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关注金球奖,有一部拿奖拿到手软的片子,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剧本4个重量级奖项;成为本届金球奖的最大赢家。
2017年横扫各大电影节,获奖无数;
它的爆红指数可谓破表,稳稳地进入各种年度十佳榜;
无数影评人已经打包票,它将登顶奥斯卡,斩获更多大奖;可以说,全世界的人都在夸。
它符合你对好电影的所有期待——剧情、演技、意义全部在线;
这么精彩的电影,看完后我是迫不及待地想安利给你们。
它就是,2017年11月在北美上映,一部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大片——《三块广告牌》
今天文章标题来源
我最喜欢的电影公号 Sir电影,致敬
这不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心灵鸡汤”式电影,全片的人物都在分分钟爆粗口,戾气冲天。
但在这些暴戾满满的画面背后,你又能感受到丝丝扣动心弦的温情,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感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灵的创伤,也看到温暖和治愈
影片讲述了一个如 “ 女战士般 ”的单亲妈妈为女儿“追凶”的故事:
女儿被奸杀后7个月,警方仍旧没有找到凶手,强悍的妈妈在公路上竖起了三块广告牌,公然问责警长,执著地以一己之力对抗世界。由此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愤怒之火不断蔓延,暴戾之气不断累加。在层出不穷的冲突事件中,人物的命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这不是一个单亲母亲如何整垮警察、揪出凶手的“复仇”故事。它更多地折射出“众生皆苦”的现实,思考面对人生悲惨事故的时候,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这部电影真的非常精彩,但是剧情也是真的很“绕”,我再梳理下:
被质疑的警长因癌症晚期自杀,是因为不想家人被他的病痛折磨,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不堪问责的压力;
警探把警长视为人生偶像,因为警长的死迁怒广告员,把他丢下楼;
前夫听了智障女友的话,觉得“冤冤相报何时了”,去烧了广告牌;
女主又迁怒于警方,放火烧警察局;警探刚好在警局读警长留的信,被烧的惨烈;
觉醒的警探成了警长的接班人,查案,帮助女主“和世界和解”;
当找到一个“疑凶”的时候,又发现无法制裁他,因为他犯案的地点不在管辖范围之内·····
大概这就是这部影片能获得
最佳编剧奖的原因所在了吧。
下面跟大家讨论下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思考,会涉及不少心理学方面的点哦
1我们究竟要不要“以暴制暴”?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关于“愤怒”的电影,影片里的人都在各种污言秽语中,宣泄着自己不安的情绪,愤怒的身影无所不在。
大家都很丧,大家都在怼。典型代表是一个母亲和一个警探
先来看看这个彪悍的女主:
她“倾家荡产”地竖起这座租期一年,一月5000美元的三块广告牌,表达了她“呼之欲出”的愤怒
“强奸致死”
“依然没有找到凶手”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鲜红的底色昭示着伤害的惨烈,暗黑的字揭示着内心的无助与沉痛;
坚毅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我遭遇不公,我将战斗到底
她用强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不惜与整个镇子的人为敌。
长期尽职尽责、又身患癌症的警长,被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神父、警长、警探、牙医、来店里找茬的顾客,前夫的弱智新欢,一个个都被她“怼回去”
甚至亲儿子也怪她,时时在提醒他失去亲人的痛苦,但她的决心依旧不可撼动
愤怒是女主活下去的动力,在怼天怼地中,她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再来看看警探的愤怒
经历着各种生活的不幸:长期独立照顾母亲,警校留级六年,因为同性恋备受歧视;
非常暴躁,一言不合就飙脏话、动手(即使对方是他最爱的母亲);
威洛比警长自杀后,他愤怒地把广告员扔下了楼,最终被警局开除。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说“暴力有一种奇异的功效,它可以让人重新面对现实”。
就像影片中一段暴力沟通的典型代表,女主的前夫回来和她谈广告牌的事情,三言两语之后,两人直接动起了手。
前夫掐着女主的脖子,一旁的儿子立刻拿起刀抹着父亲的脖子,保护自己的母亲,这阵势真是吓人啊。
这样的争吵动粗之后,他们又奇迹般地“切换”到推心置腹的谈话模式。
影片对“暴力”的热衷,有它背后深层的意义。
“以暴制暴”有两层语义,一层是暴力的言行本身,另一层在心理学上指的是表达情绪(暴露情绪)。
对于受伤害的人来说,一味地隐忍和逃避,对内心愤怒的视而不见,只会让她们的内心更痛,而表达情绪,就是一个有效合理的出口
前夫的新欢说愤怒会招致更大的愤怒,这种轻飘飘的“围观者”思维会让她显得愚蠢或者“圣母婊”。
究其原因就是,她从未体会过深处困境人的心境,站在伤害之外,高谈阔论宽容和平静,就如同给女主扔臭鸡蛋的人一样,是雪上加霜的伤害
你说以暴制暴是错的,如果这是一个为女儿的死寻求公义的母亲,唯一最后的选择呢?
影片里,所有“以暴制暴”,是让他们直面现实的良药,也是他们选择和世界和解的方式。
这世界是不是真的“好人难寻”?
这世界并非好人难寻,只是“众生皆苦”,所有的人都有正反两面,难以轻言善恶。
影片里没有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正如开篇广告员读的那本书《好人难寻》的隐喻;
没有一个人看起来很讨喜,但也没有一个可以让你恨起来,每个人都是善恶的集合体。
伟大的战士母亲女主,也有着诅咒女儿遭遇不幸的“过错”。
活得卑微而艰辛的警探,也一度歧视虐待黑人
道貌岸然、言辞恳切的教父,其实也是“有罪”的人;
即使是完美得“像神一样”的警长,也会忍不住飙脏话
但在这个黑色暴力的世界,充满着各种光明温暖的启示。
比如具有“神一样光芒”的警长;
虽然正经历着病痛的折磨,但坚持办案;没有用公权镇压,不断说服;
和女主警局对话他病发“喷出血”,担架上的他仍嘱咐下属不要为难女主;
死前还黑色幽默地送上下个月的广告牌租金;
爱自己的妻子孩子;
他的死(自杀)是为了让家人少受到他病痛的折磨。
死后还留下三封信,分别给他的爱人、下属、受害者,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当广告牌被烧后,“黑色幽默地”出现了一个提供广告牌备份的“好人”
还有女主的好友,始终支持她,给予她帮助;
警探在被火烧的时候,还不忘把受害女孩的卷宗带出来;
还有貌似不起眼的侏儒,对女主的帮助也并非只是“为了和她上床”
这些微弱的光,都是在照亮着受伤者的前路。
3当伤害侵蚀我们,我们该如何和世界“握手言和”?
在遭遇伤害和不幸后,究竟什么才是“救赎”心灵的良方?
1)警长借由他的遗言道出了解决问题的良药:love(爱)
“只有爱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通过内心的平静才能拥有思想,它们才能解决问题。
正如他自己践行的,虽然遭遇绝症,但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坦然面对死亡,给所爱的人做了最好的安排。
给女主的信,让她让学会释然,鼓励她坚强面对;
给警探的信,告诉他不要被恨意蒙蔽,用爱来唤起内心的力量。
警长角色代表的爱,应该算是一种信仰,一种正向的呼唤
2 )愤怒的方式可以去“报复”世界,消解仇恨;
微笑的善意也可以带来改变。当有人打破链条,愤怒也许不会传递下去;
当警探读警长留给他的信,然后被女主一把大火烧伤后,在医院遇到了被他扔下楼的广告员。
他对广告员道歉,广告员痛苦地说:“我不需要你的道歉,别哭了,盐会加深你的伤口。”而警探回答说:“我认为盐有利于伤口”。
最终广告员原谅了警探,给他倒了一杯象征着和解的橙汁。
警长的信、广告员的橙汁,一步步让警探开始瓦解内心的戾气,和世界和解;
他努力地追缉真凶;
只要能获得破案的线索,即使被打得遍体鳞伤也甘之如饴;
而内心坚砺的女主,在见到警长吐血时,不禁流露出关怀;
得知警长自杀死讯时,内心的恨在渐渐撼动
读警长信的时候,得知他为她续费广告牌,并鼓励她的时候,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释怀的笑意;
警探追凶的帮助,也促成他们的和解,让她“又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
在形形色色的帮助下,女主内心温情的力量在渐渐复苏。
3)和解的办法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愤怒的源头。
女主愤怒的源头在于:警察的不作为和自己对女儿的错误言行。
这场伤害看似是偶然因素,其实还有背后的长期因素,女主自责自己为什么对女儿不能善意相待。
女儿出事的那天早上,她和女儿大吵一架,女儿诅咒自己被强奸,她也附和,这成为她一辈子内疚的源头。
作为对孩子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母亲,原谅自己比原谅别人,或许会难上千百倍。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一个失去女儿的愤怒的母亲,一个失去工作又被烈火灼烧的警察,一起为追寻自我救赎而踏上了新的旅程。
女主最终是否卸下戾气,愤怒能否化解并不可知,但他们已经踏上了征途
 丹妈碎碎念●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起了前不久和朋友的一场谈话。聊到了关于江歌妈妈的未来,我说:“我觉得她应该尝试放下,也许对她的未来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朋友认真地反问我说:“如果是你,遇到江歌妈妈这样的事情,你也可以放下吗?”我沉默了,我甚至不敢回答她这个问题,因为我不敢想象这样的“残酷”发生在我的亲人身边,即使是假设的瞬间想法,我都怕是一种对亲人的“诅咒”。
朋友说了一个她身边的故事,一个和她同年的玩伴,十年前也是在路上离奇被人捅死。去年过年,当事人的妈妈见到她时,心有戚戚地说:“你多大了?跟我们家**一样,我们家**要是还在的话,也跟你一样大了。”当时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她说这个女孩的妈妈已经走出来了,但她的爸爸却从此一蹶不振了。
她说:“我支持江妈妈做的所有选择,她去杀凶手我觉得可以理解,她能放下去拥抱未来我也很欣慰,她的所有反应,我觉得都可以接受。”
如果没有她身边的亲身故事,我们会觉得赞成去“杀害凶手”这样的言语很惊骇,但现在的我,觉得,她说的话,或许是有道理的。
就像影片里,历经生死的警长给出的三封信,一封代表的是爱,一封代表的是支持,一封代表的是鼓励;对于受伤害的人,你可以用爱感召她,但也不能逼她放弃“用自己的方式复原”的权利。
对于所有经历不幸的人,我们不可能感同身受,只有多一点“不去替她做主”的尊重和支撑,这或许才是爱的体现吧。
真的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电影了,一下没忍住又写这么长
,看完才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多奖项了。这部电影据说是3月2日国内上映,本来是要想把下载链接分享给你们,结果发现在文章发出去之前链接失效了,我今天再试试,找到后我会置顶留言的。
再说说昨天发布的贵州毕节捐赠活动的后续进展 → 2017年,这是我们最值得的一笔投资昨天留言里很多读者给我了意见,比如定向捐助,旧书回收计划不要局限于只在我这团的书(有不少读者提到因为在我这团的书,都要重复读,哈哈,你们太可爱了。)等,你们的意见我都拿小本本记下来了,期待我们下一次的活动吧。
●  延伸阅读
--  End  --
后台回复见面礼,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