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听到成功申请分享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别人太幸运,他们早早地设计好每一步,每一步都稳稳走好了。回头看自己,经历过种种错误,栽进了各种坑,而且还没有爬出来。为啥申请对我们就这么难?实际上,
每一个成功的申请人并不像分享中那样顺利,都经历过痛苦的失败和自我怀疑,只是他们坚持不放弃。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和分析那些成功申请背后的失败经历,帮助大家直面此刻经历的不如意和不顺遂,学习如何解决困境,并坚持走到最后。
1
Xin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咨询3.5年
G:710,雅思:7
申请:Duke, Tuck, INSEAD
结果:INSEAD offer, Tuck面试
INSEAD是我的梦校,Duke和Tuck申请中做的不好的地方,让我警醒,恰恰成为申请INSEAD中做的好的地方。我申请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是一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不能坦然面对过去的自己,试图变成“别人”
Duke的申请材料中有著名的25 random things about you,关于自己的25件事。选哪些经历和怎么写25件事,是我要解决的问题。在workshop的班级论坛里大家讨论和反馈彼此的Essay,我觉得大家写的25件事都特别有趣,活灵活现的样子,读完就有冲动想见见这个人。反观自己,我发现自己人生的前20年只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学习。一切都是为了中考、高考而存在,我的人生实在太无聊。学校会喜欢我这样的申请人吗?我不自信自己的经历能让我脱颖而出,我感到隐隐的自卑。不行!我一定要找出特别有意思的经历呈现出来。于是我绞尽脑汁地写出25件经过粉饰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看起来很合理,尽管不完全是我这个人。
结果就是没有接到Duke的面试通知。失败后痛定思痛,我发现经过粉饰的经历只是看起来很合理,但是和简历、其他essay和推荐信体现出的人是不一样的,其中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但是当时的我太在意让自己变成那些有精彩经历的人,对这些不合理性视而不见。Duke失利后,我在workshop做了更多的反思,回头看过去的20年,我释然了。我把人生前20年都花在学习上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里人一直希望我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另一方面我来自中国985录取率最低的省,竞争的压力非常大。“只读书”是环境决定的,不是我的主观选择。我没有做错什么,没有必要自责和自卑。在workshop我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了很多不同的经历,我的独特之处也浮出水面了: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特别有韧性,总能改变现状。同时,我特别善于从周围人身上学习,所以我一直在进步,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每次我都能超越自己的背景和水平做到团队里最好。这个认识对我鼓励特别大,因为我的经历看起来很平常、很普通,但是我这个人能够从普通的经历里跳脱出来。于是,申请INSEAD这个特别在意个性和有趣的学校时,我大胆地写自己如何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经历。写完后,我觉得这就是我。后来的申请结果说明真实的特点比粉饰的有趣更重要。
第二,把申请看得过重,得失心影响表现出更好的自己
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做事都是100%的投入。拿到Tuck面试后,我准备了20页的PPT,写了上万字的回答,在workshop与小伙伴和詹叔做过多次模拟面试。面试Tuck的时候所有的问题我都准备到了,每个问题我都按照自己准备的内容流畅地背出来了。然而,结果却是拒信。当我回顾申请和面试过程的时候,我发现面试中的自己很少和面试官交流,整个更像是一个问答的过程我在意给出正确或听起来没有错误的回答,反而导致面试中的我僵硬、机械,关注自己的回答,而忽略了与面试官的交流。这样的自己很容易让学校担心我不善于或不在意teamwork。
申请INSEAD时,我依然很认真地准备。但是我逐渐意识到申请就像谈朋友,“尽人事”是我必须做的事情,结果却是我不能控制的。不纠结申请结果,我在INSEAD面试的时候表现得轻松多了。我的两个面试官都是医疗行业的资深人士。面对工作时间比我多20年的面试官质疑我的职业目标整整半小时,我没有试图告诉面试官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而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我怎么想的一五一十地表达出来,并在其中穿插了我的成就和优点。我觉得自己把握了整个面试的节奏。面完后,我就和詹叔复盘了整个面试的过程,詹叔说“你过了”。
申请的过程比我想象的长,期间经历了各种失败和挫折。GMAT考了三次710,想把雅思考到7.5,结果每次都是7.0。原本期望申请很快就搞完,申请18年第一轮,但是到了19年3月才拿到第一个offer。还记得第一次和詹叔做模拟面试,他几乎质疑了我每个问题的回答。我特别难过,打了三天游戏才恢复过来。类似的感觉在申请中出现了不止一次,我经历几次受挫、自责、难过、恢复、反思、改变的循环。从被拒到拿到offer,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这大概就是申请的意义,看到自己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2
Rebecca
政治学本科,快消市场+互联网
G:710, T:106
申请:Tuck, Ross, Kellogg, MIT, HBS
结果:Ross offer, HBS面试
我没有搞明白所有学校失败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Tuck、Kellogg和MIT的被拒是因为GMAT太低,尽管就我的了解这三所学校今年被录取的中国人的GMAT都高于710。我唯一知道失败原因的学校是HBS。
今年1月5号我递交了HBS的申请材料,大约1月下旬接到面试通知。我特别激动、超级开心。申请一路走下来,终于得到了认可和承认。HBS与多数学校不同,接到面试后是否被录取完全看面试表现,之前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再起作用。我是满心欢喜,但是在接下来的面试准备中我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去HBS读书能够让我的MBA教育价值最大化,但是听起来有点疯狂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强烈的意愿非要拿下这个面试。原因是去年10月我去HBS的校园拜访。这所商学院超级棒,但是整个拜访的过程我感受到随处散发出强烈的竞争味道,无论是课堂还是平时的聊天,都让我觉得HBS人强烈的求胜心理。相比较竞争的氛围,我更在意同学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HBS没有给我那种瞬间被吸引的感觉,我完全没有“这个地方我一定要去”的感受,尽管我很清楚这里能够带给我的光环和机遇。
这种微妙的心理影响了面试准备。HBS给了申请人很长时间准备面试,也匹配了相关背景的校友沟通,但是我一直以工作忙为理由没有全力准备。既没有和校友多交流,也没有提前练习面试,直到面试前一周才联系詹叔做模拟面试。我以“差不多”的状态进入了HBS的面试现场,30分钟里面试官刨根问底地追问了我过去20多年是怎样的情况,每个问题都需要在一分钟内直截了当地被回答。“差不多”变成了“差很远”,我为自己的纠结和犹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被拒后,我心情很低落,质疑去读MBA的意义。无论MBA申请还是读MBA,全力以赴地做到最好是前提。其实在我犹豫全力以赴是否有必要的时候,我就已经输了。与其在录取前纠结是否应该去读,不如在被录取后获得主动选择的机会。
3
Fufu
工科硕士,汽车行业6年
G:730,T:107
申请:Tepper, Duke, Ross, Kellogg, MIT
结果:MIT offer+奖学金, Kellogg offer, Tepper offer
为什么申请Duke和Ross失败了?
Duke申请材料是一天内完成的。12月底考出GMAT,马上开始申请四所学校。之前对Duke的了解少,决定申请是因为免申请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学校的了解,完全达不到Duke强调的commitment,被拒合情合理。
过年前我拿到了Ross的面试,过年后就马上面试。期间完全没有做准备,参加面试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晕乎的状态。Ross第二轮的面试包括群面和校友面。由于没有准备,群面的时候我只能默默地坐着看着别人发光发热。如果我是面试官,看到当时的我也不会给我发offer。
校友面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很会压力面试的校友,他是做VC的,几乎质疑了我所有的经历和回答。比如,他问我“为什么选择Ross”。我回答“因为离底特律近,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人我很在意那里丰富的汽车行业资源”。他马上说“Basically no one would go to Detroit upon graduation”。他说的是事实,我基本上毫无招架之力。他让我领教了什么是务实。这个面试也很不常规,规定30分钟的面试一直持续了90分钟,期间他还给了我一个案例,要我做case analysis。这太出乎意料了,我一下子就懵逼了。
回想这两所学校的失败经历,我意识到付出不等于成功,但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成功。在申请中,我偶尔会有投机的心态。想靠着自己之前的积累实现四两拨千斤,但是自己还远没有到没有认真准备就能随时打胜仗的时候。我告诫自己一方面要认可和相信自己,另一方面要尽全力做好每件事,这是我成败的关键
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到自己的最好,是三位被录取人谈到最多的点。在明天的推送中,我们会和大家分享另外三位同学的故事。
如果你想在2019年的最后3个月和BeBeyond一同全力做好今年的申请,接受James的严格犀利,接受娟总的循循善诱,收获一群伙伴和更强大的自己,非常推荐你加入我们的BeBeyond10月班
关于BeBeyo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