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留学生小J
作者 | 陆嘉奕
芝加哥~~~
小J有话说:
美高的假期特别多,大致估算,一年中所有大大小小的假期加起来有近五个月的放假时间,其中暑期就占了整整三个月。每所学校的放假时间不同,但大致跨度都差不多。我们学校放暑假,从每年五月底到八月底,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都由学生自行安排,自由支配。美高的假期没有太多的硬性任务,我们可以在家什么都不干,吃睡整整三个月,也可以计划好给自己安排一个丰富、多样的暑期。当然,前者属于非常极端性的行为,而留学生们通常不会错过这段时间,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发展方向,将三个月的时间用足用好。比如说,我们会安排一部分时间回国补习标化课程(SAT,ACT,TOEFL,或AP,IB);还会安排去美国大学/高中上夏校;时间安排上不冲突的话也会做一些自己喜爱职业的兼职,如翻译、助教、义工等。如果安排的好,其实整个暑假基本也没几天空闲时间,仅有的空闲时间我们会用来和同学朋友聚餐。这个暑假,我同样给自己安排了去美本上夏校,选择去不同的高等学府感受、学习、接受熏陶。
今年暑假,我参加的是芝加哥大学夏校(UChicago Summer Immersion),与去年参加的斯坦福大学夏校(Stanford Pre-Collegiate Summer Institutes)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首先从学校的教学风格来看,加利福尼亚明媚阳光下,临近旧金山的斯坦福大学主要以创新的教学风格培育出了Google、Facebook等科技前沿公司的领袖。而位于工业大城市芝加哥的芝大却以严谨的教学风格远近闻名, 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著名作家与评论家Susan Sontag就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其次从学校的教学内容来理解,斯坦福大学的暑期项目侧重于兴趣的培养与合作实操的指导,引导我们接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通过课题研究、模拟实战,着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相比之下,此次芝加哥大学的暑期项目则是更侧重于学术的深挖,各方面都全真模拟了美本的学习生活,从而使我们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大学生活,甚至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梦想。
写这篇文字,主要是记录本次夏校学习与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参考帮助。
本次夏校,我申请了Psychology in Education(教育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学习。去年斯坦福夏校的心理主题课程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在后来Education Without Barriers NGO(无国界教育) 的实习过程中,我更确定了自己对教育学专业的向往。我觉得心理学可以应用到教育中,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这门课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太高兴了。
延续了芝大严谨的学术氛围,以及高强度的学业任务,教授将本科生一个学期(10周时间)的学习内容精简压缩,计划在短短三周的时间内全部完成。这三周内,除了每天5小时左右的上课时间及不定期的小测验之外,下课后还有将近每天100页的阅读任务,每两天都要交一篇文书,作为对近期新知识的反馈。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实践活动,去芝大附属小学完成实习任务。
学科主页:所有需要提交的作业
在课程的后半段,我们实践的机会就更多了,我们的角色转变为研究员,需要和同伴一起设计心理学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长达15页的研究报告。坦白地说,上述的每一项任务,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有一项教学安排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就是Office hour(教授答疑时间)。无论在美高或者美本,学习的自主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尽可能地去寻求帮助。连续几天,教授都放弃了午休时间,留在教室内解答我们的疑惑,还有与助教往来邮件的交流也帮助我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大学的教授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特意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更不会像国内班主任一样盯着学生交作业,但是大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如之前提到的Office hour(教授答疑)和Writing center(语言中心)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帮助。所以只有我们积极主动地利用好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资源,才能更高效更有质量地学习。
我和教授
关于生活方面,美本与美高是完全不同的。大学将我们每一个人都当作成年人看待,不会受到考勤的管束,没有规定的作息时间,也不会有人督促你准时上课、准时完成作业刚开始会被突如其来的自由冲昏头脑,但慢慢恢复理智,从第二周开始,我意识到必须适可而止,开始计划分配时间,合理安排每日作息和需要完成的任务。经常是利用午休吃饭的空闲时间来完成当天的阅读作业;放学后,会相约星巴克一起整理课堂笔记;晚上独自去图书馆集中精神,安静地回顾当天所学内容。而且我也慢慢学会了选择与放弃,渐渐地,学习、生活变得有规律,每天也不会觉得那么累了。大学自由的生活需要自己更强的责任心来约束,自我管理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芝大图书馆,我这三周学习生活中的第二个“家”
抛开学术与生活本身,夏校本身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使我们有机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说修的是同一门课程,大家却有着不同的职业梦想,能和一群有趣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也是值得回忆的。一般来说,一个班最多二十个同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言和互动,教授会熟悉每一个人。结课前,也可以跟教授预约Office hour,问一些自己有意向专业的相关问题。我就跟教授分享了自己想做一些心理学实验的想法,教授说她很享受听我们这些小朋友口中的大梦想,也给我提了不少专业性的建议,为我指明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此外,芝加哥大学夏校官方还贴心地安排了美本申请大讲堂,向我们深度剖析申请季的细节,我们还有机会站在招生官的角度,从活动、标化、GPA等角度来看待申请生的录取。
写在最后
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上夏校到底对美本的申请或今后的学习有没有帮助?有何帮助?站在申请者的角度,通过分析自己2次夏校的感受来理解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夏校的经验对美本的申请没有直接的加分,但我认为夏校的学习生活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对美本,甚至是未来的就业申请都有着间接的影响。
客观来说,首先我们加深了对美本的了解,从纸上谈兵到实地作战,感受截然不同;另外,通过和教授之间直接的交流,会更加清楚申请的细枝末节;而且,在保证GPA的基础上,还能揣着夏校的学分成绩以及专业对口教授的推荐信,必然是锦上添花。并且,根据芝加哥大学校方的统计,有芝大夏校经历的申请生录取率高于普通申请生,我认为这也绝不是碰巧。
直观来讲,每次不同的夏校经历都让我眼界大开,无论是遇到的人,还是接触的事与平时的生活中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夏校的经历于我而言还是非常值得的。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为陆嘉奕,转载来自公众号“留学生小J”。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所有。

最新美高招生资讯
孙中山母校'Iolani School
(伊奥拉尼学校,FS寄宿排名93)
即将举办在华招生见面会
时间:10月12日14:00-16:00
地点: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号中国大饭店一楼宴会大厅
报名链接:
http://k0mseq9nart0odnr.mikecrm.com/D53U9W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