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鹂近照,正文图片全部由作者提供
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如此骨感。我们不想成为英雄,却也不会在和病毒的战斗中退却!
硅谷医生战役日记持续更新中,《狂流》连载明天继续。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文/黄鹂
3/23/2020 变身后备役,改行集口罩
今天该去上班了,却被指派为后备役。原来从上周起医院已经逐步停了择期手术,不用住院的尽量不住,能出院地赶紧出院,空出病房准备全力应对疫情。所以病房里反倒比较清闲了。平时10个医生的工作量,8个医生都绰绰有余。所以节省人力,让我们待机后备。
我虽人没去,大家捐给我的口罩还是赶紧托同事带给了我们医生办公室(下图左)。收到同事老板的通电表彰(发个信息,打个电话表示感谢)。在家继续接到各种好心的赞助和被牵线国内外口罩供应商。我似乎有一搭没一搭地收集起了口罩。可到了下午,逛了一圈我们美华医生的新冠讨论群,惊得我一身冷汗。数字不吓人,急诊间堪比意大利也能预想到的。下面一张右图,对,没错,医护人员用垃圾袋做防护服,一脸认命的洒脱,彻底打醒我,不能等,不能靠,全得自己来。怎么办怎么办?
我开始来者不拒,主动出击。口罩面罩防护服,应收尽收绝不手软。虽然我真不知道加州何时爆发,可到那时没有防护,抱怨有用吗?我是说如果还有命抱怨的话。我就生生从一个优雅的女文青(咳咳,不许笑)瞬刻变成迅猛无比的抢口罩大妈。
一边开源,一边还得节流,两手都要抓。于是我们本院医生群里开始引经据典钻研如何安全高效复用口罩,关键在于怎么消毒用过的口罩。有些更加勇猛的医生干脆主张在医院里不进病房,不戴口罩。但多数医生为了戴口罩的基本人权开始一场学术和伦理的辩论。最后以哈佛大学要求附属医院的医生必须戴口罩才能进入医院的铁的事实结束了这场讨论。在此口罩紧缺的历史时刻,这绝不是我们医院独有的现象。不过更多的医院开始认清现实就是新冠是可以气溶胶传播,WHO 也承认了,所以大的机构陆续开始让医生进医院就戴口罩了。
疫情呢,美国的曲线经典地反映了指数级增长,3/19号破万,今天已经三万多了,冲破五万毫无悬念。说得好轻松啊,只有纽约的小伙伴们知道那里在经历着什么当然意大利和武汉的医生明白他们的崩溃。一位在纽约奋战的老友悲愤地叹道,为啥一定要把别人走过的弯路,摔过的跤都要一步不差地重新走一遍,才知道别人的经验教训是有价值的呢。人类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总是异想天开地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像加州,病例增长似乎慢了下来,这是要拐了吗?还是暴风雨前可怕的宁静呢?不要忘了洛杉矶开始了一天上百案例的增长。
3/24/2020  西线无战事?!
一早起来,远程去医院办公室点个卯儿,得到指令继续当后备役。说明一切还算平稳(没到指数期吧)。听说公卫那里检测速度上来了,2-3天就出报告了,也算有进步吧。加州的禁足令更严厉了,而且成功地被总统批准为重灾区,要派国民警卫队来支援。
自从疫情之初,跟国内就多有交流,现在病毒肆虐美利坚,而国内形势进入扫尾阶段,国内的同胞们已有了相当的经验,对我们多有提点和帮助。
今天我们还请到了张文宏教授来给我们做讲座。他的经验总结非常有用,其中提到了必要的防护装备是关键,特别是N95口罩,还有羟基氯喹在国内应用效果并不突出,尚未有疗效明确的抗病毒药可以特别推荐。很多人因为看了羟基氯喹的报道,特别是川普总统代FDA宣布羟基氯喹是个好药以后,都想着备点应急。现在它就是美国版双黄连。这个药用于抗疟疾,同时也是个不错的免疫调节剂,多用于风湿病,不良反应少,但目前美国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它的疗效,咱不能真把它当双黄连啊。
美国的数字已经轻松突破5万,纽约更是一枝独秀,美国新冠的半壁江山都是纽约贡献的,那里各个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转了,现在要高年级医学生提前毕业顶上去。
加州呢,似乎还是不寻常地平静着,只要你不看洛杉矶每天增长一百多个。这里一篇旧金山纪事报的分析文章解释为何加州先发后至,除了加州早了几天发了禁足令,认为主因是检测还没有跟上。可这其实并不能解释为啥病人还没涌向加州各大医院。还是我的观点,我们的居住条件,公交之烂和暖和的天气也许真的帮助了我们。但是看着报纸上陡直的曲线,心里不觉一凛,毕竟社区传播和指数增长都是不争的事实。
真的是岁月静好?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们则像电影里枕戈待旦的女兵,听着布谷鸟的叫声数着敌军的脚步
03/25 放下幻想,拿起口罩!
今天继续西线无战事,继续收口罩。亚裔华裔社区真的太给力了,不但自觉做好禁足,还为当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募集口罩防护品,真的是雪中送碳!不但医护人员感激他们,也得到社区的肯定。我非常为华裔社区骄傲,我们就是主流!
再看东线的战事,看着往日的同袍朋友在纽约衣衫褴褛的奋力抗战,忍不住泪下,他们已经完全不顾及自身安危了,也许默认自己已经感染,只要没症状就不测,继续战斗在最前线,回家也不敢跟家人在一起,有的在车库搭起了帐篷(下图左)。我的校友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专科医生报名去了重症监护室,用着平淡和戏谑的口气告知我们,我们也平静地祝福他。听说纽约应征的退休医护人员已达四万了,向他们致敬。有一个八十五岁的志愿者来了不肯走,大家怎敢让他上啊(下图右)。
这是场恶战,我们责无旁贷,纽约的白衣天使们就是我们的典范。看了一篇时代周刊的文章,题目是是一个医生的丈夫,我求你们请护他们周全,文中说30岁出头的太太一天上班前认真地对他交代,如果她病了上呼吸机了,请千万不要去床前看她,特别不让父母去看她。我想这是很多医护工作者现在的想法。我们不管新闻里的丰满,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如此骨感。我们不想成为英雄,却也不会在和病毒的战斗中退却!我们一个女医生敦促同为医生的老公赶紧报名去重症监护病房,说他做操作很牛,不去重症病房真的瞎材料了。
我希望西线一直如此平静下去,格外珍惜这样的思考和分享的时刻,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最后一篇,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西线战事突起,我再无精力分享或已经被感染被插管,当然希望劫后余生,能跟大家一起庆祝人类对病毒又一次史诗级的胜利!
在这一切的一切来临之前,我还有最重要的任务收口罩防护品!
硅谷华裔社区在与时间赛跑,收集华裔家庭里可以匀出来的口罩等物资,第一时间送到医院。
视频制作:明霞  配音:梅玫
【作者简介】黄鹂: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前上海第二医科大)。在美国西奈山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完成内科住院医训练。硅谷某医院住院部医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