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部疫情日记(7):民以食为天
文/菊子
很多年前,我们还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位政治经济学老师在美国当了访问学者,然后回来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叫做“美国的贫困问题”。当时觉得很新鲜,在中国还整体比较贫困的情况下,实在难以想象富裕发达的美国也会有贫困。
在美国生活多年之后,知道美国不仅有贫困,而且贫富之间的差距还在逐步拉大。近几年的畅销书,譬如J.D.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 (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写的就是美国铁锈地带穷苦白人工人的命运。这本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始终在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美国东北部不属于锈带,却也有我们的贫困人口。这里除了老弱病残,也有一些无家可归者。
美国无家可归者最多的城市,第一是纽约,第二是洛杉矶,第三是西雅图。纽约和西雅图正好也是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波士顿的无家可归者没有那么多,但由于他们居住拥挤,等瘟疫来临时不容易隔离,于是,波士顿专门负责无家可归者的卫生状况的机构已经预先搭起了帐篷,准备提供给需要治疗或隔离的人居住。
疫情一起,除了这些一直存在的贫困人口和无家可归者,那些在正常年份刚好维持生计的人,马上还会有人担心自己陷入贫困,甚至成为无家可归者。很多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不同,他们储蓄不多,平时都是工资单到工资单,从手到嘴(from hand to mouth),一有急事,他们根本没有应付的能力。而那些本来生活就有困难的人,就更是雪上加霜,生活难以为继了。
在这个背景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制定出一个救济方案。上星期五,3月27日,两院通过、川普签署了一笔高达两万亿的资助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每个成年人将得到一千二百美元,每个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另得五百元,共得一千七百美元。但是,只有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才能得到这笔钱,典型的华裔职业人士个人或双职工家庭收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根本没有领取这笔救济的资格:拥有社会安全号码、调整后的总收入在75,000美元或以下的单身成年人将获得全额一千二百美元,没有子女且年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下的已婚夫妇将总共获得2400美元。申报为户主的纳税人如果年收入不超过112,500美元,则将获得全额付款。
对于那些入不敷出、或者钱刚刚够花的人来说,这笔钱将是雪里送炭。
如果职业人士失去工作,他们可以申请失业救济。
商业或小生意人,如果需要周转资金,可以根据这条法案获得贷款,度过难关。
对租户来说,如果房东拥有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 Mac)和其他联邦实体支持或拥有的抵押贷款,则房东不得驱逐房客。而且,在法案通过后持续120天,房东也不能因未付租金收取任何费用或罚款。
从政府,到学校,到社会,大家都在设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镇里有一位华裔女士Sarah,在内城学校(Inner City School)当教师,她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低收入家庭,有的还住在收留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Shelter)。平时,学校给所有学生提供早餐和午餐,学校因疫情停课以后,每周一到五依然给学生提供食品。
城区学生平时上学乘坐校车或公交,现在,校车不开,公交减少且不安全,为了减少学生流动,学区工作人员将食物准备好以后,专门送到几个离学生家近一些的指定地点,或者干脆送到学生家中。
我们学区也有这样的家庭。这个名单是保密的,平时学生或家长并不知道谁是在吃免费午餐。此次学校停课以后,学区专门通知所有家庭,任何人,需要食物的都可以去取,无需登记,也无需通报姓名,周一到周五指定的那个时段,他们都可以领到食物。
波士顿地区有个非盈利的慈善机构,叫做Food Pantry(食品储藏室),专门给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食品。这个机构在我们镇也有一个分站。食品储藏室的食物来源有三个:总部募集资金、购买了食品后由各分部领取;本地商铺捐赠;本地志愿服务组织,包括华人协会,募集资金后捐赠。学校里的学生常常组织募捐活动,常常看见里面的受益人就有这个“食品储藏室”。

图片来自当地报纸
这家食品储藏室为周围几个小镇服务,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城镇都属于富有小镇,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根据法律,每个城镇都必须拥有10%的低收入住房,于是,每个社区都有一部分低收入居民。
我们镇里的Jing女士从去年开始在那里志愿服务,另外还有一位志愿者Na也常常去。因为这个机构的服务对象中也有华人,他们不懂英文,储藏室的负责人需要既懂中文又懂英文的人帮助他们和这些顾客沟通。
每个月三个星期的星期三,Jing和Na前往这家食品储藏室,如果有华人顾客前来,她们就帮助这些顾客在货架上挑选食物,需要的时候,还帮忙填表等等。华人一般从老人公寓一同乘班车过来,花一个小时挑选食物,然后再乘班车回家。
图片来自当地报纸
疫情一起,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月十八日和十九日,食品储藏室开始改变食品发放形式。以前都是有人在前台接待,顾客来后,在前台登记,然后等候一位志愿人员带他们去货架上取菜。现在,为了保持距离,顾客们就不进菜架了,有车的顾客来了时,在车中等候,由志愿人员去货架上直接将食品装好后放进他们的后舱;有步行或骑自行车来的顾客,志愿人员也要保证他们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
志愿人员根据食品储藏室目前的库存,将所有的购物清单汇总在一起。他们在停车场的地面上喷涂上X标记,让客户站立在X标记上,志愿者们离他们至少有6英尺。然后志愿人员朝着客户们大声喊道:“你想要这个吗?你想要那个吗?”一边在购物清单上标记出来。客户从清单中选择他们想要的食品,然后回到自己的车上,开车去取物区。储藏室中的志愿者将这些物品装在袋子里,然后放在桌子旁,供客户取走。
在通常的一周中,星期三至星期四有250户家庭经过这家食品储藏室领取食物。3月20日那个星期,只有210户人家来了。人数减少,是因为有些老年人对新冠肺炎有顾虑,或者是乘车不便,决定不出门了。
Jing说,这一阵子,因为班车里面要保持距离,每次只能运送两位顾客,很多老人又没有车,无法前来拿菜,于是,机构负责人正在考虑提供上门投递服务。另外,如果有些人失去工作以后,来这里取食品的人会增加,他们需要增加开放时间,以前每个月第三周不开,现在也在考虑开放了。
据食品储藏室管理人说,很多志愿人员打电话、发邮件,要来志愿服务,但为了保持人员间隔,他们告诉许多准志愿者不要前来。为了使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保持6英尺,食品储藏室必须限制食品储藏室中的志愿者人数,每两个小时轮班一次,每次最多10人。
Jing和我们一样看国内新闻,也知道继续在这里志愿服务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她知道,这样的时候她无法退出来。好在她有口罩、手套,每次去了都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别的志愿者没有这么小心,还是大大咧咧地不戴口罩,好在他们至少还戴着手套。
Jing半开玩笑地说,每个星期三去志愿服务以后,都觉得自己喉咙发肿、疼痛,整个星期四都觉得不舒服,然后到星期五全就好了。几个星期过去了,她慢慢放下心来:说不定这是心理作用。无论如何,她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帮助这些在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人:来这里的都是老弱妇孺,没有这里提供的食物,他们可能真的就要挨饿。
也有暖心的时候。上个星期,Jing去服务的时候,看见超市捐助的食物中有两只蛋糕,蛋糕上面各有一架黄色的小飞机。正好有一对夫妇带着三个孩子的家庭来,Jing决定给这个家庭送一只蛋糕。带着黄色小飞机的蛋糕一出现,在车里等候的一家五口齐声欢呼起来,令Jing十分感动:所有的辛苦和担忧都是值得的。
碰到这样的大灾难,就像一场风暴突然袭击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在奋力将船只驶出风暴的同时,还必须保护船上的乘客不要掉进大海。最需要保护的,便是社会最脆弱的人群。英语里有个说法,a chain is only as strong as its weakest link, 一环软弱,全链不强。麻绳专在细处断。
谢谢Jing这样的良善之人,当船只摇晃的时候,给站在船沿风险之中的人伸出一只援助之手,不要让他们落入深渊。
图片来自当地报纸
【作者简介】菊子:武汉人,燕园学子,北美码农,个人微信公号“菊说八道”。
八维开始发送早期方方武汉日记,欢迎收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