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上,货币互换交易的基差在不断扩大,但银行却不敢把这些“白得之财”装进口袋。恐慌指数开始疯狂飙升,这是过去10年以来的第四次飙升。
自从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legislation)和沃克尔规则(Volcker Rule)推出后,华尔街银行的风险偏好有所减弱,不断扩大的互换基差(急需美元融资却求而不得的数字衡量指标)就成了检验全球市场慌乱程度的得力工具。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美元荒”。
3月19日,在韩国通过3个月期基差互换举借美元的成本高达3%,比3个月期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出两个百分点,相当于满地撒钱等着大银行来捡。然而,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美国经济大乱,银行股价暴跌,对于是否要在此时扩大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些银行显得犹豫不决。或许还是留着钱用于股票回购比较好。
十国集团的互换基差均值是深受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研究人员欢迎的恐慌指标。这一指标现在显示,美元市场的供求紧张程度随着美元贸易加权汇率的上升而上升。不过,总体情况虽在恶化,但还没有糟到金融危机时的地步。
撰文:Andy Mukherjee 编辑:马杰、王洁 翻译:丁虹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