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歌迷用一次行为艺术解构了数据与热度:流量不等于流行,榜单在网上更在心上,音乐品格终究由时间检验。
过去的经典会过去,未来的流行还会来,老歌迷有自己的倔强,也希望:今天的中国音乐,有足够精彩供明日回响。
文 | 松奈子
编辑 | Anita
这几天,#周杰伦粉丝被迫营业# 在微博上被刷得沸沸扬扬,起因是前几天豆瓣上有网友发了这样一个帖子:
这个帖子随后被疯狂传播,周杰伦的歌迷们和路人粉都不淡定了,难道“超话数据好”才是衡量一个优质偶像的标准吗?
8090后的“叔叔阿姨”们为了证明“真正的实力偶像并不需要靠数据说话”,自发组织了“夕阳红粉丝团”,纷纷重新下载了微博、关注周杰伦超话,学习如何投票打榜,用实际行动刷出了周杰伦粉丝的存在感。
超话,网络流行词,是超级话题的简称,是新浪微博推出的一项功能,拥有共同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圈子, 类似于QQ上的兴趣部落,大多以明星偶像为主

甚至连一些名人也加入了阵营:
这场声势浩大的“夕阳红粉丝团”与新生代流量明星粉丝的微博超话榜首battle,经过N个回合之后,昨天晚上周杰伦不仅荣登榜首,还成为了史上首个影响力破亿的明星!
有网友说,有这样的战果,大概是因为:
之后有杰迷在ins上问周杰伦,“你知道我们做数据有多累吗?!”周杰伦回道,“宝宝知道,但宝宝不说。”(周杰伦没有官方微博,只有ins账号,“jaychou”为周杰伦个人ins号)
人民日报官微,昨天也这样评价了此次事件:
“中老年”歌迷用一次行为艺术解构了数据与热度:流量不等于流行,榜单在网上更在心上,音乐品格终究由时间检验。过去的经典会过去,未来的流行还会来,老歌迷有自己的倔强,也希望:今天的中国音乐,有足够精彩供明日回响。
知乎网友萧楚白说,“榜首虽然没有意义,但大家更愿意让更有实力的人去拥有它。
而周杰伦,正是那个公认的实力偶像。重要的不是周杰伦能拿下第一,而是二十年过去了,依然有人为周杰伦熬夜去拿第一。
周杰伦到底有多牛呢?他用音乐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流行音乐巅峰的时代。
融合了Hip-hop、R&B、古典音乐等曲风的专辑《七里香》,发行当月在亚洲的销量就突破300万张;2003年推出了《以父之名》,全亚洲50个电台同步播放这首歌,创下了8亿人同时收听的记录;歌曲《青花瓷》登上春晚舞台,更出现在同年的高考题中。
2003年2月,周杰伦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2012年登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首。
周杰伦在QQ音乐播放量破100亿,目前还保持着网易云、酷狗和酷我音乐平台播放量的首位,同时也是YouTube播放量最高的华语歌手。
从明星到普通大众,都有一大批欣赏周杰伦的人。
张学友和张家辉去听过周杰伦的演唱会,《淘汰》是周杰伦为陈奕迅编写的,还有孙俪、张靓颖、姚晨等众多艺人都是周杰伦的歌迷。
宋丹丹曾在采访中说:“我特别喜欢周杰伦,我的车里都是他的歌。”

那时的校园里,同学们下课喜欢抄周杰伦的歌词,当时的微博还没有超话社区,但只要周杰伦出了新歌,很多人就会抢着买磁带买光碟,或者在mp3里一遍遍地听。

青春男女们都喜欢学周杰伦说rap、哼那些曲调,“咬字不清”的唱腔还在父辈的吐槽下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
他的专辑和演唱会门票销售永远瞬间售空,火热状况持续多年。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粉丝与否,都一定在大街小巷听过几首周杰伦的歌。
周杰伦出道16年73首精选歌曲
为什么他能火20年?
因为他的确才华横溢。

抖音用户@大圣神评说,“如果你仔细了解的话,在周杰伦时代之前,大量音乐都是抄袭国外,原创极少,包括周杰伦的时代,依然有很多歌手在抄袭。可是周杰伦却用自己的才华,一首接一首的创作,引爆了整个亚洲歌坛,让一向狂傲的韩国乐坛,一向孤高的日本乐坛都叹为观止。”
好的音乐是有“年代感”的,而周杰伦的旋律便是跨时代的,他本人也在自己的ins账号上回复网友“我的歌到现在还在流行”。
融合了中西方音乐的风格,在当时采用全新的唱法,说唱自成一派。双截棍刚发行的时候,被很多人吐槽“唱得不知所云”,后来,七岁小儿也会哼那一句“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
男孩子们喜欢把半岛铁盒和七里香里的歌词,写进情书,给喜欢的女孩子,很多年以后,他们有了家庭,依然会怀念当时哼过的“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
他和词人方文山的“天作之合”更开创了中国风潮流,每一首都是经典,旋律或婉约或悲壮,或清丽或激昂,引发了海内外越来越多人对中国风的关注。
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钢琴曲《Secret(加长快板)》灵感来源于古典钢琴,全曲完美地拿捏了不同钢琴家的作品风格。
不仅如此,他的题材多样,有电影配乐手法如《以父之名》,扬中华国威题材如《龙拳》和《霍元甲》,激励人生的《稻香》,表达亲情的《外婆》和《听妈妈的话》,以及反对家暴的《爸我回来了》。
周杰伦和妻子昆凌
如今已经40岁的的周杰伦,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但并不意味着优质音乐人从此被遗忘。实力派演员、歌手的微博数据可能不好看,但他们靠优秀作品拿下的乐坛地位与国民认可度,并不是流量明星靠粉丝刷数据就能获得的。
造星方式在更新,但人们对于优质音乐、影视作品的要求,并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降低。正如黄家驹、梅艳芳成为了上一个时代的经典,周杰伦,在20年后,也终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你问为什么路人都在忙着刷屏、支持周杰伦?因为,他是“周杰伦”,这三字就足够了。
昨晚,人民日报又发布了第二条评论:
虽是娱乐“游戏”,却映射了时代征候。这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而是一场联合致敬,寻找内心深处的寄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坐标,岁月就无法带走我们的乡愁和坚守。
周杰伦(左)蔡徐坤(右)
是呀,表面上看只是两家粉丝的打榜行为,其实更多的是在为各自的青春打call。
除了周杰伦,曾经的张国荣、刘德华、陈百强,哪一位不是经典优质偶像,他们的超话有的甚至都没有进前100位。即使他们当中已有人去世多年,但他们的作品依然在传唱,经典永留存。
张学友(左)张国荣(中)梁朝伟(右)
也许几天后,周杰伦的超话就不再是第一了,也许多年后,他会和上一代偶像一样,慢慢被年轻人淡忘。
但是啊,依然会有很多人默默在自己的上班路上,听着偶像当年的歌,年老之时,脑海里响起的都是那个年代的音符,因为这是每一代人能记一辈子的青春。
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00后,每一份热爱都值得被尊重,未来也将会涌现越来越的新生代偶像,重要的并不是表面的追逐,而是我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即使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即使青春一去不复返,我们也依然要怀有少年初心。

最后,想代所有有过偶像的同胞们说一句:
偶像们你们记住!你的歌迷年纪大了,只想给你们花钱,这些数据打榜啥的,搞不动,该发专辑发专辑,该开演唱会开演唱会,不管彼此变得多老,我们拄着拐杖也会支持!
作者:奈子。读者人物独家撰稿人,视野所及皆是句读,在世界中行走,以编辑这个世界,写文和摄影的斜杠女青年。

 / 彩 蛋 时 刻 /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 今 日 推 荐 / 

 / 长 期 征 稿 / 
我们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相关信息
你不投,我不投
杰伦何时能出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