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
虽遭受困难和挫折,但我仍有一个梦想
文:马丁·路德·金
译:许立中 编:Kuange李强
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长远而论,无论利剑多么强大,最终必将败于思想手下。”优秀的演讲,则是以另一种“利剑”传播演讲者的思想,其威力常常胜过利剑,比如伯利克里的纪念阵亡将士演说,和林肯的葛低斯堡演说。
在人类平权运动发展史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以暴制暴的黑豹党,但是每一个人都记得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这个演讲,和同时实施的“为了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推动国会通过了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和1965年《投票法案》。黑人终于获得了与白人同样的权利,并由法律最终确定下来。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发表整整56年,李强好书伴读推送演讲全文,向每一位自由的卫士致敬。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长之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华盛顿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它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求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美国民权运动代表合影,其中白人为众议院议员威廉·莱恩
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你们是人为痛苦的长期受难者。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阿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克自拔。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嶙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争吵的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冈。”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建设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的共和国。这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梦想,也不止是每一个美国黑人的梦想,更是所有美国人的梦想,也应成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梦想。早在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就指出: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他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是,直到美国独立近两百年后马丁·路德·金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依然非常严重,这既不符合“美国梦”,更背离了美国国父们的承诺。因此,金才反复呼吁,要回归美国建国最初的“承诺”,在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前提下,黑人和白人能够和睦相处。
在人们的认知中,美国是自由民主的最佳典范。即便如此,美国都有民权运动时期那样的“黑历史”。这说明,自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争取的。纵观美国历史,从独立战争到南北内战,再到1950年代大规模的民权运动,无一不是美国人为了追求自由而导致的。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自由而战的历史。
为此,在《我有一个梦想》发表的纪念日这天,先知书店诚意推荐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著名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的《美国人三部曲》。从更多维的历史角度,来理解马丁·路德·金的“美国梦”,以及美国人为了锻造这个梦想,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美国人三部曲》是一部在被低估的美国通史,其实它无论是在历史学界还是在通俗文学领域,都享有盛名。一经问世,就摘下了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和美国最著名的文学奖“普利策奖”,还获得美国史学家协会颁发的“帕克曼奖”。
作者布尔斯廷的史观别具一格,他把美国史从国会、法庭、白宫转到了普通美国人的厨房、教堂和高速公路上,生动地描绘了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民主时期,美国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且,布尔斯廷格外注重作品的“可读性”,他一生二十多部作品,都是以鲜活有趣的语言和故事来阐述纷繁复杂的史料。
阅读《美国人三部曲》,了解美国文明抗争史,理解更真实的“美国梦”,让自由梦成为现实。点击扫码,一键收藏,赞赏小编。
注:亲爱的书友,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阅读更多好文,收藏更多好书,请添加店长微信17611682633.(温馨提醒:因为号将满,仅限于分享本文或者购书的书友,请见谅)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