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两面性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深思。一方面,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确实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益快速、廉价和优质的服务。但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不平等加剧、隐私泄露等一系列恶果。科技本身没有能动性,是人们对它的选择塑造了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做方能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的正向效能?
《经济学人·商论》一月刊文章
《悲观对阵进步》(Pessimism v progress)

很多人指望更快速、更廉价、更优质的技术能带给他们更光明的未来。但在本世纪20年代的开始,人们却乐观不起来了。过去十年里占据主导的各种新技术似乎正在让事情变得更糟。社交媒体曾被认为是一条纽带,将人们连结在一起。而如今,它们更为人熟知的一面是侵犯隐私、充当宣传机器和破坏民主。电子商务、网约车和零工经济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因为付给工人的报酬过低、加剧不平等、导致堵车而被诟病。家长们担心智能手机已经把他们的孩子变成了沉迷屏幕的“僵尸”。

如今,悲观情绪主要集中在十年前迅速流行开来的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上。然而,关于人类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走错方向,或某些特定技术弊大于利的担忧,之前就已出现过。上世纪70年代,对人口过剩、环境破坏和核杀戮的担忧让人沮丧。上世纪20年代,汽车遭到抵制。而在此之前,马车让街道充斥着噪音和粪便,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汽车则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再上溯到19世纪,工业化的恶果遭到卢德派、浪漫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谴责,他们担心熟练工匠被取而代之、乡村遭到掠夺,辛勤劳作的工人在浓烟滚滚的工厂里受苦受难。他们这些担心不无道理。

不过这种悲观情绪可能过头了。太多时候,人们关注于新科技的缺点,却将它的好处视为理所当然。在担心人们花太多时间在屏幕上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带来了切实得多的好处——智能手机让交流无处不在,还能即时获取信息和娱乐。更危险的是卢德派试图避免与新科技有关的短期损失,这到头来可能要将它们带来的长期好处也拒之门外——也就是牛津大学学者卡尔·本尼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所说的“技术陷阱”。例如,因为担心工作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可能会促使政客们对机器人征税,以阻止对机器人的使用。然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和萎缩,希望维持现有生活水平的国家将需要更多机器人,而不是更少。
… …
… …

↑扫码下载《经济学人》中英双语App↑
【付费文章】任何强大的科技都可以被用于好坏两面。如何才能把科技向善的一面发挥到最大?原文《悲观对阵进步》(Pessimism v progress)发布在《经济学人·商论》App一月刊,欢迎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双语阅读并聆听原声音频。成为订阅用户更可同步解锁商论发刊至今的近2000篇往期文章,包括800余篇文章的英文原声音频。
订阅全年同享·超值福利二选一
全年订阅福利获取步骤
价值¥358的商论定制版Moleskine新年手账 或 加入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下载:扫描文末海报中的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商论官网(www.tegbr.com),均可跳转至Apple App Store下载iOS版本,或直接在官网下载最新安卓版本《经济学人·商论》
订阅: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点击屏幕右上角的“···”菜单图标,点击“订阅”,然后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
联络:在App内成功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后,关注经济学人商论服务号(economistgbr)- 在后台回复“1”接收福利领取信息;或添加“商论小助理”微信(ecogbr)进入相关服务流程
订阅全年享限量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