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工智能汽车专业行业群(自动驾驶,车联座舱,商用车),加微信:17157613659出示名片,仅限智能网联软硬件供应商及OEM。
消息人士透露,华为已设定了内部目标,欲在2025年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提供商。
就在日前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就明确提出鼓励零部件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这意味着,政策层面后续将更多鼓励零部件企业增加软硬件集成能力,提升产品到系统的附加值。
再加上自身手握5G、车联网、芯片及操作系统多个核心自主研发技术,华为的宏伟目标听起来并非天方夜谭。

华为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正式对外发力,要从2019年5月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开始,与运营商BG和企业BG、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Cloud & AI BG一起,归属在ICT业务范畴。
ICT区域组织是华为公司区域ICT业务的经营中心,负责区域的各项资源、能力的建设和有效利用,并负责公司ICT业务战略在所辖区域的落地。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华为面向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将华为公司的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增量ICT部件和解决方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业务目标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所谓的ICT,也就是信息与通信,在除汽车以外的其他消费者、B端等领域,华为一直是深耕ICT,并且在各领域内占有相当的市场。区别于传统领域,汽车领域的ICT一直没有迎来自己的春天。
从2/3/4G时代,到即将到来的5G时代,从国外的DSRC到国内的C-V2X,汽车大互联时代已经呼之欲出。
与之同时到来的,还有以自动驾驶为核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包括智能交互、车路协同、高性能中央处理器,AI深度学习等,这些领域于华为而言,似乎都有可为。
这些技术已经囊括了未来汽车相当的核心技术,华为如果介入,为何不干脆造一辆整车?
这是汽车行业人士近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困惑。而在近日华为披露的2019年年报中,对于智能汽车行业增加了更大篇幅的阐述。
一、智能计算平台
传统汽车是基于功能驱动硬件不断叠加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但随着智能 化功能的不断增加,来自数百个供应商的近百个电 子控制单元已导致现有的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会基于区域组网和中央计算的“计 算+通信”架构,通过传感器与执行器就近接入、车内高速通信、软硬件解耦、车辆设计简化和软件定 义功能等来支持快速迭代、持续提升体验。同时,从整车视角需构建纵深防御的数字安全方案,支持汽车从安全走向可信。
未来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将成为一台移动的超级计算机和持续创造价值的平台,其影响范围将远远超出这两个行业本身。
基于昇腾系列AI芯片的Atlas AI模块/板卡/服务器/集群、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和华为云昇腾云服务获得广泛应用,与100多家AI领域ISV伙伴形成合作,服务500多个行业项目, 与18家主流车企和集成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深入合作。
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基于自研鲲鹏CPU与昇腾AI处理器,搭载自研智能驾驶OS,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化的、系列化的平台产品。
该平台支持L2+到L5级别自动驾驶的平滑演进,统一的软硬件架构。在年初获得了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证书。该平台支持货运物流、人员通勤、无人配送、特种作业、私人出行场景。
基于推理的AI芯片昇腾 310的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覆盖乘用车、商 用车、特种作业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二、车路协同
此前,华为对外表示,在5G网络、智能终端及边缘计算的推动下,到2025年,15%的汽车将配备基于5G的V2X技术,智能网联车将能够主动感应用户需求,自动调整运行状态,充分释放驾驶员双手。
与此同时,借助零拥堵交通管理系统和虚拟应急车道, “可定制化道路”将成为现实。行人、驾驶员、车辆和 道路信息汇聚到统一网络中,通过动态规划,更高效利 用道路资源,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在公路领域,华为累计参与了30多个车路协同项目, 基于C-V2X的公交解决方案首次在无锡落地。与深圳巴士集团联合打造全国首个全线5G智慧公交,为乘客带来更精准的服务、5G网络、VR沉浸 旅游等科技体验。
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解决方案助力全国20多个省份成功部署ETC不停车收费系 统,助力实现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
三、仿真设计
目前,华为已经为本田汽车的汽车设计仿真计算通用平台提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在碰撞、流体、构造等关键 领域提供高效的仿真计算能力。
此外,还包括上汽大众充分利用华为云Stack的能力和全栈网络产品的协同优势,开发测试业务、车联网业务、车辆后端等业务快速上线,有效降低TCO。
华为云自动驾驶云服务(Octopus/八爪鱼)帮助车企开发多场景智能驾驶方案,缩短从路测数据获取到模型开发/训练/部署的时间。去年,该项业务业已经拿下多个地方政府的智能网联示范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四、矿区远程驾驶
在实际应用的案例中,洛钼集团与华为和中国移动合作,依托5G基础网络的高速传输,在露天矿区建立了“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安全 监管体系。
矿区作业车辆的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5G高速联接起来,传感器将现场环境和设备状态信息实时发回控制室,驾驶员只需坐在宽敞明亮的操控中心就能够远程统观全局。
驾驶座前面的三块屏幕,从左到右分别显示着挖掘机机械臂移动的近景、驾驶员视角的中景和挖掘机以及周围环境的全景画面,通过这些画 面,驾驶员得以全面掌握矿区现场实况,没有视线死角,几乎感受不到时延。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运营总裁、 5G 无人智慧矿山总设计师杨辉介绍:“运输采矿工作拥有40辆纯电动无人驾驶汽车,其中30辆为运输车,速度从每小时15公里提高到每小时30公里,整体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总体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左右,每年节省的人工成本约1,200万元。”
矿区远程遥控驾驶,实际上就是利用5G低时延、高速率的技术对传统矿车进行的智能化改造,在传统乘用车领域,这项技术也正在被广泛的测试。
除此之前,华为手上还有数张王牌,包括鸿蒙操作系统、HiCar智慧互联、华为云、车联网软硬件以及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核心自动驾驶传感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足以在智能汽车行业站住脚。
结语:
华为对外,依然坚持不造车。
在刚刚发布的华为2019年年报中,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更好的车,和车厂一起简化整车设计,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是其对汽车业务的定义。
同时,华为将自身在ICT领域的设计、技术和经验等能力与产业期望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产业的技术/规模协同效应,构筑五大解决方案:云、网联、自动驾驶、座舱、电动。
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正在从机械向ICT转变,而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核心供应商,正如其在其他领域所做的一样。因此与其对标者,不是车企,而是目前的国际Tier1,而他们也在加紧智能、软件化的转型升级。
显然,造不造车不重要,有没有核心技术话语权才重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