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面对汹涌而至的爱心捐赠,湖北省红十字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围绕捐赠物品如何发放、该发放给谁、其中是否存在猫腻,这两天,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震荡和关切。
▲1月30日,合肥发往武汉的蔬菜车辆出发。 新华社发(周诚 摄)
希望捐助的善款和物资能得到落实,期待红会在分配物资的时候能一碗水端平,网民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小锐觉得,质疑面前,红会不如大大方方出来走两步,当前的争议既是对红十字会的考验,也是红会为自己正名的最好机会。
说考验,一是救援物资数量大,爱心捐赠汹涌而至,红会工作人员数量则很少,如何及时接收和有效分发,挑战不小;二是红十字会近年来可以说一直面对不少风波,这一次也肯定要接受全国人民更为严苛的审视,相信工作人员压力也不小。
但挑战也是机会,压力更可转化为动力。
一是要增加透明度。这个春节假期,四千万网民围观兴建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直播引发热议。也正因此,有网民建议,最该直播的其实是红十字会。
小锐以为,有关部门当可呼应网友的诉求,在确保人力的前提下来个“直播”,采取的方式未必一定要架起摄像头(当然这种方式最佳),也可以是文字直播,哪怕是每天来一次详细的信息发布,更大范围、最大限度增加透明度,提升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信心。
二是要学会和舆论打交道,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清晰阐明坊间争议问题所在。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一个肩负外界无限信任的慈善机构或慈善组织来说,细节尤其重要。疏忽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就可能令整座信任大厦崩塌,而再重建信任,简直难于上青天。
▲1月30日, 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协助搬运境外捐赠的医用口罩。 新华社发(杨晓琴 摄)
今天的中国公众,大多可谓都有着经历过郭美美事件等风波磨练出来的“火眼金睛”,慈善事业最揉不得沙子,所以这种苛责并不过分。而从事慈善事业的工作人员显然要比其他行业更多一些自律,更多一点和舆论打交道的经验。
像每天公布疫情病例一样公布救援物资收、发、存的账目,让社会各界和公众明明白白捐赠,让每一笔善款的行走通道都更加阳光和透明,应该是红会努力的方向和可以尝试的回应社会关切的最佳路径。
接受人民监督,自然要求对于有关质疑能够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有则改之,无则也要说清楚、讲明白,这是红会应该做的,没有讨价还价余地。
热文推荐
微信编辑 | 张馨午
微信审核 | 灵逸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