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于盈Carol(凤凰卫视节目制片人、主持人)
▲点击观看《领航者》专访视频
深度学习对人类生活最大的影响就是自动驾驶,也是人工智能可能最快实现商业化的应用,引起很大关注和很多企业的进入。在一众老牌车企和互联网企业中,位于广州的小马智行以“快”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自2016 年底成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小马智行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目前估值达到了 17 亿美元,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领航名人馆
彭军
1996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
2002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2005年任谷歌公司软件工程师
2012年任百度技术领导团队核心成员
2015年任百度自动驾驶首席架构师
2016年创立小马智行
1
“快”的法宝:对已有车辆进行改装
说起来小马智行的创始人彭军,还是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师兄。我在那里读本科的时候,他已经读完博士,在那里做研究员,所以时间上我们还有重叠。第一感觉他是一个绅士,出门会帮你撑伞,让你先走。他笑说,他平时可不会打扮成西装革履的,一方面是因为有我们的采访,另一方面他上午也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平时走的都是轻松休闲的路线。
他说,现在很多人在做自动驾驶,但其实有一些就是噱头。他希望真正深耕技术,这样才能建立比较高的市场壁垒,不会轻易被取代。
最近,加州车管局根据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的情况公布了一份排名,在这份排名里面,小马智行排在中国自动驾驶企业里的第一名。(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目前小马智行的产品,主要是对一台普通的车做出一些改装:在上面的这块“顶盖”里,加装了他们的各种“法宝”,包含传感器、激光雷达、各个方位的摄像头和GPS的天线等等。这一个完备的顶盖,相当于给车增加了“眼睛”和“耳朵”,来看所有周围的状况。
当然,这只是最快的一个方式,在彭军看来还远没有到达成熟产品化的阶段,将来肯定会更加集成化和小型化,跟车的组装更加一体化。
目前小马智行在广州、北京和美国旧金山湾区三个地方同时做路测。这三个地方的路况和交通规则都有不同,而小马智行运用同一套系统在三个地方同时学习,可以帮助系统快速学习和迭代。
2
未来自动驾驶服务将分为三层
对于业务模式,彭军认为未来市场会把车售卖的模式,变成一个移动服务提供商,那自动驾驶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传统的车厂也在一个大转型的阶段,也需要积极的需求合作伙伴。因此彭军也看到自己和他们的一些合作机会,“我们作为一个技术输出方,这条路也是可以尝试的。所以我们目前的策略是两条路都在走。”
彭军为我们描述了未来的服务提供商将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车辆;中间是自动驾驶提供方,提供自动驾驶技术;上层是移动服务提供商,直接对用户。“我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个方向都会互相尝试对方,但又会互相合作。”
3
解构自动驾驶:“无非分五步”
谈起自动驾驶,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神秘莫测的技术。然而彭军却为我们剖析机器驾驶与人类驾驶其实非常相似,只不过在人开车时,所有步骤都发生在潜意识中。
他解释开车无外乎解决五个问题:一是我在哪,就是定位;二是我周围有什么,和周围的环境交互;三是预测周围物体下一步的行为;四是针对预测的行为提出自己对应的动作;五是如何来控制车辆。
4
自动驾驶一定会比人类驾驶更安全
虽然自动驾驶研发的初衷之一就是改善交通安全,然而近年来上新闻头条的一些交通事故将自动驾驶推上了风口浪尖,许多质疑者提出人类为何要让机器来主宰自己的生死。
彭军认为,今天自动驾驶和“老司机”相比,主要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人工智能,其实很多时候对它见过的东西、处理过的事情,它能处理得很好。但在一些突发状况,或者说是看见形状非常奇怪的东西就会辨认不出来”;二是产品发展的稳定性:“就像最早的计算机经常死机,但今天很稳定了。它就是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许多人认为人在驾校学习几十天就能够学会开车,而彭军则认为实际上人是把很多平常跟驾驶不相关的经验运用到了驾驶上。“比如说对人的识别,对人和车下一步行为的预测,实际上人在这个平常的生活,甚至走路时在路上看到的情况下,都可以学习。”所以自动驾驶在举一反三的能力上可能与人相比还有差距。但是机器驾驶有其独特的优点,就是不会遗忘。因此机器可以通过不断的测试积累,只要见过的情况,它就能记住并学会怎么处理。
彭军强调,机器开车一定会越来越安全,并且从趋势上来看,机器开车的安全性一定会在某天超过人类驾驶。
5
自动驾驶将在10-15年内走进千家万户
彭军认为,如果今天想让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到所有的地方,在所有的天气状况下都能行驶,还是一件难事。但从城市来看,每个人每天的出行需求,其实是以短途需求为主。也就是说如果自动驾驶能够提供一个在特定区域内的出行解决方案,也会有很大的市场。而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能见到的场景会相对有限,那自动驾驶方案就变得比较容易。
所以彭军认为,早期的商业化一定是在特定区域内,或是对一个限定场景的应用,比如说港口、矿山、工业园区等。在特定场景内的商业化应用,彭军相信在三五年之内就可以实现,但自动驾驶要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需要十至十五年的时间。
6
中国在发展自动驾驶方面有巨大优势
在美国和中国都有路测经验的彭军认为,虽然自动驾驶在美国的发展历史较为深远,但在立法方面走得比较慢。相比较而言,中国处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风口,其技术推广的速度是别的国家很难想象的同时中国人口多,出行复杂,因此对于便捷的出行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一切都是中国市场的巨大优势。
而在未来,城市的规划将完全被出行方式所颠覆。如今大面积用于规划停车位的城市空间,未来将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同时如果出行更加便捷,人们也不用聚集在市中心,郊区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
7
从大公司跳到初创企业赌一把的理由
在中国文化中,"马"象征着出行,也象征着一种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彭军也希望自己的这匹马能跑得更快,走得更远。他曾是百度无人车的首席架构师、百度技术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而如今,他带领这个杰出的团队投身创业大军。
谈及创业的初衷,彭军认为这个市场非常巨大,对社会与人类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这个行业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极具吸引力,因为它将技术所有的方向都用上了,需要整合所有的技术。因此他一接触到这个行业就非常热爱。
而在当时身处大公司的彭军,看到大公司发展新技术的局限性。大企业当然因为资源的大量投入且拥有顶尖人才,在研发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很多大企业的运作会有包袱,在创新的这条路上行走可能动作相对缓慢;第二在从研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可能离市场也稍微远一点,在消费者服务方面没有想得那么细。这些原因导致许多人才愿意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跳到初创企业赌一把。而且,多最创新、最前沿的东西反而诞生于初创企业。
因此,彭军下定决心自己干,相信这样可以推进得更快,做得更好。
8
做事看趋势,不把困难看太大
如今的彭军非常繁忙,一年中大概有一半的时间都会在硅谷湾区,平时每天可能也要忙到晚上10点。但是感觉他的状态比较平和,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太看得出来是那种很忙乱紧张的状态。
这也许和他的心态有关系,他觉得创业途中的磕磕碰碰都是特别正常的事情,也进行了很好的预期管理“可能我们个性里,都是相对来说比较没有把困难看得太大的那种态度,有问题来解决就好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彭军在美国待了20多年后才回国创业,所以感觉西方文化在他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抱着一种开放、平等的心态和员工交流。他平时会不定期地召开全员会议,请大家事先通过一个网络平台匿名提问,然后他在大会上就每一个问题做出回应,有时甚至是拿着两整页纸的问题,一个个地去给大家解答。他和另一位创始人“楼教主”(楼天城)也会不定期地和员工分享公司的目标、公司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优先级等等,让员工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前进。
彭军相信做事看趋势。凡事发展总有波峰波谷,但他认为自动驾驶是大趋势,只要认准了这一点,在波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焦虑。同时,他也认为要对波谷做更好的预期和更多提前的准备。在波峰是储备更多资本和人才的时候,但在波谷时也要放好心态,等待下一个波峰到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