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是轮回的,而人类是健忘的。/《传染病》
只有医生、政府、民众三者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击败病毒。
前两天,知乎上的一个陈年帖子火了。
起因是2018年时曾有人提问,如果再遭遇一次“非典”,以现在的城市规模、人口流动速度、医疗条件,中国是否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抵御疫情?
当时底下一片全是乐观的回答。
截至2020年1月28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74例。
也就是说,“新型肺炎”只用了不到30天,就打破了17年前“非典”确诊病例数(5327例)的纪录。
每一次疫病,都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流感》
当人们再翻出这个提问,感受到“打脸”的同时,也不禁陷入反思:
面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我们会不会过于自信了?
其实,包括提问者在内的网友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
这场席卷全球的病毒,不是“如果再来”,而是“一定会来”。
“问题不在于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发生”——
1月22日,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Pandemic: 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一开篇就下了这样的结论。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耸人听闻。
抛弃幻想,认清现实,才能防患于未然。
“演练”在演,还是在练?
纪录片《流行病》刚进入第一集第一章,气氛就陡然紧张。
一上来,纽约州纽约市就接到报告称有呼吸系统疫情。于是,当地金斯县医院的急诊科开始超负荷运转。
更要命的是,医生们要在对新型病毒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病人实施抢救。
于是,你能看到一片手忙脚乱的情景。
这边,有病人呼吸困难需要插管,但没有设备——
那边,手术用冰告急,另一床需要照看X光——
转眼间,刚才呼吸困难的病人,心跳眼看就要归零。
在最紧张的时刻,画面外传来演习结束的声音。
不由得让屏幕前的观众长舒一口气——
幸好,这只是演习。
相比之下,国内半年前的一场演习,就显得非常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了。
2019年7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了一场应急演练,模拟的,正是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
当时,借助同步视频连线的方式,除了宁夏银川主会场,其他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以及部分地市、县级卫生健康委也都参与到了桌面推演中,参与人员超过8200人。
这也是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2020年4月24日8时,来自A国的XD930航班降落在银川河东机场。航班上一名男性旅客在通过入境检疫通道时,被体温监测仪探测到发热。
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引导该旅客至医学排查室。经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医学排查,该旅客体温为39.5℃,伴有咳嗽、头痛等症状。”
这是国家卫健委给出的一道考题。
疫情很可能最先反映在人体体温上。/ 《传染病》
“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海关通报后,及时上报上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并要求相关专业机构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银川紧急救援中心派出负压救护车赶赴机场。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启动医院应急响应,开启负压病房,划定密切接触者观察病房,做好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防护等准备工作。
疾控人员到达机场,开展疫情核实、资料交接等工作。”
这是相关部门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从通稿看,全国的卫生健康部门对于可能发生的疫情早有准备;但从结果看,我们似乎又被迅速蔓延的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
应急演练不是小孩子过家家。/colorhub
无独有偶,作为“新型肺炎”首发地的武汉,4个月前也曾经进行过类似的演练。
某日,航空公司报告,“入境航空器上1名旅客身体不适,呼吸窘迫,生命体征不稳定”;
随后,机场海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病例转运和航空器卫生处理,并对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开展排查与监测;
两小时后,武汉市急救中心反馈,转运病例已临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诊断病例……
很遗憾,这样一个顺利、迅速、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处置全过程,只是演习而已。而实际情况如何,就不用我多说了。
这个春节,全国人民都被新型冠状病毒打了个措手不及。多少人出行计划被迫推迟,亲友聚会不得不取消,想出门却连口罩都买不到……
没有口罩不能出门,有口罩也不敢出门。/unsplash
等渡过眼下的难关,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思考——
我们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进行的“演练”,重点究竟应该放在“演”,还是“练”上?
“我们不需要更多人祸了”
2019年,麻疹病毒在美国卷土重来,并迅速蔓延至二十多个州。要知道,早在2000年,该病毒就被美国宣布消灭。
出现这种局面,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家长出于文化或宗教信仰因素,拒绝给孩子打疫苗。
片中借一名医护人员之口,道出了当地不少民众的心声——
“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天灾了,各种飓风和龙卷风……我们不需要更多人祸了。”
以自由之名,抗拒打疫苗,导致很多本以消灭的传染病死灰复燃,这是发生在北美大地上的“人祸”。
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亚洲,则会发现,这里对“人祸”有着另一种诠释。
在印度,70%的猪流感(H1N1)疫情都发生在拉贾斯坦邦,当地卫生部长拉格夏马被认为是第一责任人。
镜头记录下的当地卫生部门的内部会议,堪称大型答非所问现场。
卫生部长对着手下一名部门主任大发雷霆,质问他,“你(前段时间)在忙些什么?”
主任答,“我(现在)在做会议纪要”。
部长指向另一边的秘书,“负责写纪要的是他!”
被点到名的主任唯唯诺诺。然后呢?继续做记录。
此情此景,实在很难不令人感到疑惑与愤怒。
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究竟掌握在一群什么样的官员手里?
荒谬吗?没过多久,国产版剧情就来了——
在湖北黄冈,确诊和疑似病例仅次于武汉的第二疫情高发区,当地疾控中心主任面对督察组的提问,一问三不知,仿佛把一切交给医生就万事大吉。
然而抗击病毒,仅仅靠医生是不够的。当然,仅靠政府也不够。
在现代社会,疫情的防控不再是地区性的,而是全球性的。如今,传染病已经远比战争更为恐怖和致命。
只有医生、政府、民众三者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击败病毒。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客观地讲,作为一部纪录片,《流行病》结构比较松散,剪辑得有些杂乱,怎么说都绝对算不得什么“神作”。
然而,在个人生活都被传染病疫情深切影响的当下,这部新片就显得十分应景了。
更何况,比照着现实来看,这部新片处处都是“神预言”。
比如,蝙蝠可以成为病毒的存储器——
比如,面对可能出现的流行病,中国尤其值得注意——
再如,如今的病毒,传播速度能有多迅速——
最近,疫情的最新消息总是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人们为它感到害怕,揪心甚至愤怒。
但面对着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也从一开始的心惊,到后来不免有些麻木。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北野武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这样说道。
我们需要记得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数字。/世界卫生组织
这些天,透过各大媒体的报道,除了令人心碎的消息,我们也见证过太多感人事迹——
有医生一直在前线坚持工作,以至于脸上布满长时间被口罩勒出的痕迹;有曾经在口罩厂打工的小哥,捐出自己作为工资的口罩;也有退休老人为灾区捐出自己所有存款……
我们总是难免被宏大叙事中闪现的人性光辉所折服,以至于忽略了一件事:
他们本不必牺牲至此。
悲剧最好的结局,就是从未发生。
这两天,随着最早向社会发出预警的八位武汉市民之一李文亮医生被舆论“平反”,人们很难不去想,如果去年12月发生在武汉的疫情,能够早点被重视起来,该有多好。
历史会记住这八位武汉市民。/@新京报我们视频
社交网络里,电影《流浪地球》里的台词重新刷屏——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亡羊补牢”的下一句并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为时未晚。
尽管目前形势尚不明朗,但多数中国人愿意相信,我们最终一定还是能够渡过难关。
而渡过难关之后,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是摆在大家面前更为重要的课题。
毕竟,每个人上学时都背过的杜牧名句,声尤在耳——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非典后首次国家突发公卫事件应急演练都练了啥? .健康报.2019-07-25.
[2]守国门安全、保军运平安,武汉海关演练口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楚天都市报.2019-09-18
✎作者 | 陆一鸣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标 题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出门买不到口罩,没口罩不能出门,我太难了
疫情一月记:
我们的防疫大战原来如此惊心动魄
真功夫没落是因为抄袭吗?是因为难吃啊
忙于带盐的陈欧,把聚美优品齁死了
面对风暴,不要让自己患上“情绪瘟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