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中国父母、美国孩子 – 青少年心理及情绪健康”亲子教育论坛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研究园举行。本次论坛由麦城华人协会 (MACCO) 领衔,联合美国华人联合会(UCA)威斯康星州分会、密城华人社区中心(MCCC)以及UCA 伊州分会共同举办。

报告大厅座无虚席,聆听讲座的大部分来自麦城本地居民。还有个别同胞专门从芝加哥和Oshkosh等周边城市驱车前来,早早地到了现场参加这一活动。他们的执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次讲座意义非凡。 
这场有声有色、生动热烈的讲座是由四位经历各异、专业不同, 却对华裔移民家庭子女教育和青少年心理成长都有独特见解的人士主讲, 以及被讲座触动心旋的热情听众积极互动,共同参与下演绎完成的一场精彩讲座。

论坛由主办方麦城华人协会的会长、美国华人联合会UCA威斯康星州分会会长李晶博士主持,她在开场致辞时,呼吁大家重视和关注下一代的心理及情绪健康。
她说,我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是在中国出生,并在中国接受教育的第一代移民父母。我们培养的是美国出生,并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第二代孩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精神快乐。什么是快乐?孩子的一生如何让他们掌握使自己快乐的能力?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清楚孩子身体上的需求,那么孩子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我们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价值感、有目标、有激情、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有坚毅性(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性格),而且一生都能让自已快乐?
论坛邀请的四位嘉宾主讲人分别是: 李佳信慈善基金(Calvin J. Li Memorial Foundation) 创办人、移民家庭子女教育专家李秋波博士 (Paul Li)、 来自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diana)从事心理研究和大学生临床心里咨询的谢维扬博士、 来自密沃瓦基市从事成年人心理和情绪健康治疗及社区康复服务的钟广昌博士 (Roger Zhong),以及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二代, 目前是麦城老兵医院心理医生的Dr. 黄海蒂(Heidi  Huang)。
精彩演讲    醍醐灌顶
演讲嘉宾李秋波博士:
打破文化差异和代沟的双重困扰
从马里兰州远道而来的李秋波博士是青少年家庭教育专家,也是美国华人联合会UCA理事会成员。他首先做了题为“如何打破文化差异和代沟的双重困扰”的演讲。
从一位痛失爱子的父亲的角度,李博士反思父母和孩子关系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三年前, 他18岁的儿子因车祸去世, 当他从中国匆匆赶回来,握着孩子冰凉的手时,他深刻地意识到,他和儿子一起最美好的时光是他们一起看橄榄球赛和有关球赛的交流。他总结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三个需求: 身体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并着重阐述了情感需求的三要素:安全感,身份认同感,自身价值感。
李博士认为,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心理安全,而心理安全的基础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他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避免体罚;夫妻关系和谐、 或者离异后对原配偶的真正宽恕,是为孩子提供安全家庭环境的基本要素。
在谈到身份认同感时,他提出了让华裔父母震耳发馈的观点是:要认识到孩子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才是华人的种族身份,弱化孩子内在的种族自卑感, 如长相不好、体育不好等,树立积极的亚裔文化价值观,正确对待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偏见, 比如男孩不男性,女孩不性感等。
李博士还特别强调了父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阶段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孩子自身价值的树立不在于他们取得的成就,而在于他们是否感觉到来自于他人,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爱。自身价值的来源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Not what they do, but who they are”)。所以,父母要发现和认识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和优点,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不要在孩子的兄弟姐妹之间比较,更不要和父母自己小时候比较。
“与孩子建立起亲近的关系实在是人生特别美好的事情。”李秋波博士的演讲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在听众中引起了很强烈的共鸣。
演讲嘉宾谢维扬博士:
青少年心理的理性探索:心理韧性和自我同情能力
作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注册心理咨询师, 谢维扬博士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和自我同情能力(self-compassion)对提高青少年抗压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谢博士首先分享了美国心理协会的几组统计数据,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她就职的大学,在过去10年里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增长了10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囿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理念束缚,亚裔人群对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要求比其他族群低很多。
谢博士简析了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潜在的生物型(比如家族遗传,性格等),和后天的经历(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等); 她提到了“素质-应激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脆弱性和心理疾病的倾向性,遇到促发因素时,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爆发出来。她用两个盛有不同水量的矿泉水瓶做了一个简单的挤压实验,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潜在心理问题在压力下爆发为心理健康疾病的可能性, 强调了在青少年时期建立心理韧性的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预防大学和成年后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韧性即经历艰难困苦后的“反弹”能力,  而培养自我同情能力对心里韧性的建立至关重要。“缺乏自我同情 (lackof self-compassion) 会引起青少年情绪困难(emotionaldifficulties),从而造成焦虑、抑郁、自残等种种心理问题“。
谢博士为在座的父母介绍了几种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同情能力的方法: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感知能力(mindfulness),观察和了解当下的各种情形,善于发现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区分外界事实和内心感受,不要过度地被内心感受左右自己的情绪而忽略了真正的外界事实。
其次,告诉孩子痛苦、不足和失望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情感,而非仅仅“我”一个人的问题。当孩子某种情绪爆发时,要劝导他们认识到情绪的暂时性,在认知和接受这些情绪后要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自我安慰和调节,而不是通过其他负面的方式。
谢博士告诫父母,要多对孩子做正面的鼓励的评价,不要自我批判,自我评判,要培养他们使用自我同情的语言,不要过多指责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鼓励和引导孩子使用将来型的语言以后提高和改善。亚裔父母要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卑”意识,在语言上直接、清晰地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和爱,以鼓励和认同为主。
谢博士指出,孩子的自我同情能力是个学习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情绪管控和自我同情的能力,言传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自我感知和调节情绪。谢博士还提供了一份自我同情能力的测量表,供家长和孩子自测参考,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并推荐了下面的资源:
关于Self-Compassion 的TED 演讲: 
https://youtu.be/eiEMVA8AIJw
http://selfcompassion.org/wptest/wpcontent/uploads/Self_Compassion_Scale_for_researchers.pdf
演讲嘉宾钟广昌博士:
美国心理及情绪健康服务系统概况
 钟广昌博士来自近邻密沃瓦基市。作为专门为成年和老年人提供心理及情绪健康规划和治疗康复的非营利组织Project Acces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他首先介绍了美国各级政府, 从联邦到威斯康星州政府再到各级郡政府, 在心理及情绪健康服务方面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告诉我们真正的执行机构是在郡政府一级。
他还介绍了私人机构以及民间组织提供的为心理健康服务的资源, 比如学校、 大学、教会和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对于一些有心理咨询或者诊疗需要但又不知从何入手的听众,钟博士提供了各种资源:
 • 免费寻求帮助的联系信息,如拨打United Way 211或者Warmline 414-777-4729。
 • 对于婴幼儿的心理情绪问题, Birth to Three项目可以提供帮助。
 •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情绪问题, 可以在DHHS (Depar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网站上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 https://www.hhs.gov/ash/oah/adolescent-development/mental-health/how-adults-can-support-adolescent-mental-health/resources/index.html
 • 预防自杀和帮助自杀善后处理的有关部门: 
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 1–800–273-TALK (8255) 
   An online chat option is available at http://www.suicidepreventionlifeline.org/GetHelp/LifelineChat.aspx   
   Crisis Text Line: http://www.crisistextline.org/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TeenSuicide –Teen Section: http://www.sptsusa.org/teens/
   Your Life Your Voice from Boys Town      Hotline: http://www.yourlifeyourvoice.org
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结合多年来从事成年人心理及情绪健康的宝贵经验,钟博士还分享了他自己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实用宝典,着重强调了:
      •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给他们建议和指导的同时,也要给他们做自我决定的空间和自由
      •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强加给孩子,要认识孩子所处的环境和压力,对他们提出合理可行的要求和期望,不要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工作,而是要更多关注他们如何做人和如何待人。
     • 父母需要积极学习美国文化和语言
     • 必要时父母也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给孩子树立知错改错的表率。要充分信任孩子,给他们犯错改错的机会,坚信“孩子一定会比自己这一代更好更强。”
演讲嘉宾黄海蒂医生:
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麦迪逊老兵医院职业心理医生黄海蒂。年仅31岁的黄海蒂出生在美国,父母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来美国留学并定居,成长在颇为典型的来自大陆的第一代美国移民的中国家庭。当年轻、沉静而自信的她走上讲台时,那些看着她长大的麦城华人父母既感慨又欣慰。
海蒂以其职业心理医生和华裔移民第二代的双重身份,与在座的听众分享她成长的心理历程和专业智慧,特别就第一代移民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了宝贵建议。 
她提出,父母首先要知晓自己的情绪现状。当父母情绪不佳时,要进行合理的自我情绪缓解,只有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当父母注意到孩子情绪低落时,这正是与他们拉近关系的机会。要引导并学会倾听孩子的诉说,从中了解负面情绪产生的由来。要注重孩子叙说的事实,而不是与孩子共情并妄做评价,更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而指责别人。
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意识,认可并理解他们生气、难受和愤怒等情绪,容许他们犯错,引导他们改正、提高自我纠错的能力。
教会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父母是孩子情绪爆发的安全港湾。
不随意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懒惰、软弱、无用、“你真苯”等。她并举例说,她5岁左右时,父母说她“固执”(stubborn ), 她当时并不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可是她却记住了这个“标签“,以为自己真的很固执。
父母要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面对的问题,告诉他们到哪里可以寻求帮助,并鼓励他们去获得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Don’t do it for them, but have them go through it themselves).
与此同时,父母要让孩子很明确地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具体要求和规定(setlimits)
海蒂医生还向父母们推荐了如下四本书:
热烈互动 石激千浪
热烈的现场互动
四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和切身心得在听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来自马拉松郡的华人第二代、目前在威斯康星州大学麦迪逊主校区读书的Jason• Jiang 作为嘉宾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现场的父母与嘉宾进行了热烈的现场问答。
问:如何处理幼儿的“无理取闹”行为?
答:这其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权利的需求,他们通过对父母不停地提出各种要求,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给予他们一些做决定的自由权;但同时要立规矩和树立父母的威信,平衡自由和规则两者之间的关系
问:孩子对自己华裔的身份不太满意,对美国的环境颇有微词,因此有很强的负面情绪,怎么认识和处理这一问题?
答:首先要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试着去了解孩子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在自己也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体验,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求答案,给孩子一种信任和支持的感觉。
Jason对这一点深有感触。他说,他曾经也有这样的身份认同困惑和愤世嫉俗的想法。他试着用开明和多元的想法去认识这个环境,用积极的态度找出正面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观点,确立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他认为,随着孩子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的很多观点也会产生变化。建议父母多给予孩子关注和引导。
问:当发现自己已成年孩子存在过度的焦虑和抑郁,得不到合适的缓解,该去哪里寻求帮助?
答:  建议可以从家庭医生或者大学的健康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等入手。如有需要可以自己陪同孩子,或者让孩子的朋友和老师陪同他去看心理咨询,克服孩子紧张和害怕的心理。
问:高中孩子一周之内和自己说不了几句话,非常担心,该如何对待这个现象? 
答:建议可以从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小的话题开始,慢慢打开沟通之门,必要时可以给孩子一些空间,不要施以压力,在合适的时候再试图沟通。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规划一些家庭集体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寻找合适机会,突破沉默的陀螺。如果孩子很长时间不愿意和自己说话,可以适时地问下孩子是否一切都好,表达对他的关注,确认他没有情绪上的问题。另外可以试图找出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话的原因。
李博士说,他和女儿之间也经常有这样的问题。有一次他女儿告诉他,不想和他说话的原因是因为每次他总是说个不停,不愿意聆听。 
钟博士说, 他女儿高中时,叛逆心理特别严重,女儿要么不说话, 一说话就吵架的语气,父母曾为此非常苦恼。读大学后, 当他们一起回顾那段情景时, 女儿解释说,当时她觉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大, 而家里是她唯一可以自由发泄而不用担心有后果的地方。孩子把家看成自由温暖的港湾,有其正面意义。
问:孩子因为焦虑而引起了拖延症,放学后总是先看YouTube视频,然后再做作业,该怎样引导孩子合理把握时间,正确处理事物的轻重缓急?
答: 其实,每个人都愿意用快乐简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孩子通过看视频来缓解压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给他们灌输管理时间的意识,让孩子认识到因为看YouTube而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另外,也可以告诉他们缓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看视频之外,还有体育锻炼等,建议他们采取其他试试,也许会比看视频更为有效。
整个讲座持续3个多小时,原本傍晚5点应该结束,直到6点大家依然是热情饱满,意犹未尽。多位听众表示讲座内容非常实用,获益匪浅,自己会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进一步向嘉宾学习和交流。
鉴于远道而来的嘉宾们第二天还要去密城演讲, 讲座不得不于6:15结束。麦城华人协会主席李晶博士代表麦迪逊的华人社团,向各位嘉宾赠送了威斯康星州吉祥物Badger和华人协会MACCO的文化衫,对他们远道而来和真诚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
瞬间效应 深远影响
与以前华人协会举行的讲座效应不同的是, 听众的反响没有因为讲座的结束而停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立刻建立起了新微信群“UCA-WI心理健康互助群”, 并在短短两天之内, 群里聚集了一百多成员。
嘉宾海蒂谈到的自我成长体会,在目前是高中生的移民二代孩子及其父母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而看着海蒂长大的麦城中国父母们在为她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受到很大的鼓舞。
一些听众们在麦城华人微信群里对讲座给予积极肯定和赞扬,并讨论分享当地的有关方面的资源:
杨尚春先生称赞钟博士利用当地学区资源的建议时,向大家介绍推荐了Middleton-CrossPlains 学区每学期举办的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讲座,并谈了自己去参加该学区特意为父母亲举办的“Mindfulness”讲座受益非浅,并建议大家关注自己孩子所在学区的这类活动;
吴小莉女士随即在群里谈到,她上周在医院做翻译时,听医生提到UWHealth 有专门为成人开设的“AdultMindfulness”课,并把关于此课的通知时间地点在群里发给了大家。大家很快在群里展开了广泛的热烈讨论。 
为了使讲座报告更全面, 有听众主动向本报编辑部提供自己的笔记和反馈。 陈文琳的反馈颇有代表性, 感谢她与大家的分享:
          “这个讲座真的很有意义,刚开始想着自己去会不会太早,因为女儿还没到青少年时期,第一个Speaker开始讲,就觉得真是来对了。整个讲座下来不仅是对父母自身,还是对处理亲子关系都有非常大的启发!华人协会组织的这个活动真的非常好!
         “在整个讲座当中,最让我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孩子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才是华人。我觉得这是我们第一代移民与孩子和平共处的一大基础。虽然非常想孩子说中文、写中文、传承中华文化,但是要承认,我们成长在美国的孩子他们首先是美国人,这样他们成长的环境才更有归属感,更利于他们以后融入社会。
       “其次是关于自我同情的知识,不仅我们的孩子需要提高自我同情能力,作为接受亚洲文化的我们父母也需要多提高自我同情能力。父母的情绪是积极稳定的,自然孩子的情绪也会更积极稳定。”
听众对这一讲座的瞬间反馈和激荡,在麦城华人社区里引起强烈反映,充分表明了华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这里我们呼吁:华裔父母应该改变旧有的“望子成龙”的观念,培养孩子进“名校”作为培养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过去发生多起华裔名校生自杀事件,这些血的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华裔父母改变衡量“成功”的定义,培养孩子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本文转发自《密城时报》“麦城我家”报道组,匡晓东、江宜庶 报道,宋嘉声 摄影供图,并向麦城华人协会致谢!)
点击阅读相关报道
更多资讯:请点击本文文尾左下“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进入UCA官网查阅
Serve  Lead  Inspire
服务   引领   激励
美国华人联合会是一个全国性无党派、非营利的联盟。它植根于社区, 通过倡导公民参与社区管理、积极参政议政、继承传播华人文化遗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中美之间互相了解信任。美国华人联合会着力于在美国各地营造丰富多样、不断壮大的华人社区, 共创美好未来。

欢迎关注美国华人联合会
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