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圆形监狱
小时候的政治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苦差事。十几岁能感到的世界的复杂性,毕竟还是有限的,强迫去记忆那些价值观和方法论,可是件费脑又辛苦的事。要是再摊上个负责任的政治老师在身边来回晃悠,动不动站在背后,检查是不是在看书,那就更难受了。这种痛苦可能和被监控的犯人类似,被管教不只是身体,还有精神。
世界上的痛苦都是慷慨的,不会只单一地重复一次。等长大开始上班了,很可能会发现,突然窥屏的老板和当年在教室后门偷看的班主任,能带来一样的心理不适。然而快乐也往往是相同的,隐秘的反叛总是愉悦的。十几岁时的快乐是上课偷偷玩手机,而长大了成了偷偷摸鱼。有时候摸鱼时遭遇的事情,还会让人发现年少时没认真学习的东西,充满了成年世界的玄机。
原来马克思早都明白了这种强迫下的痛苦,在一百多年前就描述和分析过它。那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批判被强迫、监视且缺乏精神参与的工作。
马克思发现人们的劳动内容,被分割成小块,每个人只负责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不能对劳动目标自由设定,也不能左右自己的劳动节奏,有时候甚至对整个劳动过程都茫然无知,大多数工作果实提不起人们的成就感,因为它与自己无关。不光如此,工作者还成为了被监控的对象,被“空间所控制,被厚厚包围着的灰浆、砖头以及社会监视技术所‘规训’,劳动所其实就是一个‘全景敞视监狱’”。
福柯其实也不是什么原创思想者,再一次提出现代的学校、工厂、医院等等,其实都是按照监狱的逻辑去建设的。人人都成了驯服而有用的肉体,驱动着巨大社会机器的完美运转。当代呢,人真正的自由感,可能来自于卫生间的长叹息,也可能来自于无人注意时,十几分钟的摸鱼。
但有时候偶然事件的出现,倒是给了人们重新审视常规的机会。比如这次的疫情,它带着一个世纪的技术积累,对当代办公模式提出了一个歇斯底里的质疑:作为一个员工,我真的必须去单位上班么?作为一个企业主,我真的有必要花那么多钱租办公室么?
旧有的集体办公的文化惰性被打破了,全中国的人被动的尝试了一种新的可能:在家上学工作不可以么?我们就不可以收回劳动和学习的主动权么?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人不仅欣然地接受这种可能性,甚至在这种模式下做到了更好。小微企业主老油条就很开心,打算今后在招人的时候把“允许在家办公”作为一项福利写进招聘启事。
评估它的好坏,先得从这次疫情最大收益者说起——云办公软件。
“几十万场云端会同时开
   我们技术都加班加疯了”
国内某大型云办公软件公司透露了一下2月3日的数据。它大得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天原本应该是许多地方复工的日子,但是由于都在家隔离,许多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家工作。结果,就在这一天,几十万家企业在该办公软件上开始进行企业会议,整个登录人次在当天到达近2亿。
流量一下这么高,互联网公司自然是开心的,但用户反馈突然也猛增了起来。小学生骂街打1星的故事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满足许多真实的客户需求,云办公软件们那是拼命地发版升级。大家在家隔离的这些天,搞技术的可是忙坏了。
小梦,一个爱漂亮又能干的平面设计师,在疫情之下就被要求在家里上班。对于小梦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作为设计,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电脑和Adobe系列软件而已,之前她也有偶尔过云上班的经验:别人提完需求,自己闷头回家把整个项目做了,再交给对方。
对于这一次公司要求线上办公,她对自己的工作倒是没什么怨言,但是她对别人线上办公的能力,实在是失望坏了。
之前在公司上班,大家要什么样的作品出来,都是跑到小梦眼前面谈,连比划带打比方举例子告诉小梦自己的需求。现在好了,在家办公自己没问题,同事们打字说不清楚了,这就得开视频会议说。小梦可能还穿着睡衣,精致的美少女形象一下就可能被毁了。
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以后,小梦有了两个打算:1、自己要出个流程,要求甲方提要求按流程来,和逻辑不清楚的人交流太困难。2、给产品写反馈:你们,能不能加个美颜功能……
加美颜可不是小梦一个人的需求,某公司的产品反映,一样的用户评论有十几万个。怎么办呢?叫技术加班加点改版上线吧。所以最近许多办公软件,都搞上了美颜和滤镜。
这是让人喜闻乐见的一个分支故事,线上办公文化在逐渐形成是个好事。不过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的,其实是小梦要求建立的工作标准化程序。这一点很重要,毕竟国内不讲究、自己工作流程一团乱的公司和员工,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企业和个人对于云办都能迅速建立起来良好的工作标准和程序,加上已经成熟的技术,未来几年很可能催生办公模式的变革。不要以为这事不可能,淘宝的起家史里,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非典的那年——当时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人们开始学着线上购物,结果人们的购物习惯被彻底改变了。
就现在的疫情来看,新冠肺炎造成了很大损失,比如餐饮业、旅游业和线下娱乐业,今年的经济数据估计是不大好看了。但对于另外一些行业,尤其是线上行业,它带来了机会,甚至是开启了下一个时代的序章。
5G助力在家办公
这其中露了大脸的,还有5G。各地修建小汤山模式医院的时候,5G网络都给铺上供医院使用了,未来着实可期,连带着概念股也一片红。不过当年后割肉的豆腐乳又打算满仓5G概念时,老油条还是嘀咕了一句,现在估值明显虚高了,小心再站岗。
5G崛起并不是没有先例可循的。过去3G到4G创造的经济效益,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当时还不是4G领导者,各大运营商的统计数据和经济数据统计得很乱,我们就看看当时老大美国吧。
先说经济增长。2016年,4G领域的领导地位给美国年度GDP增长贡献了近1000亿美元。它带来的经济红利,远超了预估。2016年原本预计的3,503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因为4G跃升到了4,450亿美元。
至于工作岗位,从2011年至2014年,美国4G网络的推出使互联网工作岗位增加了84%。3G到4G每多部署10%,美国经济在一年内相应地会产生超过23.1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企业红利更不用说了,美国4G的领导地位让美国的公司有了1250亿美元的收入。
为什么中国5G处处受阻?因为华为信不过吗?根本不是的。4G到5G能引起的经济效益,要远远超过3G到4G,中国要是争取到5G的领导位置,上边那些好处不光是中国的,能带来的经济红利还会几何极上升。谁愿意放弃这么大蛋糕呢?都不愿意。
利益之争在这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就讲讲各个国家5G的核心问题吧,其实就一个:技术铺设好了,普及不了。许多国家的运营商已经连哄带骗让大家使用5G了。什么手机捆绑超低价套餐;5G升级流量礼包;最流氓的是偷偷给4G降速。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不划算:想用5G硬件得自己换,5G手机价格还不低,4G也挺快的,何必要换?没有刚需,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法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所有希望普及5G的国家,都抓破头皮想办法让大家升级到5G,但都缺乏敦促消费者升级的契机。就在这时候,疫情来了。
我们不歌颂灾难,灾难就是灾难,说得再好听夸不出花来。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把灾难扭转成机遇的希望和努力,危中带机,这个我高中作文就写过。
在今年1月以前,在线办公对于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手段。而现在,疫情把5G的应用场景一下子就展现给了大家。在家办公带来的信息超大规模流动,对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息需求,使得人们一下就清楚了5G网络的好——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远程办公软件卡住或崩掉。
说起来在家办公最初的发源地是美国。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中城市有着许多变数:首先是经济发展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压力,城中心办公让人们从城镇的四面八方赶来,通勤之路变得非常痛苦。与此同时,私人电脑、电话和传真已经开始普及,1G网络又已经被建设开。律师、会计、写作者们发现,自己其实去办公室没什么必要,不如在家办公。
当年促进美国在家办公出现的因素是技术到位和大城市病。现在中国技术是到位了,社畜们虽然适应了大城市生活,但一场疫情还是告诉我们——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是件好事。说不定远程办公的机遇就在其中。
在家办公不再是梦
接着说美国在家办公的发展历程吧。
美国人杰克·尼尔斯从理论上提出了远程办公的可能,并在1976年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书《远程交流与交通平衡: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基本框架。之后他又进行了实践,把位于城中心的办公室分散到员工家附近的郊区去,并要求他们去离自己家最近的办公室上班。实践过后尼尔斯发现,这样不但可行,还降低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员工的幸福度,最后生产效率也上去了。
慢慢的,远程办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在2019年的数据,美国现在有470万人口长期远程办公,占到了全部劳动人口的3.4%。偶尔去上班,绝大多数时候远程办公的劳动者也越来越多。企业也提供给了员工多元的办公可能。比起5年以前,愿意让员工多元办公的公司多了40%。
当然了,美国之所以能完成这些,毕竟有半个世纪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中国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实现云办公的能力,但是在文化和管理上可能还差一点。
一位有过外企和中企工作经验的网友是这样说的:在她工作过的海外公司里,线上工作流程,公司自己的VPN,工作邮箱,云端硬盘账号,都是已经是定好的。雇主对于完成进度关注度很高,至于别的时间你在干嘛,雇主并不在意。
在中国企业呢,大家线上工作还是靠微信,存放文档至少有10个账号,邮箱也并未统一,这些都造成了巨额的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和个人双方的效率,这样最终会转化成经济成本。
但最可怕的是那种干完还要多干,或者假装没干完加班,非必要时刻还要到岗打卡的文化。雇主对于所谓“态度好”的关注,大于了对工作进度的关注,这其实对生产率的阻碍更大,是不是又让你想起了中学老班那颗若隐若现的大头?
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尽快地建立起标准化的云办公流程,那对于谁来说都是件大好事:一个企业可能不用花巨额租金来租办公室了。IBM就曾经因为让员工远程办公而节省了几十亿美元开的开支;而员工们大可以找到一个便宜的地方买房,然后线上选择待遇最优的工作,再也不用花那么时间通勤了。
最让人精神上欣喜的可能是夺回劳动的自主权。如何工作和如何完成工作,又成为了一件隐秘而自我的事情。大家尽可以穿着睡衣在电脑前静默的工作,预估出进度合理安排休息的时间,而无需低眉下眼地听着脚步声关闭摸鱼时的电脑屏幕。
不过上面提到的是一个理想的雏形,坏事也可能会发生。也许这次变革会让人们的工作时长变得更长,人们被要求24小时在线到岗;或许人们变得更宅,失去了不多的真人社交时间而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
IBM从2017年开始,也叫停了极端的远程办公,因为发现缺乏交谈,严重折损了公司的创造力。已经困在家里一个月的老油条也希望能早点召回员工,好当面拍拍肩膀砸砸桌子,他认为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这次疫情会带来什么呢?现在还评判不了。但就现在来说,希望国内公司和雇员真的能发现在家办公的好处并尽量规避其坏处,有更多的选择,也希望新的灾难不要出现。
参考文献
刘永春. SOHO办公现象的伦理审视[J]. 伦理学研究, 2017(5).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疫情之下,在家办公行不行?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07/c_1125541823.htm
上亿人“云开工”:在线办公软件崩溃,紧急上线美颜功能https://www.sohu.com/a/371045750_250147
疫情“敲开”远程办公大门:企业微信的意外流量http://www.21jingji.com/2020/2-15/5MMDEzODFfMTUzNDA5Mw.html
HOW AMERICA’S 4G LEADERSHIP
PROPELLED THE U.S. ECONOMY https://api.ctia.org/wp-content/uploads/2018/04/Recon-Analytics_How-Americas-4G-Leadership-Propelled-US-Economy_2018.pdf
Latest Telecommuting/Mobile Work/Remote Work Statistics https://globalworkplaceanalytics.com/telecommuting-statistics
本回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