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一、关于针对疑似病患判断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措施
_
中方现行措施
_
_
_
根据2020年2月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1] ,对于湖北省外的疑似病例判断如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 14 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 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即可判断为疑似病例。湖北省内的患者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两条,无论有无流行病学史皆可判断为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可判断为确诊病例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 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 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病例的确证依赖于核酸试剂盒以及医疗机构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疫情前期武汉核酸检测试剂盒供应数量不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检测。
到2020年2月1日,核酸试剂盒的日产量已经能够达到77.3万人份,接近疑似患病者人数的40倍,检测试剂盒的数量能够满足检测需要。[2]
2月3日开始,有一线医护人员反映部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病情持续发展或家人出现感染。由于核酸检测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检测结果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有鉴于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3] 中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定义为“临床诊断病例”,规定湖北省内的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一经发现需立即进行单间隔离治疗且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从首版以来即规定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患者的治疗场所。第三版中指出如当地发生强度较大疫情流行,医疗资源紧张时,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采取居家治疗和观察。须由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管理,做好居家隔离的指导、观察和治疗。第四版中明确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危重型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美方现行措施 [4]
_
_
_
  1. 对于疑似病例的定义 :
    CDC建议任何符合以下表格中内容的病人都应该被列为疑似病人
2. 对于疑似患者的隔离措施
在疑似病人到达前
  • 在安排预约时,指导病人和陪同人员,如有任何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发烧),应提前打电话或在抵达时通知医疗人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
  • 如果病人通过救护车到达,司机应联系接收医疗机构的急诊科,使医疗机构能够为接收病人提前做准备。
在病人到达和就诊期间
  • 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出现疑似2019-nCoV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例如,发烧、咳嗽)的人在整个就诊期间遵守呼吸道卫生和咳嗽方式、手卫生和分流程序。考虑在入口处和重要地点(如候车区、电梯、自助餐厅)张贴醒目告示(如标志、海报),向病人和医疗人员提供有关手卫生、呼吸卫生和咳嗽方式的指导。使用说明应包括如何使用口罩或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如何将纸巾和受污染的物品弃置于废物箱内,以及如何及何时保持手卫生。
  • 确保有疑似2019-nCoV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咳嗽)的患者不与其他寻求治疗的患者一起等待。安排一个单独的、通风良好的空间,让等待的病人被隔开6英尺(1.8米)或更长的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医疗状况稳定的患者可能会选择在私人车辆或医疗机构外等待,在轮到他们就诊评估时,医疗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电话与他们取得联系。
  • 确保对疑似2019-nCoV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如发烧、咳嗽)症状的患者进行快速分流和隔离:
    • 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或到达时,提前识别有感染2019-nCoV风险的患者。
    • 实施分流程序来观察病人,确保所有病人均被询问呼吸道感染症状和旅游史,判断是否有可能传播2019-nCoV或可能接触患有2019-nCoV的病人。
    • 遵守呼吸道卫生和咳嗽方式(如未完成,则给病人的口鼻部戴上口罩),并让病人在空气传播感染隔离室(AIIR)中隔离。
    • 向感染预防和控制服务机构、地方和州公共卫生当局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通知有关2019-nCoV病人的情况。
    • 提供遵守呼吸道卫生和咳嗽方式的所需用品,包括含60%-95%酒精的手部消毒液、纸巾、无接触处理容器,以及在医疗设施入口、候诊室和病人注册处的口罩等。
编者注
_
_
_
美国CDC给出了明确的分步式指南,涵盖了疑似患者到就诊前,到达后和就诊期间的每一个详细步骤,包括是否应该佩戴口罩,废弃口罩纸巾的回收方式,医护人员应该提供的指导等。CDC还就疑似患者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中国操作性探讨:
  • 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紧张,人口基数大,美国CDC的标准流程在国内操作存在困难。但国内智能手机的应用广泛,是否可以利用国内医院或官方APP对病人进行诊疗前的情况登记,在病人到达医院前进行问诊,完成初步的分诊,减少病人因等候产生的聚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 中国利用各层级街道组织进行了网格化管理,是否可以将就诊注意事项的宣传,问诊环节的应用下沉到社区,由社区指导居民完成就诊前的信息填写,完成初步问诊,减少医院的压力。
  • 是否可以利用医院管理系统对就诊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由系统自动纳入不同队列管理,区分重症、轻症和疑似,患者到达医院后输入其编号,系统自动赋予该队列所属诊治流程和检查项目,提高患者诊疗效率。
  • 本次疫情中国各个社区均设置了废弃口罩回收箱,但也出现了非法回收废弃口罩的现象,建议设置单向开启回收箱,杜绝废弃口罩的非法收集。
_
二、关于医疗设施内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措施
中方现行措施
_
_
_
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的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0年1月22日和2020年1月26日分别发布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5] 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中常见医用防护使用范围指引(试行)》。[6] 
美方现行措施 [7]
_
_
_
1. 关于隔离病患
  • 给病患佩戴医用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 直接将病患安置于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与其他人安置距离至少间隔两米),在隔离房间(最好为空气传播感染隔离室)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
  • 医护人员进入隔离房间前需要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基础防护,接触防护,空气传播防护,眼部防护(佩戴面罩或护目镜)
2. 关于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
  • 对患者进行常规医学检查
  • 检测患者是否发热
  • 病人是否主观感觉发热
  • 病人实际测量体温是否发热
  • 是否有呼吸道症状
  • 是否有咳嗽
  • 是否有呼吸困难
3. 报告
  • 联系健康部门上报疑似感染的病患及其临床情况
  • 评估是否需要对患者的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
  • 决定患者的去向
编者注
_
_
_
国内医院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发热门诊,但不实行强制分诊,病人习惯自行挂号就诊,同时分诊台位于门诊大楼,发热门诊相距门诊有一定距离,不可避免出现疑似患者或高危患者直接到普通门诊就医,对医护人员保护不足,同时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考虑强制分诊,确保疑似病人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隔离间就诊,为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
_
三、针对健康人群进行的防护教育
中国对于居家护理的指南[8,9,10]
_
_
_
1. 居家护理
1)居家隔离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感染防控
    电话微信视频访视时无需个人防护。注意开展咳嗽礼仪和手卫生等健康宣教。实地访视时常规使用防护口罩与隔离衣。一般情况下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近距离检查或采集呼吸道标本时加戴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随访时产生的医疗废物随身带回按医疗废物处置。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感染防控
    选择家庭中通风较好的房间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隔离,多开窗通风。离开隔离房间时先戴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门。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接触,必要接触时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尽可能处于下风向。生活用品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分开。避免使用交通空调。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每日测量体温,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时及时联系隔离点观察人员。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或室友感染防控
    佩戴外科口罩。保持房间通风。注意手卫生,接触来自隔离房间物品时原则上先消毒再清洗。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并正确穿戴和脱摘。
2)居家消毒
  • 公共空间消毒
    以84稀释液或75%酒精擦拭患者每日反复触摸的家具(床头柜、床和其他家具)及用品表面、浴室及厕所地面。
  • 患者个人用品消毒:患者个人用品的消毒,应由护理者专门处理。
    • 餐具:餐具不需要丢弃,但需做到专人专用。可采用75%医用酒精、84稀释液或开水浸泡20-30分钟后清洗。有条件者可采用洗碗机、消毒柜进行高温消毒(56℃以上超过30分钟)。
    • 纺织品(毛巾、衣物、床品):有洗衣机时可采用普通家用洗衣液、60-90°C水温清洗。没有洗衣机时可以用84稀释液浸泡20分钟后,采用清水和肥皂清洗;不要甩动患者的衣物或毛巾,避免污水飞溅;戴手套单独清洗,避免患者衣物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
    • 手机:可以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手机表面消毒。
    • 马桶:若有条件,患者应该使用独立的卫生间,和家人分开。患者使用后的马桶,应盖上马桶盖子冲。并且,不论是否患者的卫生间与家人分开,患者使用后的马桶/蹲坑也建议用84稀释液消毒。
2. 针对老年机构的措施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人群对本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者。
美国对于居家护理的指南 [11]
_
_
_
适用人群:州(省)和当地卫生部门员工,预防和控制传染的工作人员,协调居家护理和隔离的卫生相关人员。
总体而言,我们需遵循传播规律相应的预防性隔离直到二次传播的风险降到低级为止。目前关于新冠病毒的了解仍有限,所以居家预防需采取其他冠状病毒的一般经验中的保守措施,如MERS,潜伏期达14天。(隔离:在这里指分开或限制传染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活动)
评估居住环境是否适合居家护理
咨询州(省)或当地卫生部门,医护人员需考虑以下方面评估居住环境是否适合居家护理:
  • 病人是否足够稳定接受居家护理
  • 有适合的医务人员
  • 有单独的卧室供病人恢复,而不用与别人直接共享空间
  • 可以获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 病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可以获得推荐的适当的个人防护物品(至少手套和口罩),并能在居家护理期间遵循推荐的预防措施或隔离(如,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 家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并发症风险高的成员(如,65岁以上/儿童/孕妇/免疫缺陷/患有慢性心、肺、肾病的人群)
编者注
_
_
_
  • 中国针对不同人群,卫健委给出了相关的护理信息,但是宣传力度不够,健康人群防护意识不足。
  • 对比中美对居家护理方式的差异,我们缺少对是否满足居家护理条件的评估环节,医疗机构无暇对居家护理进行评估,本次疫情中出现了很多家庭聚集性疫情,究其原因与国内民众缺乏专业知识,没有权威机构给出专业评估和指导。
_
四、中国信息发布的渠道与管控
目前中方较权威的防控信息获取渠道:
  • 国家机关:国家及各省市地区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 新闻媒体:新浪新闻、凤凰新闻、腾讯新闻等;
  • 自媒体:丁香医生等;
截止至2020年2月5日24时,国家卫健委官网已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020-02-0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2020-01-28),针对不同人群或场所的防控指南、工作技术指南近20份,防控科普知识93篇。
编者注:相较于国家官网,借助手机应用程序如微博,微信发布的信息由于可读性强,获取渠道便捷,更容易快速被人们接受并且快速传播。但由于缺乏监管机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谣言。目前已有多家媒体开设辟谣汇总板块,如凤凰网,丁香医生等,在辟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曹春方于2020年02月05日在澎湃新闻发表的文章 [13] 中称:
“当下,民众最需要的是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如果疫情信息数据能进一步披露使用,不仅有助于缓解不必要的恐慌,也能让民众自觉地更好地配合政府工作,降低疫情防控的政策执行成本。”
“我们如何从信息上缓解恐慌?人们根据自身所能获得的信息来判断疫情情况,这些信息来源有:
(1)政府渠道披露的疫情信息;
(2)其他渠道(如各种媒体)披露的补充性信息;
(3)其他渠道(如自媒体、微信聊天记录)披露的谣言。
由于市民会默认本地官方疫情披露的是保守的,因此2和3是在1的基础上叠加,其形成恐慌信息的程度取决于1披露的详细程度。相关部门越少披露,甚至隐瞒;市民就会越多地脑补,甚至往最坏的方向猜测。因此,我们认为相关部门除了“辟谣”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疫情信息披露:首先需要披露真实的疫情信息,其次更加翔实有用的多维度疫情信息可以针对性地缓解恐慌。”
“我们建议,在保护病人隐私信息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以披露更多的多维度的疫情信息,以定向缓解恐慌。”
_
五、和MERS案例的对比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毒于2012年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得到确认。冠状病毒为一类大型家族病毒,可引起从感冒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
MERS的疾病临床表现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从没有症状(无症状状态)或者轻微呼吸道症状,到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及死亡不等。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疾病的典型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短。肺炎较为常见,但并非总会出现。腹泻等胃肠症状也有过报告。疾病严重时会引起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得到人工通气和支持。该病毒似在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脆弱人员和患有癌症、慢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员中所造成的疾病更为严重。约有35%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
病毒病人已经死亡。但由于现有监测系统可能遗漏了温和病例,也许高估了实际死亡率,在进一步了解此病之前,仅计算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死亡率。
编者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经实验室确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并无症状,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大多数无症状病例是在大力追踪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接触者之后检出的。这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显示的,出现症状不明显的轻症携带者有相似之处。 
WHO关于MERS的预防和治疗的建议[14] 
目前尚没有疫苗或者特异治疗办法,但正在研发几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疫苗和治疗办法。治疗属于支持性质,且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状况进行。
就一般性防护而言,前去参观有单峰骆驼和其它动物的农场、市场、粮仓或其它地方的人员应当采取一般性个人卫生措施,包括接触动物前后定期洗手,并且应当避免与染病动物接触。食用奶和肉类等生的或者没有煮熟的动物产品,面临着较高的可在人间致病的各类生物体感染危险。食用经过适当烹饪或者巴氏灭菌法处理的动物产品较为安全,但也应当谨慎操作,避免与没有烹饪的食物出现交叉污染。骆驼肉或骆驼奶属于可在经过巴氏消毒法、烹饪或其它加热处理后继续食用的营养制品。
在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得到更好认识之前,糖尿病、肾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损者被认为属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严重病症的高危人员。这类人员应当避免与骆驼接触,避免饮用生鲜骆驼奶或骆驼尿或者食用未经过适当烹饪的肉类。
编者注: 基于上述疾病特点,世卫组织表示并不建议在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问题上采取任何旅行或者贸易限制或者入境筛查措施。
MERS的爆发与防控案例[15] 
MERS曾于2015年席卷韩国,引发重大疫情。截至韩国政府宣布重大疫情结束的2015年12月7日,韩国境内共计出现186例确诊案例,其中死亡人数为38人,致死率为20.4%,而韩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二大MERS发病国家,仅次于该病毒首次被发现的沙特。根据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的统计数据,MERS疫情导致2015年度韩国GDP比预期值下降0.2%~0.3%,暴露了韩国的医疗及防疫体系的薄弱性,并影响韩国民众的内需,波及到韩国政界、商界及学界。
首个被确诊为MERS的患者为68岁的男性,5月4日由巴林回到韩国,5月11日就诊。世卫组织(WHO)在2014年底就曾向韩国警告过MERS疫情出现的可能。不过,当时韩国保健当局和机场当局,并没有针对来自中东地区的游客进行任何形式的追加检疫。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记录,保健福祉部首次就MERS发表公开立场的时间为5月25日,有关职能部门与韩国大韩医师协会等职能组织召开对策会议,并对外宣布,为了控制针对MERS的疫情信息,将仅向医疗机构透露,拒绝向大众披露。
在MERS的相关应对体系正式树立的6月初前,韩国全境只有32名医生及工作人员负责医学隔离相关工作,而MERS更是在6月10日才被韩国政府列为政府管理的传染病之一。5月31日及6月1日,当时的保健福祉部部长文亨杓及韩国总统朴槿惠先后就未能阻止这一新型传染病的扩散作出道歉。新任韩国国务总理黄教安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组全力抗击MERS,并从6月5日起,对外公示具体信息。
当MERS进入韩国,来自韩国京畿道某地方诊所的医生成为MERS疫情的“超级传播者”;地方医院也成为最大的交叉感染源。在确诊患者中,有153人是被5名“超级传播者”传染从而患病的;其中一名35岁的男性患者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总共导致其他85人感染MERS(包括8名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此外,曾接诊首例MERS患者的医生,也传染了至少4名患者。此外,从186例确诊患者的信息来看,护士、医生及护工人员所占的比重超过20%。由于在韩国就诊的患者需奔波来往于四五家医院,并且医院内没有进行有效的消毒管理,导致MERS在韩国医院内发生了聚集性的传播。
2015年底,《感染病预防及管理相关法律修正案》在韩国国会全体会议上通过。该法案包括:公开感染患者信息、打造医院间及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开设感染病管理事业支援机构、针对护工人员及出入人员需要进行备案、培养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并规定非应急情况就诊急诊室的患者,应当追加缴纳7~10万韩元的费用,并将部分费用用于急诊室及医院消毒,还要求医院应当严格控制急诊室的人流,限制急诊室准入人员。这一特别法对终结疫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制度保障。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统计,截至2015年7月,因MERS取消韩国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已达到了12.72万人次,期间韩国百货店的销量相较于5月第一周平均下降25%,相较去年同期下降16.5%。以至于韩国央行及财政部通过了降低基准利率,以及规模高达15万亿韩元(约合890亿元人民币)的增加财政预算、提供金融支援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才勉强使韩国经济损失“控制在36亿美元(约合248亿元人民币)”。 
WHO文章:流行病管理:重大致命疾病的关键事实[16]
关于MERS应知道的事(节选):
免疫系统薄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患严重疾病的风险很高
  • 该病毒会在老年人、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以及患有肾病、癌症、慢性肺病、血液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身上引发更严重的疾病。这些人感染的风险也更高。
  • 患有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有潜在疾病的人)应避免与骆驼接触。
早期支持性临床措施降低死亡率
  • 支持性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并增加生存机会。它们包括:氧气、抗菌素、针对糖尿病、肾衰竭等潜在疾病的特殊治疗等。
  • 治疗要基于个人的临床条件。
  • 目前没有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特定治疗或疫苗。
感染防疫措施对预防人传人扩散很重要
  • 标准预防措施应常规应用于所有患者。它们包括手卫生、呼吸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安全废物管理、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及环境的清洁。
  • 应实施分流政策,以迅速发现潜在的MERS-CoV病例和所有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 分流、等候区和病房应充分通风。
  • 从事气溶胶产生过程的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更大。
  • 在护理任何有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症状的患者时,应将液滴预防措施添加到标准预防措施中。它们包括在病人和病人隔离1-2米范围内工作时使用面罩和护目镜(通过安排空间和过程,使ARI病人和其他未穿戴PPE的人至少隔离1-2米)。
  • 当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的程序时,应采取空气传播预防措施。包括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适当的通风设备,避免不必要的人进入房间。
  • 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接受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应定期更新这些技能。
  • 医院清洁人员在清洁MERS患者房间时也应被告知并接受培训,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详尽的病例和疫情调查以及其他措施将有助于防止传播
  • 每个人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都需要进行彻底调查,以了解感染源和接触者之间可能的人际传播。
  • 彻底的病例调查包括对潜在的人、动物和/或环境接触源和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对患者(确诊和疑似病例)及其家属进行采访,收集基本信息,接触信息,旅行史和临床信息。世卫组织已生成病例报告表格,确定每个MERS病例应收集的最低信息量。
  • 一旦确诊一个病例,为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应在社区和卫生保健机构实施积极的病例发现。
  • 应查明和监测所有密切接触者14天是否出现症状 。接触者是指曾照顾或与确诊病例一起生活的人,或在该患者出现症状时与该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或排泄物进行无保护接触的人;
  • 接触者应在最后一次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后的14天内受到积极监测,并监测呼吸道症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每天访问或打电话给他们);
  • 出现症状的任何接触者应在卫生保健设施中隔离并检测MERS-CoV感染;
  • 应密切监测与MERS患者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
  • 健康教育应由受训练的专业人员提供,包括关于MERS的基本信息,不同群体如何预防MERS-CoV感染 (不同群体如确诊患者的接触者、照顾病人的卫生保健工作者, 从事单峰骆驼相关工作的职业群体和有严重疾病风险的群体)和一个怀疑自己有MERS-CoV感染的人应该做什么。
中美健康峰会疫情应对海外智援组 版权所有
组长:马晶,哈佛医学院人群医学系中国健康创新转化中心主任、中美健康峰会主席兼秘书长
首席顾问:刘远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
致谢 所有疫情应对海外智援组志愿者: 于天歌,王杨,王悦,王榕榕,王鑫晨,毛元铭,仁晖,毕云彦,刘姝玮,江亦薇,李祎杰,李庭萱,李恬,何鸿恺,张豪,陈禹彤,罗绫子,周广宇,周旭,周涓,周静蕾,孟婧怡,姜文青,夏超,梁王渊恒,韩一帆,鲁松清,曾典,薛雨晴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5/5474791/files/de44557832ad4be1929091dcbcfca891.pdf
[2] 工信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日产量达77.3万人份,是疑似患病者40倍 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0-02-03/1404841.htm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1/f492c9153ea9437bb587ce2ffcbee1fa/files/39e7578d85964dbe81117736dd789d8f.pdf
[4] Clinical Criteria: Evaluating 2019-nCoV PUIs. (2020, February 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clinical-criteria.html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1/b91fdab7c304431eb082d67847d27e14.shtml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中常见医用防护使用范围指引(试行)》.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11815/202001/t20200128_211490.html
[7] HAN Archive - 00427. (2020, February 1). Retrieved from https://emergency.cdc.gov/han/han00427.asp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指引(试行).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5/content_5474688.htm
[9]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1/f492c9153ea9437bb587ce2ffcbee1fa/files/39e7578d85964dbe81117736dd789d8f.pdf
[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 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Retrieved 2020 February 05 from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8/content_5472793.htm
[12] Infection Control: Novel Coronavirus 2019 (2019-nCoV). (2020, January 2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infection-control.html
[13] 曹 春方. (2020, February 5). 信息即信心!疫情信息披露如何缓解恐慌. Retrieved February 5, 2020, from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95819
[14]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mers-cov)
[15] 中文媒体第一财经http://finance.ifeng.com/c/7tRtdK4BvA8
[16] Managing epidemics: key facts about major deadly diseas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mers-cov/en/

关于我们
     中美健康峰会一直致力于通过高层战略对话、领导力拓展以及应用性研究,积极推动中美及各国当今与未来领袖在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
      峰会每年在中美两国轮流举办,来自学术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数以千计的领导人在此讨论医疗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为中美双方在医疗事业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学习提供了最佳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