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最近育儿圈什么话题最火,量子波动速读得算上一个。
据说这是一种领先全宇宙的超神学习法,包含裸眼扫描术透视术自动外语翻译术等神奇技能。
一旦练成,只需要翻翻书,你娃就可以在一分钟之内狂扫十万字的书籍。
更神的是,甚至不需要用眼睛看,蒙着眼罩也能读完一本书······
名场面,量子波动速读大赛
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瞎忽悠嘛,怎么会有人信啊!
来源:1818黄金眼
事实是,这类以开发大脑智力为噱头的教育机构遍地开花
不仅在国内,甚至在日本、印度、美国、欧洲都十分流行
怕不怕?国外也有量子波动速读
利用的,就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态
到最后,父母花钱交了智商税不说,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影响。
笔者从事早教的这几年,被咨询过的育儿骗术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了。
在儿童教育圈子里,真正靠谱的育儿知识要靠大浪淘沙,在谣言堆里挑金言玉律。
今天,我们就顶着锅盖,把这些市面上通行的早教培训班骗术做个整理,带你逐个击破!

骗术 1

量子波动速读、波动速读

能锻炼阅读能力

我们的眼睛是聚焦式的,只能看到比较小的范围,达不到所谓的一目十行。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应该是多读,提高速度治标不治本
孩子不太理解的内容,就鼓励他来回看,精读。阅读是为了求知,不是求速度。
资源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

骗术 2

蒙眼识字

能激活孩子的盲视力、透视力

蒙眼识字是家长最经常向我们咨询的谣言之一。
蒙眼识字训练的机构宣称,通过训练能够把连接左右脑的间脑(又叫松果体)激活。激活后,能够开发孩子的潜能,大大提高记忆力、专注力和想象力。
而且,蒙住眼睛之后,孩子可以发出脑波,发展出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蒙眼就可以看得见物体,甚至能发展出与宇宙共振共鸣(???)的机能······
虽然看起来很神奇,但是理论上根本站不住脚。蒙眼识字不符合人类基本的感知原理,至今也没有相应的神经科学理论支撑这一说法。
但是,蒙眼识字不仅在中国内地流行,在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英国也广泛流行。
很多家长跑来问:「我听说朋友/邻居/亲戚/同事的孩子真的可以蒙眼识字,这是为什么?」
来源:都市频道
其实,所谓能够蒙眼识字,是天真的孩子被培训机构的大人引导出来的骗局。有人实地考察过「蒙眼识字神童」,发现孩子们看字总是要仰头,其实是透过眼罩缝隙来偷看
来源都市频道

骗术 3

右脑开发、左右脑分工、全脑开发

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左右脑开发也是培训机构常用的噱头。他们宣称左脑掌管语言逻辑,又称「学术脑」;右脑掌管艺术创造,又称「艺术脑」。开发左右脑会让孩子获得学术力、创造力等等能力。
尽管这种理论已经是证据确凿的伪科学,这不妨碍商家打着「xx脑开发」旗号做虚假宣传。
爱贝睿同事拍摄
大脑的确分成左右脑,但大脑不是在独立工作。任何动作都需要左右脑协同工作。就算拿一支笔,扔一个垃圾也左右脑协同完成,也是在锻炼左右脑。

骗术 4

「超级」记忆术

能让孩子一目十行

「超级」记忆术宣称可以让孩子过目不忘,比如轻松背到圆周率后面的几千位、或者记几百上千个乱序数字。
但是,这种「超级」记忆术是表演性大于实用性。这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记忆只是教会孩子把毫无意义的记忆片段,没有规律地组合到一起,真正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帮助不大
教育的目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一些机械重复的记忆术反而会损害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影响孩子理解式记忆的发展。
对于记忆训练,爱贝睿本来是持中性的看法。但过度的宣传,让记忆训练本身,变得很负面。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训练加强孩子的记忆力。比如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力不够用时,可以利用一些记忆策略提高效率。但是训练「超级」记忆术,就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了。

骗术 5

 珠心算

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数学能力

珠心算算是谣言圈里受众最广的一门培训课程了。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等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珠心算培训机构。
魔性珠心算
珠心算到底能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数学能力?
斯坦福的Michael Frank教授和UCSD的David Barner教授专门有个NSF课题来研究「珠心算」(mental abacus)。他们发表的一项*三年跟踪研究发现:
原有的智力决定了你珠心算的能力。珠心算除了能让你算得更快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提高记忆力、提高智力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打算给孩子上珠心算培训班,还是省省钱吧。6岁以下的孩子以培养兴趣为主

骗术 6

莫扎特效应

能让孩子变聪明

商家宣称,从胎教起就给宝宝听莫扎特音乐,孩子就能变聪明。因为根据1993年的一项试验,给一群大学生听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448,他们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更好了。
其实,市面上很多莫扎特音乐,都是不靠谱的。研究已经发现,单纯给孩子听莫扎特、古典乐,或者是任何音乐,都起不了宣传的那种让孩子变聪明的效果。
市面上有各种宣传莫扎特效应的产品
莫扎特效应的秘密,在于它比较有节奏感。我们的大脑的确偏爱有节奏感的音乐,但是跟莫扎特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真的想用音乐开发孩子的大脑,就要让他们的音乐体验丰富、多样化。不要让孩子只听莫扎特,也听听柴可夫斯基,听听多元的乐曲。同时,不要只让孩子听,也让他们跟着唱、跳、打节拍,用多种方式感受节奏。

骗术 7

七田真闪卡、杜曼闪卡

能培养孩子的「照相机记忆」

七田真闪卡、杜曼闪卡也是非常流行的培训班课程(怎么感觉这些的谣言都非常流行······)。
闪卡是一种纸做的卡片,一张闪卡通常一面是一个文字,另一面是相应的图片。老师或家长要以一张一秒以内的速度在孩子面前快速闪动卡片,一次课程大概闪 300 张卡片。这类闪卡课程通常非常系统,涉及人文历史科学等各方面的内容。据说这样可以打开孩子的「右脑」,刺激出孩子的照相机式记忆能力
闪卡
杜曼闪卡是美国人格连·杜曼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来,主要用于治疗脑损伤儿童。杜曼的理论在诞生没多久就受到主流学术界的否定美国儿科学会分别在1968年和2010年批判了杜曼的理论。七田真闪卡的理论根基就是杜曼闪卡,它的科学性一样脆弱
但是,很多孩子训练闪卡后,短时间内也确实有效果。比如上课比较专注,对特定数字比较敏感。这是因为,闪卡的操作,是让孩子被动暴露在大量快速切换的信息下,久而久之让孩子对闪卡的内容留下一种条件反射一样的直觉印象
在一段时间内,孩子的注意力被抓住,沉迷于这种能不费力就能记住非常多汉字、数字的感觉。但是这种机械式的记忆,让孩子再也没有兴趣精力去探索这些汉字符号背后更深的含义了。
一些家长反应,上了闪卡班之后,孩子上课能够专心,但是一下课就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家里也不会主动读绘本、做别的活动了。
孩子本来是用多感官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你能看到孩子兴致勃勃的闻、摸、啃咬一个苹果,因为他在深入观察苹果的气味、触感、颜色和味道。但是在快速被闪的过程中,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养成了功利的学习习惯。
这是不是一种得不偿失呢?

骗术 8

唾液检测、皮纹检测

能测出儿童的智力、天赋

一些机构宣称提取孩子的唾液,然后通过一些高级的仪器分析,就能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后天优势
还有一些机构宣称检测孩子的手纹脚纹。计算人十个手指上那些凸起的像指纹一样的纹路,也叫「总脊纹数」。将它们的总数乘以一亿,就代表这个人脑细胞的总量。
皮纹检测
这又是听起来很神奇可是并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的说法。
目前还没有能从生理水平来测量智力的方法。市场上通过唾液的基因检测,可以测试出人的一些潜在天赋,比如某种运动技能。但并不是每一种所谓天赋都能测量的出来,比如智力这种受后天环境(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极大的能力,就无法检测
另外,指纹和脑细胞不存在因果关系美国国家科学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质疑过皮纹测试的科学性,我们无法用皮纹预测智力,更别说潜力了。
So 皮纹检测你可以把它当作高大上版的手相算命

骗术 9

多元智能测试

能测出孩子的八大/十大智力

多元智能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英文是Multiple Intelligences,国内普遍叫多元智力多元智能
加德纳认为人有八大智能,后来又建议再加两个智能,共十大智能。比如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等等。
多元智能图
加德纳的学说挑战了当时的「IQ智商」测试。他认为不能单凭智商测试来判断一个人所有的智力,人有八大智能。你的数学逻辑智力差没关系,你的音乐和运动智能可能很好。
这种说法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很多人认为:「原来任何人都能成为自己领域的聪明人,我们还是可以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平等。」于是,多元智能在教育界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虽然有影响,加德纳的理论其实是空想。为什么?加德纳把智力分成八种,不是基于大量的数据研究,而完全是根据他自己的价值判断:「我就认为应该有这八种智能」。比如根本没有「音乐智能」这种智力,这是加德纳主观认定的。
所以,多元智能并没有得到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主流科学界测量界的支持。多元智能理论苦等了23年,到2006年才等到一篇科学研究愿意来检验它的正确性,结果还是不支持正确性(居然觉得有点辛酸)······

骗术 10

大脑只用 10%

还能开发 90% 的潜能

有的机构表示:「爱因斯坦说了,现在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 10%。所以赶快来上我们的课,帮你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你就会得到一个神童!」
真相是,爱因斯坦的文献资料甚至是大脑解剖报告里可全都没有提到这10%。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有可能是因为大脑含有的神经细胞,约占脑重量的十分之一,剩余的九成是其他组织,比如胶质细胞
在对胶质细胞机能没完全理解的年代,人们认为大脑中只有神经细胞对智力起作用。其实,胶质细胞也不是吃闲饭的,它们有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支撑形成髓鞘增进传导速度等多种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次再听到谁跟你说:「你的孩子大脑开发的不够啊,还有90%没有发挥作用」,你可以掉头就走了。不科学不专业

结尾

总结完这十大骗术,我发现这些骗术往往不是单枪匹马作战,而是以组合拳的方式把你说的云里雾里真假难辨
比如某宣传文可能是:
大脑潜能只用了10%左右脑全脑开发机构,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八大多元智能,开发孩子的蒙眼识字超级记忆术······
更有甚者把这几大骗术杂糅在一起形成新的名词继续招摇撞骗:超感知力HSP大脑直觉力训练5D速读···
某某超感知力训练介绍,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骗术,家长越是抱持着侥幸心理
万一孩子被训练成「神童」了呢?
越有可能被这些机构蒙蔽双眼
我想借此机会对那些深陷骗局,或者还在对骗术将信将疑的家长们说一句:
如果你不相信快速致富快速减肥,那么,也请你远离这些骗术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成长,放过孩子吧!
小 爱
你听到过什么育儿谣言呢?欢迎留言里与我们分享!
如果你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篇好文,请点击右下角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一起救救更多孩子>_<!!
更多精彩文章请戳:
爱贝睿全新品类食物盒子 ——
《今天吃什么》即将开售!
❶ 创设
「买菜-做饭-吃饭」三大趣味场景中,引导调动多感官体验,全面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习惯、基本生活技能、认知思维等十大能力。
食物盒子 —— 《今天吃什么》玩法展示
玩法多样,9 大图卡 + 46 道棋盘玩法 + 12 个食物科普音频让食物好玩得不得了!

食物盒子 —— 《今天吃什么》开箱展示
首发当天直降+赠品福利多多,立即填写预约表单,第一时间收到发售通知!

扫描二维码,不错过任何首发优惠!
▼ ▼ ▼ 
▼ 点这里,立即预约爱贝睿最新早教盒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