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上小学、中学,老母亲的焦虑就来了。
首先最基础的,担心学习成绩不理想。更深层次的,担心他不能习得未来赖以生存的真本领,因为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越来越找到立足之地了。
所有的担心和疑虑,会在面临一系列选择时显露无疑,比如:
  • 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
  • 要不要买学区房?
  • 到底选择哪个学校?
  • 要不要上课外班?
  • 要不要学奥数?
  • ......
而这些艰难选择往往都和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紧密相关: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学习?或者说的更加直白点: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确保孩子的未来?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Homo Academicus《学习的人》,好像找到了一些答案。
这是由四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哈佛学霸,展开的一场关于“学习”的终极追问。

身处“人类大熔炉”的他们,虽然每天都能接触世界最多元的文化,但却依旧很好奇:
什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他们不想把这个问题束缚在哈佛、束缚在美国这个国家,更不想纸上谈兵。所以,他们选择走出去,去到不同的国家,到当地去真真切切的感受。
他们选择了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
在这些国度里,有这四个年轻人对不同民族学习方式的观察,对历史的追问,更有他们自己对学习的思考。
东方的学习方式
——多种多样的背诵
在印度、日本和韩国,孩子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背,只是方法略有不同。
在印度,学校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早会。
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为的是背诵传统诗歌,这样做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背诵能力。

背不仅仅体现在诗歌上,在侧重计算、理解的数学上,印度也有一套“背诵”教学理念——贝塔数学。
对于多位数乘法,我们会用竖式计算,像这样:

但,在印度的课堂上,老师会教给孩子们一套公式法则,背下来,就可以快速又准确地计算出多位数的乘除法,像这样:
跟印度不同,日韩的“背诵”学习,跟我们中国的孩子更贴近。
在韩国,可能是因为长期上辅导班、在考试院隔间里学习造成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即便上了大学,也依然喜欢一个人学习。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更有效率。
看书、背诵、写出来,得高分,不管是大学,还是初中、高中,韩国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直都有背诵的影子。
跟韩国略有不同,日本更看重背诵的“视觉化”。
许许多多的日本人,坚持认为笔记是丈量学习好坏的尺子。
所以,在学校,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记好笔记。日本的小学,几乎会教孩子们所有学科记笔记的方法。
想要记住学习过的知识,写是最重要的方式。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连老师都会定期检查孩子们的笔记,甚至用笔记来衡量学习表现。

西方的学习方式
——提问和讨论
在法国卢浮宫的东方馆,记录着东方人重视读写的历史。而,同时期的罗马人,则更注重口口相授的对话式学习。
时至今日,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西方对话式学习的影子。
在牛津大学,学生们的学习都是围绕“讨论”展开的。
跟哈佛、MIT等美国大学不同,牛津到现在都还保留着一对一小班授课的传统。

学生跟教授,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个课堂上,没有教授者和接受者,只有谈论者。
彼此抛出一个一个犀利又尖锐的问题,只为让思考更进一步。
除了传统的小班课,牛津大学还用各种方式打破学问的界限,给予学生表达自己、互相交流的机会。
每周四,学生们都会聚在一起,参加牛津联盟举办的讨论会。
想发言的同学,只需要举起自己的学生卡,就可以登上位于中心的讲台,侃侃而谈。

在牛津,即便是晚餐时间,都是沉浸在讨论的气氛中的。所有人面对面坐着,交流着自己的课题、感兴趣的话题。

你可以深刻的感觉到,在牛津,学习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
这也很好理解,当初整座牛津市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大学的词源UNVERSITAS,指的并不是某个建筑,而是大家彼此见面,聚在一起。
这种交流、沟通、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只存在于英国。
美国的普利普斯诶克赛特学院(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克的母校),所有的课程、所有的学生,都在上一种课——圆桌课程。

老师和学生都围坐在一张叫做哈克尼斯的圆桌旁,进行课程学习。
在这里,学习不是讲和听的关系,而是讨论、交流的代名词。即便是数学课,也都是学生们在彼此演算、讨论、修正。

犹太人的教育,一直很受世人瞩目。
要知道,在哈佛2万多名学生中,有近30%的学生是犹太人;
而这个人口不到世界0.2%的民族,却拥有诺贝尔20%的获奖者。
犹太人的图书馆,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作叶史瓦。
不管是在犹太人的故乡以色列,还是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叶史瓦的气氛始终如一,那就是喧闹。

走进这个图书馆,普通人可能会吓一跳。因为这里太吵了,完全像是一个热闹的集市。

在这里,没有一个人的学习空间,所有座位都两两连在一起。
大家坐在一起,会就不同的事情进行讨论。可能是一个学术问题,可能是一个社会新闻,可能是犹太教的法典。

你可能很难相信,在这里“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个人,根本不认识彼此,但是他们却可以瞬间对同一个事儿,发表自己不同的主张,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文化。犹太教的法典,不是一本记录绝对真理的法典,而是一本关于提问、回答的指南。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奥曼教授,就是把法典中,解决矛盾的方法,套用在了自己的博弈论中。至今,老爷子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法典。
犹太人深谙提问、讨论这两种学习方法的奥妙,他们认为,“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的讨论,可以让自己的想法推陈出新,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所以,即便是在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也都是两个人结成学习小组,彼此提问、讨论进行学习。
在这里,孩子是课程的主体,老师是为了辅助孩子而存在的。
发现最好的学习方式?
对于在欧美求学的东方学生来说,讨论式的学习方式真的很难适应。

在美留学的韩国学生杨俊赫就深有体会。
从小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默默学习的他,不喜欢被别人打扰,更谈不上跟别人交流。
同样遇到这个问题的,还有在MIT读博的李真河。
刚来求学的第一年,面对时时需要交流、讨论的学习模式,不会表达的他,只选择在一旁听。

每当大家看向他,想要听取他的见解时,他只能以沉默回应。当时真的是苦恼,因为总是“哑口无言”的他,会让大家觉得他是个没有想法的人。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挣扎,李真河认识到,自我表现和表达本身就是学习。
而且,一旦适应、接受了这样的互动学习方式,就会发现它的奇妙之处。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交流,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花了很长时间,但却真正的被大脑接受了。

不断地谈论、不断地交流,这样“说话”文化下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是分享知识,扩展思考的边界。

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
花了几个晚上,把这部5集的纪录片看完,我最大的感悟是:学习不只是为了幸福的手段,它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
学习不是只有在学校、教室、辅导班才能进行,它是浸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
从纪录片中的东方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我们孩子的影子:
疯狂的补习;
各种各样的背诵、记笔记;
不适应交流、讨论;
不习惯表达自我;
……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当然不能一味地质疑自己,赞美别人。
两者相对存在已久,各自过往的辉煌成绩,在用事实证明它们都是有价值的。
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思考和行动怎样才能取长补短,如何借鉴、学习西方独特的“提问—讨论”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方式,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如何通过家庭教育补齐这块短板。
四人采访组中,有一个叫莉莲的女孩,哈佛毕业后,就职于谷歌。她的成长经历能够给我们一起启示。
这个姑娘本是个韩国人,5个月的时候被一对犹太夫妇收养,从此,接受了犹太文化的教育。

莉莲说,是父母的教育,激发了她无尽的好奇心,这也是她能够考取哈佛这所世界名校的原因。

谈起小时候,她最深的记忆,就是父亲跟她一起玩的“为什么”游戏。

不管是在车上,还是在晚饭时间,父亲都会不停地引导她问为什么。哪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父亲依然会启发她继续问下去。

即便是现在,她已经毕业工作,每次回家,只要和父亲在一起,他们还会一直提问、一直讨论。
相比之下,我们和孩子的相处似乎还停留在,努力回答孩子的“为什么”的阶段;还在他有疑问,我来告诉他答案的阶段。简单地说,我们的教育更多属于“知识传授”的模式。
需要再进一步,引导孩子提出疑问,并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
所以,从今天起,少问孩子几句“你理解了吗?”、“你记住了吗?”,多问几句“你的想法是什么?”。
因为,最好的学习,一定是源于质疑和独立思考。
P.S. 如果大家想看完整纪录片的话,可以去爱奇艺官网或哔哩哔哩APP搜索“学习的人”,特别提醒,前者仅限VIP观看。
图片来源:《学习的人》纪录片
川妈说说
想想我们为什么在育儿问题上会焦虑,在孩子教育上会焦虑,其根源在于我们的不确定。就像之前说过的,育儿是一场没有剧本的即兴表演
面对不同选择,比如上或不上学前班,我们不知道是否会对他未来的学习产生显著的影响;不确定公立学校VS国际学校,哪个能许他更好的未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既然拿不准,就多多益善吧。于是,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课外班越来越多、睡的越来越晚。我也困惑,甚至焦虑过,后来通过看一堆育儿书、跟过来人请教经验,渐渐释怀了。现在面对问题时,练就了拨开迷雾、发现本质的能力。
比如,小川要不要学奥数?
要从根本弄清学习奥数的目的。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吗?对中学、大学而言,奥数是一个重要的选拨潜在人才的手段。这也就意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正有实力的娃才有拼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或者都适合学奥数。
但如果把奥数学习看成一种思维培养,不以参加比赛为目标,不以刷题作为主要手段,想法就大不相同了。奥数其实可以学,只要方法得当,它不一定是个负担,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乐趣。
后一种判断符合我们的育儿初心,所以,我决定以后会提供小川学习奥数的机会,至于要不要学当然最终还要看他的选择。
今天推荐这部纪录片,主要目的就是想提醒大家:面对具体的育儿、教育难题不知如何选择时,不如透过表面看本质,这是我们想给孩子的学习吗
推荐阅读
曾经的女博士,现在的大学老师。飘过美国、澳洲,目前坐标北京。
养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我想在这个小小公众号上和孩子们和姐妹们共同在书中和路上发现更好的自己。
“板牙科考营”小程序上线啦!
寒假长线活动,
肯尼亚、斯里兰卡、西双版纳...
已经开启报名,
夜宿博物馆、新版陨石课等
短线活动也上线啦。
赶快戳下面了解活动详情吧~
快来和小川一起诵读诗词吧!
一年朗读甚至熟背400首,不难。
每天的晨读会在当天0:00,
暮诵会在当天下午2:00更新。
戳下方小程序,开始今天的晨读暮诵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