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待在家里的日子,我也算是过得挺充实的,好好地清洁一下房间,换上了喜欢的香氛,把想看很久却没看的电影都看完了。
比如这部《埃及艳后》让我足足回味了一周,据说它可是差点让20世纪FOX倾家荡产的电影,但相比起场面的宏大、奢华,更深入人心的或许是埃及艳后。
伊莉莎白·泰勒饰演这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王,在历史上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不仅凭聪慧和魅力统治埃及数十载,更是令罗马的两大统帅相继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据说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的风情万种魅力,多归功于神秘的香氛。当第一次遇到安东尼,她就凭借萦绕的香味让他拜倒,成为她的爱情俘虏。
为什么连一代枭雄都难以拒绝香氛的诱惑?或者正如舒淇在《非诚勿扰》中说的,所谓的一见钟情,只不过是一见钟味,气味相投才是迷恋。
人类对气味的迷恋,真的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早得多得多,今天就来揭开东西方历史中,这些传奇美人身上香味的神秘“面纱”。
古风时代的神秘曼妙
人们对香的追逐,跟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从公元1500年前就开始了。最早的香薰是用来祭拜神灵的,神圣而不可侵犯。
古人在祈求祷告时燃起贵重的香木,在香气氤氲中获得通神的能力,向世人转达神的预言,这一点在东西方古代文明中奇异地达成了共识。
▲埃及古壁画中显示了最早的制香师很可能是古埃及祭司,他们拥有配制香料的权利,而且配制之前必定要举行特别的仪式。
最早将香氛用于个人享乐用途的,是公元前三千年的古埃及皇室,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则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香氛代言人”
她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油来洗澡,还用香氛精油来浸泡她的船帆。还有人为了讨好她,为她建了专门的“调香室”。如此一看,艳后对于香氛的热爱可见一斑。
虽然后来埃及帝国衰落,但人们对香水的热爱很快在地中海蔓延,罗马帝国则将香氛的使用发扬光大。
在罗马帝国无论是澡堂、走廊、宫殿,每个角落都随处可见由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打磨而成的容器,与空间所匹配的香薰放置其中,弥漫奇香,曼妙无比。
中世纪的灵丹妙药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黑死病突然爆发,这使得欧洲国家进入了一段相当长的黑暗时期。当时的人们早已无心玩乐,香氛摇身一变成了实用的生活品。
面对黑死病,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可靠的疗法,只能靠赌命和一些古怪的方法来渡过难关。比方说坚持不洗澡,所以人们需要用大量浓烈的香氛来掩盖身上的臭味。
 ▲据说法国格拉斯制作手套的工人因为常以薰衣草油浸泡皮革,因此逃过黑死病的侵袭。 这个故事也许听上去很神奇,但还是有些真实性,因为鼠疫病菌是经由跳蚤传播的,而薰衣草有驱虫功效。
在这种情况下,薰衣草也没有一丝浪漫气息,而成了祛除黑死病一味灵丹妙药。除了有着物理的驱虫作用,更有一种可以抚慰内心的力量,给人们一种独有的安全感。
皇室贵族的奢华象征
当逃过了黑死病的阴霾后,人们又开始怀念曾经的美好时代,恢复体面的生活。
在文艺复兴期间,香氛在法国再一次被发扬光大,在室内放置香薰被视为奢华的生活风格。用现在的眼光,当时的王公贵族们个个都是精致的“生活方式KOL”。
路易十五时期,蓬巴杜夫人和杜巴莉夫人对香氛兴致极高,每天命人将香水喷洒在扇子以及家具上,乃至宫廷被称为“香水之宫”。
 ▲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奢侈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电影《绝代艳后》就是以她为原型。据说她出门随身佩戴迷你款的香水瓶,身上总是带有奇香,结果在逃亡的时候被百姓认出暴露了行踪。
皇室贵族们护肤沐浴都要点烛闻香,处处体现精致的日常是现代人口中“生活美学”,其中以拿破仑夫妇为杰出代表,他们可是那个时代的带货王
众所周知,拿破仑本人是个狂热的古龙水迷,约瑟芬皇后更有着“麝香疯子”的外号。她的浴室每天都充斥着气味浓烈的香氛,以至于70年之后仍然能闻到香味。
法国贵族们将香气溢满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的生活理念推向了极致,并经过贵族联姻传播,让香氛成为了欧洲各大皇室的生活必备品。
就连待机时间超长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香氛这件事情上,直到现在依然遵守着王室传统,她的香氛全都是由皇室香氛品牌定制。
 ▲英国各种皇室的盛大仪式使用的女王本人及母亲的御用蜡烛,据说女王最爱康乃馨的味道。在奥巴马访问英国期间,伊丽莎白女王送的伴手礼就是皇家定制香氛蜡烛。
经历千百年,大多数西方人都养成了用香习惯,成为了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
而且不难看出西方人用香的特点,就是注重外在的修饰,方式亦如西方文化般直意表述,喜欢直接又浓重的香味,重在消除不良的味道
东方不一样的香道
西方有香水,东方有香道,用香的历史也相当久远。
古代士大夫读书、品茗,乃至沐浴、熏衣,无不焚炉熏香,出行之际,也要在马车、袖笼内佩挂香球香囊。
 ▲这个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距今1300余年,外形葡萄缠枝,花鸟相依,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设计之妙真的令人叹绝。
为了保持美人闺房的空气芬芳,古代君王甚至不惜以昂贵的香料涂墙。汉代未央宫有一座著名的“椒房殿”,红泥椒殿缀珠珰,帐蹙金龙窣地长,据说微风拂来,香味久久不散。
唐宋元明清,香事之丰富更是奢靡。在诗人王维笔下的“白富美”是这样的“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真真切切是香车美人。
  ▲只要看过《甄嬛传》都应该很难忘记欢宜香吧,心思简单的华妃满以为是皇上宠爱的表现,整天都在屋里点这个欢宜香。
但比起西方香氛略带侵略性的美丽,东方用香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更喜欢居室中的香气更能带给人愉悦的感觉,更侧重于内在的修行。
不过当遇上了工业革命的冲击,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香氛开始走下神坛,不再只是贵族的玩物,变得更加平民化。
有机化学让调香师们可以不再受到大自然的约束,创造出各种迷人的新气味,而人们开始用香氛彰显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在《闻香识女人》中失明的退伍中校弗兰克,就能通过闻对方身上的香水味,来判断对方的身高、外貌甚至性格。曾有人开玩笑说,在巴黎“撞香”比撞衫更让人介意。
时至今日,香氛已经比任何奢侈品更加普及。它多变而充满个性,可以轻易打破时尚界所谓的条框界限。
从香氛蜡烛到扩香,室内香氛已是走下神坛,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很普遍的一件事。
当香氛渐渐地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东西,但我们也发现每个国家对香的理解真的非常不同。
许多调香师的灵感来源于个人经历,所以我们能看到西方香氛采用了薰衣草、迷迭香,而这些原料往往都是来源于欧洲、中东。
当东方人面对猛烈的香料时,总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偶尔国际大牌出了东方系列,但他们对中国风理解总是让人迷惑,真正属于东方人的香味真的是少之又少。
 ▲比如价格超级贵的roja dove有一款香水叫女娲。但从外包装来看,更像是一支洋酒,闻起来也不像是天神下凡的女娲,像是玫瑰园里的园丁,难以联想大气包容之感。
说了这么久,真正能代表中国风的香味到底是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范畴的话题,但如果和香气挂钩也是有迹可循,国人的品性大多温良含蓄,不太爱出风头。古人更是向往梅妻鹤子的生活,喜欢清风,明月,白雪,初露,寒梅,桂子......
我理解中的中国香更偏好清幽、淡雅的植物香,表达着中国人的含蓄情感。而且东方人不像西方人体味重,所以不需要浓烈的香水或香氛。
是不是听起来特别虚无缥缈?
但我某次走进北京四季酒店水疗中心,顿时因为漂浮在空气中的香气而精神一振。这种味道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中国香”么!
了解才知道,这股闻起来月色正好,清幽温和的气息,正是出自她们销售的国内新晋、人气很高的小众高端香薰品牌——观夏
我之前就听黄小姐提起过观夏,她尤其喜爱它的晶石香氛,后来我逛上海的连卡佛偶然也看见过观夏的身影。不得不说,高端国货品牌观夏真的做到越来越好了。

比起西方香氛总是隔了一层纱,观夏最大的优势在于非常懂东方人的情意结,灵活地用东方植物香,调出那种我们记忆中非常熟悉的味道。
除了观夏是立足用东方成分,得益于全球合作调香模式,拥顶级调香师,其中一位调香师Jerome Epinette,是Byredo和欧珑的王牌调香,欧珑的无极乌龙就出自他之手。
在这么多系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四季香薰系列,它将中国各个美好的城市,最好的季节封存起来,将秋叶夏花,春雨冬雪都锁在家中。
四季系列里的福开森路重庆森林颐和金桂昆仑煮雪,正好分别对应春、夏、秋、冬:
福开森路
在这个系列之中,我最喜欢的是福开森路
从命名开始,它就弥漫着浓浓的上海味道如果你还记得,在《色戒》中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后,装得没事人一样叫了辆黄包车,去的正是“福开森路”。
而福开森路的香味,也选了深得上海人心的白玉兰。还记得每到花季,在上海的大广场、地铁站,我总看见手挽篮筐的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叫卖着“白兰花”,甚是好听。
和俗不可耐的玉兰花香不同,福开森路让寻常的玉兰花变得很有质感,味道很纤细,闻起来特别悠长,像一根线似的悄然地就钻到你的鼻子里。
福开森路里还搭配了同类型的白花香:茉莉和晚香玉,再调了些绿叶和绿茶,非常有层次感,就像早春时上海的清晨,分外清凉,吸入胸腔,让人想起新意这两个字。
所以我喜欢把福开森路放在书房里。每当闻到这种清冷感的香气,总让我的身心冷起来,脑子瞬间清醒,沉下心来认真写稿
重庆森林
虽然叫「重庆森林」,但这一瓶却不是草本的味道,倒是很馥郁的玫瑰味道
了解才知道,此森林非彼森林,它的灵感来自香港电影《重庆森林》,象征着电影里横冲直撞的爱情,所以带刺的玫瑰香最恰当。
拿到手里这瓶香薰,深吸一口气,我闻到的还有滴着水的紫罗兰和柠檬,还加了天竺葵和香橙,馥郁中有一丝丝酸甜,仿佛是那个炽热夏天的味道
不禁让我想起了香港电影里,发生在高楼林立的CBD,又或者是烟熏火燎的狭窄街巷,那些酸酸甜甜的恋爱,那些漫不经心下却是刻骨铭心的浪漫。
而瓶子里的星星点点,衬托着那一朵朵娇媚的小玫瑰,尤其适合放在卧室。闭上眼睛,仿佛床上洒满了玫瑰,能做一个玫瑰色的绮梦。 
颐和金桂
另一瓶我很喜欢的是「颐和金桂」,它是一支很真实的桂花香。
很多人提起桂花,总想起杭州的满陇桂雨,清甜香糯的。但这瓶桂花却很独特,还原的是颐和园里的百年老桂花树,香得干爽,颇有气势
讲真在北京的四季中,我唯独喜欢天高云阔的秋天。记得我曾在某个秋日夜晚路过颐和园,老桂散发的幽香被晚风吹到宫墙外,满街飘香,让我印象深刻。
而这一瓶实实在在地还原了我记忆中的香,初闻桂香得扑烈浑厚,再闻还有杏花、桃花和紫罗兰的甜,像是北方糕点,层层叠叠的甜
它被我放在了阳光能洒进来的窗边一摆上去,风情无边,就像一位美人凭栏远眺,香气袅袅。又像窗外种着一棵永不凋谢的老桂花,缭绕鼻端,四季如秋。
昆仑煮雪
终于说到冬天了,冬天总离不开雪。
昆仑煮雪这个“煮”字实在是妙,仿佛是初冬的白雪全被煮进了一锅里,让人不禁想起《红楼梦》里的妙玉雪水煮茶那一幕。
但当闻到它的时候,和我想象中的诗意有点不同。虽然也有雪松的冷冽,但昆仑煮雪的味道更多是原始木头的粗犷感,仿佛置身于在天寒地冻的牧民小屋。
混合着香柠、杜松子暖暖的香气,再加上瓶里的北美冷杉和松果,总让我想起每年有零食,有暖气,看《真爱至上》的平安夜,太适合喜欢独处的人静静地闻了
假如不喜欢太甜、不喜欢花香的,可以考虑一下昆仑煮雪,你肯定会被这种冷静自持的木质香迷住的,整体香氛非常和谐,特别适合放在家里的玄关营造氛围
衣橱香挂
如果说扩香是营造出的气味宫殿,那衣橱香挂则是更私人,只用来取悦自己。
衣橱香挂的味道和四季香氛一样,是大家很熟悉的四种传统东方香味走的是不浓烈的草木风格,香得恰如其分不过,行云流水。
香膏嵌着白色陶瓷里,不用点燃,香气就这么缓缓地散发出来,一只就能让衣橱飘香至少半年。当然如果衣橱比较大,那需要放两三只才足够。
每到当我从衣橱中拿出衣服穿上,总会闻到若有似无的香气。在举手投足间,只有自己才体会得到,感觉自己藏着一个小幸福的秘密,嘴角都忍不住上扬几度。
最后我还想说一下,虽然我很爱观夏,但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它很难买。我自己也等了很久很久,才等到其中的几瓶。
不过观夏的出品慢,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观夏的团队都是一班死磕细节的人。每一瓶的香氛里的从玻璃器皿、永生花的搭配都是由花艺师精心挑选而成
每一瓶都是用德国进口食品级蜡,以传统红酒手工封蜡技术将香气封存。而且还延续了观夏香薰一直以来贴心的定制标签服务,要经过如此多道手作工序才能制成一瓶。
更何况,观夏的花材是从世界各地寻找搜集的,会因为季节原因出现短缺,所以准备时间长,现在还没有在大批量产。
所以想要买到,只在每周四守着观夏的公众号(观夏SummerLab)等着发售,假如足够好运,或许你也可以拥有。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观夏”公众号,新人可以领取10元优惠。
一瓶好酒会在时光的沉淀中愈发诱人,一缕好香也应该经得住时间考验。
如果线上买不到,可以去成都、上海、北京连卡佛的家品部、北京四季酒店水疗中心购买。去之前记得打电话,害怕店铺有时也售罄缺货了。
希望在这些待在家的日子里,让观夏的这些好物能带给大家温暖与想念,重新点亮你的心情,更有动力、更用心地过好生活的每一天吧。
推荐:扯白||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女性个人发展的坟墓?
上文:名流||韩国财阀系列之“狂躁的一家人”
作者/ 编辑:爱丽斯Alice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