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前言:《北美报告》接连六日将陆续奉上加国大选中各党派的深度分析,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对于加拿大华人来说,小特鲁多率领的自由党,已经成了不可救药、众声讨伐的对象。不少华人都觉得,自由党无底线地接纳难民、实施大麻合法化、增加福利开支,还纵容各省跨性别教育,实在不是“过日子的主儿”,必须“除之而后快”。


据我目力所及,在华人社交媒体上,抨击自由党的言论铺天盖地,支持特鲁多的言论几乎阙如。如果按照华人选民的投票倾向,小特鲁多和自由党这次死定了!


但是,华人选民的比例以及往年惨不忍睹的投票率,显然不能作为判断联邦大选的依据。不必说联邦大选,连卑诗省甚至列治文选举,由于投票率太低,华人都都发挥不了关键作用。


分析小特鲁多和自由党能不能连任,还得看主流选民,尤其是安大略和魁北克选民的态度
。加拿大主流选民觉得哪个政党好,哪个政党就有可能在竞选中获胜。
在加拿大主流选民眼中,小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是不是也那样不堪和幼稚?事实恰恰相反。在多数西人选民眼中,
小特鲁多推行的很多政策,比如大量接纳难民、落实大麻合法化、推动性别平等,并非“疯狂之举”,而是兑现当年的竞选承诺


看看当年的自由党纲领,就知道这些政策,都是早就定好的。


这意味着,当年支持他的多数选民,都是认同接纳难民、大麻合法化、性别平等的。
上述政策不仅不会损伤小特鲁多的政治声誉,还会让支持者认为是诚信之举


而且,至少从目前来看,大量接收难民、落实大麻合法化的后果,并不像华人认为的那么严重。现在尚没有数据表明,加拿大难民群体的犯罪率,一定高于其他身份的居民,也没有数据证明,大麻合法化以后,青少年的吸食比例超过了以往。


当然,这些政策的后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不能一两年就能判定对错。也许,将来有一天,事实证明会特鲁多政府错了。
征收碳税、加强环保,也是小特鲁多政府颇遭华人诟病的一点。在不少华人看来,民以食为天,人家特朗普都退出巴黎气候峰会了,加拿大还投入巨资搞环保,纯粹是傻帽一个。何况,以加拿大的自然环境,还有花费重金搞环保的必要吗?


加拿大是否应该重金搞环保,是一个专业问题,不是外行所能解答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多数加拿大人是支持的。今年参加竞选的6个政党,3个明确继续搞环保,1个半推半就地搞环保,只有一个人民党,宣布坚决打破“环保正确”,全力发展能源产业。


这从侧面反映出,
加强环保仍然是加拿大多数选民的诉求,特鲁多政府的举动,并没有与之背道而驰
至于让华人心碎的孟晚舟案,在加拿大多数选民眼中,恐怕更不是一个大问题。站在华人或中国角度,小特鲁多政府接受美国请求,代为扣押孟晚舟,当然是不明之举,甚至带有挑衅色彩,但是在加拿大主流社会看来,这就是一个照章办事的司法问题,与对华情感没关系。


换句话说,他们会觉得小特鲁多政府的所做所为,并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有问题,也是觉得对中国过于软弱,没有体现出加拿大的风骨。所以,孟晚舟案不会成为小特鲁多的竞选软肋。


小特鲁多的真正软肋,是财政赤字严重和涉嫌干预司法公正
。据说,小特鲁多上台以来,已经欠下了几百亿财政债务,成为加拿大经济正常时期,欠债最多的一届政府。


而上半年曝出的“兰万灵丑闻”,则显示小特鲁多涉嫌向司法部长施压,为企业谋取利益,违反了法律规定。这个事件曾让小特鲁多深陷政治漩涡,民意支持率一度落后。
可是,风头过后,兰万灵事件并没有严重冲击小特鲁多的政治生涯。国会调查不了了之,或者说有了结论,也没什么惩罚;民众的负面看法越来越淡,甚至有点原谅。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再去指责小特鲁多妨碍司法公正了。


财政赤字太大,对一个国家来说,当然不是好事。但是,这种问题是长远性的,并非火烧眉毛。大多数中下层选民,更担心的是福利会不会减少,补助会不会削减,财政赤字只能暂且放到一边,留待后人去解决。所以,这个问题也不会影响小特鲁多的竞选之路。
大半年来的民意调查显示,小特鲁多只有在深陷“兰万灵丑闻”时,民意支持率落后于保守党谢尔。在多数时间里,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其民意支持率不断恢复,除偶尔与谢尔持平外,大部分都保持领先。
综合各种民调结果,小特鲁多获胜的比率,整体上超过谢尔。

如果
上述预测成真,意味着华人选民的“换帅”希望可能会落空,还预示着华人将继续生活在小特鲁多“阴影”之下


这不是一个情感问题,而是很现实的政治问题。

北美报告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作者:胡乐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