不能住了,所以孩子去了监护人家里。
监护人家除了自己儿子,还有其他学校的3个男孩子,为了照顾好这4个孩子,住家妈妈带着自己儿子和他们一起住,每天三顿饭,并带着孩子们定时出去小区户外运动,比如打网球,带孩子们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督促孩子网课和作业,并有相关辅导。
儿子从开始的陌生抵触到后来融入习惯,我当时想若孩子能留下也是不错选择,即使机票改期也损失不大,但孩子犹豫后还是决定回国,所以3月22号中午自亚特兰大14个小时飞仁川,23号1:40分钟仁川飞北京,但又赶上北京机场分流安置,孩子航班在青岛机场降落,因为飞机上有15个发烧的,所以全部就地酒店隔离了!昨天青岛发布消息显示他们这趟飞机上有一人确诊!我们现在也在密切关注发展。
家长评论:就这次事件发生过程回顾,我觉得学校在此过程中的作为可以作为以后选校的很重要的指标!因为知识在哪里都可以的,现在每天的网课不是证明吗?但日常生活和对孩子的关注度,对孩子心态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当地有监护人非常重要,对于未成年人,因为关键时刻能帮到孩子!)
编者收到的一个案例:
美国留学刚刚在纽约开始工作的小伙伴——一早曾提出居家办公,公司不同意。前个周一她就戴口罩上班,他们小老板还有点不太理解,但女孩说我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就要戴口罩。小老板,没办法,说那你先这样吧,等公司的最终消息,可否居家办公。然后周二大老板的学徒可以居家办公,周三纽约就宣布紧急状态了。女孩无意中成了他们公司的吹哨人。
辰:
这次面对严重疫情,美国大部分寄宿学校、很多大学都采取了我们认为是推卸责任的措施:封校!不让学生继续入住学校宿舍,督促孩子们回家(家不在美国的,就是回国),大学生18岁以上可以短租房子,18岁以下是不可以的!那即时有亲戚、朋友、同学收留,能长时间?而且考虑孩子的心理因素所以尤其是美高的孩子们不少选择了回国!
耕妈:
最近加了两个群,一个是回家群、一个是留守群。
因为没考虑好下一步的安排属于观望阶段。总体感觉不管是ZF还是民众都是期盼好的结果的。回家群从开始的讯息不明、时间拖延、不断航班取消、吃不上饭到今天讯息至少是正常接收,孩子也有了充足准备,准时登机,下机前检查提前,机场滞留时间也变短了。基本分流到天津。总体上是有序了。
留守群多为选择相信美国实力、也加之一票难求。以静制动,加强防护。留与回均存在风险,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解读,应对之法。在我们选择送孩子远行的那一刻,一切的常态就已经被打破。
守望、坚信彼此在内心深处从未被外力分割。我告诉自己,要理智地应对,要积极的面对,同时也在做准备。这源于年长人的判断。在中国发生疫情时便提醒孩子要准备一点防护用品。遗憾的是,只听进去一半的话。但做了一些也是好的。
每个人都是有判断能力的,我选择尊重他的想法,这是人成长中最为直接的锻炼。另外欣慰的孩子学校没有清宿舍楼,食堂照旧,基本生活有保障。
反观这次疫情,小小的病毒能撼动整个人类,人类是否能够从中放下自夸,变得团结合作,休戚与共的打好这场保卫战?!我们应坐下来思考:更应珍爱生命,在人类主宰的大千世界中如何担当。
② 加拿大
另外一位带娃去加拿大上美初的(版主的)朋友,两个月前去的,当时中国比较严重,他们到了先隔离两周,然后入学,上了三周学,又停课。那边学校没有网课,大家都是自主安排,所以他们还是选了一些机构的网课。
③ 南非
身在南非的两娃妈妈的分享:
我们这边相对平静,今天(3月27日)新增200多例,总数927,还在上升期,封城了,1周后估计会见起色,南非主要是黑人区卫生条件差和密度高,所以一旦进入黑人区就很难控制。
我们18日正式停学,前一周因为学校的老师有间接接触,我们就请假在家。老师用 google classroom 和 seesaw 布置作业和上课 ,剩下的时间自己支配,他们3周没出门了,暂时没有什么问题,多了时间学中文,运动差一点,只能跑步踩自行车。
这网课一上就发现和国内的差异 ,这边布置的功课不多,还有一部分的手工,健身操和合唱团的练习,国内的的孩子学习强度太高了。
④ 国内
黄:
我们在北京,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已经体验一个月了 ,感觉时间还是排得很满,学校的课、机构的课分秒不差的切换到线上。课后作业量没少,少的只是各种大考小考的次数和紧张感。这个月国外疫情又爆发了,看到其他群里国外学校的反应和措施跟国内一样,春假结束马上启动线上课程,感觉这次是中国在各个方面领导疫情防控。

居家线上学习其实有很多好处,比如对孩子的自学能力提高很大,还有可以多睡一会儿,睡眠比以前好很多,但是运动大大减少,下课马上趴床撸狗玩手机。
编者评论:特别同意,到目前为止的居家学习,个人感觉最锻炼的就是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⑤ 新西兰
一个现在新西兰的家长:
我看了群里那封信。现在眉头紧,鼻头酸,心里酸,比我现在喝着的柠檬水还酸。
想说说我带孩子出国读书的原因,她是个很听话很懂规矩的好学生,小学六年成绩优秀,班级干部,12次三好学生,在多次书法绘画大赛中获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多次活动。但是上了初中,备受打击。成绩不再那么出类拔萃,尤其是数学成绩与小学相差悬殊。
她所在的学校由于教育部门要求压缩班里学生数量而增加班级数量,导致没有在编有经验的老师,所以学校内聘年轻教师授课带班。于是整个初中一年级,我们在混乱焦虑吵闹中度过。因为,要会考要升学还会排名。
孩子正值青春期,敏感多思躁动,时而暴躁时而沮丧。擅长的书画没空画,想学的知识又心态崩溃的苦撑。整体来说不开心不自信很痛苦。所以不破不立,我们选择出来。
不是说国外教育好,而是国内的教育模式不见得适合所有的孩子。我家姑娘有才情,但如若拼语数外却不见得游刃有余,但国外的教育模式相对自主性更强一些。总之,无论国内国外,培养有健全的人格,有健康的身心,有独立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很重要。家长在这过程中,与其焦虑与其随波逐流,不如静下心来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扶上马再送一程。
野:
新西兰的学校已于3月25日停课。据我得到的信息,各个学校停课前,就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交流与学生交流,面对疫情如何进行防护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各国措施不同,但基本上对学生还是负责任的。当前时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多么的重要。面对困难,个人认为应对需要严谨活泼,严谨对待生命,活泼对待生活。外紧内松,也是健康良方。
⑥ 英国
daxu:
版主要我汇报一下英国这边的情况。好歹我们也属于群体免疫的前线了。最近风声肯定是比前一阵紧多了,我没事骑车出去浪的时候发现绝大部分人对于政府要求的隔离是遵守,甚至是拥护的。毕竟这是个自由散漫惯了的地方。

大家能在家的都在家工作,不能的也尽量保护自己。我老婆她们工厂暂时关门了。政府给80%工资,然后在家歇着。可惜有疫情,不然出去旅行去岂不很爽。

这里的管控肯定没有国内严格。街上还能看到锻炼,跑步的人。不过我胆子没那么大,一般是早上六点出去跑步,顺便捡点野菜吃。说起来今年英国流年不利,雨水太多,野菜长得不太好。哪位喜欢野菜的注意不要采光了。

这里的学生们都放了羊,网课要看各个学校自己的组织。我女儿学校弄的蛮好,从早上一直上到下午,和去学校上课区别不大。

谈谈对社会的影响,
在华人微信圈里是肯定水深火热,在我们本地同事那里更多是一笑了之的态度。担心是肯定,但是对于生死他们要豁达的很多。
现在看,英国最有可能靠谱的还真是那个群体免疫。这里一般认为所有人都会感染上,只是想办法慢慢感染,不要死太多人就是了。由于体制不同,这里政府会报出各种让中国人震惊的政策。前两天政府公示准备把一个大机场改建成暂时停尸房。

然后政府认为如果这次疫情英国死人少于两万,就是非常成功的抗疫。这些政策在中国人眼里可能很奇葩,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但是这边政府会把他们要做的完全公示,不同的体制吧。

其他也没啥,日子还是该咋过,咋过。本来我们准备换个大房子,现在只好暂停了。
李:
我们也在英国,元旦刚过来。四月原本订了机票,因为复活节假期航班取消。其实呆着内心挺平静的。看看超市供应充足,生活必需品供应井然有序。
新冠患者的经验之谈
加拿大有认识的朋友中招了,第一次感觉到病毒离自己这么近。出于隐私的考虑,不会说出朋友的个人信息,但通过与朋友沟通,觉得有一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或许会对更多的人有帮助。
第一,关于感染渠道。
是属于真正的社区传染。朋友说,她都不知道是怎么传染上的。她没有旅行史,没有出外聚餐史,发病前也没有去超市购物,唯一能回想起来的就是去了一次银行。她没有戴口罩。
第二,关于症状
她跟大多数中招的人一样,也是先感觉到嗓子痛,然后是发烧,同时感觉胸口很紧,呼吸不顺畅。然后烧退了,却又感觉肺部像有块石头压着一样,呼吸很困难。接下来就是全身酸痛,无力,很疲累,很难受。
第三,关于测试
她在发病初期,高烧,然后半夜里因呼吸困难从床上坐起来,再也无法入睡后,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医院,要求做新冠病毒测试。但是,由于测试盒不足,医院的政策是,没有旅行史的就不给做测试。
虽然医生也说她这是明显的新冠病毒症状,但只能给她做普通的检查,比如拍胸片,发现肺部已经有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被归类为“Presumptive Positive Case”,即所谓的推定阳性病例,但不计入确诊病例的数据中。而且,医生让她回家自我隔离,哪怕家里有几个孩子,也一起隔离。她说,医院认为,在同一住所里,如果一个人得了,那么就假定所有的人都会得,也不需要再做测试了。
第四,关于治疗
被医院要求回家隔离后,让她打电话给Telehealth电话就诊,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她说她有哮喘,新冠病毒对她最大的威胁就是呼吸困难,幸而电话就诊很有帮助,针对她的情况给她开了几种药,她吃了后缓解了呼吸困难。也让她吃维生素C和Tynenol,退烧去痛增强免疫力。
幸运的是,她现在已经逐步在恢复,至于是药的作用还是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就不知道了。
第五,关于隔离
虽然她被归为推定阳性病例,医院还是要求她在家隔离14天。然后,医院会跟踪信息,在得知她的家人和孩子们都先后出现了轻微症状后,要求她和她的家人再一起继续隔离另一个14天。
从朋友的例子上,我的感触是:
第一,社区传染真的可能是无处不在了
你甚至不知道谁带有病毒,那么稍有不注意,可能就中招了。所以,待在家里还是真有必要的,不得不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好防护,要保持社交距离。
第二,加拿大官方公布的确诊数据,真的要打折扣
像一些专家说的,乘以至少5吧。没有旅行史不测,轻症不测,一家人可能只测一个,那么真正中招的远远不止公布的数据。美国最近的数据之所以猛增,也是因为加大了检测的力度。
第三,不到重症就回家隔离的政策其实是很残忍的
明知这个病传染性极强,却在知道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情况下,还让回家隔离,这岂不是就是让一家人都染上病,然后自生自灭?所以,建方舱医院还是很有必要的,重症要住院,轻症也应该有专门的地方隔离。
第四,治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按照这种测试纸严重不足的情况,得病都不测,那么14天之后,好了还是没好,更加不会测。那么,究竟怎么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完全痊愈了?是不是还携带病毒?还有没有传染的可能?能不能放心的跟他们近距离交往?这个答案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
总之,在这特殊时期,大家都多注意,尽量少出门,千万不要无辜中招了。
来自编者朋友圈的分享

此文【留美学子】授权转载,无任何商业链接。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留美学子】已发1799期
六年如一日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