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陌上美国
欢迎关注
猪肉猪肉猪肉!坐标北京。
北京卢沟桥晨曦/图 乘云雨霏
随着猪肉涨价到一斤45块5毛的高度,百姓议论猪肉的种种达到了高潮。
只是在街头巷尾overheard飘进耳朵的关于这位“猪队友”的只言片语就有这么多:

“昨天说做顿红烧肉吧,出去买五花肉,198块”!……;
“涨价?涨价也得吃啊。”……;
“赶紧的,咱家后边那超市卖19块8一斤的冷冻肉,论半扇卖的,我活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这么卖肉的,半扇也得有几十斤吧,倒是真便宜,要不咱几家合买半扇?”;“这么便宜是真的吗?”……
图/来自网络
“大不了不吃猪肉了,吃牛羊鸡鸭鱼,牛腱才35(块),羊腿才40(块)。”;“你再去看看现在多少钱,也跟着涨!”;“大不了我不吃肉了,我吃菜!”;“吃素?我就问大爷您行吗?”……
“我预测猪肉价格过了12月份就要降下来……”;“你又不是《xx联播》,少在这儿瞎逼逼”……
话说馋丫头我在猪肉还是16块一斤的时候就瞎逼逼来着,说北京猪肉早晚涨到50块一斤。当时在坐的一个卖走私葡萄酒的说要是真这样,他输我一只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而且请一位专切火腿的老外来切。
伊比利亚黑蹄猪火腿?300多欧元一公斤呐,一条火腿怎么也切出5公斤来。也就是大半年的光景吧,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吃上啦。真是心里偷着乐。
图/来自网络
馋丫头有个朋友叫大海,东北人儿,早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古典钢琴。
大海问他的俄罗斯老师,啥时候能毕业?老师说,我看你基础这么好,估计10年吧。
大海一想总不能10年洋插队于此吧,于是转投了一位美国老师,改爵士钢琴。
大海回北京开了一个小酒吧。每天晚上就在那儿“练琴”。
大海一个学爵士鼓的小朋友,不要钱非要来“伴奏”,“磕磕绊绊”地跟着大海的天马行空的即兴爵士钢琴,即使这样还是没过几天就吸引来了整屋子的老外(没法子,中国客人一让弹《月亮代表我的心》,他就说不会,让人家去别地)。
老外整晚泡在那里,也不怎么消费,我猜就是因为这个,大海的酒吧倒闭了。
大海的这个有关猪肉的故事是他酒吧还没倒闭的时候,在“练琴”间歇讲的。
维也纳的“地下猪友情”
大海太爱吃肉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大海太爱吃猪肉了。
作为一个中国东北人,大海太爱吃猪下水了(泛指猪内脏)。
可是穷学生一个,他吃不起呀,更何况,在奥地利卖猪下水是不允许的。
奥地利风光 网图
“听见没?不,允,许!”。就是说,就算想买还没地买。

那咋办呢?几经周折也算是有幸,大海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屠宰场的人,他跟人家说他家有“大型宠物”……
结果呢,一整只猪的下水,除了猪肝,都一股脑装进一个大号黑垃圾袋, 10欧元。扛回家!
大海的房东是一位老先生,听说猪内脏几个字就觉得犯恶心。等大海花了整晚上,把几十米的猪大肠清洗干净,用酱油,大蒜,胡椒等调料煮了一大锅大肠汤的时候,整个房子开始飘着不可言状的香味儿。
香味把老头从楼上吸引到了大海住的地下室。
吃了一碗再来第二碗,连说我们欧洲人太不懂吃了……“他们欧洲人”大概就是指他们奥地利人吧,肯定不能包括法国人意大利人。
大海从此解决了吃肉的问题。故事到这还没完,总要有个Bonus。
屠宰场的那哥们有一天跟大海说,咱俩这么长时间了,这回我送你点东西,你回家再看。你们中国人都喜欢这东西。还是一个大黑垃圾袋,扛回家了。
回家打开一看,猪蹄!40只!
“哎妈!这可太珍贵了!”
老外是不能懂得中国人对猪肉的情怀的。
哈尔滨的酱猪蹄儿熏猪蹄儿在维也纳吃起来。
家乡的味道让人更想家,大海学成毕业,迅速打包老婆儿子举家迁回中国。
红烧腔骨接待“东方来客” 
1962年的德国首都柏林(其时为民主德国首都)。阿陆作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中国工作人员兼法文翻译借住在柏林中国大使馆。
使馆总共没有多少人,大家轮流做饭。
轮到阿陆,她心里犯怵。阿陆其实不会做饭,解放前是大小姐,上大学有食堂,解放后工作都是各种随访,有人安排吃饭。想到出国前现跟老妈那里抄了个红烧排骨的菜谱,于是硬着头皮去菜市场买排骨。
  看来看去觉得排骨太贵,“公家的钱可不能乱花。”,决定买腔骨(注:猪脊椎骨。骨头多,肉少,价廉)。
卖肉的德国大妈说,诶,买腔骨?我没听说中国使馆养大狗了呀。如果是这样,老主顾了,以后我可以送货上门。 
阿陆内心陷入一阵尴尬,脑子反应倒是非常之快,回答说,哦哦,不用了非常感谢。我们那里正在接待一个中国的马戏团来德国和欧洲演出……
红烧腔骨自然是大获成功。阿陆并不觉得是自己做饭水平高。“那时候国内刚刚开始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极度困难时期,有多少人根本吃不上饭呐,有多少人羡慕我们在‘大块’吃肉啊。我都不敢说我们吃腔骨的事。” 
红烧腔骨/网图
现在阿陆92岁,患中度阿尔兹海默症。时间,方位,一时混乱,一时凝固,记忆是一条长长的河,她只记得源头的点点滴滴。
每天早上还急忙吃了早饭,“要去上班,有国际会议要开”。她已经不能找到自己的家,走失过四次,但说起法文来还是行云流水一般。
这个红烧腔骨的故事是她在养老院的庭院里讲给我听的。非常完整,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有逻辑,有笑点。我逐字记录而已。

前文导读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收藏网址:https://medium.com/@moshangUS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