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传承Legacy”
回复“故事”,新年限时免费领取传承君的个人成长故事
回复“001”,围观传承君朋友圈,要注明一个理由才会通过哦
传承君,坐标美国,原华尔街投行工作,有趣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这是个聊养育牛娃渣娃、中年油腻职场、真实北美见闻、与你共同成长的圈子,值得一看再看。
昨天,纽约曼哈顿私校的家长几乎都收到了来自学校的邮件,告知上东区一所著名私校Dalton School (道尔顿学校),一位10年级高中生自杀身亡,家长们得知消息,无不震惊悲痛。目前仍属曼哈顿私校范围内知晓,主流媒体尚未报道。
1
Dalton School一直是纽约排名前三的著名私校,不仅是全美国当前最负盛名的学校,也是一所颇具国际影响的学校,由著名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海伦·帕克赫斯特创立于1919年,相对于沿袭欧洲的强调严格训练、注重记忆的“传统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则提出“教育要是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儿童适应学校”。由帕克赫斯女士开创的道尔顿制至今仍是道尔顿學校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石。道尔顿制现已经成为全世界学校仿效的典范 ,全世界有200余所“道尔顿学校”。

这所学校一直是大家挤破了头想进的学校,位于纽约著名的上东区,不少美国名流望族都曾安家于此,例如洛克菲勒、罗斯福、卡内基等。到底有多牛,据统计,2018年道尔顿学校一共115个左右毕业生,进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一共11人,高达10%,位列纽约州私校第一名。
以这个学校命名的“道尔顿体系”的教育模式,从不同的年级抽出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专门安排一个老师作为导师。这个导师除了是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人之外,还负责安排每天正常课程之外的小组学习讨论时间。同时,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一个“学习安排”,注重让学生达到量身定制的学习目标的同时,还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进度。
道尔顿计划深受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推崇,一直是世界各地的学校争相学习的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标是“启发、培养每个孩子的主动性、自律性和判断力,同时促进学生的社会意识及集体价值观的发展”。
学校聘请各科领域的专家任教, 设计的课程既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例如,执教道尔顿的美术艺术课和戏剧课教师必须是职业艺术家、语言和历史系的教师一般都持有博士学位。此外,学校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种体育项目。
道尔顿常年申请人众多,且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上东区,不愁生源,故不收国际学生,更加没有寄宿。

2
曼哈顿上东区,美国著名的集聚了众多老富的名媛区,里面有很多从镀金时代开始就是富豪的家庭,俗称上东Native(上东原住民),即祖宗三代都是在上东区居住,很多原来的大豪宅现在都变成了博物馆。如大家所熟知的范德堡家族,洛克费勒家族,卡耐基家族,彭博等,都在上东区有豪宅。 这些祖宗三代都是富豪形成了一个圈子,圈子里同学们的父母甚至都是从小就认识,家里都是挨着的。
曾经安德鲁•卡内基的房子,如今的Cooper-Hewitt 博物馆
大家的标配就是上东区一套房,The Hamptons 一套房(注:The Hamptons 位于纽约长岛,是美国著名的富人区)。平时上东区上学购物、护肤美甲,周末到了Hamptons,就一起骑马出海party。
传承君的导师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克鲁格曼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跟这群所谓的富豪精英们讲美国经济,听到大家都在讨论周末去The Hamptons度假, 感觉好远啊,开车不是得4个小时吗?为什么要跑去那里?对方直接说,很近啊,直升飞机才几分钟。扎心总结:不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揣摩别人。
3
能进这样的学校,简直是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不敢想的事情,幼儿园每年申请人数上千人,才录取10来20个,录取率比藤校还低。在里面学习的,一部分是一辈子钱都花不完的富二代,另一部分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名校精英学生,还有什么不满意,要自杀呢?
而且,这不是Dalton School第一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了。在2009年,一位名叫Theodore (Teddy) Graubard的17岁男孩,在学校跳楼自杀,当时还有很多学生、老师在场,落地现场还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所。
这也不是上东区私校独有现象。在加州的亿万富豪区Palo Alto,2009年也发生了连续性学生卧轨自杀事件。学生都来自Henry Gunn High School,一所著名的公立高中,每天加州火车Caltrain都从学校不远处经过。自从2009年发生的连续性学生自杀事件后,时不时总爆出有学生用同样的卧轨方式自杀。
不仅仅美国学校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英国著名私校学生心理问题同样显著。在英国,有9所最优秀和古老的公学,被称为“九大公学”(origin 9),代表的是英国最高水准的精英式教学。
要拿到剑桥、牛津的入场券,首选就是这9大公学。不仅如此,英国的政界、商界、王室等上层社会名流,2/3都来自这九所学校。
4
一位英国公学寄宿学校毕业,又曾做过公学老师的尼克·杜福尔,曾经为私校寄宿学生做了25年的心理治疗工作。2014年,他为《卫报》著文《为什么寄宿学校培养了糟糕的领导者》,揭露了这九大公学严苛制度下的寄宿生活给这些年轻的学生带来了毁灭性的终身伤害。不过,这些伤害十分隐匿,常以普通人察觉不到的方式显露出来,剖析和讽刺了英国公学的寄宿体制和虚幻的精英培养系统。
他认为,从幼年起,强制进行的寄宿学习使得学生们断绝了真正的心理成熟和正常发育,以至于他们以一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姿态登顶政坛,还将自身延续的这种精英文化感染了整个英国社会。
其中,最严重的两项就是外表成熟、内心幼稚的虚伪和寄宿环境下滋生的欺凌、厌女等陋习。
在英国的公学上学,孩子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独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还要面对几百年历史中固化下来的种种隐性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伪装自己、融入圈子、各式各样的欺凌。奔波于这样的环境中,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与其说是生活,不如说是生存。
尼克·杜福尔的研究表明,为了在寄宿学校中生存下来,孩子们切断了自己的情感,构建出防卫性的自我。
许多前寄宿生成年后都获得了地位带来的社会特权,这种特权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心理上的双刃剑:它既给他们带来了羞耻感,使他们无法承认自己有问题,也让他们无意识地对人充满戒备又易怒,但同时还能表现出自信。
一位匿名接受采访和治疗的男性说:“我永远记得7岁时第一天被妈妈送到寄宿学校的场景。我穿着整齐的套装、戴着丝绒帽,被妈妈交给了校长。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被‘遗弃’那一刻的感觉。”
这些孩子们每年只有暑假和圣诞时才能见到家人。为什么那么小就要送去寄宿学校呢?因为只有进入这些学校,将来才有可能进入牛津、剑桥等名校,才有好的前程。不是这9所公学毕业的学生,想要进牛津、剑桥难上加难、微乎其微。而且这些学校也是竞争激烈,入学门槛就是7岁,周围的人家都这么送,你不送吗?
5
虽然这些孩子们含着金钥匙出生,无论他们怎么混,怎么糜烂,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钱程”)等着他们,但不代表物质生活无忧,精神世界就一定快乐幸福。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如今很多普通人的生活物质水平都比以前最富有的人质量要高,可是人们就一定快乐、幸福吗?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温饱尚未解决、只能吃树根、野菜的年代,一碗白米饭就是奢侈品,让人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甚至痛哭流涕,一辈子的美好回忆。但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都满足了,新时期的孩子们一生下来,他们就迫切需要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上东区私校里,很多看过《绯闻女孩》的朋友,可能觉得这种奢华、糜烂的生活,太不可思议了,是真的吗?戏剧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些孩子,只要不太出格,名校的确唾手可得。于是,更加没有追求,当然只能追求购物、奢华、派对等等奢侈糜烂的生活了。这些都是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啊。但他们同时面对的社交压力、同辈比较压力同样不比普通人小。连拿铂金包的上东妈妈们同样在保持身材、样貌、最新款式的时装等不可落伍,常有抑郁的传闻。
而另一个群体,就是里面的上层中产阶级,往往不跟上层阶级来往,属于另外一个小圈子。很多近年来,进入上东区私校的华人家庭也都属于这个圈子。即使来往,大多流于表面。毕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别人能玩得了,不代表人人都玩得起。
6
“只要考到80分以上,我爸就能把我送进普林斯顿。”这是很多老富子女们的口头禅。对于他们来说,上常春藤并不是人生目标,而是家庭传统。
然而,并不是有钱就能过得很轻松、快乐。上东区不大,但鄙视链也是妥妥的存在。概括来说,房子的位置和在上东区的居住时间决定了鄙视链的位置。第五大道、花园大道和麦迪逊大道是上东区的黄金地段,一般上东区native(原住民们)都住在这几条街上,暴发户和新贵们则会住在第三和第二大道。现实中,就有一个住在麦迪逊大道的男生瞧不起住在第三大道的女生,因为她不是“old money”(老富,或者称“原始贵族“)。
《绯闻女孩》就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出身的男主角Daniel Humphrey,通过gossip girl这样一个社交平台,成功地把上层社会搞得天翻地覆,最终还拿到了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娶到了既有钱又美丽的万众女神。所以说,聪明的中产,通过自己的智慧,同样可以碾压没有追求、每天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富二代们。
7
如今的全球经济,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的孩子将来面对的阶层问题,不同阶层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过着不一样的生活等。如今的社会,即使在最单纯名校校园——如北大清华,也已经无法回避来自不同背景、生活迥异的家庭、通过各种渠道入学的学生等各种现实问题,社会比我们当年要复杂得多。
与其逃避,不如教会孩子坦然面对。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被他人所影响,首先自己就不要被影响。财富的比较无止境,智商的比较同样无止境,情商的比较也无止境,体育的竞技更加无止境,哪怕就连爱美、整容都是无止境的。每一个比较都充满了“血淋淋”的鄙视链,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心灵。学会不和别人比,坚持做自己才是未来最重要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初心和坚定自己的方向,全面理性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是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必要能力。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