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82年生的金智英》,几乎每一个韩国女性,甚至是东亚女性,都可以找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情节:
从出生起,一切都是以弟弟为优先的,如果有两把伞,一定是弟弟自己撑一把,姐姐和金智英合撑一把;在学校里,学号从男生开始排起,被男生欺负时,老师辩称「他是因为喜欢你才这样」;初中时,女生们联手抓到了一个暴露狂,反而被学校以「不知羞耻」记大过;进入职场后,工作强度大的岗位公司更倾向于考虑男性职工,怀孕后挺着大肚子坐地铁没有人让座;生育后,难得在天气好的日子里带着孩子去公园散步,喝着咖啡的金智英听见路过的男职员说,「我也好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到处闲晃......妈虫还真好命......」
文|荆欣雨
编辑|金匝
1.76和9.46 
从没有一本书,像《82年生的金智英》一样,在韩国社会引发这样的撕裂。
这是一本才100多页的薄薄小书,原本少有人关注,首印不到1万册,但短短两年后,它卖出了100万册,成为韩国的现象级书目,作者赵南柱因此获得2017年韩国书店联合会授予的「年度作家」。
以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首日就超过了《沉睡魔咒2》和《小丑》,成为当日的票房冠军,但韩国电影打分网站NAVER上,女性观看后给出的平均分数是9.46,男性则是1.76,他们觉得电影是「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欢,建议送她们去心理治疗室」。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这本书不乏认可。前韩国正义党议员卢会灿在推特上推荐了它,「我坚信,读这本书的人越多,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人性化。」共同民主党议员琴泰燮购买了300本送给全体议员,包括文在寅总统。
但同时它也不乏反对,女演员徐智慧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传了一张带有这本书的图片,评论里充斥着对她竟然是女权主义者的失望,以及以女权主义者的形象赚钱的批评;女团Red Velvet成员Irene,在粉丝见面会中回答提问表示最近读了这本书后,几名男性粉丝随后上传了剪毁她照片的图片。
翻开《82年生的金智英》,几乎每一个韩国女性,甚至是东亚女性,都可以找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情节:从出生起,一切都是以弟弟为优先的,如果有两把伞,一定是弟弟自己撑一把,姐姐和金智英合撑一把;在学校里,学号从男生开始排起,被男生欺负时,老师辩称「他是因为喜欢你才这样」;初中时,女生们联手抓到了一个暴露狂,反而被学校以「不知羞耻」记大过;进入职场后,工作强度大的岗位公司更倾向于考虑男性职工,怀孕后挺着大肚子坐地铁没有人让座;生育后,难得在天气好的日子里带着孩子去公园散步,喝着咖啡的金智英听见路过的男职员说,「我也好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到处闲晃......妈虫还真好命......」
也正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情节,被部分韩国男性冠以「女性主义」的色彩:只要读《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性,就会被认证成为「女权主义者」,恶意的批评就会紧随而至。尽管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男性政治人士、作家和艺人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示自己读了这本书,但责难似乎只集中在年轻的女性身上。
作者赵南柱也看到了这种虚构和现实的呼应,她对《人物》说,「女性发出越多自己的声音,就会招致越激烈的反对,但我认为这个巨大的(女性主义)潮流是不会改变的。」
韩国作家赵南柱 图源minumsa
只因为她是女生
1978年出生的赵南柱,亲身经历了这样激烈的反对。
她记得2015年韩国发生了许多事:网络节目《和Ongdalsem一起做梦的Radio》里,几名主创在节目中发表了一系列「女人太笨,所以斗不过男人」等贬低女性的言论,他们在公开道歉后没有丢掉工作;而另一个专栏作家金泰勋,则留下了与ISIS相比,无脑的女权主义更危险的言论。
这些事件背后,正是韩国20多岁的男性群体构成的「厌女」主力大军。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大批韩国职场男性面临就业率惨淡、失业率上升的现实,2001年,宪法法院正式撤销了自1961年起实施的对退役男性在公务员考试、企业面试等考试中给予5%的加分。生活在高压下的男性,将此归责到推动加分制度撤销的女权主义者的身上,厌女情绪就此在韩国流行开来。
如今,在军队经历过恶劣的服役环境后,不能凭一己之力在社会上获得体面工作和地位的男性,已经习惯于将这种不幸归结于「女性过得太好了」或者「女权主义者要求得太多了」。他们发起反女权运动,发明各种词汇来物化女性,例如「大酱婊」指代热爱奢侈品的女性,「泡菜婊」指代虚荣的女性。
赵南柱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提到的「妈虫」,一开始是用来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妈妈,再后来,是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这些都是韩国近几年的一种常见叙事框架:男性辛辛苦苦服兵役,养家挣钱,女性乐享其成却还要争取女权。
2016年,厌女情绪从网络空间走到了现实:一名20多岁女性在首尔江南站10号出口的卫生间被杀害,凶手事后坦白「只因为她是女生」,随即引发女性的大规模抗议。
去年,Metoo运动在韩国达到高潮,女性受害者站出来指控男性加害者,著名导演金基德和政坛明星安熙正也在被指控之列,梨花女子大学学生声援偷拍受害者时高举「别害怕,姐姐来了」,8月,近6万名女性走上街头抗议公共场合无处不在的偷拍,她们高举「我的生活不是你的色情片」的标语。
《82年生的金智英》所引发的巨大反响,和这些一道,都是近几年韩国女性对于厌女情绪的抗争。
韩剧《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图源网络
女性的人生
赵南柱之前的人生经历很简单:家中3个孩子的老幺,大学在梨花女子大学修读社会学,在《Live今日早晨》等时事教养节目做了10年的PD,分娩前10天,她还在写节目企划案。
工作的最后一天,没特意和同事打招呼也没吃告别宴,大家对她说,健康地生下孩子再回来上班。回到家里,她打扫房子、整理冰箱、清洗婴儿用品等等,为生产做准备。
女儿出生了,不规则的上下班时间和雇佣保姆的费用成了巨大的障碍,回到职场的时间推迟再推迟,一直以来,赵南柱的「将来希望」里都没有主妇这一项,但某一瞬间她就变成了主妇。
在每隔2个小时就要给女儿喂奶的日子里,为了不放弃自己的表达欲,她会在休息的间隙对着电脑敲击键盘,这是她进行写作的开端。在那之前,她没有过任何关于写作的训练,只是自认为阅读还算丰富,「很多时候会发现怎么连觉都没睡......但我想证明自己是一个能写、能说、有想法的人。」
孩子满两岁了,送去了幼儿园,她拥有了不受打扰的半天时间。她用了两年时间描述了一个贫穷、智力低下听不到别人声音的孩子,以《倾听》为题,获得了第17届文学村小说奖。4年后,她以梦想成为体操选手的36岁无业游民为主角的小说《为了高马那智》,获得了银杏树出版社主办的黄山伐青年文学奖。
在《人物》的采访中,赵南柱说写作之前,她试着收起自己的想法,「过着只使用拟声词、拟态词的生活,有种生活完全崩塌了的感觉。」是坚持写作让她熬过了那段时间。从结果来看,那时候写的文字可以出版成书很幸运,即使没能出版,写作对那时的她来说也是必要的。
心中的女性主义觉醒后,赵南柱认为新小说应该更像一部普通人物的传记(后来,也有不少媒体将之称为30多岁女性生活的报告书)。谈到女性歧视,法律和制度在改善,韩国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禁止性别歧视的相关法案,她想写的是残留在日常生活中的性别歧视惯俗。
在她的设想中,主人公在青少年时期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和公司裁员潮,又在2012年「无偿保育」政策(政府对在家育儿的家庭发放补贴)开始时经历生育和育儿,因此有了「82年生」。「智英」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最受欢迎的女孩的名字,再冠以最常见的姓氏「金」,就有了「金智英」。
赵南柱花了很多时间准备统计数据,以及看新闻报道等基础资料,来设定金智英和周边人物,她对「韩国94年出生的男婴是女婴的两倍」感到惊讶,也被「妈虫」一词深深刺痛。她利用女儿上午去学校的时间写作,下午则陪女儿吃零食和写作业,送她去兴趣班,直到女儿晚上入睡后,她可以再写一会。她为时间总是这么碎片化感到遗憾。3个月后,她完成了《82年生的金智英》。
有一段时间,她被精神上的疲惫折磨,觉得自己的性格也变得扭曲。看着女儿,她会忍不住想:如果有一个精神状态更健康的妈妈带着孩子该有多好啊。在韩媒的采访中,赵南柱说,「最后好像也没能克服(精神上的疲惫)呢,不是说战胜了,而是痛苦的状态就那样过去了」。
赵南柱在书里把韩国女性的生活没有歪曲、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在写作过程中,赵南柱逐渐发现,她的人生竟和金智英也有诸多类似。无数个曾遇到的普通的不值一提的问题塑造了金智英的人生,也是「女性的人生」。
韩剧《请回答1988》 图源网络
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梨花女子大学的研究生曾诗雅,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的第8天走进了电影院,她所在的120座的大型影厅里,除了前两排,其余的位子基本坐满了。她记得,孔刘出场的时候,有女生小声惊叹他的帅气,电影中偶尔的一两句玩笑话还能引发观众轻松的笑声,但不知哪一刻开始,影院里只剩下抽着鼻子的声音。
影片扩展了小说未提及的细节。电影中,作为女儿的金智英抱着自己的母亲,哭着拒绝她帮忙带孩子的决定。这符合赵南柱在采访里曾表示,生育后,她茫然地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到工作岗位,她可以寻求娘家和婆家的帮助,但是她不忍心剥夺上一辈女性的权利。最终她明白了:除了自己的房子,我没有其他可以待的地方了。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镜头也美化了小说的残忍。在原作的结尾,作为「我」的精神科医生,貌似理解了金智英,想到有数学天分的妻子,如今只能在家里靠解儿子的小学数学题寻找乐趣,「我」感到自责。但这时,经历过几次小产危机的咨询师「李秀莲」走进来,希望辞职养胎,「我」暗自下定决心下次要找个单身未婚的才行——自省到此为止。
电影里,这样的不平等循环终被打破。金智英的丈夫郑代贤在目睹了妻子的「病症」后,会流下心疼的泪水,苦恼自己是否该休育儿假,来减轻妻子的负担。影片最后是圆满美好的结局:当镜头再次切换到开篇金智英站在阳台的场景时,她的眼里不再流露出失神和麻木,而是平静地看着远处从楼宇间漏下的阳光。几帧岁月流转的画面后,金智英最终成为职场女性,追逐梦想;郑代贤则作为奶爸,接送孩子、照顾家庭。一家人手牵着手,走入洒满阳光的街道。
现实是会像小说里的无解循环,还是充满希望?在《82年生的金智英》出版之前,赵南柱曾多次跟先生表达过育儿的辛苦、因失去经济收入而来的不安和抑郁,但先生似乎没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小说出版后,「先生才准确地理解了我的情况。他读完小说之后对家务和育儿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赵南柱觉得,现在韩国社会的女性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通过签名、抗议、走上街头,争取来相应的结果。去年5月,1.2万名来自韩国各地的女性聚集到首尔惠化站2号出口,身穿红色衣服的她们高喊「韩国公民不只有男性,还有女性」,以此表达对政府在调查同一类偷拍犯罪时,受害者是男性的破案速度远高于女性的不满;有性别偏见的媒体内容和发言正在减少,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在大众文化和文学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加强对性暴力犯罪处罚的法律修订案诞生,部分被指出是Metoo加害者的人受到了处罚。
有女性发起「No Bra」(不穿胸衣)运动,许多年轻女性丢弃或毁坏化妆品、素颜、不穿胸衣外出;去年4月,韩国宪法法院判定「堕胎罪」不符合宪法,怀孕初期禁止堕胎,是对孕妇自主决定权的过分侵害;韩国女星具荷拉因与男友发生冲突,被威胁公开性爱视频,梨花女子大学女生举起写有,「别害怕,姐姐来了」的示威牌,举着灯光,一起唱着《彗星》,表达对具荷拉的声援,「只要你在我身边,这夜晚,我就不会感到害怕。」
「如果说在这之前社会充斥着失败意识和讥讽的话,现在我们正切身经历着发出多少声音,世界就可以改变多少(的阶段)。我认为这些体验和信念是不会轻易被动摇的,」赵南柱说。
她还出版了新书《她的名字是》,在倾听了六十几位女性的故事后,她写了27篇短篇小说,以和书写金智英相类似的手法,更多样地展示了韩国当代女子生存现状。在这本书中,不少人物的结局更有希望:勇于站出来指控上司性侵的普通职员决心抗争到底,30岁了依然会在喷上清新的香水时感到怦然心动的单身女孩,为了子孙后代抗议萨德的老奶奶,婚礼上终于穿上了自己喜欢而不是婆婆选定的婚纱的新娘......
赵南柱的女儿今年11岁了,在《人物》的采访中,她形容女儿「善良、坦率、正直,拥有很多她想拥有的品质。」对于女儿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苦恼、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她既担心又期待。
在小说的扉页,她写道: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2018年韩国女性参加MeToo大游行 图源视觉中国

(曾诗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