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没有想到,今年的春节买好票,却回不了家。
这里指的“家”或许是你故乡的家,那里住着你多年未见的父母、亲人;又或许是你漂泊在外的家,里面有你舒适又简单的被窝。
无论是哪一个家,它都是属于你的空间,盛放着你的日常,你的记忆,你对生活的感知。
一个人的家居状态,清楚地呈现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喜好。
收集了一桌子杯子的你,是不是会沉醉于玻璃的晶莹与陶瓷的温润?
书柜里满满的小动物公仔,藏不住你的童真与趣思;
一部投影仪,一个舒服的靠垫,编织了你的电影之梦;
小夜灯,香薰蜡烛,舒缓的音乐,一个自我疗愈的场所被你所创造。
家,仅仅是一个居所吗?
不是的。它是工作室,是咖啡厅,是美术馆,是小课堂,是你对生活方式的期待与实践。
这一个多月以来,人们的生活仿佛被进入真空状态。
我们在疫情期间,谨小慎微,共情悲苦,人与人之间隔得很远。我们更加期待,在自由走出房门后,大胆拥抱阳光,新鲜空气,和彼此。去完成自己的to-do list,去享受生活的精彩可能。
去成为,一个充满热情的生活家。
家的空间有界,创造却是无界的。
总有一个角落或者空间是你想要改变很久的,趁着疫情在家期间,你可以付诸行动了。
将角落封尘的书柜重新赋予其现代气息,也可以是你们全家人共同打造的巨作。把家门口陈旧的鞋柜翻新、给自己的书桌增添春天气息、为家人腾出一个运动小天地等等。
这一些些的改造都是你们将自己与“家”拉近距离,让生活回归,让家园再次幸福。
由此,在今年开春之际
新周刊生活方式研究院  
联合 
扉美术馆 FEI Arts
Greenspring 绿色之春
BENSHOP
自雇自足
发起一场主题为《回家》的展览
分为线上征集和线下互动 
生活方式研究院一直以来 
都在关注各种形态的生活方式, 
关注人们在生活上的细微变化, 
期待你的参与, 
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不同可能。

策展人语
2020年1月,一场从武汉开始蔓延的肺炎,让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灾难总是来的措手不及,家成了无数中国人最后的避难所。此时此刻,很多人依然困居在家。
为此,我们发起了一个有关“家”的展览,名为:回家。当“公共活动” 因为疫情突然消失的时候,困居在家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把“公共性”引入到私人的居住空间里。
他们开始观察家里的每一片空间,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改造,把家变成一个不出门就可以社交、娱乐、运动、工作的“无界社区”。有人在家用8小时走完100公里,把家里各种空间串联成了一个“马拉松赛场”;有人把家变成电影院;有人把卫生间改造成了“病毒防疫所”;有人在客厅的墙上攀岩;也有人在卧室的床上野餐 … 
当疫情所带来的无聊、焦虑和不安笼罩着每个人的时候,这些在家的空间创作记录着普通人的抵抗,更看到了在困境之下普通人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塑造的家是一个由砖块、混凝土、钢材或木材组成的居住场所,那这些没有受过任何建筑学训练的普通人所进行的空间实践便是在创造生活。他们赋予了“家”不一样的功能和意义,并融入了新的生活方式。正如印度建筑师巴克里西纳.多西所言,只有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时候,生命才能开始庆祝。
2020年的中国,每个人都是生活家。
然而,在此次疫情期间,“回家”并不是一个选择。在四川,一位挂着湖北牌照的长途汽车司机因为招各地驱赶,在高速路上流浪了近20天;在河南南阳,一个小区的居民集体拒绝下班回家的护士和医生回到小区;在深圳,一位受歧视遭退租被辞工的湖北籍农民工流落烂尾楼,无处容身...… 
在这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荒诞让人感到了悲凉、失望、恐惧甚至愤怒。待到疫情退去时,经历这些的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彼此?
肺炎终究可以治愈,但留在每个人心中的伤痕和痛楚也许会伴随余生。因此,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展览不能只停留在分享和记录在家闭门创造的喜悦上。
当疫情过后,我们终将要打开房门走出去,重新去学会拥抱,重新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信任。而此时的“家”,将逾越私人住宅的边界,奔向一个更大尺度和意义上的的家,一个由无数的“小家”汇聚而成的“大家”。
这也是“回家”的另外一层意义:回归彼此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家园。我们相信,疫情过后的回归家园,才是真正的回家,这才是所有喜悦的形状。我希望,这个展览可以推动中国建筑师勇敢思考未来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并作出行动。灾难过后,会是重生吗?

扉美术馆
何志森

照片示例
* 前2张作品来源出自扉美术馆策划的《家就是美术馆》参展作品
* 照片来自生活方式研究院读者
展览组成部分
展览将由《在家》线上展览和《串门》线下互动两部分组成。
《在家》线上展览 
第一部分将记录疫情爆发之后到结束之前,以“在家”为主题发起作品征集。作品可以是家里任何场所的改造(场所可小可大,自行选定)。改造方式可以是利用家里已有资源进行的空间创作,或者是借助新的材料进行的改造(力度可小可大,可以只是简单改变空间的使用状态)。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作品要具有一定“创造性”。
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3月23日零点
《串门》线下互动 
第二部分将在疫情结束之后,由大众选出每个城市最受欢迎的前几名作品,组织观展团以线下“串门”的方式和作品所在的家庭交流互动,并倾听他们在抗疫期间所经历的故事。通过开门后的串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共情但愿可以重建。
作品提交方式
 个人参展 
个人组直接提交作品,然后由此次展览的联合发起机构甄选确定线上参展作品,最后由大众投票评选每个参展城市最想串门的作品。
作品提交要求:
1.1-3张可以展现您的空间改造后的图片(如果有空间改造前的原状图片也请一起提交),并附上一段300字左右的作品阐述文字;
2.一段不超过3分钟的视频,记录您的空间创作过程,并附上一段300字左右的作品阐述文字。
无论是相片还是视频,我们都希望可以在画面里看到您或您的家人在使用这块改造过后空间的情景。
 达人参展 
达人组是专门为那些在网络上活跃的意见领袖 (KOL)加设的一个参展类别,目的是利用达人们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
基本条件:
1. 在某个领域已经有鲜明的风格及大众关注度;
2. 愿意参与、塑造并分享个人家居生活的一角,并配合参与相应的城市公益活动;
3. 以个人居家美学改造作为基础,领域包括:手工、厨艺、健身运动、种植、写作、绘画、读书分享、舞蹈、音乐等;
4. 达人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合。
达人组直接提交作品,然后由此次展览的联合发起机构甄选确定线上参展作品,最后由大众投票评选每个参展城市最想串门的作品。作品提交要求与“个人组”相同。
除了线上展览和线下互动外,我们还联合不同城市的合作机构,以「直播间」的形式分享达人组参展者的创作。
作品提交
途径一:请将您的影像作品(图片/录像)以及介绍文字均以附件的形式,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注明“回家+姓名+城市”。
途径二: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将您的作品和介绍文字发到群组里,并附上“回家+姓名+城市”。
发起媒体
* 感谢为这次活动提供海报的插画师西朴Sypo
发起机构
合作机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