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修园
用爱滋润你的家园
01
问: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答: 《炼爱:真爱挑战40天》是一本婚姻修炼书。连续130周占居欧美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全世界无数夫妻,恋人感动推荐的一本书!
02
问: 谁写的?
答: 作者是美国的阿莱克斯·肯德里克和斯蒂芬·肯德里克兄弟俩. 这兄弟俩是美国佐治亚州奥尔巴尼市希尔伍德浸信会的牧师。兄弟俩还拍了一部爱情文艺片《消防员》, 又名《拯救爱情40天》,电影中拯救主人公婚姻的就是这本真爱秘笈。
03
问: 牧师写的是不是只适合给基督徒看啊?
答:真理是有普适性的,上帝就在每个人心中。上帝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他又创造了婚姻。婚姻是上帝给我们的神圣而美好的礼物,无论是不是基督徒,我们都需要在婚姻里学习爱。上帝借着婚姻让我们学习如何爱一个不完美的人。爱一个可爱的人是容易的,爱一个不可爱的人是需要上帝的。因为在婚姻里确实需要有上帝般无条件的爱,才可能让两个自私而又不完美的人放下自己的骄傲,放下自己的固执,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才有永不止息的爱。
第3天 爱是不自私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罗马书 12:10)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自我”的世界,身处的文化教导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外貌和感觉,个人需求的满足应该是最重要的。人生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尽可能地追求最高层次的快乐和满足。但这种思想方式却为婚姻关系带来显而易见的痛苦。
如果有一个词可以用来作为“爱”的反义词,那大概就是“自私”。遗憾的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是自私的。
你能够在孩子们的举止中见到这种品质,也时常在成年人互相交恶时看见。几乎所有罪行的源头都可归结到自私的动机。我们总是憎恶他人的自私,却又总为自己的自私开脱。如果你不承认自己也很自私,就不能指责你伴侣的许多自私行为,否则,就是虚伪的。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设立的标准这么低,却又对伴侣的期许如此的高呢?答案如鲠在喉:我们都自私。
当丈夫将自己的利益、期望、优先权凌驾于妻子的需求之上,这是自私的表现。当妻子不断抱怨为丈夫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是自私的表现。因为爱“不求自己的益处”(哥林多前书13:5)。相爱的两个人,那些全心全意享受婚姻的人,乐于照顾那个将与自己共度余生的并不完美的人。因为真正的爱会寻找各个途径去认同对方。
关于自私,讽刺的地方在于,如果目的是为获得吹嘘的资本或者回报,即便你表现得慷慨无私也仍然是自私的。如果你做的好事是为欺骗性地巧妙应对你的伴侣,你依旧是自私的。简单来说:你要么出于爱而为他人着想,要么为自己打算。
爱,只有全身心为对方着想时,才会美满。你无法在表达真爱的同时表现得自私。爱你的伴侣会让你否决自己的需要从而满足对方的需要,也就是让对方的快乐优先于自己的快乐。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无法感到快乐,而是说你不会为了满足自己而不顾对方的快乐。
真爱必定带来内心深处的喜悦,当你把伴侣的快乐放在首要地位,随之而来的满足感是自私的行为无法给你的。这是上帝所创造的幸福之律,只报答给那些真正去爱的人。事实是,如果你为伴侣而放弃自己的权利,你也是选择了凭借舍己而达到婚姻崇高的目的。
没人像你的伴侣一样了解你,这也意味着,当你开始特意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欺许而确保他的需要获得满足时,他会比别人更快注意到你的改变。
如果你发现很难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优先考虑对方,那你的自私可能比你愿意承认的还要严重。
自问以下问题:
·我真的为我的丈夫或妻子着想吗?
·我想让他感受到我的爱吗?
·他相信我总是以他的利益为重吗?
·他觉得我是先为自己打算的人吗?
不管你是否乐意,你的形象都存在于周围人的眼中,尤其是在你的伴侣眼中。但这是个值得爱的形象吗?记住,你的伴侣同样要接受挑战,去爱一个自私的人。所以下定决心吧,睁大眼睛,去做那个率先表达真爱的人。你的所作所为会让彼此感到更满足。
“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
每日挑战
你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事物,对你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常你很不在乎你没有付出代价的事物。在停止批评你的伴侣之外,请给他买件礼物,哪怕是小小的礼物,并表达“今天我想念你”。
完成今天的挑战之后,对照以下问题:
你送了什么给对方?当你送出礼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经   文
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雅各书3:16)
这是一段为期四十天的真爱挑战,让恋爱双方去实践无条件的爱。无论你的爱情与婚姻是岌岌可危还是幸福美满,《炼爱——真爱挑战四十天》都是一段必须经历的过程。
本书引经据典,阐释《圣经》中爱的真谛并加以透彻解析,以“爱是恒久忍耐”为起点,将带领你经历四十天心灵的修炼,最终达到“爱是永恒誓约”的终点,从现在开始,学着去掌握通往亲密关系和稳固爱情婚姻的关键,为找到真爱并永久拥有真爱,勇敢接受挑战吧!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7-8)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