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的政策有点密集。
  •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概念,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018年7月31日,政治局召开会议,措辞拿掉了两个字,从过去的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变成“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 2018329 日,广电总局下发《游戏申报审批重要事项通知》,称因机构改革,游戏审批工作进度将会受到影响。8 30 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127日,成立了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
  • 20188月底,《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出台,意见除了规范了办学场所,师资力量,同时要求培训课程进度不能超越学校同期进度,培训时间结束不得晚于20:30。与此同时,北京将从今年9月起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课后托管服务,解决家长“3点半以后”难题。如果选择参加学校的托管班,孩子放学时间将延迟到晚上5点半到6点。全面推开的话,留给培训机构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个小时,还不算路上时间。
  • 201811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个意见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一天,国务院发布文件,明确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 2018103日范冰冰补税8个亿以后,2018109日,国税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从20181010日起,各影视公司须对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 到了12月,继医院零差价以后,国家医保局推进的药品带量又落下帷幕。中选品种基本都是大幅降价,中标产品里少的降了50%,多的大概降了90%。医疗行业内部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政策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坚定。
住房,医疗,教育,娱乐,近两三年政策全面开始收紧,这里面除了房住不炒可以解释为,房价涨幅过大需要对居民债务控制,以保证还贷现金流的平衡,其他一系列诡异的改变,都指向了一个点,生育。
1.马尔萨斯陷阱
解放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讲:“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彼此,我们国家刚刚解放,百废待兴,让四亿七千万人吃饱饭是个大问题。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挑衅,毛主席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反驳了艾奇逊。
“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象马尔萨斯之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己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己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这里毛主席提到了一个人,马尔萨斯。
谁是马尔萨斯呢,马尔萨斯是英国经济学家,因为提出人口论一夜成名。
他有两个公理,一是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二是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当定量的食物与人类的需求达到平衡时,就会出现人口的大规模死亡。死亡可能是因为饥饿、流感疾病、或资源的匮乏而引起了争夺战争。
他还煞有介事的分析了哪类人最该死,得出的结论是穷人。马尔萨斯认为穷人在很多情况下都增加了社会负担,穷人要被规划为过剩人口,而且不应该给穷人太好的生活环境,只有让过剩人口早点死去,才算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大白话说就是,穷人死了活该,政府应该给穷人绝育,英国人确实动手能力挺强,当时通过了“新济贫法”,搞了个集中营给穷人绝育。
马克思以十分激烈的态度批判和否定马尔萨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把节制生育等同于马尔萨斯主义,所以毛主席对艾奇逊的说法嗤之以鼻也不足为奇
领袖对马尔萨斯主义的批判,给当时人口政策定下基调。
1949年到1952年,节制生育被当作帝国主义“和平的杀人”及马尔萨斯主义批判。全民生育热潮开始了。
53年首次人口普查,四年多了一亿人。
人口增速太快,粮食不够,自然就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在工业化生产力水平极大发展之前,基本王朝更替就是在这个坑里循环。
历史周期律的本质就是马尔萨斯陷阱财富土地向少数人集中两件事,后者还好说,历朝历代到了王朝中期都要做一次反抗,阻止这一趋势。但马尔萨斯陷阱真没招,太平年代大家就生娃,直到土地到了承受的极限,一场天灾下来,资源不足,立刻就会产生血腥的屠戮来降低人口负荷,秩序崩了然后重建,新王朝就诞生了,然后再重复一遍。1
看过历史的都清楚这事儿,当然党内的大佬们也清楚。于是第一次控制人口开始了。
2.计划生育启航
19569月周总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指出,
“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很好地教养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卫生部门应该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问题进行适当的宣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年的1012日,毛主席也公开讲话,表达了自己对“节育”的态度。
有了最高领袖的支持,马寅初正式登上舞台,公开提出自己的“节育”思想。
“如按百分之三的增长率来算,中国六亿人口,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十五年后有九亿三千万,五十年后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那是不得了!那有好几个问题要发生了,第一教育,现在我们就有五六万人不能升大学,还要房子,老师也来不及。五十年后二十六亿人口吃的东西怎么办?上山去开荒?向外发展嘛!那就不能和平共处,我想政治界人士对和平共处也要想想这个问题,要看到五十年以后怎么样?
计划生育是马寅初1954年首提(当时节制生育被批判),56年伟大领袖统一思想,6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计划生育的指示》,64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70年代初,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对多胎会有一定的惩罚像四胎就不给或不好上户口。
如果说50年代计划生育的萌芽是因为怕人口出生的太快,粮食不足掉进马尔萨斯陷阱,那70年代末,其实思路已经有了完全的转变。
1979年开始,我国准备改革全力搞经济,急需大量农业剩余补充建设资金,从农业国逐步转变成工业国。资金来源不够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怎么办呢。我们采取了两个办法。
一是找农民要钱,靠工农业剪刀差,赚取利润。
二是计划生育。
前者好理解,后者又是为啥。
在农业社会里,一年种地有了粮食结余,除了换点生活必需品,其他拿来干嘛呢,基本就是用来多养个孩子,养孩子不光能消耗掉这部分结余,还能培养个劳动力,算是最好投资了。
既然生孩子能消耗农业剩余,那么现在需要增加农业剩余投资工业,自然得少生孩子,抚育时间减少,大家也有时间多去工作,农业剩余增加了,国家可以投资工业,积累完成以后,产业升级,工业就可以反哺农业。
计划生育这一年从开始的遮遮掩掩,变为基本国策登上历史舞台。
1979年夏天,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的胡耀邦抱怨毛泽东没有采纳马寅初计划生育的政策。1980315日,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建议胡耀邦把计划生育和其他有关问题列为一项议程,讨论《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定量研究》、《我国人口增长太快与农业状况极不适应的有关情况》、《对计划生育的一些意见》。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
1980925日党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记要》中胡耀邦再次强调控制人口。同年胡耀邦在中共的十二大报告中把计划生育提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同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为一孩政策。
尚方宝剑在手,各部门执行自然雷厉风行,八十年代,运动式计生各地开花。“计划生育”成为考核乡、村干部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打胎、罚款 是最正常的处罚。
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一直是老传统了,上面给了鸡毛,下面必须当做令箭。在计生过程中一级级的严格执行,发生了好多骇人听闻的事情。
一些地方对“超生户” 采取了“抄家砸墙”、扒房牵牛“、”没收全家财物”、”全家男人结扎“的野蛮措施,很多人为躲避计划生育外出。
说起躲避计划生育外出,最出名的是1990年宋丹丹和黄宏的成名作《超生游击队》,讲的是一对农村夫妻在生了三个女儿后,为了生一个儿子而背井离乡,互相埋怨的故事。
现在地方都还能看到 “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 等荒唐、野蛮的宣传标语。
运动式政策执行在1991山东冠县达到了高潮,51日到810日,全县所有孕妇,无论怀孕第几个月第几胎,一概被拉到医院强制流产。那一年是羊年,此次运动又叫杀羊羔
计划生育是那个年代积累发展资金不得已的举动,也是弯道超车过程中的血腥写照,这就像打牌,你只能在你已有的牌里尽量打到最好,并没有更多的选择,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不过如果当年人口毫无节制的生产,可能我们现在就是大号的印度。
由于计划生育实施,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资金加速积累。除了搞建设,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后面工业化大批的产业工人都是出生在这个年代。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减少家庭抚育消费,扩大了财富积累,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健康娱乐。
这段历史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为现在埋下了祸根。
3.抚养比不足
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产出是人口,人口过多就是负担。到了工业时代,知识和人口驱动下科技有了长足进步能源从挖煤,石油钻探,到太阳能原子能,工业的大发展催生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就业的承载使得人口不再是土地的累赘,变成了强大的消费和内需市场,从这时候起,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人口,变成资源而不是负担。
人口大国通过一步一步产业升级,可以完成小国没法想象的成就,可以做出以前没法想象的新玩意,新知识,然后一直循环下去,进入了新的周期律。(2)
统计数字上,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时,中国的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工业化完成了,人口问题在这一年浮出水面。
国际上认为,总和生育率约为2.1,即每对夫妻平均生2.1个孩子,能够基本保证下一代人口不减少。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跌破这一数字,至2016年时是1.62
2015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至此,二胎政策全面放开。
政策的转变带来了舆论导向的大转弯,当年百日无孩,搞计划生育最厉害的是山东。2016年山东卫视首先拍了第一个二胎小品《有喜了》,宋小宝五十岁老来得子,认为“人家踏着春风扑面而来,咱们不能拒人千里之外,来了就是缘分”,但是老婆海燕怕周围人笑话,又担心儿子儿媳妇儿不理解,这边大儿子一边烦恼怎么说服大孙子接受二胎,一边得知父母也要生二胎,又哭又闹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自2000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31万人,效果卓著。
但是到了2017年,事情出现了反转。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不仅出生人口减少了,劳动年龄人口也减少了。2016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有90747万人,而2017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只有90199万人,减少了548万人。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六年下降。出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双双下降,全面二孩儿并未能阻止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除了个人意愿,“生不起”是最大的反转因素。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是当下大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的重要原因,与其都花孩子身上,还不如自己花了。而在中产焦虑下推进的教育产业化尽管为经济带来增长,但主要还是靠收割年轻人的收入维持,年轻人还要担心医疗和养老问题,同样的,房价越来越贵,年轻人买不起房或买的房越来越小,无力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生活空间,生活体验越来越差,更加不愿意生小孩或二胎。
我国接下来就是60-70年代的生人要退休。其中63年是生育高峰,大概是2700多万。这段时间平均每年都有2500万人左右出生,95年开始上班,每年大概是1500万。他们退休就意味着我国每年要减少2500万左右的社保缴纳者,增加2500社保的人。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死亡人口不到1000万。简单计算下就知道,社保系统每年要增加1500万人以上的供养,同时减少1000万人左右的缴纳。
看到这里,政策转向剧烈的原因应该很清晰了。制定政策基本上是需求倒推,现在促进生育和当年计划生育一样,已经成了政治任务。
小孩子才看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面对一个人口泱泱大国,更是这样。
因为教育、医疗、住房、职业发展、个人休闲等因素不愿意生育,简单粗暴解决就是基础保障和社会福利回归平均主义,减少虚拟娱乐占用时间。医疗、教育、房子、游戏,娱乐都不再允许赚取超额利润。这些行业告别市场化,回归计划的可能很大,开头那些政策就不理解了。
回头看,所有的投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政策导向问题,每一次的成功者,不过是政策风口上的猪,而政策的导向,更多的取决于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历史最有趣的是,总是会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过去困扰我们的问题是生太多怎么办,现在的问题是,生太少怎么办。
一颗韭菜的命运,当然要考虑个人的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你所处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国家的需要。
全文完。
参考资料:
《马尔萨斯人口论:穷人在很多情况下都增加了社会负担,需要消灭掉》
超生游击队我要生二胎”》
组织二号头目(1)(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