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有话说:
GGV投资笔记是GGV纪源资本关于投资、商业、科技的所见所闻所想,探讨关于世界的一切。
在这里,你可以收获:
全球优秀科技公司管理经验、一线调研;
顶级风险投资人&创业者经验分享;
大航海时代的世界人文历史、商业见闻……
以下是GGV投资笔记系列第八篇。
作者介绍:符绩勋是GGV纪源资本的管理合伙人,他在风险投资领域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曾与众多成功企业家合作。
符绩勋一直关注在线旅游、出行、企业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曾投资去哪儿网(NASDAQ: QUNR)、优酷土豆(NYSE:YOKU)GrabUCweb、滴滴出行、满帮集团、美菜等公司,目前也担任小鹏汽车、哈啰出行、酷家乐等企业的董事。
符绩勋在诸多业内重大战略并购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包括优酷和土豆(中国科技领域第一起数十亿美元级的并购)、百度/去哪儿、携程/去哪儿和蘑菇街/美丽说。
作者:符绩勋
编辑:Yonnie
我对WeWork这家公司本身了解得不多,但曾经看过与它相似的商业模式。见了一圈共享办公公司之后,我一直考虑的问题是:这个生意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在我看来,它的本质是地产生意,不是互联网生意。既然是地产生意,就遵循地产的游戏规则与经济规则,我们不能盲目地为它贴上“互联网”的标签,然后去使用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模型给它估值,这本身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说WeWork的本质是地产生意?
Wework拿到长租周期并且切割为短租,在短租的基础上去提高租金。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提高租金率,然而不一定能提高使用率。使用率是很难判断的——市场好、供给不足的时候,这种模式是一个好选择,入驻率、使用率都会很高;但当市场不好、供给过剩的时候,就会有问题,所以这本质上跟地产生意是一样的。
另外,这个模式中,“灵活用工”或“灵活办公”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WeWork给了客户灵活度,却没有给自己灵活度,这其中的逻辑并没有打通。除非是有固定客户的持续性需求,灵活、不间断,并且供给永远不足,这样WeWork才可以收到钱。这个经济逻辑本身和地产生意也是一样的,是供给之间的平衡。盖楼盖太多,房价下来,房子不够了,房价会上去,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逻辑。
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不能够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看待这门生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迭代更多生意和服务+赚更多的钱。我们看今日头条、抖音,它们不仅仅是媒体,还能带货,做电商,利用更强的增值服务来提高单点收益率。
而在地产生意模式里, “坪效”是很难提高的,每坪的平均收益无法不间断往上提,也没有更多增量。
WeWork目前的状况也很复杂,它的价值很难计算,能否被“救回”也难以判断。首先,它在高速发展阶段并购了很多家小公司,自有资产里哪些有价值?它在兜售的资产是否是优良资产?其次,它现有核心业务里有多少产业或资产是挣钱的?当中所签合同的履约成本有多高?这些都要经历很复杂的计算。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效率提升,但并不能改变很多本质上的东西。它带来的效率提升必须大于各种各样的成本,如果效率提升小于成本的话,有些业务就不make sense。
现在整体行业处在泡沫调整期的时间节点,会有更多的公司面对所谓“经济模型”的挑战,去反思自己的经济模型是否成立。2000年有家公司叫Webvan,做生鲜电商,它融了很多钱,也亏了很多钱,最后突然倒闭了。2001-2003年那段时间,很多人质疑亚马逊,认为它是下一家将要倒闭的公司,因为它也烧了很多钱,但看看亚马逊今天的市值?
所以很多事情在当初的时点去看是很难看清的,过多的负面噪音掩盖了事物的核心本质。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谈论业务本身:它是否能够挣钱?它是否能够有一些额外价值?它的履约成本有多少,毁约成本又有多少?这些都值得分析。
我们曾经处在一个过度花钱的时代。但其实很多事无法完全靠钱解决,它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积累。钱也不能够完全解决市场教育问题,有可能你的公司转变了很多,但是用户消费行为不一定能跟得上。
之前大家都觉得,我先拿钱跑马圈地,先赢、先整合、先并购。但接下来我认为,资本的效率会越来越重要,大家会更看重你花钱的方式、花钱的效率,而不仅仅只是花钱本身。像如今Uber是550-700亿美元市值,OYO是50-100亿美元估值,在这样的市场定价基础上,其他公司在做估值时,去参考的不是业务逻辑,而是市场给予的认可。
我们甚至应该反思“共享经济”的逻辑,不管是车还是房,包括办公。共享经济整体逻辑是成立的,但还有一些更贴近根本的问题需要思考:这个模式的经济模型靠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共享经济的基本逻辑还是为了提高使用率、资产效率,以这个为基础来测算经济逻辑。共享经济的价值空间,在于使用率或利用率的提升,能否高于运营、获客等各种成本。
我们曾经做了很多对不同的共享模式的分析,其中有一个模式是“把自己家的车拿出来共享”,这个模式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当中有很多交易摩擦:把车交出来,需要突破交车人的心理门槛;交车过程也非常复杂,是开过去给用户?还是用户来取?落实成本很高。这些摩擦都是要付出的成本,成本太高时,即使有资产再利用的效率提升,但提升的效率如果不能弥补提高的成本,那这个模式也不成立。又比如共享租衣,它的服务成本是否太高了?共享经济里所提高的效率,是否能够覆盖服务成本?如果不能覆盖,业务模式也就不成立。
共享充电宝的生意比较有意思,据说平均下来很多家都有上亿利润,但也要思考很多问题:用户借完充电宝以后,公司还能做什么,沉淀的用户或客户价值如何再放大?这项业务进入的门槛不高,如果美团也进入这个市场呢?美团与大型餐饮有持续合作,地面铁军、服务能力都是现成的。共享充电宝公司是不错的并购对象,然而自身能否发展得更大?做到一个亿的利润很厉害,那接下来能做到十亿吗?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回到我们的重点,风险投资,本质上是在购买企业的高速增长。抓住业务本质,才是创业者最需要的品质。
点击查看往期投资笔记
全部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