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先进科技+文化创意的完美结合,才会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荐深度阅读——
(卫网君温馨提示:点击标题可直达内容哦)
作者 | 刘雨霏
本文原载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13年1月刊
首发于《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2017年5月4日原创头条
全文约1478字,大约需要阅读4分钟

好文推荐指数❤❤+
根据有关的业界调查报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数码相机市场,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如果有所细分,普通消费者的单次购机开支在1000~5000元,入门级爱好者的单次购机开支在5000~10000元,而专业摄影爱好者的单次购机开支往往超过 2~5万元不等,甚至更多的发烧友的设备尤其是骨灰级的发烧友的设备,往往都是几十万元到百万元不等。
而且根据不同人的消费水平,数码相机的更新换代基本上也就是在几年之内,如此计算,这个市场的年销售额最少在百亿级,甚至可以达到千亿级。可想而知这个市场是多么庞大。
即使抛开政治立场,这样庞大的市场长期被日本企业占领,对中国自身的产业升级也是非常不利的。作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先锋的航天业界,无论从社会责任还是产业责任上,都没有理由对这种情况视若无睹。
相机这个话题,在不同的人群中会引起不同的反应。普通人群会倾向于轻薄的卡片机;入门人群会选择不同焦段的长焦机器;发烧友们会在尼康或者佳能的单反机中各取所需;更高端的专业人群或许会手持哈苏甚至林哈夫傲视群雄。
不过,要是在航天界提起“相机”两个字,或许会引起这样的讨论:“可见光还是多光谱”、“地面分辨率是多少”、“轨道高度多少”、“焦距是多少米”、“线阵还是面阵”、“辐射校正做了没有”。
航天相机可能是光学成像技术的巅峰,它要经受住火箭发射时的剧烈振动,要从距离地面数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的地方,在冰火交加的环境中,在没有三脚架也没有豆袋的轨道上,穿过大气拍摄到地面的清晰图像。世界上有能力制造航天相机的企业屈指可数。
近些年来,发生了几次抵制日本产品的事件,有些事态还相当激烈。但记录下这些事件的影像工具——也就是相机——同样是日本制造,却在“抵制日货”的声浪中很少被提及。理由很简单:
日本是世界上几乎唯一的相机供应国。
日本的相机产业独霸全球,甚至德国的徕卡品牌,很多型号也要委托日本松下生产。抵制了日货,就没有相机可以买了。
但我们应该抛开这样的习惯性思考,停下来好好反思一下了。从“资源”到“遥感”系列卫星的成功来说,中国人是有能力研发高水平相机的。尤其是高分系列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及高景一号卫星高分辨率图片的获取和发布,证明了中国航天、电子、光学机械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如果把这种能力转为民用,开发出普及应用的数码相机,并不是梦想。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挂着日系品牌的消费级数码相机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就在距离北京卫星制造厂不远处的北三环路边,是北京照相机厂的旧址,如今这座楼上高耸着奥林巴斯的霓虹灯,成了日系相机的代工厂。曾经名动一时的海鸥、凤凰、珠江等相机品牌,如今也是日系相机的零件供应商或代工厂。
中国企业为日系相机代工,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工业能力和技术人员,使中国的相机工业有了再次创业和发展的基础。
那么,航天相机的成就,能不能和民用相机企业相结合,再现胶片时代国产相机的辉煌呢?
一方拥有国际级的关键技术,一方拥有国际级的生产能力。其间缺乏的,或许就是商业合作机制与技术转换机制,可能需要充足的国家产业扶植资金。
需要知道的是,摄照设备的市场机会,不仅仅会出现在专用的相机上。当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摄影工具的进程中,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舜宇光学异军突起,打破了日系的神话。随着穿戴式设备的日益普及,影像记录器件的市场在迅速扩张;行车记录仪的出现,也为摄照器材开辟了蓝海。航天擅长研制运动中拍摄的相机,擅长于处理运动主体拍摄下来的图像数据。这都为新市场、新应用的开辟提供了技术基础。
喜欢摄影的人,在半压快门的那一瞬,看着原本模糊的世界忽然清晰起来,都能体会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快感。而喜欢航天的人,在清晰的卫星照片上寻找自己的目标时,也能体会到同样的乐趣。如果这样的感觉都来自“中国创造”,或许会更吸引人呢。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林紫、娜娜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
策划部:孙国锋、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张萌、姜河
业务部:记军、王锦熙、袁玲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敬请将需求发至:[email protected]或加微信:a13810322995
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13810322995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谯远、许全
· 大会负责人:周镭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荐读
破解星座创业计划迷局:昙花一现抑或概念炒作
中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出路在哪?
“深不下去,融不起来”的困局,也许可以这样解……
更多内容,请进入公众号
点击“社论精选”查看~
为高科技武器装备发展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