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Monster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生于非典,考于肺炎。
今年的高三考生荣封“最惨学子”。
疫情拐点迟迟不出现,教育部终于放话:今年的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
悲伤来得太快,全国考生瞬间被逼疯。
甚至有孩子要求援鄂老爸多带几套黄冈试卷回家。
不吹不黑,那些年连续折磨几代人的黄冈密卷,在今天的主角面前就是个弟弟。
那就是号称青春疼痛文学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五三有多火?
逢年过节,询问孩子成绩的亲戚都是假亲戚,送上一整套五三,才算聊表心意。
在人均985的知乎上,五三被从学渣到学霸华美逆袭的考生疯狂安利:你与人生巅峰的距离,只差一本五三。
同是苦逼高考生,哪怕身在娱乐圈,该做的五三一页都不能少。
带货一哥李佳琦如何让熊孩子一秒变怂,制衡利器首选五三。
中国孩子人生必经的两个阶段:快乐橙和伤心紫;
假如人生只有八年时间,那就五年用来高考,三年用来模拟。
五三的威名,已经在江湖上飘了17年。
1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五三
这样一本填满代沟的教辅书,竟是一个门外汉做出来的。
上世纪90年代末,从事养殖业的卫鑫应该不会想到,一趟首都之旅会改变他和无数孩子的命运。
在北京一家书店,他拿起了一本英语语法手册,劣质的装帧和粗糙的编写让他生理不适,却也嗅到了商机。
当年,国内无数孩子亟待靠知识改变命运,无数家长秉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催生了对教辅书疯狂的需求。
可当时的教辅市场鱼龙混杂,盗版图书屡禁不止,东拼西凑、狗屁不通的三无产品比比皆是。
有品类无品牌的市场,想异军突起最简单了。
卫鑫当即决定要把这本手册好好修订一番,印刷出来推向市场。
虽说是门外汉,但他老家肃宁是当年的盗版教辅基地,圈内浸淫许久,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做品牌,得先要名师背书。
他先联络了一批北京中学的英语老师,对手册进行了详细的勘误修订,起码内容不能出岔子;
内容有保障了,怎么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换版式,他把竖版改成横版印刷,还专门留了给学生做批注的地方。
小试牛刀的卫鑫很快拿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用他自己的话说:赚了能买成千上万只鸭子的钱。
尝到甜头,卫鑫大举进攻教辅市场。
他在北京找到一位文化出版人老崔,想让人家给个创作方向。
老崔倒也痛快,直接把名字给卫鑫想好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然后开口索要天价“策划费”1万块。
事实证明,这1万块给得值,倒逼出了卫鑫把历年高考题编排成册的想法。
没想到面市不足三个月,五三遭遇疯狂退货,因为错误太多了,卫鑫差点把家底赔光。
也就是这次,卫鑫知道了好老师的重要性。
他开始疯狂往北京跑,联系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的老师帮自己筛题目,增设“考纲解读”、“规律分析”等板块,把一本单纯的习题集变成了研究高考的专项教辅。
次年春天,五三重新上市,直接引爆市场,初出茅庐就狂揽20%的市场份额。
有个关于五三的段子这么说:
两千年前,嬴政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自称皇帝,威震四海。两千年后,卫鑫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称其为“五三”,伏尸百万。
五三这块金字招牌打出来,靠的不仅仅是名字。
2
领跑400亿市场的秘诀:
把学生宠上天
21世纪初,教辅市场南有王后雄,北有任志鸿。
两霸平分秋色,2000年的销售额已经高达2亿人民币,还没卫鑫什么事儿。
随着新课标改革,教辅市场乱上加乱,中央一边喊着减负,三无书籍一边迎来了“大跃进”。
因为各省需要分别出题,一些无良公司用着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封面,在书名前加上“北京专用”、“全国统一”、“新课标版”的前缀,就能疯狂割韭菜。
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本来日渐式微,结果90%又被教辅书养活了。
市场越乱,盗版越猖獗,正规头部玩家就越受重视,王后雄和任志鸿地位就越不可撼动,卫鑫想要突围更是难上加难。
本来担心同行拿着《反垄断法》找上门的王后雄和任志鸿,怎么也没想到卫鑫带着五三横空出世,成了搅动市场的鲶鱼。
1.变态级差异化
那个年代流行的教辅,都没有“革新”的意识。
很难想象,21世纪初的考生,还在“92年亚特兰大奥运会”、“90年北京亚运会”里回味,学生可做的试卷就那么几套,来来回回不是黄冈就是海淀。
尽管题目落后,同质化严重,有题可刷总归是一种心理安慰,经销商只要维系好跟学校、书店的关系,给点回扣就不怕没市场,教辅行业依旧百花齐放。
刚入局的卫鑫不甘平庸,大胆放话:我不做流星,要做永不消逝的恒星。
他独辟蹊径,把知识点从“套卷”中提炼出来,分专题列举。
宾语从句不知道怎么选代词,就专攻宾语从句;虚拟语气搞不定谓语,就死磕虚拟语气。

这种有针对性的复习简直是题海学子的福音,所有试题都是换个“马甲”的文字游戏,只要拿下知识点,还怕高考倒计时?
2.价值点杀手,让同行难模仿
杀完了虾兵蟹将,还有大Boss要对付。
当时,任志鸿的《志鸿优化》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年销售破亿,但能不能实实在在帮学生提分?
不好说。
卫鑫遭遇过退货之后,深知要做出实实在在对学生有帮助的产品。
什么对考生有直接价值?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背后站着哪些人?名校名师!
2004年,卫鑫开始疯狂找北京顶尖中学老师编纂五三,开最高的钱,只为最好的质量。其它公司要想和五三比教研,门都没有。
五三能挑中最高质量、最有创新意识的题,五三的金牌教师们甚至能预测明年高考题的方向,五三的封面和扉页里,有数不清的来自北京顶尖中学的老师为它站台……
有学生说:五三是老师的水平下限。
意思就是,哪怕你的老师再没经验,地区教育资源再落后,老老实实把握住这张最后的筹码,松松跨越一本线。
3.极致人性化,让学生尖叫
一本好教辅,必定要有一本好答案。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选择五三的理由是什么?
最高赞简单粗暴:就因为它的答案解析单独成册!
这句话引发了每个题海学子的共鸣。时间紧俏,效率第一,一遍遍翻答案不要太浪费时间!
别的教辅书目标是让学生写完,五三的目标是把学生彻底教会。
它的一道答案详解,就是一篇论述题。
从最基本的数学公式,到运用什么解题思路,到为什么要这么思考……专业细致堪称家教级!
这在以“略”为主的答案附件里,妥妥的一股清流。
五三的人性化,还体现在速度上。
新东方最为人称道的业务,它在10年前就干过了。
每年高考刚过,五三就在一个月内搜集国内所有高考真题,联合各大名师第一时间解读,编进新版本中,快速发行。
高三一个月,人间一年,人人都想接触到高考最新动向的时候,五三又一次实力宠粉。
凭借超硬实力,五三连续几年霸占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的高考畅销书第一名。
在分散的教育行业,能积攒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实在罕见。
话说回来,应试教育之下,提分是学生痛点,谁能提分,谁就在行业中掌握绝对话语权。
五三,是和应试教育相处最和谐的一个神话。
3
教父转行卖茶叶,
五三还能“活”多久?
时间走到2011年,卫鑫迎来了转型之困。
前景大好的教育市场被一纸文件戳破泡沫:为响应国家倡导教育信息化,中央勒令教辅行业降价40%。
指令越来越狠,限制越来越多,卫鑫开始觉得,这个市场的高光时刻到头了。
2012年,卫鑫去见新华书店代理商的时候,没拿五三,反而揣了一包茶叶。
据说,他们的聊天是这样的:
“卫总,咱们聊聊今年的五三?”
“别聊别聊,我现在是搞茶叶的,来尝尝好不好喝,我告诉你,世界上最好的茶在中国”。
他的预测果然没错,不出一年,中国的在线课堂和网络题库已经覆盖了3000多所学校、35万教师和170万名学生。
这些血统纯正的互联网公司的实力远不止于此,题库充其量只算一个流量入口,这背后,还有师资雄厚、营收吓人的知识付费、培训业务。
卫鑫背后的曲一线公司,在新生力量的挤压下净亏1亿。
互联网时代,教辅已经不是“题多、题全、题好”就行了。
素质教育成风,学习体验亟待升级。
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做最少的题,以最扎实的方式掌握课程内容,才是新一代教育公司的目标。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无数父母不惜砸重金,迎合这种更加硬核的服务:再贵也要买,不然怎么成为人上人?怎么把别的孩子比下去?
新时代下,五三的价值还存在吗?
存在。
就在不久前,一条刷屏新闻让全网痛心。
河南一名中学生,家庭贫困,父母残疾。疫情期间,家里仅有的两部手机无法满足兄妹三人同时上网课,于是她选择自杀。
越来越吓人的教育投资,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得起的。
除了作为一本能让学生提分的教辅,五三还努力承担着维持社会公平、促进阶层流动的重要角色。
只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面前,曾经的寡头变成了竞争力薄弱的纸老虎。
互联网时代,产品是基石,眼光是翅膀,不进则退。
被一套机制捧红的人
也要有适应新机制的本领
资料借鉴/图片来源:
校长会:教辅巨头沉浮录:40年,这些教辅何以火遍全国?结论令人一声叹息!
青年横财发展协会:揭秘“五三”背后の神秘男yin!

©THE END

刀哥重磅推荐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