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心理WEEKLY」

这里有新闻热点的心理学解读
和心理学最新最有趣的小知识
给你一些观察世界的新鲜视角
科学家又发现了什么

“妈妈伤心是我的错”:这样想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科学家们很早就观察到,如果母亲出现抑郁症状,有部分孩子会将其“内化”——也就是说,觉得妈妈伤心是自己的错。
最近,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将母亲的悲伤归咎于自己的孩子,更容易得抑郁和焦虑症。
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研究的主要作者、心理学教授Chrystyna Kouros和同事们招募了129对母子,孩子平均年龄为13岁。母子都需要接受抑郁/焦虑症状的评估,并调查孩子们是否因为母亲有任何抑郁迹象而责怪自己。
他们发现:
  • 孩子们的“自责倾向”是一个关键的中间变量;
  • 自责倾向越高,儿童更容易像母亲一样患病。
“我们从大量的研究中了解到,压力源(尤其是那些无法控制的压力源)会造成抑郁和焦虑”,Kouros说,“如果孩子们觉得母亲的症状,自己有责任,他们可能会努力试图‘使其好转’,但结果却并没有什么用”。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无助感、失败感和自我价值感低下,因为最终孩子会把母亲的抑郁症状归为——“都是我的错,而我却什么都改变不了”。

暗光环境,可能有助于抹去创伤记忆
最近,科学家们在减轻心理伤害的干预方式上,取得了激动人心的进展。
东京都立大学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暗光环境中饲养的果蝇,会失去对创伤事件的长期记忆。
由于遗传上的相似性,果蝇经常被用于研究人类大脑的模型。在求偶过程中,已交配的雌果蝇会以蛮力抵御雄果蝇的近身,从而对雄性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形成这种长期记忆,雄性果蝇的心理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将雄果蝇在黑暗的环境中隔离了两天后,东京都立大学研究小组发现:

  • 那些经历昼夜循环的对照果蝇,表现出“正常”行为;
  • 那些经历过“小黑屋”的雄果蝇,未表现出不愿交配的行为——简言之,它们“忘记”了创伤;
  • 这是由于黑暗的环境,导致缺乏蛋白质分散因子(Pdf)的释放,进而导致苍蝇大脑的记忆中枢产生无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它位于果蝇大脑的蘑菇体内,该区域与学习和记忆有关;
  • 研究团队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分子机制,即环境光可影响长期记忆(LTM)的保留。
这一发现,可能为创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甚至可能抹去改变生活的创伤记忆。

当人们从第三视角看自己的身材,会比自己想的更有吸引力
我们最擅长判断自己的魅力吗?当以陌生人视角看待自己的身材时,人们会如何对吸引力进行打分?
3月18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的一项研究中,巴塞罗那大学EVENT实验室招募了18-38岁的11名男性和12名女性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实验中,所有的参与者们被要求填写关于饮食失调的量表(EDI-2)和一份关于体形感知的量表(BSQ-34)。实验者提前记录参与者了身体数据,让参与者报告自身的身体数据,收集了他们的理想身体数据,通过VR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理想身体(Ideal Body),实际身体(Real Body)和自我刻画的身体(Body Image)
一周后,这群参与者在不知道呈现身体身份的情况下,将以第一视角/第三视角去评估身材的吸引力。研究人员发现:
  • 通过第一视角,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评估常常不准确;
  • 通过从第三视角向女性参与者展示她们的真实身体,比从第一视角看同一个身体更吸引她们。
从第三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偏见”,研究人员说。
“这些知识可以更准确和客观地将注意力重新定位到他们身体形态的真实特征上,而不受他们对自己先前消极信念的影响。”
相信自己,你远比自己所设想的更好。

“这张脸就很不值钱”:贫穷如何导致偏见发生

贫穷到底带来什么?当经济衰退潮来临,一些员工往往会因为偏见和歧视而遭受额外的损失(例如不当裁员、福利削减)
康奈尔大学一项发表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这种歧视是如何开始的。
研究人员招募了71名心理学在读大学生,在EEG/fMRI监测下给出不同的人脸照片(括黑人和白人),让他们根据第一感觉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值得信任,你就付给对方10$。
不同的是,实验组被告知总共只有100$可支配,而对照组不受限制。
康奈尔心理学副教授 Amy Krosch:稀缺感确实会加剧歧视
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
  • EEG的脑电波测量显示,实验组志愿者对黑人的面孔判定出现了延迟
  • 通过fMRI探索相关的潜意识过程发现,实验组对黑人进行判定时纹状体活动减少——纹状体所在脑区,负责价值的判定。
  • 人脸识别的时间越长,这张脸就变得更不值钱。
所以说,当缺钱的时候,人们对支付金钱的对象会更加严格,也更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
偏见使得人脸“贬值”,是真的——这类偏见的产生,甚至比眨眼还快。

Nature重磅:肥胖可能是性别的锅
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一些疾病存在“性别上的偏好”。
比如,男性更容易患代谢病(肥胖),女性更容易得自身免疫病(关节炎)等等。
最近,墨尔本大学多尔蒂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雌雄小鼠的脂肪组织,找到了为什么男性肥胖者更多的一种解释——不同性别的小鼠,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都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证实,在雄性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存在一种新的基质细胞——它与Treg细胞(人体抑制炎症的重要免疫细胞)通讯,并决定了脂肪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
雌雄小鼠的脂肪组织中T细胞的显著差异
神奇的是,这种基质细胞只有男性才有,并直接对雄性激素睾酮产生反应。
研究所负责人Axel Kallies教授表示,这个发现对于了解男女免疫系统的差异是一个显著的突破。“我们现在正在探索,类似的机制是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中起作用。这项研究结果可能意味着,男女疾病治疗策略,需要有所不同”。
两性之间的差异,没想到也体现在肥胖上呢。

因为疫情,独自留守在家的狗子还好吗?
疫情隔离期,狗子可能长时间见不到亲爹妈,你是否担忧它会出现“分离性焦虑”?动物行为专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狗的分离焦虑应该被视为潜在挫折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诊断。
许多宠物主人在把他们的狗留在家里时,发现它们会出现问题行为,包括破坏家居用品,在室内排便或小便,过度吠叫。
英国林肯大学的研究小组对100多个品种的2700多只狗进行研究,发现狗在与主人分开时,问题表现为4种形式:
  • 专注于远离家里的某样东西;
  • 想要去接近外面的某样东西;
  • 对外界的噪音或事件做出反应;
  • 以及花式无聊。
这项发表在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上的新研究,强调了不同的情绪状态,如何让狗子产生了问题行为。而了解这些根本原因可能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把狗子的破坏性、在室内排尿/便、独处时发出声音等问题贴上‘分离焦虑’的标签,并不是很有帮助。它是诊断过程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行为医学教授丹尼尔·米尔斯兽医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林肯说。
“我们的研究表明,各种形式的挫折是问题的核心。如果我们希望为狗子提供更好的治疗,我们需要了解这种多样性。”

世界在发生什么
“妈妈到底最爱谁?”:纽约州长和他亲弟弟直播时吵起来了
3月18日,纽约州长Andrew Cuomo接受CNN主持人、他的亲弟弟Chris Cuomo采访时,就疫情期间实施“宵禁”的话题起了争执。
直播过程中,两兄弟吵得越演越烈,问题最后变成了“妈妈到底最爱谁”?
“你小时候就不遵守宵禁,爸爸从来不责罚你”
“你得给妈妈打电话,她从小也就偏爱你”
网友说,怎么觉得有点可爱?像小孩子在拌嘴。
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确实发现“老大还是老二”本身,对他们的家庭地位存在影响。
阿德勒的出生顺序理论认为,第一个孩子通常独享父母的关注宠爱,而对第二个孩子就没有那么投入(尤其是二胎是女孩的情况下)——这可能也是“老大老二之争”的原因之一吧。

好尴尬,上周五是“第8个国际幸福日”
这个新闻听起来像个黑色幽默。
3月20日,我们度过了第8个“国际幸福日”。你可能会说:我笑不出口。考虑到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这情有可原。
不过这不妨碍我们介绍一下它。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
《2020年世界幸福报告》显示,芬兰人已连续第三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包括今年也是这样。
在芬兰赫尔辛基,狂欢者戴着花环来庆祝夏至的到来。(2018年路透社)
报告的编辑John F. Helliwell 说,幸福指数衡量的并不是你表达情绪的能力,而是你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一个互相支持的社区的信心”。如果我们把社会关系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更好地度过难关。
“不过,有人在关注幸福这件事本身,可能正是我们现在所急需的。”

西班牙男子上街“溜假狗”,被警察逮个正着
为了应对疫情,西班牙政府近日下了“隔离令”,市民没事不可以上街闲逛,违反紧急法令的人将被处以最高30000欧元(约23万人民币)的罚款,但“遛狗”除外。
这下铲屎官们开心了。有一只狗,就相当于有了出门的“许可证”啊!
但部分无狗人士也动起了歪脑筋。3月16日下午,西班牙帕伦西亚市的警察在巡逻时,就发现一名遛狗的男子,看上去……有点奇怪?
果不其然,凑近一看,该男子牵的是一只玩具狗。但警察最后只是让他赶紧回家,没有对其罚款。
抗疫期间,还是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在家好好呆着,也是战斗呀。

疫情让意大利的野生动物回来了

全球疫情形势牵动人心,意大利的局势尤其让人揪心。但很多网友惊讶的发现,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坏事——因为大家都被隔离在家,空气变好了,水干净了,平时看不见的野生动物也回来了。
威尼斯的河里出现了天鹅。市长说,水变清是因为“水上交通减少,河底的淤泥和杂物不被扰动的缘故
而且,最近意大利小镇上居然还出现了野猪:
卡利亚里的海豚回来了:
生态环境极速回转让人惊喜,也带来了反思:人类消停了,自然得以恢复本来面目,野生动物们才迎来了短暂的欢乐时光。
“也许地球不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它。”
雨歇微凉、八月八点半 ✑  撰文
江湖边 ✑  编辑
References:
Kouros et al. Children's self-blame appraisals about their mother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risk for internalizing symptom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20). DOI: 10.1037/fam0000639
Vasanthakumar et al., Sex-specific adipose tissue imprinting of regulatory T cells. Nature,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040-3
Amy R. Krosch, David M. Amodio. Scarcity disrupts the neural encoding of Black faces: A socioperceptual pathway to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9; 117 (5): 859 DOI: 10.1037/pspa0000168
Neyret S, Bellido Rivas AI, Navarro X and Slater M (2020) Which Body Would You Like to Have? The Impact of Embodied Perspective on Body Perception and Body Evaluation i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Front. Robot. AI 7:31. doi: 10.3389/frobt.2020.00031
Show Inami et al, Environmental Light Is Required for Maintenance of Long-Term Memory in Drosophila,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0). DOI: 10.1523/JNEUROSCI.1282-19.2019
 Luciana S. de Assis et al,Developing Diagnostic Frameworks in Veterinary Behavioral Medicine: Disambiguating Separation Related Problems in Dogs, Animal Behaviou and Welfare(2020).DOI: 10.3389/fvets.2019.00499
“肺炎防护”  |  微笑抑郁  |  被动废  |  边界
霸凌|  敏感  |  塑料友谊  |  母子
安慰  |  猝死  |  男性凝视  |  熬夜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