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城四月天,春意盎然。4月22日,“中国父母,美国孩子”的亲子教育论坛让人们感悟别样的温暖。
在众人的期盼中,经过三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亲子教育论坛在芝加哥北郊的凯悦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UCA(美国华人联合会)伊州分会主办,李佳信慈善基金会和美中亚裔健康联盟协办。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刘军副总领事、柳青领事,伊州议会华裔众议员马静仪,UCA(美国华人联合会)主席薛海培, 伊州分会理事丘超辉,王宏海,李韧(栋梁妈妈)等嘉宾出席。论坛由UCA伊州分会主席陈健女士主持。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的四位重量级主讲嘉宾,包括:麻省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执业医生、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医学教育副主任Justin A.Chen;哈佛大学人类学与心理学硕士、K12教育咨询公司高级经理伍育贤博士(Sharon Wu);李佳信慈善基金创办人、移民家庭子女教育专家李秋波博士(Paul Li);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疾病专科讲师、麻省综合医院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医生Juliana Chen。
论坛全程使用英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数百人在线观看,还有两名志愿者为6名来宾做了全天同声翻译。面对华人家庭十分关注的移民亲子教育问题,心理学专家和教育专家们通过演讲、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与观众互动,吸引了250名与会者踊跃参与。家长和孩子们在这里相约,他们在这里倾听、对话、思考,他们的心在这里交融拥抱。
寻找卢克
Juliana Chen作为大会演讲嘉宾,来到会场。作为一名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她带来了团队精心制作的影片《Looking for Luke》(寻找卢克), 与大家共同探讨亚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Luke Tang,一个聪明上进,热情阳光,前途一片光明的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却选择了让生命永远地停留在花样年华。他的逝去像晴天霹雳震惊了父母家人、亲朋好友和所有认识他的人。他曾是那个从小热爱数学的天才,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高中毕业典礼上演讲的学生代表,国家总统奖获得者,所有家长希望自家孩子成为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无论如何无法相信如此优秀的儿子却会选择轻生,因为之前连一点儿迹象都没察觉。追思会上,家人谨慎用“被慢性病折磨而死”的字眼。曾经令父母无比骄傲的儿子却成了旁人教育孩子切莫效法的对象。痛定思痛,他们从儿子的社交帐户、遗物和日记中寻找蛛丝马迹,慢慢拼出一条他们曾经忽略的心理轨迹:儿子其实被忧郁症折磨已久。
美中亚裔健康联盟主任刘红博士在致辞中说到,亚裔美国人因为文化的原因把心理问题视为难以启齿的隐疾,从发病到求医平均经过10年时间,错过求医问药的最佳时机。
跨文化精神科医生Justin Chen也提到,亚裔美国人比白人等其他族裔更常有自杀念头并尝试自杀。15-24岁的亚裔女性自杀率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美国土著居民。

如何定义“成功”?
成功的代价如此惨痛。那么究竟什么是“成功”?亚裔常常狭隘地定义成功,把成绩和工作成就与幸福划等号。流传很广的一则笑话,亚裔父母眼中的成绩单是这样解读的:
A=Average 平均分  
B=Below average 低于平均分
C=Can’t have dinner  没晚饭吃  
D=Don’t come home 别回家
F=Find another home 另找别家
从中,我们可见“成绩”在亚裔父母眼中的地位有多高,给孩子的压力有多大!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多么惨痛:
MIT(麻省理工学院)亚裔比例为16%,可在过去15年中自杀的学生中亚裔却高达46%。康奈尔大学1999-2006年间,21例校园自杀中,亚裔占了13例。——数字触目惊心!原来在我们周围还有这么多“卢克们”!
教育专家和著名的升学顾问Sharon Wu分享了美国名校寻找什么样的学生:
1. 具有天赋并取得成就;
2. 第一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3. 在社区有影响力;
4. 愿意跨出舒适区的人。
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一定不是一台高速旋转的读书机器,而是具有自驱力的探索者。
有报道称,亚裔更容易因为家庭,社区的压力而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业优异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且常被家人忽略。
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跨文化学生心理健康非盈利组织MGH中心创办人Justin Chen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标准“SWEET”,对大家非常有帮助:
S: Sleep  充足的睡眠
W: Waking feeling energized  醒后精力充沛
E: Eat healthy  吃得健康
E: Exercise   锻炼
T: Task engagement  任务完成能力
如果缺乏上述中的任意一条,就应引起足够重视;而“SWEET”法则不正是为我们勾画了一个真正意义“成功”模型吗?
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情的爱
布朗咨询公司合伙人、李佳信基金创始人李秋波博士(Paul Li)是一个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父亲。18岁即将上大学的儿子在一场车祸中遭遇不幸。从悲痛中走出来,Paul捐出逾百万美元设立李佳信慈善基金,请马里兰大学做研究帮助更多亚裔儿童及青少年,为亚裔创造公平,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他的现身说法,深深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深情缅怀与儿子相处的时光:父子一起打球,倾心交谈;儿子的学业和兴趣爱好;全家外出度假……具有运动员体质和天赋的儿子佳信特别爱好橄榄球,是校队运动员,这也是他融入美国校园文化的一种方式。
谈到那场噩梦般的车祸,Paul语音哽咽,沉默片刻,缓缓道出当时车速105迈,坐后排的儿子没有系安全带。他谆谆告诫在场的每一位:“无论任何情况,上车一定系好安全带!”
从教育孩子的经验中,Paul总结出儿童情感需求的三要素:安全感,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每一个要素他都用具体实例来印证。
中国文化的谦虚内敛和美国文化的直率开放产生激烈碰撞,华裔二代在这种文化的夹缝中常常觉得无所适从,似乎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在美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亚裔孩子常常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惑: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别人对我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我存在价值在哪里?华人父母则要帮助孩子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有爱一定要大声说出来,表现出来。一句‘我爱你!’, 一个温暖的怀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真好!” Paul这样鼓励大家。
“别以为孩子小不记事,他两三岁时被我打屁股的事,到十几岁的时候还记得呢!体罚真的要不得。”Paul深刻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得失。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他总是把孩子教育放在首位,抓住每一点时间教育他们,甚至在全家出门度假的时候也给孩子们布置学习任务,度假因此变得紧张兮兮的。一次和儿子打篮球的时候,Paul喋喋不休地对儿子的球技批评指正,正玩得开心的儿子气得把球往地上一掼:“打球一点儿都不好玩!”
Paul现在想起来还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懊恼不已:“其实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最重要,倾听也是一种教育,陪伴也是一种学习!我欠儿子一个道歉,可是却永远无法当面向他说……” Paul的眼中泛起泪光,观众席上传出一片唏嘘声,人们频频拭泪。相信无数的父母和孩子从他的演讲中受益,生命因此改变。
 “爱吾爱及人之爱”,Paul,您把对儿子深沉的爱转化成对所有人的爱。大爱无疆,天堂的儿子一定为您感到自豪!
让我们华人变得更酷
最近,NBA著名华裔球员Jeremy Lin在一次访谈中考问“刻板印象”,针砭美国社会对亚裔特别是亚裔男性的歧视。这种偏见由来已久,似乎亚裔只擅长数理化,只顾上名校,只懂赚钱。即便到今天,在NBA历史上取得如此成就,Jeremy Lin参加比赛还常不得不对守门的保安亮出身份证才能进球场。主流社会对亚裔的漠视甚至歧视,仍是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亚裔不仅仅只有埋头学术的学者,还有在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众多人才,就如芝加哥四月的春天,绽放着五彩斑斓的鲜花一样。
这次论坛的演讲者和发言人,打破了亚裔刻板印象:他们中有来自华人社区的政坛新星、伊利诺伊州众议员马静仪博士(Theresa Mah),也有初中英文教师Elaine Zhou, 还有威斯康辛大学农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Jason Jiang,他同时还是一名业余模特和健身教练。他们各自分享了自己成长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部励志史——
Theresa Mah,在旧金山唐人街长大,目睹父亲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和公共事务,从小立志要为民服务。Theresa打破纪录,成为伊州历史上第一位华人众议员。
Elaine Zhou, 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患忧郁症的经历,她感谢母亲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她的变化,及时带她治疗,使她回归正常生活,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中学英文老师。
Jason Jiang,一个酷酷的大三男生,不仅外形俊朗飘逸,而且情商极高,场上发言镇定自若,妙语连珠,立马收获极高人气。他脱口而出的一句:“Let’s make Chinese American cool again!”(让美国华人们变得更酷),这一金句成为这次大会的经典名言。
这是一场跨越代沟的心灵对话,是中国父母和美国孩子克服语言障碍、情感隔阂和文化鸿沟的一场灵魂交流。愿我们营造出更完美、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使华裔二代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幸福成长。
让美国华人变得更酷!
照片由 Dr.William Wan、Grace Wu Lavitt,Jason Jiang 等提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