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校又开始举办招聘会了,场主也毕业几个月了。度过了一段在海里找工作游泳迷茫找不到尽头的日子,也陪伴别人经历了上岸的欣喜。身边有朋友在H1B抽签过程中毅然决然辞职却把身份问题一起解决了,也有朋友毕业几个月还在挣扎小心翼翼参加面试战战兢兢。
身为美国的外国人,你凭什么就能赢得雇主的青睐,找到一份sponsor你身份的工作?有什么经验教训你想跟还在学校的同学们讲?有什么必须在学生时期可以做的?——场主想做这个专题很久了。
有时候回头看,所有的选择和运气都是一句话——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的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无论你现在在什么阶段,你经历如何的心境,场主希望以这篇推送告诉你——你挣扎的别人也在挣扎,路千万条,有一些坑洼过来人可以告诉你绕过。
这篇推送,场主从自己的朋友关系里帮大家找了软件、硬件、会计、教育、传媒五个大类的分享,让朋友们(包括我自己)给大家写了小作文。他们都有共同点——UT硕士毕业,成功留美并且找到了愿意sponsor自己的雇主,场主诚邀他们来分享自己的找工经验。
同时,我也知道这五个大类并不能为所有的朋友们解惑。所以如果你也是UT毕业,有过来人的经验想分享给大家,欢迎在后台联系我!
姓名:Nuwanda
专业:ECE
毕业时间:2019 Spring
实习经历:Austin一家大公司小分部实习
现工作地区:南加
Title:IC Designer
投递/面试/offer数:20+/5/2
找工作的时间线:第二学期Career Fair前一周开始找实习,学期末结束了才机缘巧合拿到intern offer,实习结束并无return;于是第三学期开始找Full time,经历了第一次6小时on-site被拒,此后至学期末均无面试;寒假接到电面,约到二月onsite,三月拿到offer;此外开学career fair得到面试机会,一轮电面一轮onsite,几乎同一时间得到offer。
经验教训(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1. 找实习要趁早。开学的Career Fair一定要去,一定要投。不要想着等到了第二学期才开始,那样大多数公司都已经招满实习生了。
2. 不抛弃不放弃。我实习offer的面试机会是离我回国机票的前一周来的,之前要么发挥失常要么石沉大海。全职的offer是在最焦虑的最后学期初来的,之前也是无人问津或者犹豫败北。一定要稳住心态。
3. Aggressively Pro-active。工作实习是找来的,不是学校公司送给你的。除了每学期拿免费T恤的Career fair,还需要不停刷Linkedin、indeed、glassdoor等网站的工作机会。发动一切能发动的社交力量,找内推找openning。只有主动寻找机会的人,才能得到机会。
4. 和小伙伴抱团取暖。不仅仅是分享经验,也是互相安慰,互相鼓励。来到美国都是有雄心壮志的,大家更要相互搀扶并肩前行。
5. 善良。在规则与道德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无论站在哪一块都不会有外部作用强制于你。只是道德那面是光,我更愿意选择面朝着光,站得更近一点。
姓名:Kathy
专业会计专业2017级研究生
毕业时间:2019
实习经历奥斯汀Artesia房地产投资公司会计
现工作地区:奥斯汀Deloitte
Title:审计
投递/面试/offer数暑期奥斯汀对于实习生的需求巨大,所以我刚开始投了不到10份就拿了两个面试机会,其中一个就是我后来实习的公司,给offer给的特爽快不墨迹~(感恩感恩)
正式工作的话我感觉简历一共投了至少50份,面试收到7个,包括自己的心动公司Deloitte。其中4个面试第一轮就炮灰了(羞愧捂脸~),两个得到第二轮邀请。还有一个是Deloitte, 居然直接一上午两轮面试后打电话秒给了口头offer,然后我就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决定去给她做牛做马了~女神公司都过来牵手了哪还有拒绝的理由,于是我就没去剩下两个公司的二面,早早结束了申请季(继续捂脸~)
找工作的时间线
3月底开始找实习→4月初拿到实习offer→7月底实习→8月底开始找正式工作在校网投简历→9月中旬开始面试并继续投简历→9月底拿到口头offer→10月初签合同
经验教训(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我的实习和工作都是在UT商学院校招RecruitMcCombs(简称RM)上找到的,个人经历看来校招网比其他的各路网站靠谱,但是也不排除其他途径可能会有更多的职位供选择。
亲测发现简历抓重点比堆砌经历要更有效。另外简历一定要多征求不同人的意见,反复多方面改进,这样可以提高被抽中面试的几率。
另一个硬核的小建议就是好好练习英语,特别是口语~这应该我们国际生申请季共同的挣扎和最痛的领悟(捂脸~)如果英语不好,招聘时交流沟通真的会很尴尬,也很容易被别人自动屏蔽。英语好了整个求职的前路都会更顺更光明。
个人感觉,申请季最重要的是 networking networking networking!重要事情说三遍!这个仅针对我们商学院的小朋友们。如果有Info session或者各种networking event,一定要去,因为实在是太有用了,比你的GPA, 资格证书,荣誉头衔都有用多了。你会从中认识很多人,获得很多有用信息,而且最不济也至少混了个脸熟~
根据我个人经历和不负责任地推测,很多面试可能在你收到正式面试邀约之前就已经悄悄开始了。一部分公司可能会过networking event在心中拟定好大致人选,面试只是一个流程,只要这些被选中的孩子自己面试不作死不奇葩,offer一般都是板上钉钉的了。以我们公司举例,Deloitte在正式面试前云淡风轻地组织过info session, 咖啡,午餐,晚宴,都不是强制要求大家要去的,去了也只是天南地北地闲聊,然后才是正式面试邀请,面完秒给offer。所以申请季不注重networking,很有可能你的面试都还没开始,就已经悄悄结束了。
以上是我之前申请季的一些感受,希望会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申请季好运!offer拿到手软!
姓名:腻腻
专业: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毕业时间:2018 Winter
实习经历奥斯汀当地初高中(required  internship and student teaching)
现工作地区:Dallas ISD
Title:五年级数学老师
投递/面试/offer数Job Fair (场主知道她至少投了10个学校)
找工作的时间线
2018年12月毕业,2019年在奥斯汀私立学校工作;2019年6-8月参加Dallas ISD job fair,收到满意Job offer。
经验教训(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如果你真的是个热爱教育,喜欢小朋友的人,请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考证!考证!考证!重要的事说三遍!!!没有证一切都是空谈!当老师是个良心活,教育学院带证的专业一定要抓紧机会不落下的考证,不带证的专业也可以去参加alternative program去考证。最快14周拿到证!这个program在德州的各大城市都可以参加,F1身份的你不要犹豫!交钱去考证!拿到资格证才是当老师的门槛,之后就是你随意发挥向校长展示自己的时间了。
顺便提一句,德州例如达拉斯和休斯顿ISD是提供non-cap h1b sponsorship的,但前提是You are qualified to teach secondary stems subjects. 所以不要犹豫,拿到数学和科学资格证的你快快加油找工作呀!冲呀!!!
姓名:场主
专业:Advertising
毕业时间:2019 Spring
实习经历:Digital Marketing Intern (一个VR软件公司)
现工作地区:奥斯汀
Title:Content & Marketing Specialist
投递/面试/offer数:投了几十个吧,面了差不多十个吧,拿了offer就暂停了一切找工作进程。
找工作的时间线
从1月开始找,Job fair去了没用。学校的career网站上的实习比较有效,都有反馈。3月在学院群里看到一个招聘机会,本来是个part time,后来提出让我做marketing full time,从了,5月签了合同,现在试用期刚过。
经验教训(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问问自己,凭什么雇主要雇一个在美外国人?是你英语比美国人好还是文化储备比外国人多?是雇主想体验抽签的快乐还是想培养一个说不定一年以后就走的人?
很明显,身为传媒专业你拼不过美国人的文化和语言。那么请你在学校的时候加强自己的core value——你Adobe家族都能用会用吗?你Data Analysis的技术掌握了吗(R会吗,PivotTable是啥知道吗)?LinkedIn能拿的证拿了吗(Google Adwords etc.)?你有作品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吗?你有作品集吗?

你的硬核实力是别人不可取代的,如果上述的技能你都没有,你的找工作之路可能会异常艰辛。场主的实习是youtube视频制作开始的,然后提出让我的supervisor教我Google、Facebook ads投放和A/B Testing。可以说是从农村包围城市了。
我的正式工作也是因为Adobe带来的——我会使用InDesign排杂志,另外我还会这个那个这个那个,你说的我都做过,你要么雇我当全职吧,毕竟你舍我其谁?
Adobe家族是传媒学生的好朋友,另外我的公众号为我带来了很多很多的资源和connection。
其实说白了传媒学生在美国无非就几个优势——你说中文,你数学比美国人好,你技术(作品)出众。找对这三个点,整个过程会容易一些。
另外,真正工作以后,发现行业的选择很重要,之后都可能跳不出去了。另外的另外,只要是个marketing的职位,不要求你social media content making是不可能的,越小的公司越是需要全能。
再另外,我看我回国的朋友们工作都很好,什么阿里华为4A手到擒来,你回头想想——为什么一定要留在美国呢?如果实在担心,趁早转STEM吧。
姓名:凭轩
专业:ECE - ICS track
毕业时间:2019 Spring
实习经历:2018 暑假于上海蔚来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写了一个Android App和一些python script用来处理数据。再之前于大四下在一家小公司做实习写了Android app和一些前端
现工作地区:Google Mountainview
Title:SDE
投递/面试/offer数:全职找工季大约一共投递了150所左右的公司,面试30+,其中走到onsite/virtual onsite 10家,三个offer (Google, Amazon, Lucid)
找工作的时间线:
时间上来讲,七月就已经开始零零散散地投一些秋招开放比较早的公司(如Goldman Sachs),之后三个月属于投简历的高峰期,电面集中在9月和10月,而onsite较多安排在了11月及12月初。12月初签了offer之后就没有投过简历了,但还会偶尔有之前投过的公司发来面试,也就随意面一下保持一下感觉。
经验教训(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关于申请的渠道,大约有20上下的知名度高的大公司是走的内推,十几家是在career fair上投的,其余偶尔有直接recruiter拿到面试,大部分都是网上海投的。从拿到面试的比例反馈来看,其实大公司很少给我面试,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主要原因我想是在于选择从硬件转码的时间较晚,而暑期实习也没能在美国找到机会而是选择回国加入一家非互联网公司,简历并不出彩。内推这个渠道其实还是应该好好把握,不过除非能拿到强推/组内推,其实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看简历是否出色。相近的理由,career fair的收获也并不大,我只收到几家小公司的面试,一大原因还是他们的摊位门可罗雀。身边有同学能拿到一些面试,但我感觉竞争其实也还蛮激烈的,毕竟每次Natrual Science的career fair都是人山人海,来的公司质量(仅针对软件行业而言)远比工学院Expo时强,但面试名额还是有限的。我的总结是,career fair好吗?好啊,但是要认准公司,有些发on campus面试的(通常包括Microsoft但是难度较大,每年有变动,如去年Indeed发了很多面试),尽早去,有些就是来走个过场其实没有太大必要去排队。能内推就走内推,尤其对大公司而言。中小公司更多还是依赖海投。对于类似我这样简历较薄弱的同学而言,150还只是一个基础量,找工不顺的200+,300+也毫不惊奇。而手握return offer的则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而有选择性地投递一些公司,也不至于浪费太多精力在一些并不会真正考虑的公司上。
关于面试部分,大家老生常谈的包括刷题量,面试技巧啊应该也无需多提。mock interview如果可能可以多和朋友进行几次,寻找面试中存在的问题。面试的时间安排上,避免太过密集,尽量在一个很重要的面试前能有几次小公司的面试来练练手,熟悉一下面试节奏和感觉。心态放松也是很重要的,我在最初的几次面试全部阵亡之后逐渐调整面试时的心态,不再那么紧张之后,明显能感觉到通过率在稳步上升,从开始的血崩到后期电面大概七成以上过率,实力并没有变化太多,主要就是心态放松所以能更好地发挥水平。甚至到春天2,3月份偶尔收到面试,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放松而做到和面试官沟通顺畅,有一些小瑕疵也并不影响面试结果。另外在面试前也要有所准备,对面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要提前了解考虑。有些公司面试是常规的算法题,有些则更飘逸一些,如database相关,多线程,聊project,都要提前了解清楚自己将会遇到哪一种。最近也有更多的公司喜欢将系统设计加入到new grad的面试中来,所以也需要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
所以说呢,战略上要重视找工,行动要趁早,9,10月份应该是面试的黄金期,11月份基本应该是已经有过onsite了;对自己的简历和能力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信心不足没有return offer保底的同学真的要多投一些公司,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战术上呢又要轻视它,不能因为它而影响正常的生活,那样得不偿失;放松心态才能更好地在面试中发挥真实水平,人嘛,还是要向前看的~ 找工不顺更要懂得及时调整,比如可以像我一样每挂一个面试就填一首词hh。
上个月,场主因为工作的原因采访了一位Indeed的华人高管——他是部门Director,也是为数不多能坐上管理层的华人。
这条路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但如果你对未来有些迷茫,建议阅读,毕竟肯干才是硬道理。
一入社会深似海,希望本篇推送能给大家一些感悟。最近FB跳了一个38岁的工程师,我妈得知以后对我谆谆教诲,让我要阳光,压力不要太大哈哈哈。希望大家能在辛苦的求职季外找到能撑起生活的爱好,也祝各位社会人事事顺心。
如果你是这五大专业以外的朋友,欢迎在后台以同等格式投稿给我,场主会发的!
上次发的文章,如果你还没有看的话:
“恶毒”的S386法案背后,是微乎其微的华人参政力量
这次开个原创,上次忘了,气死我了。
下次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