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本文专家:
苏向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主任
息肉是人体器官黏膜上长出的“多余的肉”,常见的有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鼻息肉…很多朋友在体检中发现它们。
息肉长得慢,藏的深,体积比较小的时候,人不会有任何症状,通常无法感知。但别小瞧了这些小东西,有的息肉包藏祸心,和癌症关系非常密切
胃息肉:大多胃镜下就切了
与癌的关系  ★★★☆☆
约有1~5%的胃镜检查者发现有胃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20%为腺瘤性息肉。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则高达25~50%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剩饭菜和腌制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吸烟、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有研究表明,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大约40%的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什么时候要切除?
什么人要筛查?
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推荐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大便潜血和胃镜检查。即使息肉切除后,每1~2年也要复查胃镜。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与癌的关系   ★★★★
肠息肉主要有炎性腺瘤性两类,前者大多不会恶变,而后者的恶变几率则比较高。据统计,有80~95%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发现并切除它!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
什么时候要切除?
什么人要筛查?
建议健康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若结果正常,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
胆囊息肉:小心真性息肉
与癌的关系  ★☆☆☆
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假性息肉假性息肉也就是胆固醇性息肉,喜欢组团出现,直径大多小于1cm,只是胆固醇结晶,基本没有恶变可能
真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和腺瘤样增生四类,其中胆囊腺瘤是最危险的,虽发病仅占胆囊息肉的4%左右,但癌变率约30%,一般喜欢单打独斗。
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喜欢油腻饮食,如火锅、烧烤、蛋黄、动物内脏等;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经常熬夜和生活不规律;有家族遗传史等。
什么时候要切除?
什么人要筛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腹部B超筛查。没有高危因素,息肉小于1cm,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3~6个月复查1次超声,如结果持续良好,可改为一年复查一次B超。
鼻息肉:术后注意预防复发
与癌的关系  ★☆☆☆☆
鼻息肉的癌变风险相比肠息肉、胃息肉要小很多,但如果经常鼻出血,且患者年龄又大,少数可发生癌变。鼻息肉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其一般长在鼻窦处,会阻碍鼻窦通气,进而引发鼻塞、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疾病等表现。
为什么会长鼻息肉?
一般认为慢性感染和过敏是诱发鼻息肉的主要原因,近年发现鼻息肉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可能也有关系。
什么时候要切除?
声带息肉:休养好,通常会消失

与癌的关系  ★☆☆☆☆
声带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声带息肉发生癌变常是突发的,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为直接的表现,息肉的大小决定了声嘶的轻重程度,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为什么会长声带息肉?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用声不当或不良的发音习惯;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慢性喉炎;长期烟酒刺激;过度劳累、熬夜形成亚健康状态等。
什么时候要切除?
提醒: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已经切除,如果您没有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息肉仍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建议大家在治疗后,仍然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本文编辑:范洪岩
部门主任:杨小明
稿件意见请联系:
电话:010-65369722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家都在看:

做肿瘤大夫58年,我有五张防癌处方!听听这位90岁院士的话!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刚抢救回来一个病例,听完一身冷汗……转发提醒!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专家提醒:皮肤出现这几种变化,可能是大病信号!

觉得文章不错,
底部点一下“在看”↓↓
本文来源:京医通 《「息肉」是癌症近亲?肿瘤医生:有1种趁早切!》,作者:苏向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主任
由“京医通”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