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长假结束,不知道今天上班的你是否又一次体验到了分离的不舍?
哪怕是全职,可能咱去上个厕所的功夫,孩子就已经嚎得如同被抛弃一样。
分离焦虑从孩子6-9个月就开始了,给我们不少人带来过困扰,也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以前推送过这个话题,今天再通过莫愁这篇文章深入聊聊,希望帮大家更好地应对,缓解焦虑。
 妈妈一走开就哭得像生离死别,
10个游戏助你“和平分手”
分离焦虑是啥情况?
《伯克毕生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在明确依恋阶段(6~8个月到18个月~2岁),对熟悉的养育者的依恋已非常明显,婴儿表现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在他们依赖的成人离开时烦躁不安。
分离焦虑期的孩子,可能前一秒还睡得安稳,你一走就马上醒来嚎。这不难理解,如果咱不能确信醒来老公没有卷着家产跑掉,可能也睡不安稳吧。
可是,孩子,要咱在半夜的一二三四五六点随叫随到,证实妈妈并没有跑路,真的是很累人的啊。
不管是入睡,妈妈去上班,还是再大一些送孩子去上学,分离焦虑不单对孩子是个挑战,对于大人也同样煎熬。
分离焦虑症通常会持续多久?
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说法,通常在10个月~1岁半时达到顶峰,然后在1岁半~2岁逐渐消失。
那咱们除了静待花开(束手无策),还能怎么办呢?
咱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化解!《游戏力II》中介绍了好几个游戏,我觉得都挺实用,为了方便大家看,请咱的老朋友小雅画出来了,下面就逐个看看。
最经典的游戏
应对分离焦虑,最经典的游戏莫过于——躲猫猫、捉迷藏。
藏起自己的脸,手放开,“看,妈妈又出现了。”
躲到墙角又转过来,“妈妈回来了。”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孩子能乐此不疲地玩很久,还咯咯笑。
为什么这个游戏有用呢?
就要从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客体恒存性(object permanence)这个概念说起了。
我的儿子三岁多一点,虽然已经知道“看不见的东西仍然存在”,但还是沉迷于跟我捉迷藏,这是他躲好后,让我去找他时的样子(只要我看不见你,你就看不见我):
他还会一本正经地认为我看不见他,指(误)导我:
“妈妈,你去沙发上看看我在不在?”
“你去衣柜里看看,我在不在?”
对于小宝宝,他们的逻辑跟3岁相比更直接:只要我看不见你,你就不存在了。直到他们有了客体恒存的概念。
(图片来自网络)
很小的婴儿,你当着他们的面,把玩具藏起来,他们是不会有去找回来的想法的。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个玩具就不存在了。到了9个月左右,如果当着面把一个玩具盖住,露出一点点,孩子就会去把玩具找出来。
每个婴儿都是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对婴儿来说:“我看到我妈妈时,我妈妈真是个仙女。我看不到妈妈时,仙女就不存在了。仙女不存在了,难道不应该哭一下吗?”
到了9个月左右时,傻孩子终于开始发现了,虽然我看不见我妈,但我妈还是存在的。但我好想她快出现,难道不应该哭一下吗?
这种感受,简直只有热恋早期的人才会有,最缠绵悱恻的情歌都唱不出婴儿的忧伤。
自己找不到别人了——别人找不到自己了——大家又重逢了,捉迷藏游戏用安全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并接受”妈妈虽然看不见但是还会回来“这个道理,从而化解了焦虑感。
其它小游戏
孩子无法控制做梦和夜醒,无法控制对你的依恋和焦虑,但是可以控制游戏。游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掌控机会,来帮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体验焦虑,并尝试战胜它(下面这些游戏可以在《游戏力II》这本书中找到)。
A “你好,再见”
把家里的娃娃、小动物列队排好,
逐个对宝宝说:“再见”;
说完再把他们藏在你的背后;
很快地拿到宝宝面前,说:“你好”。
B “秘密任务”
把东西藏到不同房间,让宝宝去各个房间完成找东西的秘密任务。
再逐渐让执行任务的地点越来越远。
C “停走停”
妈妈逐渐往远离宝宝的方向走,让孩子当遥控器控制妈妈,喊“停”“走”。
或者宝宝往远离妈妈的方向,妈妈来喊“停”“
宝宝远离妈妈去探索,一旦觉得距离无法承受,可以很快跑回妈妈身边,把妈妈作为充电的基地。
这样既不逃避,也不至于崩溃。
D “牵绳游戏”
我们可以和宝宝分别握着一根绳两端,看着彼此能够走多远。
“我知道你不喜欢妈妈走,不如让我们量量分开多远,你就会开始伤心” 
一点点的分开,直到宝宝喊停,量出可以承受的最大分离距离。
如果宝宝拒绝玩这个游戏,我们可以拖绳子滑稽地追着孩子满屋跑。
E “把妈妈赶出门”
如果妈妈上班,家人可以抱着孩子,撞向妈妈, 撞了几次以后,妈妈终于被撞出门外,缓解分离时的紧张 。
F “就不让你走”
角色互换,大人可以模仿孩子一边缠着人不放的样子,演出分离的不舍。
“就不让你走”“哇哇哇”,用夸张好玩的语气说出来(把握分寸,别让宝宝觉得你笑他。)
通过角色互换,孩子能够疏解自己的焦虑,也能够逐渐和他人共情。
G “最特别的鞋子”
如果孩子抱住你的腿不放,我们可以假装自己穿了一只世界上最特别的鞋子,寸步难行。一方面释放自己的无奈,另一方面也不伤害孩子情感。
试着笑着说:“一步都走不出去了啊,救命呀!” 学会自嘲也能缓解焦虑哦。
如果孩子是赖在你身上,我们可以把游戏变成最特别的背包”
H  “妈妈在哪儿”
有的时候孩子会只要妈妈,爸爸和老人则感觉被排斥。
其实孩子并不是针对谁,她只是因为分离而感到非常的焦虑,没办法冷静地意识到周围的人也是安全可靠的。
千万不要责怪他暂时的不开心,只有当安全感从内心建立起来的时候,他才能放松下来,才能与其他人愉快的相处。有效的做法是理解他,与他共情,说出他的希望
比如,“妈妈快回来了,我知道你非常想,我们一起来画一幅画,等她回家的时候送给她,好不好?
还可以和孩子玩一场“妈妈在哪儿”的游戏,妈妈是不是藏在被子里面?
这个阶段也可以给宝宝安抚物。有妈妈味道安抚巾、小毯子或者一个毛绒玩偶,会让他找到除了妈妈以外,安抚自己的方式。
在夜醒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及时响应,让宝宝直到妈妈并未远离,度过这个“查岗期”。不过也不要言语之间比宝宝还焦虑,安抚过度,增加宝宝夜间醒来的动机。总之“不是不推也不是重推,而是轻推”。
出现分离焦虑,意味着缺乏“安全感”吗?
经常有妈妈担心,明明经常陪着孩子,怎么稍微去热个菜去上个厕所,他都哭成那样呢?是不是意味着孩子没有安全感?
其实,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是婴儿对所爱之人早期依恋的必然结果。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提到“依恋”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带来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 
在特定情境中观察婴儿,研究者将依恋类型分为一种安全型依恋和三种不安全的依恋:
A 安全型依恋( secure attachment)
婴儿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分离时,他们可能哭,也可能不哭,但是,如果他们哭,是因为他们更愿意与妈妈而不是与陌生人待在一起。妈妈返回时,他们能积极地寻求接近,哭泣也立即停止。约65%的美国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B 回避型依恋( avoidant attachment)
妈妈在时婴儿似乎漠不关心。当她离开时,婴儿也不伤心,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妈妈的反应相同重聚时,他们回避妈妈,或者缓慢地走近妈妈,当被抱起时,他们常常并不愿靠近。约20%的美国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C 拒绝型依恋( resistant attachment)
分离前,这些婴儿寻求与妈妈的亲近,常常停止探索妈妈离开时,他们会大哭,妈妈返回时,他们又表现出生气、拒绝行为,有时打、推妈妈。被抱起后,许多儿童继续哭,不容易被安抚。约10%到15%的美国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D 混乱型依恋( disorganized/ disoriented attachment)
这种依恋模式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重聚时,这些婴儿表现出许多困惑的、相互矛盾的行为。例如,在被抱起或接近妈妈时表现出费解的、抑郁的情绪。一些婴儿与妈妈交流时表情茫然。一些婴儿在受到安慰后意外地哭起来,或表现出奇怪的冷冰冰态度。大约有5%到10%的儿童属于这种类型。
从依恋的类型不难看出,即便是安全依恋型的孩子,也会在与父母分离时哭闹,分离焦虑从6-9个月时出现,一直持续到两岁,并不意味着孩子是一直不快乐的,这是孩子作为一个小小科学家探索世界的必经之路。
尾声
分离焦虑无疑是难熬的,但这也是成长的契机。
通过反复去尝试,孩子们逐渐面对焦虑,寻找战胜焦虑的方式。如果体会不到焦虑,也就无法学会让克服焦虑的办法。
我们要相信,一个在充满爱的正常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是能承受少量的焦虑和不适的,我们可以积极应对来战胜焦虑。
对于那些严重焦虑,每晚都会从惊恐中醒来数次(是惊恐,不是哼哼唧唧),稍微短暂分离就承受不了的婴儿,我们可以找找原因,敏感而恰当的响应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战胜强烈的焦虑情绪,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小游戏,就可以用起来。
在分离焦虑阶段,通过行动,你会为他示范如何表达爱及如何回报别人的爱,这是他在未来许多年里将要依靠的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杰·霍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白学军等译
2. 《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焦虑》
3.《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4.塞尔玛·弗雷伯格 《魔法岁月 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相见时难别亦难,有时候真觉得其实真正离不开、放不下的是我们自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