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到消息,截至2020年1月30日10时20分,全球范围内共有17个国家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案例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因为这个病毒,国际媒体中的中国,就快要成为一“孤岛”。
这几天,美国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印度靛蓝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决定暂停和减少飞往中国内地的航班
而德国汉莎、英国航空更是直接宣布取消旗下航空公司飞往中国内地的航班。
对于这样的商业行为,我们虽然不想见到,但也不便苛责。
不过,这两天某丹麦媒体的所作所为,却是实实在在地挑战人的良知,让人无法接受。
丹麦媒体刊登辱华漫画
并拿“言论自由”当挡箭牌

在这个特别的春节,许多中国人舍弃了家庭团聚,全力投身到抗击肺炎疫情的工作中。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关心和支持。
然而,此时的丹麦媒体,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1月27号,丹麦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日德兰邮报》趁着疫情借题发挥,刊登了一条侮辱五星红旗的漫画。
红旗中的五角星已被作者用冠状病毒替代
漫画的作者叫博延森(Niels Bo Bojesen),是一名丹麦漫画家。《日德兰邮报》在配文中写道,该作品仅代表这位艺术家的个人立场,与报社的立场无关。
然而,不管这位作者是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报社是否赞同他的立场,在这样一个与生命赛跑的危急时刻,故意发布辱华漫画,不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博延森此前多次对他国国旗进行“加工”
很快,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对此事发表了严正声明,要求《日德兰邮报》和漫画作者向全体中国人民公开道歉。
然而隔天,《日德兰邮报》刊登的其主编雅各布·尼布罗(Jacob Nybroe)对此事的回应,令人大失所望。
他声称:该漫画从未冒犯到任何国家,“我们不会为我们没有做错的事情道歉。我们无意贬损或嘲笑,也不认为这幅漫画有这些用意。依我来看,这件事是文化上理解方式的不同”。
同时,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也回应称,言论自由和讽刺漫画都是丹麦的传统,“这是丹麦的一贯立场,我们不会改变”。
19号,丹麦驻华大使馆依然在其官方微博上用“言论自由”为这件事进行辩护。
一口一个言论自由,可是难道言论自由就没有任何边界吗?
用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的话来说,“我们都是人,在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应该有起码的同情同理心。言论自由不应以伤害其他国家和人民为代价,也绝不能成为侮辱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借口。
你们只考虑自己的权利,却伤害别国的尊严和人民的感情,这种做法极为自私和冷酷无情。“
可以说,这样的言论自由,完全建立在漠视中国灾情和灾区人们痛苦的基础之上!
在无数人为疫情苦苦奋战、甚至有人因此而家破人亡的当口,这样的言论自由,根本就是一副恶意满满的吃瓜姿态和讽刺嘴脸,只会令人感到从头到脚的寒凉,根本不应该,也不值得一国官方去如此捍卫!
有人歧视,有人帮忙
一场疫情试出了人性冷暖
有个朋友看到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回应后,气得开始用各种难听的字眼辱骂丹麦人。
不过,一码归一码,主页君觉得因为这样一件事而一棒子打死这一整个国家的人,并不妥当。
就拿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和韩国来说吧:
前几天,网上到处都是“日本商家为中国人免费发放口罩”“日本政府派出1000人的救助队伍”“日本不分国籍免费治疗武汉肺炎“的新闻,惹得网友们一窝蜂地为日本人叫好。
结果没过多久,人民网辟谣说,日本政府并没有派出1000人的医疗队伍,也没有不分国籍地承担武汉肺炎的治疗费用,药妆店里更没有到处张贴“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标语。
这时候舆论变了,网友们开始讨论日本的特务渗透,觉得日本花了不少公关费。
韩国“禁止中国人入境”的青瓦台请愿发起后,又气得网友们用“最低劣的人种”来辱骂韩国人。
难道,仅仅凭这一两条新闻,就可以如此断定一个国家的民众吗?
这场疫情,其实更像一个试剂,试出了全球范围内人性的冷暖。而在这个关口,有人选择了歧视,就有人选择了帮忙。
比如,同在日本的两位中国网友,因为国内爆发的这次疫情,在日本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一位,被平时聊得来的同事像躲瘟神一样躲着:
但另一位,同事平时不怎么待见他,在这个紧要关头却给予了他宝贵的安慰:
所以,兼听则明。如果你们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就会发现,纵然有人落井下石,趁机辱华,但在危难关头,依然有很多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
比如,在疫情爆发之初,日本政府就表示,防止在国内二次传染才是首要任务,国籍与此目标无关,所以不会公布患者国籍。
他们对于此次疫情十分重视,电视上、机场里都在宣传相关的知识。
作为武汉友好城市的日本大分市,人口不足50万,知道武汉疫情严峻后,市民将防灾仓库中储备的3万只口罩拿了出来,并于17号打包运到武汉。
装有口罩的盒子上,还用中文写着“武汉加油!“
大分市文化国际课课长卫藤祐一说:“今后也会继续和武汉保持联系,提供相关帮助。”
而在28号,日本政府派出载有大量支援物资的一架包机前往武汉。
包机上除了乘坐日本政府官员和医疗队员等约10人外,还装载了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大量支援物资。
在日本的社交网络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网友在毫无保留地展示他们的善意。
在“日本派包机赴武汉支援物资”的相关报道下,许多日本网友都表示了支持,甚至还有网友呼吁:“有多余的地方再运些泡面过去吧。”
其他的网友也跟帖说:“是啊是啊,再装上点奶粉吧!” “听说(武汉)物流已经停止了,粮食也请想办法支援一些。拜托了。”
还有网友想起,在日本遇到危急情况时,中国也曾多次伸出援手,现在正是报答的时候。
而我们一直辱骂的韩国呢?
其实,请愿事件发生后,韩国主流媒体就批判了这种做法。
1月28号,韩国《中央日报》援引专家刊文指出,此事引发的外国人恐惧症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强调必须对非理性的过度恐慌保持克制。
而在同一天,韩联社宣布,韩国拟向中国提供200万个口罩等医疗物资,救援力度一点也不比日本小。
这时候,可能又会有网友跳出来骂台湾人了。
虽为同胞,但没有得到他们的帮助,的确让人寒心。
但在蔡英文当局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大陆的时候,台湾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马英九表示这是非常失策的事,也是非常没有爱心的做法。资深媒体人黄智贤也痛批蔡当局泯灭人性。
台湾艺人大S更是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她在日本找到1万个口罩,托人寄往了武汉。
小S随后也发微博称:“我们都是人类,都住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不互相帮助,这不是人类该有的行为吧!没有爱,地球只会更糟!恨,比病毒还可怕!”
的确,这场疫情试出了人性的冷暖,但千万不要因为在这场灾难中看到了人性的恶,就否定了人性的善。
因为,若想共渡难关,善远比恶有力,爱远比恨有效。
这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战役
需要用善良作为武器
老实说,这些天的信息轰炸,早已让主页君喘不过气来,尤其是一些自己人在此时大搞歧视、煽动仇恨的行为,更是令主页君感到心痛。
就拿华人来说,这阵子为了武汉肺炎,海外华人出了不少力,捐钱的捐钱,捐物的捐物,然而与此同时,竟然有一小批华人自己宣扬“黄祸”论。
比如,在华人政治团体 CAFT (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 的微信群里,一些群友开始呼吁联系各州参众议员,要求美国政府、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布命令,对中国实行旅行禁令。
他们声称:“如果不采取措施,大家都要完蛋!”
图片来源:硅星人
那么,旅行禁令意味着什么呢?
旅行禁令一旦颁布,从中国始发的一切交通工具上的所有人,都将被禁止进入美国。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绝对的清扫和处理,才是防止疫情蔓延最有效的途径,但是且不论疫情已经蔓延至世界各国的事实,即便拒绝所有中国人入境,目前也并不能百分百阻绝病毒在美国的传播
而且,对于那些没有感染病毒的中国乘客来说,这样一竿子打死的做法,无疑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也对华人群体造成了制度性的歧视。
无独有偶,有华人记者在日本街头采访中国游客时,也上演了一样的歧视戏码。
该记者直接对采访内容进行断章取义,按自己想要的意思进行翻译,企图丑化国人,煽动日本人对中国游客的仇恨。
图片来源:亚洲视线
主页君不知道,这些人的善良都去哪儿了?
对同胞都能做出这样的事,那还有什么恶行是做不出来的?
他们是否想过,此时有同胞正在国内饱受病痛折磨,而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建筑工人、医生护士以及基层工作者,又舍弃了多少休息时间,就为了打赢这一场战役,还大家一个平静美好的生活?
是啊,瘟疫固然可怕,但最可怕也是最致命的,莫过于人心的恶
记住,这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战斗,而是我们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请拿出你的勇气、同情和善良
最后,用一段在华人朋友圈传播甚广的话作结吧:
ref: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1_30_533700.shtml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1_29_533576.shtml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1_30_533668.shtml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1_28_533474.shtml
https://3w.huanqiu.com/a/c36dc8/9CaKrnKp6gG?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1_28_533489.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yGUNGbDR_pwsL9-bB-BCKg
https://mp.weixin.qq.com/s/ThCCSQjR7VwJsLJ2-fAz8Q
微信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病毒
主页君实时为你更新最新进展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星标】或【置顶】INSIGHT视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