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去年秋天就写好了,没想到一直忘记发出来。现在小木马入园已经小半年了,现在回顾一下当时的这场马拉松,还是颇为感慨。

1
8月多的时候,我兴奋地跟全世界宣布:娃马上要入园啦!
我幻想着娃从此踏出了独立的第一步,开始逐渐离开父母的怀抱。
想象自己是送儿子上大学的老母亲,脑补了很多戏份,一边兴奋地添置着娃在幼儿园需要的东西,一边矫情地故作伤感:
儿啊,从9月份开始,你要去上学啦。
以后白天陪玩,中午喂饭,下午哄睡,都有另一个女人来替代我了。
想到以后我不得不一个人轻松地开车,一个人悠闲地逛超市买菜了,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了眼泪:
啊哈哈哈。。。
到了9月份,有人问起娃的情况,我总要说,娃正在入园中。
到了10月份,我垂头丧气,状态条还是显示:正在入园中。。。
等等,
入园难道不是一次性动作吗?
说好的“守得云开见月明,一朝解放老母亲”呢?
我万万没想到,在德国送娃入园,是一场小小的马拉松。
2
这场马拉松,分三个阶段跑。
第一个阶段:试水日
7月份,娃的幼儿园开了家长会,安排了每个娃的入园日期。
这里每年新入园的娃不是统一入园的,而是每两周才能有一个孩子新入园。
因为不论是老师还是班里其他小朋友,都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和小木马的主管老师沟通了一下,让我8月上旬带娃去幼儿园,进行“试水日”。
所谓的试水日,是妈妈带着孩子参与幼儿园的一天。
在这一天中,妈妈和孩子要以旁观者的状态,亲身体会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但是妈妈和孩子尽量不要与其他孩子有过多互动,不然会让其他孩子感到困惑,为什么班里又多了一个大人,他们有时会以为又多了一个老师。
通过试水日,家长可以实地了解一天当中孩子的日程,感受托班里的氛围。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园长在家长会上再怎么介绍,都不如自己实地参与一天了解的更详细。
试水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妈妈进行入园准备工作。亲身经历了孩子的一天,就会立刻明白需要给孩子准备哪些东西,吃穿用行,都十分具体明了。
老母亲一边带娃参与托班的活动,一边飞快地用小本本写笔记:
需要买晨会小坐垫,
回去下载某某儿童歌曲,
挖掘机他喜欢,考虑备选圣诞礼物
卧室区只有18度,需要比家里厚些的睡袋。。。
这种认真钻研写笔记的精神,比上大学高等数学课还要努力呢!
3
试水日的最后,老师会发一大本资料和ToDo清单,让家长回去认真学习。
我看了一下手上的厚厚一摞资料,老泪纵横,德国人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啊,入个托儿所感觉像是高考备考,老母亲接下来不得不挑灯夜战了。
你以为这只是一大堆写满废话的宣传单,可以直接忽视?
不存在的。
因为这些文件大部分要求家长认真研读,做出回复,然后要签名的!
德国人的细心,严谨,风险管理,吹毛求疵,处女座强迫症都在这堆资料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有一份文档专门谈夏季防晒,文档首先陈述了一下孩子在园里的户外活动安排,然后引经据典阐述了一下日晒对健康的益处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接下来问题来了,
当您的孩子在园内进行户外活动时,您希望:
A 不在园内涂防晒,我会早晨在家里涂好
B 在园内只做简单的防晒,并接受有可能的局部晒伤风险
C 户外活动只带简单的帽子,头部防晒
D 户外活动带有护脖的帽子,头部和颈部防晒
E 上午不防晒,只有下午才防晒
F 我对防晒有特殊要求,具体为:__________
另:你指定的防晒产品为____品牌的_____产品。
我拿出考英语四级的精神,把题目又反复读了三遍,然后开始抓耳挠腮,这到底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啊?!
还有一份文档,谈的是蜱虫叮咬的问题。拜仁州是蜱虫的重灾区,所以要重点防范。
文件中依旧先进行了一大段的科普,介绍了蜱虫的分布,风险和防范措施。然后问题来了:
您的孩子如果在园内被蜱虫叮咬了,您希望:
A 什么也不要做,打电话给父母来自己处理
B 直接联系孩子的医生,送医处理,然后联系父母
C 允许老师自行拔除蜱虫,然后联系父母
D 允许老师自行拔除蜱虫,在父母接孩子时再予以说明
E  我对此有特殊要求,具体为:__________
看了这些文件,我才理解幼儿园的工作有多难做。
德国的父母们对孩子的养育有各不相同的理念,而且每个人都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理念是最好的,即使是小问题,也绝不可能妥协或者随便。
幼儿园给予了父母最大程度的决定权,这样园方在遇到问题时,需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对每一个孩子做出不同的措施,也是真心不容易。
除了上面提到的选择题,资料中还有多道阅读理解题:
xx幼儿园管理理念
孩子入园适应期步骤
关于孩子睡觉的原则
在幼儿园内的食物和用餐习惯
。。。。。。
每一篇文章都是好几页A4纸那么长,读完了后家长要领会文章主题思想,写反馈意见,是否同意文中安排,并签名。
要说德国人也是真的细心,生怕你找不到之前一大堆文件中的内容,还另外做了一份关于xx幼儿园的A-Z,所有其他文档中的提到的问题,又按照字母表顺序列出来,方便查阅。
讲真,挑灯读完了这些资料,我感觉我的德语又精进了不少,恨不得立刻去赶考德语六级。
4
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接下来进入入园马拉松的第二阶段——陪读。
小木马的幼儿园要求在这一阶段,妈妈要陪着孩子上托班,这一阶段至少连续6天,在这6天内不得请假中断,不能迟到早退。到6天后,看孩子的适应情况,再决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于是我此生有幸上了一回德国幼儿园。每天一大早带娃去托班,然后就坐在地上和一群一两岁的娃们一起度过丰富刺激的一天。
你说孩子们在玩,我坐在旁边看手机行不行?
当然不行!
幼儿园明文规定,在陪读期间不可以玩手机,看电脑,写邮件。。。
上了6天幼儿园后,感觉每天比上班还累。有娃的家长都懂的,全副精力地和小娃娃们一起玩几个小时玩具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啊。
终于6天过去了,这时主教老师会评估娃的表现。如果娃仍然不适应,不能融入集体活动,那就要继续延长陪读。如果娃的表现不错,但是第7天恰好是星期一,那也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因为考虑到过完一个周末,周一对娃也是艰难的一天,所以周一不宜引进任何新事物。
感谢苍天!小木马适应得很好,在托班里玩的很愉快,没有表现出害怕,伤心的情绪,于是老师允许他进入下一阶段了。
5
等到孩子通过陪读期,完全适应了托班里的环境和小伙伴。接下来,才算是开始了入园的重头戏——逐步分离
每个幼儿园的管理理念各有不同,即使都是慕尼黑的幼儿园,对入园的分离期也是操作不同。
一般来说,幼儿园会安排4周左右的逐步分离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妈妈从一开始离开十几分钟,然后第二天离开半小时,最后4周后,娃能独自在托班待大半天,直到妈妈下午来接。
小木马的幼儿园对于入园过程有非常严格且独特的规定。
幼儿园采用了比一般幼儿园更为缓慢的节奏,他们生怕让孩子产生一丁点不适应,制定了这样的分离步骤:
第一天分离10分钟。妈妈8点送娃来,810分接走。
第二天分离20分钟,8点送娃,820接走。
。。。
终于过了一个多星期,娃可以待到9点晨会时间。
老师说,晨会是个重要的活动,期间老师会谈吉他唱歌,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多刺激,所以需要缓和。接下来两天分离期不再延长,而是停留在9点。
我:。。。。。。
又过了两周,娃能够从8点待到9点半了。
我急了,因为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去上班了。按照这个节奏,我早晨刚去上班,过了一两个小时就得回来接娃啊,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我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跟老师商量,小木马适应的很好,咱们能不能步子迈的大一点?
没想到平时很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时却十分严肃,说:我们不能随意更改适应期流程,这个过程可能持续8周以上,入园资料上都写着的。。。
我欲哭无泪,一边是像催命鬼一样的老板,一边是不容转圜的幼儿园。谁来安抚一下老母亲的心情?
6
以前我在国内也见过家里的孩子入园,每年的9月份,各个幼儿园门口都要上演着惊悚灾难片。
第一次入园的娃被老师死死抱住,哭得惊天动地。
娃的妈站在幼儿园大门外,双手抓着铁栏杆,伤心地肝肠寸断。
也曾经听说过,有的孩子整整哭了三天,然后才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倘若德国的幼儿园老师知道咱们在中国是“硬着陆”入园的,他们一定会惊掉下巴。
小木马的幼儿园执拗到我这个亲妈都受不了的程度,但是他们也是一切为了孩子考虑。
幼儿园的一切规定都是以孩子的感受为第一考虑,“方便父母”才不是他们关注的点。
因为长达8周的适应期,我的工作又要黄了,幼儿园可不管你,谁叫你要急吼吼去上班的?
如果说中国娃入园是惊悚灾难片,充满着生离死别。那德国娃入园就是考验妈妈的励志片,这场马拉松,跑与不跑由不得你。
作者:木马君 
公众号:潜伏的木马君
想和木马君一起去看这花花世界,分享真实的小故事,长按下面二维码来关注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