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张舒然离开家乡武汉,远赴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求学。并在当地结婚生子,安顿了下来。
一晃在加拿大生活了18年,今年过年,张舒然从老家做医生的表妹那里听说,国内爆发了新冠肺炎。而张舒然的家乡武汉,正是疫情的中心。
当时的湖北,医疗资源急缺。
前不久,她帮助海外的一家想要捐赠的海外媒体成功地对接到了有需求的武汉医院。当10万个口罩运送到目的地,她却得知,在这家医院工作的高中密友,感染了新型肺炎。
口罩断货
张舒然的表妹在武汉同济医院当医生
。从表妹那里,她知道武汉出现了新冠肺炎。


“那时还不知道会人传人。
张舒然在加拿大当地的妈妈群里发布了消息。并且,通过淘宝异地下单,想给老家的亲戚们,买些口罩。但很快口罩断货,张舒然只能收到一笔笔地退款。


她只好在温哥华的商店购买了几盒口罩。本打算通过国际快递寄回武汉。可惜没多久,她就听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


在医院疫情一线的医生表妹曾经告诉张舒然,为了防止传染,如今疫情下的医生常常穿着纸尿裤抢救病人。
表妹还告诉她,就在前几天,她所在的医院又有3个护士感染了病毒。
张舒然小学的班主任就住在华南海鲜市场旁边,老师告诉她,自己所在的小区是整个武汉感染率最高的,因此,她一步也不敢踏出家门,只能靠网购和政府配给解决生活物资,“就像以前的公社一样。”
最让张舒然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家人。她介绍,自己的家族成员大都患有支气管炎,50多岁的父亲和8岁的妹妹经常咳嗽。而如今,家人一旦咳嗽就会特别担心,“既担心感染了肺炎,又不敢去病人密集的医院做检查。
父亲告诉她,封城大半个月,家里的粮食只有大米和土豆
,“先吃米饭,如果有一天米不够了,就熬粥喝。”


“无论你在国外赚了多少钱,都不能帮到家里人半分,这种无助感很让人难受。”
30万个口罩
张舒然高中最要好的朋友李沁,在武汉协和医院当医生。她向张舒然透露,现在医院的资源非常紧缺。
张舒然很想做点什么。她找到了几十个当地口罩工厂的电话,一一拨打过去,却都被告知没有货。
而即使有货,按照当时国内的物流状况,她发现,个人已经很难把物品寄到已经封城的武汉。
正巧,加拿大本地有一家媒体,通过种种途径采购了30万只口罩,想要捐给已经封城的武汉。然而,隔山隔海,没有门路。“只有医疗机构的东西能运得进去,其他组织、个人的包裹根本寄不进去。”
于是,张舒然想起了李沁。她把李沁介绍给了那位媒体负责人。“每一件物资,李沁都会帮助审核,只有达到医用标准的才寄过去,避免了很多浪费。”
就在几天以前,李沁发短信告诉张舒然,这家媒体捐赠的第一批十万个口罩已经寄到了她们医院。接下来还会有二十万个陆续寄到。
“虽然口罩不一定能被我的同学用到,但想到它被我家乡的医护人员用上了,我都很开心。”
同学确诊了
李沁是张舒然的高中同学。张舒然虽然移居加拿大,但每年回国,两人都要见面叙旧。
武汉爆发疫情,张舒然每隔几天就要短信问候一下奋战在一线的李沁。然而,就在对接了30万只口罩没多久,李沁告诉张舒然,自己也感染了新冠肺炎。
张舒然的心陡然往下一沉。
李沁有一个和张舒然的宝宝差不多大的孩子。所幸的是,疫情刚一爆发,李沁就一直待在医院,还没有机会传染给家人。
今天,张舒然又问了李沁的近况。李沁说,因为是轻度的,隔离了几天以后,基本上已经痊愈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李沁只是一个从确认病例转移到痊愈病例的一个数据;然而对于张舒然来说,却是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她深受震撼。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教育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分享加拿大教育、文化的品牌读物。通过家长、学校、留学生的感悟,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现实教育世界。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