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爱思考,也逃避思考。
比方说自称“拖延症”的人,过于纠结细节,设想无数种后果,却不愿采取行动。他们貌似在思考,其实是在抗拒思考。只不过,他们通过过度思考来抗拒思考。
比方说不讨人喜欢的“大男子主义者”。他们认为男性理所应当优于女性。可是,即便是批判“大男子主义者”的人,是不是也会觉得某一种职业、种族、地方的人要优于其他的人?是不是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心主义者”呢?是不是也心怀某种偏见和歧视呢?
再比方说那些喜欢把人贴上“拖延症”、“大男子主义者”等等标签的人。标签或许没贴错,不过它妨碍我们思考现象背后复杂的成因,容易掉进“非黑即白”的误区。也容易被大众的意见裹挟,将偏见化为暴力。
我们的理性,总是抵挡不住这样或那样的陷阱。批判性思考也在不经意间瘫痪。
正因如此,思考一下我们是怎样思考的,我们又如何逃避思考,就变得至关重要。
思考的三个层面
让我们来还原一下思考的过程。思考起始于我们经历的事、观察到的现象、学到的东西。这些统称为“经验”。我们总想解释经验,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如此,思考便启动了。
经验触发了思考。经验是思考的第一个层面。
思考的第二个层面叫做“解释”。如果说“经验”是原材料,那么我们处理原材料的方式就是“解释”。
例如,被发好人卡的人会有千千万万种解释:“他是个人渣”、“我果然不行”、“最近水逆”、“今天说错了一句话”、“他还是没忘了前任”等等。这些解释往往掺杂着情绪、偏见,成了我们的遮羞布,经不起推敲。
那怎么办呢?怎样净化、过滤这些解释,发掘背后真正的原因呢?
靠的是思考的第三个层面——分析。
分析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解释和他人的观点。我们会问自己:我这样解释有什么证据?还有别的解释吗?为什么他和我的解释不同?他说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对的?如果这个解释成立,会进一步得出什么推论?这些推论符合事实吗?等等。
如果说“解释”是粗加工,“分析”就是对经验、解释的深加工。它能减少第二步解释当中的偏见、陈词滥调和证据缺失等等问题。
经验、解释和分析这三个层面都会出现谬误。
  • 经验层面上,我们可能会依据偏好,只注意某些现象。
  • 解释层面上,我们会出于自大、愤怒、无知、偏见、羞耻等等,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
  • 分析层面上,我们甚至会拒绝分析,把随口说出的解释当做真相。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逃避思考的情境呢?
我们是如何拒绝思考的?
这里列举了六个典型的逃避思考的情景,你一定不陌生。
情景一
“凡事都有两面性”
这句话常被当做懂得辩证思考的正面例子。不过,需要警惕的是,我们经常借着这句话逃避思考。

当我们对争论感到不适之时,会借助“我们要正能量地看问题”、“凡事有好有坏”、“也不能那么绝对”等等陈词滥调平息争论,让大家适可而止,不必较真。
或者我们怕被抨击、排斥,不敢亮出鲜明的立场的时候,也会用“两面性”这种模棱两可的漂亮话来博取更多的认同。
再或者,我们不敢说“不知道”的时候,也会用这些貌似审慎的话语掩饰自己的无知。
情景二
“我才不管这么多”
西塞罗曾说:“无知是思想的黑夜”。

也就是说,知道才可以思考,我们无法对不了解的事物形成有效的观点。换句话说,热衷于做是非对错的判断,却不愿费心思学习知识、了解背景信息的行为,就是在逃避思考。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对转基因侃侃而谈的人,有几个人学习了基本的生物知识呢?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又怎么做价值判断呢?
除了懒惰,拒绝了解还可能因为我们不想看到那些违背我们想法、却又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了总有理,我们不愿摘下滤镜看世界。因为拒绝知道,所以无知。
“我管那么多事干吗?”当被问及不懂、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时,我们总这样逃避。
情景三
 “别瞎说,听专家的”
“科学专家”是个自相矛盾的词。

我们可能常常意识不到,科学是个动词,不是名词。科学指的是发现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真理本身。因此,科学家是发现真理的人,而不是手握真理的人。
可惜的是,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似乎到了专家面前就失效了:不去判断他说的是对的,而是去相信专家,像信仰神一样。
于是科学变成了一种当代宗教。这一定不是科学家正确的打开方式。
很多人认为,育儿观点要听专家的,而现在所谓的育儿专家也是鱼龙混杂,各种观点甚至互相矛盾,究竟应该听谁的?应该如何选择和判断?“听专家的”到这里就走不通了。
情景四
“女生该这样,男生该那样”
我们似乎无法避免把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看作世界中心,就像我们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看作家庭的中心,把人类看作万物的中心,把地球看作宇宙的中心。
于是,生活中处处有偏见和差别对待,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批判地思考、改正偏见是个缓慢、痛苦的过程。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找补些理由,把偏见“合理化”。
我们如何合理化呢?
聊天时,如果你先下了一个结论,再搜肠刮肚,寻找证据,捏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论证,那么你可能在合理化。
合理化难免自露马脚。这回这样说,下回那样说,自相矛盾。最终会被别人贴上“双重标准”的标签。
情景五
“考虑清楚再行动”
如果考虑清楚再行动,那可能永远无法行动了。因为不行动,没有经验,我们也很难思考得透彻。
刚才说到的“分析”不仅仅是用思想来演绎。分析中重要的一步是将演绎的结果与实践的结果比较,用经验来验证思考。
当然,盲目行动、不去思考是一个极端。但是,过度思考以至于陷入“分析瘫痪”是另一个极端。如果纠结变成了目的本身,那么我们就没有在批判地思考,而是在逃避思考。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情景六
 “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
我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宣誓对生活的热爱——聚会、觅食、娱乐、旅行、购物、赚钱、养娃、酗酒,还有各种各样的爱好等等。
精致的生活就像是一盘精致的沙拉,每样菜都要来一点。
我们追求这些是因为热爱生活吗?
可能是。也可能我们只是讨厌寂寞,而独立思考是孤独的。
于是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转移注意力,比如用读书来逃避思考的痛苦,用买书来缓解读书的寂寞。
难以想象,我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想出了多少漂亮的理由。
总而言之,各种情景的背后其实都是人类的共性——“逃避思考”,它让我们容易掉入各种各样的陷阱。
那么,如何让孩子、让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尽量规避陷阱呢?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办法——苏格拉底问答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得名于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他与弟子交流时常用的方法。
苏格拉底察觉到对方的论述有缺陷时,不会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而是借助一系列追问,让对方自己发现问题。
当我们自己给出一个草率的解释后,也可以借助苏格拉底问答法诘问自己,帮自己发现解释背后的漏洞。
苏格拉底问答法有以下常见的问题。
01.
澄清观点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自己或者对方想的是什么。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观点吗?
  • 可以举个例子吗?
  • 你刚才用到了某某词,该怎样定义?
  • 你说的这点是问题的关键吗?
02.
澄清假设
我们给出一个观点时,背后可能暗含着许多假设,有些假设可能是想当然的。因此,澄清假设很重要。你可以这样提问:

  • 你好像在假设......?
  • 这个假设成立吗?你可以证明吗?
  • 什么情况下这个假设不成立?
03.
找到证据
对于论述而言,假设和证据都很重要。为了不说无根据的话,我们需要让说话者找出证据:

  • 你有什么证据?
  • 你怎么证明......?
  • 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就可以证明?
  • 怎样找到需要的证据?
04.
追问动机
我们说出的观点可能不是自己审慎思考得出的,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偏见。因此,了解观点背后的动机也很重要。你可以这样问:

  •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 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听谁说的?
  • 你受到了哪些人或事情的影响了吗?
  • 你一直这样认为吗?
05.
换个角度
换个角度看问题,会不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呢?当我们习惯于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时,需要借助一些提问,迫使说话者跳出现在的视角。

  • 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这件事吗?
  • 有谁不同意你的观点?他们怎样看?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 某人可能这样反驳你的观点,你怎样回应他?
06.
询问结果
如果一个观点成立,有哪些推论也成立呢?如果我们的想法、建议成真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是我们想看到的吗?思考可能的结果能帮我们判断观点是否合理。你可以这样问:

  • 如果你说的真的发生了,会有怎样的结果?
  • 这个结果一定会发生吗?还是在某些情况下才会发生?
  •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还有哪些结论也成立?它们果真成立吗?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这几类问题既可以用于亲子对话,也可以用来问自己。希望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说出的话,避免思维的陷阱,养成更好的思维习惯。
12
范以文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擅长科学创新教学实践
最懂孩子的九零后老师
课程免费体验
给4-8岁孩子的通识启蒙课
让孩子站在大师的肩膀上
发现自我,探索世界
以宏观视角,通识学习科学人文艺术
童行学院启蒙年度大课
500节精品音频课+学习卡片+配套测试+真人互动

只要499元一整年,多买可享折扣

2019年最不可错过的知识盛宴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踏上知识之旅
现免费14天体验,请识别以下体验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童行理念
实操技能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