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传福音
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作者随手君(佚名西东,微信:suishouchuanfuyinjun)
在中国股市里,「七亏二平一赢」简直成了定律。即便人人都知道90%的投资者都是不赚钱的,还是有一代又一代的股民前赴后继,为国牺牲。
是他们境界高尚吗?显然不是。回顾我身边遇到的炒股者,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都喜欢非理性投资。
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一个80后的姑娘A,虽说是名校毕业,但是数学奇差,又是路痴,这样的人显然不适合做投资。
2015年上半年,中国股市进入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人人兴奋,电梯里、餐桌上、地铁上甚至公交车上,随处可见有人兴高采烈地谈论股票。A姑娘在办公室里不声不响,外界的喧嚣似乎与她格格不入。当然,周围的人也觉得凭她的智商,股市再热,跟她应该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吧?
但是,半年之后我遇见她。她说,她赔惨了,把妈妈的养老金都赔进去了!
我问她什么时候买的股票。她说,6月份,买了之后不久就开始跌,天天跌,最后没办法就抛了。
唉……
我只能一声叹息。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60后,是我前些年认识的朋友,简称B。B从银行学校(中专)毕业后分配到省保险公司,还分了房子。后来保险公司改制,让他去卖保险,他不干,回家里炒股。
有一次我去看他,发现他桌上放着三台电脑。我问,炒股为啥要买这么多电脑?B说,一个电脑用来看股市,进行各种操作,一个电脑看新闻,了解天下大事,另一个电脑用来打游戏,这样炒股就不是很无聊。
我问,你赚钱了幺?
B说,赚了!前几个月我买的002024苏宁电器(现在叫苏宁云商),一天赚了一万多块!
我问,你卖了吗?
B说,卖了,如果我晚几天再卖的话,能赚几万块!
我哑然失笑。
后来我听说,B投进股市炒股20万,一年后只剩下5千,他正在和老婆商量把房子卖了继续炒股。
第三个例子是一个70后,简称C,C是一个炒股高手。有一段时间我经常顺路经过一家证券公司营业厅,就进去瞅一眼,C也在那里。在一群老年股民对着红红绿绿的大屏幕指点江山时,他经常语出惊人,发表几句真知灼见,令人感到他高深莫测。
他跟其他老年股民一样,开盘就来,收市回家,时不时在交易厅的电脑上操作一下。但没有人知道他投入了多少资金。
后来,我跟他熟了,才知道他在股市里一分钱也没有。
那他的一身本领岂不是无用武之地?没办法,前些年,他的炒股技艺就已炉火纯青,在股市上声名鹊起,于是很多人把钱给他,约定分成比例,让他炒。可惜,阴差阳错,不是他看走了眼,就是政策或形势突变,他把赚的钱都赔了进去,落了个一无所有。
有一天夜里,他在大街上被追债的人追着跑了好几站地。从此只能蹉跎岁月,等待东山再起了。
A、B、C三个人,一个是股市白痴,一个是职业股民,一个是操盘高手,都不约而同地犯了错误,投资时不同程度地失去了理性。这是为什么?
他们,以及众多投资者的失败,往往跟智商无关,跟学识无关,而是跟心理有关,跟情商有关。说到底,跟贪心有关。
A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她既没有投资经验,更没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所以贸然入市,完全是受环境影响,被牛市假象冲昏了头脑。所有人都情绪高涨,股市在疯涨,但当A入市时却已经晚了。即使不晚,A也不知道何时是最高点,何时应当退出,最终吃亏的只能是她。
现在再来看看B。002024经过几个涨停之后,B认为应该出手了。俗话说「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B也不例外,他选择了「见好就收,落袋为安」,所以这支股票后续的更多轮涨停与其无关,他只能望屏兴叹。
再说C。在股市上曾经的辉煌让他充满自信,他不甘于平庸,更不愿意接受失败。所以在出现不利局面时,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他选择「赌一把」。于是让自己越陷越深,把以前赚的都赔了进去,以致于没有了翻身的本钱。
投资需要理性,需要量力而行,需要平常心。然而,却总有人过于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今日经文
点击图片,可保存,可转发
随手传福音,始于2013年4月7日。五年时间,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欢迎投稿。除微信公众号,文章还同步到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百度百家号、一点资讯等客户端。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除图片、视频、音频,不要使用附件。
欢迎赞赏或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